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電影視聽語言——視聽元素與場面調度案例分析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22444
- 條形碼:9787301322444 ; 978-7-301-32244-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電影視聽語言——視聽元素與場面調度案例分析 本書特色
本教材既適合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教學和研究使用,也適合影視藝術愛好者閱讀和參考。
電影視聽語言——視聽元素與場面調度案例分析 內容簡介
本教材從視聽元素與場面調度等方面入手探究視聽語言,以眾多經典電影以及當代電影案例結構全書,通過深入細致的案例分析,嘗試溝通不同年代、地區的影片,建立縱向或橫向的比較,由此強化學習者對視聽語言相關知識點、術語、概念的理解和認識,培養學習者的“視聽思維”“形式思維”。 本教材是作者多年高校教學實踐的積淀和提煉。作為一部立體化教材,本教材為學習者提供了使用便捷的在線案例資源,還為師生準備了成套的課件資料,讓使用教材的師生能夠立體化地開展教學活動。 本教材既適合高等院校相關專業師生教學和研究使用,也適合影視藝術愛好者閱讀和參考。
電影視聽語言——視聽元素與場面調度案例分析 目錄
導論 視聽元素,場面調度,視聽語言 ………………………………………………… 1
一、 場面調度: 視聽元素的設計 ……………………………………………………… 3
案例1: 無間道 與 無間行者 天臺場景比較
導演對景別的運用: 鏡頭設計與節奏控制 ………………………………………… 3
二、 技術演進與媒介發展: 視聽語言的電影史淵源及媒介成因 …………………… 5
案例2: 無間道 天臺場景與 火車大劫案 片尾景別切換比較
鏡頭調度的力量: 景別反差的節奏作用 …………………………………………… 6
三、 形式、 風格與文化: 理解影片的三個層次 ……………………………………… 7
四、 類型化的視聽語言: 視聽形式的類型化 ………………………………………… 8
案例3: 無間道 電梯中槍片段與 雛菊 廣場中槍片段比較
技術主義: 形成套路的視聽形式技巧 ……………………………………………… 8
五、 影像與故事的取舍: 從 “視聽形式” 的角度理解影片………………………… 11
視聽元素分析: 影像
**章 畫面的構圖: 形式分析與意義闡釋 …………………………………………… 13
**節 構圖的敘事功能: 形式與意義的因果關系 ………………………………… 15
案例1: 投名狀 龐青云進宮場景
拉片分析: 從構圖形式到意義闡釋 ………………………………………………… 16
第二節 構圖的敘事功能: 場面調度與節奏改變 …………………………………… 19
案例2: 雁南飛 橋邊男女對話場景
構圖與節奏的動態演變: 場面調度與形式設計 …………………………………… 20
案例3: 公民凱恩 小木屋對話場景
“透視三角形” 構圖: 更復雜的多人關系調度及變化…………………………… 24
第三節 構圖的隱喻功能: 形式技巧及文化象征 …………………………………… 27
案例4: 斷背山 恩尼斯毆打流氓場景
男性身份認同與個體自由困境: 構圖對 “男性英雄” 形象的建構……………… 27
案例5: 兩個只能活一個 __________金城武、李若彤換衣片段
傾斜構圖: 特殊的人物狀態與文化心態 …………………………………………… 30
第二章 景別與拍攝角度: 敘事及節奏控制 …………………………………………… 31
**節 鏡頭的敘事功能: 人物出場時的形象塑造 ………………………………… 35
案例1: 這個殺手不太冷 里昂出場、“胖子” 出場、警官史丹菲爾出場
“猶抱琵琶半遮面”: 人物出場 “**印象” 的鏡頭設計 ……………………… 35
案例2: 辛德勒的名單 辛德勒出場與 這個殺手不太冷 里昂出場的比較
以特寫處理人物出場: 制造懸念與細節刻畫 ……………………………………… 39
第二節 鏡頭的敘事功能: 建構人物關系 …………………………………………… 41
案例3: 間諜之橋 走廊對話場景, 黑社會2: 以和為貴 捉放吉米場景、吉米得到龍頭棍場景
俯仰之間: 高下立判的人物關系 …………………………………………………… 41
案例4: 投名狀 龐青云進宮拜見太后場景
“不見” 太后的深意: 與權力中心的疏離………………………………………… 47
第三節 鏡頭的敘事功能: 組合結構與邏輯關系 …………………………………… 49
案例5: 偷心 開場男女街頭相遇場景、 我的父親母親 樹林中招娣偷看老師場景、 迷魂記 跟蹤場景
“互相看” 與 “單向看”: “視點鏡頭” 的景別組接規律 ……………………… 49
案例6: 加里波底 短跑比賽場景
競爭關系的鏡頭設計: 以短跑比賽為例 …………………………………………… 58
第四節 鏡頭的節奏功能: 景別與拍攝角度變化作為控制節奏的變量 …………… 62
案例7: 偷心 的頂拍鏡頭、 雁南飛 的頂拍鏡頭、 滿城盡帶黃金甲 的大仰拍鏡頭的比較
從視覺節奏到心理節奏: 用于制造節奏突變的特殊拍攝角度 …………………… 62
案例8: 投名狀 這個殺手不太冷 老無所依 白日焰火 中塑造人物形象的頂拍鏡頭比較
“妖魔化” 視角: 頂拍對另類人物狀態的塑造…………………………………… 65
案例9: 巴頓將軍 開場演講場景
“拼圖游戲”: 多種景別的組合及其對節奏的控制 ……………………………… 70
第三章 焦距與景深: 技術手段與敘事目的 …………………………………………… 75
**節 長焦鏡頭的成像效果與應用: 取舍空間并強調主體 ……………………… 76
案例1: 我的父親母親 樹林中招娣偷看老師場景
“我的眼里只有你”: 長焦鏡頭的主觀效果及實際應用 ………………………… 76
案例2: 春逝 分手場景
“漸行漸遠漸無書”: 小景深效果對空間的取舍 ………………………………… 77
第二節 短焦鏡頭的成像效果與應用: 空間呈現與人物造型 ……………………… 80
案例3: 墮落天使 路邊店場景
咫尺天涯: 短焦鏡頭對現代都市生活及人際關系的塑造 ………………………… 80
案例4: 布達佩斯大飯店 這個殺手不太冷 視覺風格比較
“卡通化” 的反常視覺效果: 短焦鏡頭與個性化風格…………………………… 82
第三節 變焦鏡頭的應用: 變焦距推拉鏡頭效果及其速度差異 …………………… 83
案例5: 畢業生 本恩追求伊萊恩段落
景別變化與速度控制: 變焦鏡頭的敘事、 抒情功能及主觀引導性 ……………… 83
案例6: 閃靈 中快速變焦的運用
快速變焦形成的急推效果: 強調細節、 制造節奏 ………………………………… 86
第四章 光線與色彩: 造型手段及敘事意義 …………………………………………… 88
第五章 運動長鏡頭: 時空連貫性及文化內涵………………………………………… 103
視聽元素分析: 聲音
第六章 聲音進入電影: 新的媒介及敘事手段……………………………………… 134
剪輯: 鏡頭及視聽元素的組合
第七章 節奏與結構: 從表意單元到敘事段落……………………………………… 152
第八章 連貫性原則: 敘事電影的時空連貫性問題 ………………………………… 220
場面調度: 特定時空中的視聽元素設計
第九章 人物對話場景: 戲劇化電影的主體 ………………………………………… 244
第十章 人物行動場景: 人物行動設計與敘事 ……………………………………… 268
第十一章 場景空間: 被忽略的 “主角” ………………………………………… 295
第十二章 蒙太奇及隱喻: 鏡頭的象征性 …………………………………………… 328
電影視聽語言——視聽元素與場面調度案例分析 作者簡介
李駿,任教于浙江傳媒學院,電影學博士。主講“視聽語言”“電影場面調度”“港臺電影研究”“百部電影導讀”等課程。數次獲浙江傳媒學院“教學十佳”獎,廣受學生好評。
- >
巴金-再思錄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隨園食單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