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父親的戰斗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6658451
- 條形碼:9787516658451 ; 978-7-5166-5845-1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父親的戰斗 本書特色
《父親的戰斗》由公安作家、土生土長的沂蒙人李洪松著作,該書以緊貼《中共臨沂編年史》的結構形式描寫了解放戰爭時期,戰斗在沂沭河地區武工隊的故事。從男性沂蒙人的角度展現了黨和人民“水乳交融、生死與共”的巨幅烽火畫卷,再現了以“父親”為代表的老一輩沂蒙人為保家衛國甘愿以命相搏英勇無畏的家國情懷。
父親的戰斗 內容簡介
本書內容包括: 畫地為牢 ; 南下 ; 有仇必報 ; 孤身涉險 ; 審判地主 ; 磨煉本領 ; 戰云密布 ; 地雷初響 ; 兼顧土改 ; 車輪滾滾 ; 路遇悍匪 ; 二下蒼山 ; 支前模范 ; 魯南空城計等。
父親的戰斗 目錄
**章 畫地為牢
第二章 南下
第三章 有仇必報
第四章 孤身涉險
第五章 審判地主
第六章 磨煉本領
第七章 戰云密布
第八章 地雷初響
第九章 兼顧土改
第十章 車輪滾滾
第十一章 路遇悍匪
第十二章 二下蒼山
第十三章 戰場救護(上)
第十四章 戰場救護(下)
第十五章 支前模范
第十六章 風云驟變
第十七章 魯南空城計
第十八章 旁敲側擊
第十九章 敵情偵察
第二十章 將計就計
第二十一章 精打細算
第二十二章 懸賞通告
第二十三章 各懷鬼胎
第二十四章 故布疑云
第二十五章 殘暴還鄉團(根據相關史料整理)
第二十六章 聲東擊西
第二十七章 被動局面
第二十八章 河堤較量
第二十九章 大戰前夕
第三十章 突破封鎖
第三十一章 夜襲據點
第三十二章 支援孟良崮
第三十三章 青駝阻擊戰
第三十四章 激戰正酣
第三十五章 戰地重逢
第三十六章 策應轉移
第三十七章 方蒙之死
第三十八章 黑虎掏心
第三十九章 智取據點
第四十章 攻克湯頭
第四十一章 解放洪瑞
第四十二章 被困小石湖
第四十三章 浴血白塔街
第四十四章 兄弟別離
第四十五章 艱難選擇
第四十六章 新的戰場
后記
鋼鐵戰士人民功臣——不可忘卻的記憶
父親是我們心中永遠的豐碑
犧牲的父親有靈魂
傳承,也是為了紀念
紅色氣質血脈相傳
作者的話
父親的戰斗 節選
**章 畫地為牢 今天是清明,早上的天是陰沉著的,雨絲還在輕舞。 雨下了一整夜,草葉上滑落的水珠成了斷續的線,打在地上,無聲。推開窗,面向家鄉的方向,在心中遙祭我的父親。 父親的檔案里記錄著,他于1949年底返回了家鄉,受命籌辦鄉鎮供銷合作組織、開辦磚窯廠、帶領父老鄉親發展農副產業。 家鄉的老人們都說,我的父親在那個年代里威信極高,因為他打過鬼子漢奸,打過國民黨反動派,當過游擊隊長、武工大隊長,打仗勇敢精明,廣交朋友又俠肝義膽,率直公正又敢為敢當。 父親回鄉,一是因為長年戰斗所帶來的傷病,調養身體是上級下達的命令;二是因為家族的重擔全部壓在了他一個人的肩膀上,照顧族中老幼是他必須要面對、要解決的頭等大事。 父親回鄉時,隨身還戴著一長一短兩支槍,匣子槍是組織配發的,長槍是他的戰利品。槍不離身,是他長年戰斗養成的習慣。 據說,當時磚窯廠開辦初期,不管是原料還是成品,都會隔三岔五地離奇消失,雖然丟失的量不大,影響卻是非常不好。于是組織上派父親前往調查,爭取抓到破壞分子。 磚窯廠所在的村子,離父親的家有十幾里地。父親來之前,村子里的老老少少大都認識或者知道父親,大張旗鼓地調查似乎是不可能的了。 打過仗的人,用的方法總會出人意料。 那個時候正趕上三伏天。白天,父親在磚窯廠里喝茶聊天,在別人眼里簡直就是閑人一個。天還沒擦黑,父親便騎上他的腳踏車(父親一直把自行車叫作腳踏車)往家里趕,他自己說是為了趕回去吃飯,要不家里人多,回去晚了便沒有飯了。 幾天下來,廠里、村里的人也就沒有人在意他了。 幾天后的一個凌晨,當村里的一個壯漢正在悄悄地從磚窯廠成摞地往外偷運已經燒制好了的紅磚,磚窯廠外面不遠處的高粱地里,已經堆了一小堆了。這時,父親出現在他的面前,槍也抵在了他的額頭上。 原來,父親在白天里的聊天,就是在了解情況。傍晚說是回家,其實那段時間他一次家也沒有回過,他總是在夜幕降臨時再次回到磚窯廠或者村子里潛伏,對重點嫌疑人員貼近觀察。餓了啃口干糧,渴了有隨身的軍用水壺。后來,父親曾跟他的同事說,那個時候蚊蟲叮咬、瞌睡打盹,確實很難熬,但比起打仗要輕松多了,因為你不必考慮是否身陷敵人的包圍之中、攻擊之下,所以能夠專心致志。 天大亮了,廠里開工了。 壯漢耷拉著頭站在一個石灰粉畫成的小圓圈里,一動也不敢動。 父親在離他幾米的地方,擺了一個小桌,桌上是剛沏好的茶水和匣子槍,父親瞇著眼半躺在竹椅上,輕輕地搖動著手中的蒲扇。 畢竟是三伏天,太熱了。近中午時分,壯漢晃蕩了起來,不一會便癱倒在地,父親這才安排人把他送回了家。 這種小偷小摸,雖罪不至判刑,但不施以教訓又不足以讓他改正。所以父親派人向上報告后,施以體罰,也算是一種懲戒,對其他有非分之想的人也是一種震懾。這在當年,算是各方認可又是行之有效的一種處理方式。 此事之后,磚窯廠的生產經營逐漸紅火了起來,村子里的人對父親也格外敬重了。 十多年后的1966年年底,父親被打倒,罪狀之一便是這段往事,“革命闖將們”將這件事命名為“畫地為牢”。 十點鐘,防空警報聲響起,一家人在窗邊肅立、默哀,為了心中的英雄們,包括我的父親。 第二章 南下 1948年秋的一天,秋高氣爽,風輕云淡。 位于莒臨邊區腹地的原中共山東省政府大院周圍鑼鼓震天、旗幟招展,黝黑的臉龐、長滿老繭的雙手、滿是補丁的衣裳都擋不住那發自內心的笑容,山東全境解放了。 一個多月前,父親的武工大隊已經接受了正式的改編,合并進入了某野戰部隊。穿上嶄新的軍裝,父親和大家一樣,心里都樂開了花。 “打仗不怕死、戰場上不吃虧”,這是當時部隊首長在武工大隊改編大會上對父親的評價,當時部隊首長還說,你們從此再也不是土八路了,而是能征善戰的野戰部隊的正式一員了。 父親曾經回憶說,當時并沒有把首長的表揚放在心上,因為他知道自己和自己的隊伍幾斤幾兩,和人家正規部隊比,自己這兩下子還差得遠著呢。所以,他全當客套話聽的。 自從參加革命以來,盡管大小的仗打過很多,可一直被老百姓們稱為“土八路”。對這個稱謂,父親的心中多有不快,但是又無法辯駁。首長說自己終于不再是土八路了,一下子戳中了父親的軟肋,于是乎帶頭拼命鼓起掌來。P1-3
- >
煙與鏡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推拿
- >
回憶愛瑪儂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