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第二屆廬山論壇會議論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79027
- 條形碼:9787520179027 ; 978-7-5201-7902-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第二屆廬山論壇會議論文集 內容簡介
本書是2019年5月舉辦的第二屆廬山論壇的學術論文集。此次論壇主題為“佛教與人類命運共同體建設”,分論題包括“佛教圓融觀與文明互鑒”“佛教慈悲觀與文化自信”“佛教緣起觀與人文廬山”“佛教與企業家經營智慧”四個方面。來自中國大陸、香港、臺灣地區三地的學者緊跟時代發展,挖掘佛教文化中所包含的圓融、慈悲、包容、寬忍等思想,探討了佛教作為中國傳統文化重要組成部分,如何在當今時代進行佛教中國化,完成佛教的現代轉型以及如何充分挖掘自身文化價值為社會服務。
第二屆廬山論壇會議論文集 目錄
佛教圓融觀的發展:由中道到圓融 楊維中/1
圓融是一種思想的力量:基于佛教戒律精神中國化的研究 王建光/15
佛教中國化與文明交流互鑒 紀華傳/31
文明互鑒與華嚴宗的法界觀 韓煥忠/42
趙樸初與中日文化交流——以玄中寺為中心的考察 溫金玉/50
趙樸初對人間佛教的“三個打通”思想管窺 謝路軍/61
新中國成立后的中日凈土宗交流互鑒 李賀敏/73
禪宗思想的當代價值 釋純聞/91
《高僧傳·習禪篇》中的神通體現 學愚/107
佛教思想與現代制度管理——以《禪苑清規》為例 普鈺/121
佛教緣起論淺議 董群/135
業報緣起論的觀照 鄧子美/146
彌陀凈土法門與菩提心 陳劍锽/158
從佛教緣起觀看樂齡教育 蔡纓勛/170
從廬山慧遠的念佛三昧至天臺智的常行三昧的成立 悟燈/188
依于四緣理念,創建生態文明 張愛林/198
華嚴法界緣起觀的現代意義:以方東美的詮解為中心 劉峰/203
說一切有部的緣起觀 辛放/217
論《大日經》“大悲為根”思想的發展理路 侯慧明/225
《優婆塞戒經》中的慈悲觀 明月/235
慈悲與寬忍:佛教思想對中國傳統文明的影響 王大偉/245
佛教慈悲思想及其現實意義 張文卓/252
菩薩戒與佛教慈悲思想 彭瑞花/265
慈悲普度,濟世利人——論明清黔地佛教的社會公益參與 馮相磊/277
慈悲利眾生:王一亭與佛教慈善 張佳/288
憨山大師匡廬凈土緣——兼說《八十八祖道影傳贊》附錄之《蓮宗十祖贊》 黃公元/303
論廬山慧遠佛學思想體系的構建 張雪松/317
近代廬山**叢林海會寺中興高僧略考 李勤合/334
廬山是儒釋道交融的初始地——廬山的復興也是佛教發展的機遇 王麗心/356
當代中國都市佛教居士自組織現象研究 張蕾蕾/364
“悲情三昧”與牟宗三的佛學研究 徐波/374
《金剛經》中的布施觀 賀志韌/390
試論嘉祥吉藏法師的二諦思想 王英杰/399
論近現代僧人繼承傳統佛教的努力——以虛云和尚《年譜》中的神異敘事為例 韓錚/414
第二屆廬山論壇研討會綜述 黃夏年/428
圓融是一種思想的力量:基于佛教戒律精神中國化的研究 王建光/15
佛教中國化與文明交流互鑒 紀華傳/31
文明互鑒與華嚴宗的法界觀 韓煥忠/42
趙樸初與中日文化交流——以玄中寺為中心的考察 溫金玉/50
趙樸初對人間佛教的“三個打通”思想管窺 謝路軍/61
新中國成立后的中日凈土宗交流互鑒 李賀敏/73
禪宗思想的當代價值 釋純聞/91
《高僧傳·習禪篇》中的神通體現 學愚/107
佛教思想與現代制度管理——以《禪苑清規》為例 普鈺/121
佛教緣起論淺議 董群/135
業報緣起論的觀照 鄧子美/146
彌陀凈土法門與菩提心 陳劍锽/158
從佛教緣起觀看樂齡教育 蔡纓勛/170
從廬山慧遠的念佛三昧至天臺智的常行三昧的成立 悟燈/188
依于四緣理念,創建生態文明 張愛林/198
華嚴法界緣起觀的現代意義:以方東美的詮解為中心 劉峰/203
說一切有部的緣起觀 辛放/217
論《大日經》“大悲為根”思想的發展理路 侯慧明/225
《優婆塞戒經》中的慈悲觀 明月/235
慈悲與寬忍:佛教思想對中國傳統文明的影響 王大偉/245
佛教慈悲思想及其現實意義 張文卓/252
菩薩戒與佛教慈悲思想 彭瑞花/265
慈悲普度,濟世利人——論明清黔地佛教的社會公益參與 馮相磊/277
慈悲利眾生:王一亭與佛教慈善 張佳/288
憨山大師匡廬凈土緣——兼說《八十八祖道影傳贊》附錄之《蓮宗十祖贊》 黃公元/303
論廬山慧遠佛學思想體系的構建 張雪松/317
近代廬山**叢林海會寺中興高僧略考 李勤合/334
廬山是儒釋道交融的初始地——廬山的復興也是佛教發展的機遇 王麗心/356
當代中國都市佛教居士自組織現象研究 張蕾蕾/364
“悲情三昧”與牟宗三的佛學研究 徐波/374
《金剛經》中的布施觀 賀志韌/390
試論嘉祥吉藏法師的二諦思想 王英杰/399
論近現代僧人繼承傳統佛教的努力——以虛云和尚《年譜》中的神異敘事為例 韓錚/414
第二屆廬山論壇研討會綜述 黃夏年/428
展開全部
第二屆廬山論壇會議論文集 作者簡介
九江佛教協會,辦公室地址位于號稱”三江之口,七省通衢“與”天下眉目之地“的九江市。是九江市佛教界的組織,引導當地佛教徒及居士們愛國愛教,弘法利生。
書友推薦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推拿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