預估到手價是按參與促銷活動、以最優惠的購買方案計算出的價格(不含優惠券部分),僅供參考,未必等同于實際到手價。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新驛煤礦志:2000-2018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658697
- 條形碼:9787516658697 ; 978-7-5166-5869-7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驛煤礦志:2000-2018 本書特色
本書對新驛煤礦在順應時代和當地條件下通過堅持科學發展、和諧發展、安全發展來帶領礦區人民進行一系列改革和發展走向幸福生活的光輝歷程進行記述,對企業的和諧發展具有借鑒和參考作用。
新驛煤礦志:2000-2018 內容簡介
本書分為管理體制、環境與地質、礦井建設、煤炭生產、安全工作、科技環保節能、經營管理、黨群工作、保障與服務、權屬單位、人物與榮譽等十一篇。全書記錄了新驛煤礦改革發展的光輝歷程, 記述了新驛煤礦的發展變化, 是一部圖文并茂、資料翔實的企業志書。
新驛煤礦志:2000-2018 目錄
序
凡例
概述001
大事記006
**篇 管理體制
**章 領導體制033
**節 黨委集體領導033
第二節 礦長負責制034
第三節 職工代表大會制035
第二章 管理機構038
**節 新驛礦井籌建處038
第二節 新驛煤礦管理機構039
第三節 主要領導人更迭040
第二篇 環境與地質
**章 井田環境043
**節 地理位置043
第二節 地貌氣候044
第二章 井田地質046
**節 地層046
第二節 構造049
第三篇 礦井建設
**章 礦區期探055
**節 井田勘探055
第二節 地震勘測057
第三節 水文探測058
第四節 礦井測量063
第二章 煤炭儲量067
**節 資源儲量067
第二節 煤炭質量067
第三節 生產能力069
第三章 設計與施工070
**節 資金招標070
第二節 礦井布局070
第三節 礦井施工072
第四篇 煤炭生產
**章 生產管理075
**節 機構設置075
第二節 計劃管理075
第三節 作業規程076
第四節 生產調度077
第五節 開拓掘進084
第六節 采煤工藝086
第七節 掘進工作面088
第八節 回采工作面090
第二章 機電092
**節 機構設置092
第二節 管理方式092
第三節 設備管理093
第四節 機修廠094
第五節 提升運輸095
第六節 供電管理099
第三章 通風105
**節 機構設置105
第二節 通風方式105
第三節 礦井瓦斯107
第四節 檢測工具108
第五節 局部通風108
第六節 自救器108
第四章 排水與供風109
**節 機構及制度109
第二節 礦井涌水109
第三節 排水方式110
第四節 壓風112
第五章 污水處理114
**節 運行管理114
第二節 污水處理站114
第六章 煤炭洗選115
**節 機構與隊伍115
第二節 選煤工藝115
第三節 技術改造118
第四節 洗選能力119
第五篇 安全工作
**章 管理體系125
**節 機構與職責125
第二節 崗位責任制128
第三節 專職監察機構130
第四節 群眾安全監督機構131
第二章 制度與考核135
**節 管理制度135
第二節 安全考核138
第三章 安全生產標準化141
**節 基礎建設141
第二節 質量標準化141
第四章 雙基建設144
**節 基礎工作144
第二節 標準及成效145
第五章 安全教育培訓149
**節 機構與制度149
第二節 職工培訓150
第三節 管理與考核156
第六章 災害防治158
**節 自然災害158
第二節 礦山救護166
第三節 安全事故168
第六篇 科技環保節能
**章 科技工作171
**節 機構與制度171
第二節 科技活動172
第二章 科技成果173
**節 研發項目173
第二節 知識產權176
第三節 產學研176
第三章 新舊動能轉換181
**節 創新平臺181
第二節 創新成果181
第四章 節能環保183
**節 機構及制度183
第二節 環境治理183
第三節 節能減排186
第四節 新技術應用187
第五章 綠色礦山建設189
**節 礦區環境189
第二節 資源開發189
第三節 資源利用190
第七篇 經營管理
**章 預算和審計195
**節 預算管理195
第二節 審計管理197
第三節 內部市場化199
第二章 財務管理201
**節 機構沿革201
第二節 資產管理201
第三節 資金管理208
第四節 成本管理212
第五節 利潤稅金217
第六節 會計信息化219
第三章 人力資源管理222
**節 管理機構222
第二節 勞動管理222
第三節 工資管理225
第四節 職工保險233
第五節 職業技能鑒定236
第四章 物資管理240
**節 管理機構240
第二節 管理制度240
第三節 物資計劃240
第四節 物資采購241
第五節 倉儲管理242
第五章 煤炭產銷245
**節 機構沿革245
第二節 煤質管理245
第三節 煤質化驗246
第四節 產品銷售248
第六章 行政事務250
**節 機構設置250
第二節 文秘工作250
第三節 接待工作252
第四節 檔案管理253
第五節 保密工作255
第六節 車輛管理256
第七節 企地關系259
第八節 法律事務263
第八篇 黨群工作
**章 黨的組織267
**節 組織機構267
第二節 黨代會272
第三節 黨建創新273
第四節 干部管理278
第五節 重要活動283
第六節 宣傳及企業文化287
第二章 紀檢監察292
**節 機構與職責292
第二節 廉政建設293
第三節 效能監察295
第四節 案件查處295
第三章 工會296
**節 組織機構296
第二節 工代會297
第三節 民主管理298
第四節 扶貧濟困298
第五節 職工療養300
第六節 文體活動301
第七節 女工工作304
第八節 工會經費305
第四章 共青團307
**節 組織建設307
第二節 思想教育308
第三節 團的活動308
第四節 團費管理310
第五章 信訪穩定311
**節 機構沿革311
第二節 管理制度311
第三節 接訪工作312
第九篇 保障與服務
**章 后勤保障315
**節 職工食堂315
第二節 職工澡堂317
第三節 職工宿舍318
第四節 供水供熱320
第二章 醫療衛生322
**節 機構與職責322
第二節 設施管理322
第三節 應急救護323
第四節 衛生防疫324
第五節 職業病防治324
第六節 計劃生育325
第三章 市場化管理327
**節 專業隊伍327
第二節 專業服務327
第四章 環境綠化328
**節 綠化328
第二節 綠化管理328
第五章 治安保衛330
**節 機構與隊伍330
第二節 治安管理330
第三節 民兵組織332
第四節 涉爆物品333
第五節 消防管理334
第十篇 權屬單位魯西煤礦
**章 機構設置337
**節 領導班子337
第二節 基層機構337
第二章 地理地質338
**節 自然地理338
第二節 井田地質339
第三章 礦井建設344
**節 礦區勘探344
第二節 煤炭資源352
第三節 礦井施工354
第四章 煤炭生產357
**節 生產調度357
第二節 開拓掘進358
第三節 采煤360
第四節 機電360
第五節 提升運輸361
第六節 通風防塵363
第五章 煤炭洗選364
**節 選煤廠364
第二節 洗選工藝364
第三節 洗選設備366
第四節 洗選產品369
第六章 經營管理370
**節 財務管理370
第二節 勞資社保管理371
第三節 行政事務376
第四節 外協工作377
第五節 物資管理378
第六節 煤炭運銷379
第七章 安全管理.383
**節 管理機構383
第二節 安全考核383
第三節 安全質量標準化384
第四節 安全教育培訓384
第五節 群眾安全監督機構385
第六節 礦山救護387
第八章 科技環保節能388
**節 科技創新388
第二節 節能環保389
第九章 黨群工作390
**節 黨組織建設390
第二節 工會391
第三節 共青團392
第四節 企業文化393
第十章 后勤保障396
**節 兩堂一舍396
第二節 物業管理397
第三節 醫療衛生397
第四節 武裝保衛398
第十一篇 人物與榮譽
**章 人物401
**節 各類代表401
第二節 人物簡介401
第三節 人物名錄413
**章 榮譽417
**節 先進集體417
第二節 先進個人424
附錄
附錄一431
附錄二432
附錄三433
附錄四434
附錄五444
附錄六450
周邊簡介454
濟寧市454
兗州區455
新驛鎮456
編纂始末457
《新驛煤礦志》參與撰寫及資料提供人員名單459
新驛煤礦志:2000-2018 節選
概述 一 新驛煤礦隸屬山東能源臨沂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系國有省屬煤礦。礦井位于濟寧市兗州區境內,行政區劃歸兗州區新驛鎮管轄。東南距兗州城區19千米,西北距汶上縣城20千米。西北部為山東義能煤礦有限公司,西南部為山東里能魯西礦業有限公司,北部為小孟勘探區。該區內交通方便,兗(州)—新(鄉)鐵路從井田南側穿過,西到菏澤與京九鐵路相連,至新鄉與京廣鐵路相接;東至兗州與京滬線和兗(州)石(臼所)鐵路連通。兗州—汶上公路自井田東北部經過,井田內鄉村級公路四通八達。 礦井井田范圍東、西邊界為奧灰頂界露頭,北起鄆城支斷層,南至長溝斷層。地質儲量32486.9萬噸,工業儲量15506.7萬噸,可采儲量4833.3萬噸。設計生產能力45萬噸/年,服務年限71.6年。2005年核定生產能力110萬噸/年,2007年復核生產能力105萬噸/年。整個井田劃分為7個采區,3上1、3上(3上2)、15上、16、17煤層,其中3上,(3上2)為主采煤層,煤炭品種為低中灰、低硫、高發熱量、低磷的優質煉焦配煤及環保動力燃料用煤。 礦井主井井口標高+49.8米,井底裝載水平標高-442.2米,井口卸載標高+64.3米。礦井屬低瓦斯礦井,通風方式為中央并列抽出式,副井進風,主井回風。采用立井開拓方式,采用綜采傾斜長壁后退式一次采全高采煤。35千伏變電所擔負整個礦井的供電任務,經降壓處理供給各采煤、掘進、機電、運輸等機械設備;井下排水采用直排和接力集中排水方式,礦井水經高效污水系統處理達到排放標準后,排至礦井西部的排水渠或循環再利用。 井田內地勢平坦,地面標高在+43.35~+52.78米之間,地勢北高南低,地形坡度1.2‰。該區為溫帶半濕潤季風區,屬海洋與大陸間過渡性氣候,年平均氣溫13.6℃,月平均*高氣溫34.3℃。工業場地地震烈度為7度。井田范圍內無老窯、火區,建井期間的三維地震勘探及井下巷道掘進未發現巖溶陷落柱等地質災害情況。 二 2001年3月,新驛礦井進入建設籌備階段,采用企業自有資金與國家銀行貸款相結合的形式。11月,成立臨沂礦務局新區建設指揮部及新驛礦井籌建處。 2002年8月3日,主井井筒開工,副井井筒試挖。2003年,新驛礦井建設列入山東省重點項目。2004年4月30日,山東東山礦業有限責任公司新驛煤礦宣布成立。2004年5月26日1301首采工作面試生產,拉開了礦井高速度發展的序幕。從建井籌備到2004年6月投入試運行。僅用了22個月,年底產煤45.7萬噸,創出了全省同類礦井建設較好水平,實現了當年投產、當年達產、當年盈利。2005年1月1日,礦井正式投產,在建井的過程中,始終堅持質量為基、精干高效的辦礦宗旨,對標國內一流的現代化礦井,展現新驛速度和新驛模式。 2008年3月,更名為山東東山新驛煤礦有限公司。 隨著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新驛煤礦逐步對機構設置做出調整。2006年6月,新驛煤礦機構設置為13個科室、10個工區和1個選煤廠。2015年10月31日,新驛煤礦進行大部室改革,成立“一中心七部室一廠九工區”。2016年9月6日,山東能源集團與齊魯新航集團和里能集團在山東能源大廈舉行省屬監獄煤礦移交接管劃轉協議簽字儀式,新驛煤礦全權負責魯西煤礦接管工作,形成了按照“一礦兩井”的運營的管理模式,礦井走上了資源整合、優勢發展的快速道。 在不斷發展的歷程中,積極探索精干、效能的生產經營管理模式。2009年建立全面預算管理制度和組織體系,完善《臨沂礦業集團新驛煤礦統一勞動定額標準》。2012年8月開始,礦井建立運行“xy3366”(xy代表新驛煤礦,3366分別表示3大運行模塊:即生產運行模塊、行政運行模塊、輔助運行模塊。3級結算:即礦與各工區、工區與工區之間的結算為1級結算,各工區與班組、班組與班組之間的結算為2級結算,班組與個人的結算為3級結算。6大體系:即組織管理體系、制度保障體系、計量管理體系、內部價格體系、內部結算體系、信息化體系。6大要素市場:即人力市場、材料市場、電力市場、租賃市場、服務市場、安全市場)內部市場化運營模式,2013年5月,礦井實行了物資集中超市化管理,有效提升了物資管理水平。 2013年7月,引進重介旋流技術,建成生產能力150萬噸/年的新型現代化選煤廠,形成了“安全生產高效、煤炭精深加工、排矸自動無塵、井下洗選充填”為一體的建設格局。實現了煤炭產品品種由單一的生產原煤向生產洗精煤、洗混煤、煤泥多品種轉變,有效提高了產品附加值。 2016年9月28日,啟動新驛鎮文興坡村壓覆五采區450萬噸煤炭資源的過渡性搬遷工程。2018年底,文興坡新村建設主體工程竣工并通過驗收,為新驛煤礦中長期接續贏得了時間和空間,解決了新驛煤礦未來5年的采場接續問題。 三 2006年3月,成立科技信息中心,2017年1月成立科技科,負責技術創新體系的建立和完善、科技成果轉化以及知識產權的申報、保護和引進等工作。2011—2018年,建成1個中國煤炭行業協會命名的技能大師工作室、2個山東能源集團命名的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臨礦集團命名的技能大師工作室;1個綠色開采辦公室。2004—2018年,擁有授權發明專利5項,實用新型專利82項,軟件著作權1項。2016年共有5項科技項目列入山東省經信委計劃。2017年擁有現代化管理創新成果10項,5項被鑒定為國內領先水平、2項被鑒定為國內先進水平。 2015年1月,礦成立環保節能辦公室,加快節約型企業建設步伐。2017年開始,探索和引進"礦井水、煤矸石"綜合利用新技術、新方法、新途徑,實施沿空放頂成巷無煤柱開采項目。至2018年底,在1112、二采集中皮帶巷等廢棄巷道充填矸石15萬噸,基本實現矸石不升井。2018年在1510綜采工作面成功推廣沿空切頂留巷工藝,為無煤柱開采積累經驗。2018年11月,獲得“濟寧市重污染應急綠色標桿企業證書”。 2017年,新驛煤礦抓住新舊動能轉換、工業3.0+改造升級、“一提雙優”(提高裝備水平、優化生產系統、優化勞動組織)、“4D歸零”(將枯燥Dull、骯臟Dirt、危險Dangerous和昂貴Dear的崗位和工種全部采用自動化智能化置換清除)和“五大平臺”(財務共享平臺、安全生產共享平臺、設備管理共享平臺、人力資源共享平臺、黨建共享平臺)建設的有利時機,對接院士工作站和市級技術中心支持,高速推進建設智能化礦山。2018年,“板框式壓濾機智能清理機器人”“多元化模塊冗余自動化控制在煤礦井下的研究與應用”“無線遙控履帶式梭式礦車平行作業工藝的研究與應用”等一大批先進的技術在生產實踐中得到應用。2018年6月,在井下-280米等掘進工作面裝備大型挖掘式裝巖機、鑿巖臺車、遠距離噴漿機等先進設備,建設形成“快速掘進一條線”。 四 新驛煤礦始終認真貫徹執行“安全**、預防為主、綜合治理”的方針,堅持“管理、裝備、培訓”并重,夯實安全基礎。2003年8月,成立“雙基”(基層、基礎)建設領導小組;2004年5月,成立安監處;8月,成立新驛煤礦安全技術培訓中心。至2018年,安監處設采掘室、機運室、通防室、職業衛生辦公室、雙重預防辦公室、信息辦公室等專職安全管理機構。 礦井逐步形成了以黨委書記。礦長為核心的安全管理體系。以生產副礦長。機由副礦長總工程師為核心的技術管理體系,以安監處長為核心的安全教育和安全監督檢查體系,以工會主席為核心的群眾安全監督檢查體系,實現了從礦級領導到基層單位到一線職工完整的安全監督管理網絡。 2004年9月,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達標工作,推行了安全風險抵押金和安全責任追究制度。2005年,形成《新驛煤礦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以后每年根據新的法律法規,對規章、規程、標準和技術規范進行修訂。2012年,開展“安全生產基層基礎強化年”活動。2015年4月,《新驛煤礦安全生產崗位責任制》崗位工種達到256個。2017年10月,建設形成安全生產與職業病危害防治責任制,實現“一崗一標準,一崗一清單”。2018年5月,開展“標準化”班組創建活動。2018年11月,引入“雙重預防”(風險管控和隱患排查治理)機制。至2018年,礦井形成了《安全生產管理制度》《安全生產技術管理制度》《區隊班組管理制度》等203項綜合管理制度。 安全基礎管理中,始終堅持“安全管控有序、激活班組活力”的原則。2005年配齊三班盯頭、盯面安監員,推進了“五個一”(每日一題、每周一案、每旬一測、每月一考、每季一評)安全教育工程。2007年,推行實施“手指口述”工作法。2013年,在全礦推行“一卡一表一手冊”制度,形成《新驛煤礦采掘管理100條》。2018年,推行“行為糾偏”“雙向考核”管理模式,實施了“三定三避免”(定崗位,定流程,定分值。避免等,避免靠,避免吃平均)班組管理法,打破大鍋飯,調動了職工抓安全的主動性和積極性。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二體千字文
- >
山海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