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東洋鏡:京華舊影
-
>
東洋鏡:嵩山少林寺舊影
-
>
東洋鏡:晚清雜觀
-
>
關中木雕
-
>
國博日歷2024年禮盒版
-
>
中國書法一本通
-
>
中國美術8000年
哥特復興:論趣味的變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785938
- 條形碼:9787544785938 ; 978-7-5447-8593-8
- 裝幀:一般純質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哥特復興:論趣味的變遷 本書特色
藝術史大師肯尼斯·克拉克經典著作,探尋哥特復興的精神動力
哥特復興:論趣味的變遷 內容簡介
"18世紀末的英國,一批兼具宗教性與世俗性的中世紀風格建筑突然拔地而起,幾乎像樹林和草垛一樣遍布各地,改變了城市和鄉村的面貌。這就是建筑目前的哥特復興。但這些建筑一度得不到藝術史家的只言片語,而民眾只是將其視為國之不幸,像忍耐糟糕的天氣一樣接受它們。 肯尼斯?克拉克的《哥特復興》則試圖通過建筑形式來探索一個時代的理想與精神動力。它初版于1928年,甫一問世便廣受讀者歡迎。對教會建筑學家的心態,沒有比克拉克的描述更尖銳的;對約翰?羅斯金的精神混亂,沒有比克拉克的介紹更敏銳的;正是克拉克的寫作,將普金這個超凡人物從湮沒無聞中解救出來……此書經過多次再版,終成一部趣味史研究的經典著作。 "
哥特復興:論趣味的變遷 目錄
寫給邁克爾 ?? 薩德勒的信
文獻目錄
導 言
**章 哥特幸存
第二章 文學影響
第三章 廢墟和洛可可:草莓山莊
第四章 浪漫主義和考古學
第五章 教 堂
第六章 議會大廈
第七章 普 金
第八章 教會建筑學
第九章 吉爾伯特 ?? 斯科特
第十章 羅斯金
后 記
索 引
哥特復興:論趣味的變遷 節選
沃波爾發表過的涉及哥特的*重要的作品是《英格蘭繪畫軼事》一書中關于中世紀建筑師的章節。雖然在隨后五十年中有許多有關哥特建筑的專著問世,但是這些書關心的是諸如尖券的起源之類的考古問題。在這些書中,哥特不是被看作一種建筑風格,而是一個被認可的炫耀學問的領域。這些作者的批評態度只表現在一些模糊的表示贊賞的形容詞上,諸如“古老的”、“崇高的”。但是,沃波爾確實做出了一些有價值的嘗試,他試圖評價哥特的美學價值,特別是與古典建筑相比較而言,而且他得出了一些非常公正的結論。這就是為什么我們對這一章*感興趣。他寫道:“尖券,那種哥特建筑所特有的尖券,明顯是為了對半圓拱加以改進而設計出來的。那些不幸未能想象出希臘風格的簡潔和比例的人卻有幸創造出了上千種優美和效果,輝煌而文雅,高大而輕靈,神圣而如畫。*崇高的希臘廟宇也很難表現一座*好的哥特風格的大教堂所能表現的一半。這是建造它們的建筑師和牧師傳道的技巧的明證。”顯然,沃波爾對哥特的感情遠遠超過他的同時代人。哥特不是被看作一種仿中國風格,因其新奇而被容忍,亦不是一種只適用于廢墟的風格,而是被看作一種嚴肅的建筑風格,以其強烈的情感魅力區別于其他建筑風格。當然,他同樣受到當時流行的信仰的限制,認為哥特是一個黑暗的迷信時代的產物,并且承認大教堂是這樣一些牧師的作品,他們“挖空心思,窮盡一切知識和激情而構建的廟宇,其華麗壯觀,其結構機制,那些拱頂墓穴、著色玻璃、幽暗與透視,無不傾注著他們浪漫虔誠的情感”。文中有一段,他甚至感到自己為哥特所做的辯護已經超出一個有品位的人的審慎界限了。“我當然不是要……在正規建筑的理性美和哥特所代表的無限制的放任之間做一個比附。”但是,他緊接著說(此時他又恢復了勇氣):“但是,我堅持認為,那些建造了哥特建筑的人對他們的藝術的理解比我們愿意相信的要深刻得多,更有品位、天賦和分寸。在他們的某些作品的建造過程中有一種神奇的執著,這種執著不應視為一種任性,否則他們不可能如此持之以恒。”同樣,在給M.馬里耶特的回信中,他很快便承認了古典風格的優越性。但是他又補充道,雖然一個學校教師能夠遵守三一律,但是“要能寫出《麥克白》,還是需要多一點天分的”。 五十年過后,這些文字很可能代表了一個對中世紀古文物略知一二的普通時髦人物的態度;再過五十年,則被認為是大不敬。而如今,沃波爾的這些觀點又變得可以接受了。他的語言對我們來說是陌生——我們幾乎不說西敏寺優雅,但是我們許多人會同意:“你必須有鑒賞力才能感受到希臘建筑的美,但你只需要激情就可以感受哥特。”
哥特復興:論趣味的變遷 作者簡介
肯尼斯·克拉克(Kenneth Clark,1903—1983) 20世紀杰出的藝術史家、作家、策展人、紀錄片主持人。二十七歲即任牛津大學阿什莫爾博物館館長,三十歲出任英國國家美術館館長,并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主持了戰時藝術家計劃,保障了藝術收藏品的安全。戰爭結束后,曾任牛津大學斯萊德教授。進入20世紀50年代,創作了多部藝術類電視紀錄片并擔當主持人。1969年,隨著首部關于藝術的大型彩色電視紀錄片《文明》的面世,克拉克成為享譽世界的藝術大師。2014年,英國泰特美術館舉辦專題展覽紀念肯尼斯·克拉克,稱譽其為“具有世紀影響力的英國藝術大家”,并感謝他在“將藝術帶給大眾”事業上做出的杰出貢獻。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