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再論電動汽車和化學蓄電——楊裕生院士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582144
- 條形碼:9787302582144 ; 978-7-302-58214-4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再論電動汽車和化學蓄電——楊裕生院士文集 本書特色
習近平**提出“二氧化碳排放力爭于2030年前達到峰值,爭取在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的宏偉目標,電動汽車和可再生能源的儲能都可貢獻力量。推動節能減排的增程式和微小型電動汽車發展,加速風力、光伏發電與化學蓄電的融合,至關重要,任重道遠。邁向汽車強國必須自力*生發展并全面掌握**的核心技術,汽車強國應該是電動汽車技術**的**。發展電動汽車的目的是節油減排。汽車必須依靠自主知識產權生產能耗*低、排放*少的電動車。本書從**電動車與可再生能源發展的戰略需求出發,充分考慮了我國的實際情況,深入、客觀、系統地分析了發展路線、政策、技術等方面的問題,提出了相應的對策,為電動汽車和大規模化學蓄電的良性、快速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持。
再論電動汽車和化學蓄電——楊裕生院士文集 內容簡介
《再論電動汽車和化學蓄電--楊裕生院士文集》是繼科學出版社2012年出版發行的《縱論電動汽車和化學蓄電--楊裕生院士文集》、2017年《續論電動汽車和化學蓄電--楊裕生院士文集》后又一本楊裕生院士關于電動汽車和化學蓄電的文集,《再論電動汽車和化學蓄電——楊裕生院士論文集》的內容選編自從2017年7月至2021年1月期間的文章和演講文稿,共71篇,其中公開發表的文章和未公開的信件35篇。全書貫穿“善用電池、安全、節能減排”儲能三原則,和“純電動車以微小型為突破口、大中型車主要發展增程式”電動汽車發展技術路線,內容包括電動汽車和化學蓄電的綜述與回顧,電動汽車的發展路線,發展低速電動車,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新型電池和材料及其他等,“附錄”是這階段演說的目錄。 本文集適合機關中電動汽車和新能源領域的決策人員閱讀,也適合這兩領域的科研人員,企業管理、工程和科技人員閱讀。 謹以此文集慶祝偉大的中國共產黨百年華誕。
再論電動汽車和化學蓄電——楊裕生院士文集 目錄
目錄
自序(Ⅲ)
**部分綜述與回顧
電化學儲能研究22年回顧()
關注電動汽車發展又五年()
以創新打造中國電動汽車品牌()
電動汽車發展十年的狀況和經驗教訓()
當前電動汽車及動力電池產業的發展()
從電動汽車發展的經驗教訓談發展()
電動汽車要為碳達峰、碳中和做貢獻()
解讀《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
第二部分電動汽車的發展路線
電動汽車發展與電能供應()
汽車強國的電動車必須低碳發展()
發展增程式電動汽車迎戰補貼退坡()
節能減排的發電直驅電動汽車——第三代增程式()
補貼退坡后的電動汽車與電池應用()
在江蘇省新能源汽車能源與信息創新聯盟揭牌儀式上的講話()
新能源物流車技術發展前途無量()
電動汽車的市場化()
增程式汽車軍民兩用技術()
電動汽車的發展路線與高安全性動力電池()
與趙福全教授的往來信件()
關于汽車積分管理辦法提給工信部的意見()
獲取氫能并不那么“輕巧”()
我國電動汽車的發展與增程技術()
未來汽車與未來汽車能源()
堅持節能減排宗旨實現電動汽車市場化發展()
關于增程式電動汽車會議的往來信件()
對《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規劃(2021—2035年)》征求意見稿的意見()
發展增程電動技術多為人民節能減排()
再接再厲開啟增程電動技術節能減排新篇章()
節能減排的增程式應是電動汽車的主力()
電動汽車發展的技術路線與節能減排()
第三部分發展低速電動車
楊裕生院士炮轟低速電動車國標草案建議修改()
評四輪低速電動車技術條件草案曝光()
讓群眾使用微型低速電動車()
《四輪低速電動車技術條件》不應用作殺絕低速電動車的手段()
第四部分電動汽車的安全問題
補貼退坡中電動汽車的發展()
電動汽車的安全性問題()
電池發展中的幾個問題()
規模儲能和電動汽車的電池安全問題及對策()
動力鋰離子電池的安全利用與回收()
應重視磷酸鐵鋰電池發展()
提高安全性發展電動汽車()
力神公司電話采訪楊裕生院士的談話記錄()
專訪楊裕生院士: 詳解三元電池安全問題和下一代動力電池()
關于堅持要講三元材料安全性問題的回信()
楊裕生院士: 很多電動汽車并不能實現節能減排()
我國動力電池產業發展趨勢分析()
發展安全又經濟的電池儲能()
第五部分新型電池和材料
鋰離子電池梯次利用的原則()
我國超級電容器技術與應用主要進展()
鉛酸電池的新技術及應用()
中國超級電容器產業年會暨應用展覽會開幕講話()
光伏儲能的需求與發展建議()
鉛、鋰蓄電池發展的思考()
中國超級電容器產業聯盟與中國照明協會簽約儀式講話()
中國工程院院士楊裕生: 加快推進鉛炭電池發展()
以創新鞏固鉛酸電池陣地靠技術推動三項任務進展()
楊裕生: 應制約電動汽車里程“隨心所欲”地提高()
給韓世幸董事長的賀信()
蓄電技術與多孔炭材料()
電池和材料的“高性能”——從理念到實踐()
與枝江市領導座談時的發言()
鉛炭電池技術及應用()
對“儲能關鍵技術及應用發展趨勢”的評審意見()
發展以鋰硼合金為負極的電池()
化學儲能: “遇冷”有待“升溫”()
發展化學儲能有助于解決“棄風”“棄光”難題()
用好先進電化學儲能持續發展高效可再生能源()
第六部分其他
《周恩來與兩彈一星》全國巡回展杭州站致辭()
自信遨游青山間()
給三位好友的感謝信()
為設立獎學金給母校的一封信()
附錄
2017年7月—2021年1月的學術報告列表()
再論電動汽車和化學蓄電——楊裕生院士文集 作者簡介
楊裕生,男,漢族,1932年10月5日出生于江蘇省如皋縣,中國工程院院士,少將軍銜,核試驗技術、分析化學專家,中國人民解放軍防化研究院第一研究所研究員,北京化工大學教授。1949年至1952年楊裕生本科就讀于浙江大學化學系;1952年至1957年任浙江大學化工系分析教研室講師;1957年至1958年研究生就讀于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1958年至1960年進修于蘇聯科學院地球化學與分析化學研究所;1961年至1963年任中國科學院化學研究所助理研究員; 1963年至1981年,在核試驗基地研究所,擔任副研、室副主任、主任;198年至1986年,任核試驗基地研究所副所長、所長;1987年至1990年,在核試驗基地科技委,擔任主任、研究員;1990年至今,在防化研究院任研究員。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經典常談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莉莉和章魚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