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回顧展的回顧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0119033
- 條形碼:9787220119033 ; 978-7-220-11903-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回顧展的回顧 本書特色
【圖書版次以實際收到為準】陳丹青旅居美國期間,觀看的50余場藝術回顧展和專題展的回顧,記錄下與原作素面相對時的無聲交談。廣泛涉及藝術史上的重要畫家和流派,從卡拉瓦喬、委拉斯貴支、維米爾等,到印象派、后印象派、野獸派,再到當代藝術家,旁涉古希臘和中國藝術作品。呈現一位畫家直面大師原作,眼界大開后的真實反應,獲得新的觀畫眼光與角度。回顧展是由畫見人的場所,看回顧展,是思考、領悟,是對藝術的溫故知新。一件作品的效果和意義永在變化,它取決于不同觀眾在不同時代、不同場合的不同看法朱耷在美國比在中國看上去更空靈;馬蒂斯的作品因風格、主義太鮮明,反而越看越舊;弗洛伊德孤膽英雄式的創作,讓人明白20世紀寫實藝術大勢已去每一項回顧展都多少提醒或修正了舊有的無知、有知、偏見、宿見原來如此,或者,原來并非如此。游記式觀畫隨筆,散文式藝術批評,畫家陳丹青關于藝術的私人見解。
回顧展的回顧 內容簡介
美國東岸*重要的美術館,例如大都會藝術博物館、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等,每年會推出二十項左右專題展或個人回顧展。有的耗費巨資,策劃經年,牽動四方,一票難求。陳丹青旅居美國期間,經常流連于各大美術館與博物館,觀賞藝術原作。 《回顧展的回顧》記錄了陳丹青在美國觀看的50余場展覽,廣泛涉及藝術史上的重要藝術家和藝術流派,遠自古希臘雕塑,卡拉瓦喬、委拉斯貴支、維米爾等,印象派、后印象派、野獸派代表畫家,當代藝術家,乃至中國的古今藝術品。拋去藝術史,拋去定論,他以普通觀眾的視角審視原作,以隨筆的形式記錄下與大師素面相對時的無聲交談。
回顧展的回顧 目錄
回顧展的回顧
喬治·德·基里柯
梵蒂岡博物館收藏
地獄之門
印象派聯展百年紀念
巴爾蒂斯
凡·高在阿爾
米勒——印象派的種子
蒙德里安
科柯施卡
卡拉瓦喬
愛德華·馬奈
德·庫寧
薩金特
凡·高*后的歲月
馬蒂斯在尼斯
畢加索的肖像畫
弗朗西斯·培根
基塔伊
弗洛伊德
朱耷
羅伯特·萊曼
特里·溫特斯
夏加爾
馬蒂斯
亨利·盧梭
野獸派
德加
德加的私人收藏
董其昌和他的時代
斯大林的選擇
畢加索和勃拉克的立體主義
畢沙羅
塞尚
維米爾
安塞姆·基弗
格奧爾格·巴塞利茨
大衛·薩利
大衛·霍克尼
利希滕斯坦素描
波洛克素描
馬格利特
蘇巴朗
委拉斯貴支
古希臘雕刻
絲綢之路
柯羅
重新認識庫爾貝
印象派的緣起
懷斯
柯爾尼留·巴巴
錦繡中華——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品
中華五千年文明藝術展
中國前衛藝術
回顧展的回顧 節選
美國東岸*重要的美術館每年推出二十項左右專題展或個人回顧展。有的單項耗費無算(動輒逾百萬、數百萬)、策劃經年(紐約現代藝術博物館為畢加索、勃拉克立體主義展籌備近三十年)、牽動四方(一位畫家的回顧展常得向各國美術館或私人藏家商借作品)、一票難求(觀眾必須提前數月訂票)。開展了,電臺廣播、電視報道、街頭地鐵布滿圖片廣告,參觀者則擠得趕集似的。 這些都不在話下。回顧展,不在于這位藝術家做了什么,而是他的所作所為在歷史中的意義和位置 ;也不在于呈示他如何畫畫,而在于做一個藝術家是怎樣一個過程。那不是一個天才如何自我表現,而是如何自我完成。專題展的專題,也不僅是集中一個流派的作品,而是呈現這流派的源起和影響,它與其他流派的關系,尤其是, 今天它仍在向我們掀動什么問題。 這些問題在當初可能毫無端倪,唯在這流派消失幾十年,甚至幾百年后,才在新的文化景觀中浮現。 總之,逛美術館,是觀賞、開眼界,是人生的良辰美景;看回顧展,是思考、領悟,是我們常說的溫故而知新。 不同的回顧展很難比較。它是知性的。它不一定證實你已經知道什么(大部分是名滿天下的畫家),而是為了提醒你所不知道的(名家或畫派在回顧展里會顯得相對陌生)。回顧展也無意給予定論(有資格被回顧者早就有所定論),反而是為了在回顧中再度發現并提出問題(被回顧者的價值就在于總是蘊蓄著有待開掘的問題)。回顧展的內容是嚴謹而準確的,編年,考證,組合,分類,在在有根有據,回顧展因此能夠做到客觀而開放 :事實越具體清晰,證據越詳盡難得,越不易構成教條,越具有讓每個人以自己的方式介入、判斷的可能性。美術館的通常陳列多少有所側重、 缺失、 不完整,必須靠某種安排予以平衡,因此訊息和效果難免是局部的、 片面的;回顧展的意圖是盡可能減少人為的意圖,淡化既有的宿見,以盡可能完整無缺的面貌,使觀者更自主、更真實地面對藝術家。比較之下,美術館的畫是在“接見”觀眾時呈現、表達自己, 回顧展的畫卻是在同你的“交談”中暴露、交出自己。回顧展是*高、*麻煩、*理想、*原初,也是*樸素的展示方式。 我記不清看了多少回顧展——以下開列一份我尚能記得的回顧展“菜單”,即興回顧一番,姑且算是閑扯、聊天,不敢當作是評論。其中的畫作我盡量少做描述,因為我不能代替諸位的眼睛。我不曾參閱各項回顧展的目錄與說明,又從未在書堆里修習過美術史,所以盡管在學術與資料的嚴謹度、準確性方面刻意閃避,信筆書寫之際仍時時感到慚愧 :我不是學者,而是一個與大師素面相對、 看得目瞪口呆的觀者。這里提供的“偏見”,只是我私下的心得。我已記不得在現場或出館后自己想過些什么,所以這是此時此刻的回顧。回顧展能在心中延續相當久長的回顧功能,以至真的變成個人的記憶和思緒。 但我不知道下面將會說出些什么來。
回顧展的回顧 作者簡介
陳丹青,1953年生于上海,1970年至1978年輾轉贛南與蘇北農村插隊落戶,其間自習繪畫。1978年入中央美術學院油畫系深造,1980年畢業留校,1982年定居紐約,自由職業畫家。2000年回國,現居北京。早年作《西藏組畫》,近年作并置系列及書籍靜物系列。業余寫作,出版文集有《紐約瑣記》《多余的素材》《退步集》《退步集續編》《荒廢集》《外國音樂在外國》《笑談大先生》《歸國十年》《草草集》《談話的泥沼》《無知的游歷》《張岪與木心》《影像雜談》《回顧展的回顧》,以及《局部》系列等。
- >
二體千字文
- >
經典常談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隨園食單
- >
莉莉和章魚
- >
唐代進士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