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九江山歌“三聲腔”的保護與傳承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2500218
- 條形碼:9787522500218 ; 978-7-5225-0021-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九江山歌“三聲腔”的保護與傳承研究 內容簡介
九江“三聲腔”山歌在九江地區傳唱已有千余年的歷史。“三聲腔”山歌多用于抒發民眾情感,當人們集體勞動時,又可以作為一種“高腔”激勵著人們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衣事勞作任務,具有“一領眾和”的特點。九江“三聲腔”主要流傳于九江市境內的馬回嶺、黃老門、涌泉、新塘、城門、獅子等地,服務于當地衣事勞動,因為其所演唱的主要腔調為“do、re、sol”三個音,所以曲調簡單旋律優美。歌曲題材內容非常廣泛、豐富,有贊美勞動的勞動歌、敘說歷史大事的時政歌、注重禮儀的儀式歌、表現愛情的情歌、展現生活的生活歌,以及歷史傳說、兒歌等,所有一切都集中表達了對美好事物的贊美、對神靈的崇拜、對兒女情長的思念和對美好愛情的向往等。“三聲腔”歌詞通俗易懂,易于傳唱,被列為第三批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本書通過對九江“三聲腔”所處的地域環境、歷史文化等進行挖掘,闡釋“三聲腔”山歌的文化和藝術內涵,使九江“三聲腔”能得到全面的傳承保護。本書的撰寫希望能為中國地方音樂文化的研究提供理論依據,為音樂理論愛好者提供參考資料。
九江山歌“三聲腔”的保護與傳承研究 目錄
**節 九江溯源
第二節 九江地區古代文明
第三節 九江音韻文化
第二章 九江地區音樂文化
**節 中國民間音樂分類
第二節 九江地區民歌藝術
第三節 九江地區戲曲音樂
第三章 九江“三聲腔”山歌文化
**節 山歌概述
第二節 九江山歌“三聲腔”概述
第三節 九江山歌“三聲腔”的演唱形式
第四章 九江山歌“三聲腔”音樂特色
**節 九江山歌“三聲腔”音樂特點
第二節 九江山歌“三聲腔”的演唱分析
第三節 贛北、贛南山歌比較——九江“三聲腔”與興國山歌
第五章 非遺視域下的九江山歌“三聲腔”的保護策略
**節 民間山歌類非物質文化遺產“瀕危告急”調查——以九江山歌“三聲腔”為例
第二節 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原則
第三節 九江山歌“三聲腔”的非遺保護研究
第六章 九江山歌“三聲腔”傳承模式
**節 基于“三聲腔”數字傳播技術研究報告
第二節 “三聲腔”歷史與文化旅游價值開發
第三節 “三聲腔”山歌校本課程開發
附錄
附錄一:九江“三聲腔”校本內容
附錄二:九江山歌非遺形象設計圖案
參考資料
九江山歌“三聲腔”的保護與傳承研究 作者簡介
彭芳,華東交通大學藝術學院副教授,碩士生導師。從事音樂學專業的聲樂教學及音樂學理論研究。主持教育部人文科學項目一項、省級及校級科研項目十余項;發表論文二十余篇,其中CSSCI期刊一篇、北大核心期刊五篇;出版專著三部,參編教材三部。獲得第十七次江西省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第七屆江西省教育科學優秀成果三等獎。個人榮獲省內外聲樂大賽獎項多個。指導學生獲全國大學生藝術展演一等獎、省級獎項多項。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虎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推拿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