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社版)玫瑰色的森林
-
>
(社版)金色的雨(精裝繪本)
-
>
(社版)海藍色的小水桶(精裝繪本)
-
>
(社版)白色的禮物(精裝繪本)
-
>
它們:水怪時代
-
>
家門口的大自然系列:奶奶的花園 奶奶的菜園(全2冊)
-
>
創意立體紙魔坊玩具書——賽車 作業車
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譚竹青“小巷總理”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872188
- 條形碼:9787544872188 ; 978-7-5448-7218-8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譚竹青“小巷總理”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7-14歲主題出版重點圖書 時代先鋒人物 傳遞紅色基因 充滿童趣的英雄人物美文故事 幫助青少年讀者系好人生**顆紐扣
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譚竹青“小巷總理” 內容簡介
贈人玫瑰,手有余香。有人喜歡依賴別人的幫助,也有人喜歡在幫助別人時獲得快樂,譚竹青還是個梳小辮的小姑娘時,就特別愛幫助別人。 譚竹青在社區居委會一干就是四十八年。為了讓更多的孩子上幼兒園,譚竹青把自己家原本就不大的房子扒掉一間,改為幼兒園教室;為了讓居民吃上可口的早餐,她拿出全部積蓄,辦起了社區**個早餐點;為了讓孤寡老人能夠安心養老,她克服重重困難,為老人們建起了養老院;為了讓居民住上新房,她多次找開發商做工作,促成了棚戶區改造,近四千戶居民住進了新樓房…… 譚竹青從一件件小事做起,走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暖百家心,被大家親切地稱為“小巷總理”。
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譚竹青“小巷總理” 目錄
梳小辮的小姑娘有個大理想 1
希望生活越來越“如意” 7
小房子,大房子 13
臨時輔導班 21
小飯桌上飯菜香 29
消失的“冰山” 37
一年過兩次生日的老人 45
一噸煤塊的“溫暖” 53
別樣的培訓基地 59
解決問題的大市場 67
同時看兩臺電視機 75
幸福媽媽 83
細雨中的來訪者 91
搬掉徐家的“四座山” 97
溫暖的家 103
美麗家園 111
獨一無二的“鄰居節” 117
有特色的聽證會 125
掙多少錢才夠花? 133
干愿意干的事情才幸福 139
弟弟的委屈 145
婚禮上的特殊賀詞 153
特殊的“釘子戶” 161
“小巷總理”精神在傳承 169
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譚竹青“小巷總理” 節選
把每一堂課都講成精品 居民房秀芹對譚竹青說:“譚姨啊,咱們社區要是能有個幼兒園,那該有多好啊!” 譚竹青看著年齡不大但是很憔悴的房秀芹,心疼地說:“秀芹,別著急,這件事我已經在考慮了。” 譚竹青確實已經在考慮建一所幼兒園的事情了,因為在這里,像房秀芹這樣的居民還有很多。 房秀芹帶著孩子擠公交車的場景,譚竹青一直記在心里。 冬天,寒風料峭,路上滴水成冰。房秀芹早早出門上班,上班前,她還要把兩個孩子送到幼兒園去。她背上背著老大,胸前抱著老二,踮著腳向遠處張望,盼著公交車早點到來。車終于來了,房秀芹使勁往車上擠,可是人太多了,她帶著兩個孩子,幾下就被人群給擠了下來。后背上的老大開始叫,胸前的老二也開始哭,房秀芹的心,如同在街面上掠過的風,涼涼的。她忍不住涌出了淚水。 房秀芹*大的愿望就是家門口能有個幼兒園。 老百姓的事,再小,也是大事。譚竹青深深地懂得這個道理。 “建!我們再難,也要在社區建設一個幼兒園!”譚竹青在心里暗暗地下了這個決心。困難,總是有的,但是辦法也是有的。建設如意小吃部時,困難同樣很大,不是也建起來了嗎? 讓譚竹青下定決心的,正是他們白手起家建設起來的如意小吃部。經過大家用心經營,加上平時一點一滴地積攢,靠小小的如意小吃部,十委已經有了一些積蓄。 譚竹青召開班子會,商量這件事。大家一致認為,這個幼兒園應該建。 做出了決定,譚竹青便請人進行設計。很快,設計圖紙出來了。 譚竹青非常高興,也非常激動,她拿著那厚厚的設計圖紙,手在微微發抖。“我們就要有屬于自己的幼兒園啦!” 譚竹青和居委會的其他成員帶著設計人員到現場進行實地測量,卻驚訝地發現,按照設計圖紙的要求,計劃建設幼兒園的地方不夠! 這是一個新問題,居委會的人都愣住了。經過反復測量,規劃的面積確實達不到設計圖紙的要求。 設計人員說:“要不,我改一改圖紙吧。” 譚竹青問:“把幼兒園改小了?” “對。”設計人員指著平房邊的空地說,“差了將近十平方米呢。” 譚竹青說:“那就等于幼兒園少了一個房間。” 設計人員說:“那就少一個房間吧。” 居委會的人也說少一個就少一個吧。 譚竹青在場地上來來回回地走,打量著這塊地方。*后,她的目光落在了自己家的房子上。 建設幼兒園的地方,緊挨著譚竹青家的房子。 一個主意忽然冒了出來,譚竹青對設計人員說:“圖紙不能改,幼兒園的面積不能縮水。我們建一個幼兒園,不容易,孩子的事是大事,就按照圖紙的尺寸來!” “那……”設計人員有點發蒙,“差的那十平方米,咋解決?” 譚竹青指著自己家的房子,說:“拆!把我家靠幼兒園的那間房子拆了!”她的態度十分堅決。 “啊?”眾人都驚呆了。 “拆房子?那怎么行?”居委會的人都連連搖頭,“不行,不行,那絕對不行。你家的房子,已經夠緊巴的啦,再拆,咋住?” 沒有人贊同這個方案。 可譚竹青堅持, 她說:“ 這件事, 就這么定了。” 一聽要拆自己家的房子建幼兒園,譚竹青兒媳婦的眼淚就落了下來。她說:“媽,您干工作,我們做兒女的支持。這么多年,我們哪一件事沒有支持您?可是,這件事我有意見。您看看我們家,三代人擠在這里,本來就不寬敞,要是少了一間房,可真就沒法住了。我……不同意。” 看著淚眼婆娑的兒媳婦,譚竹青很難受。因為兒媳婦說的也是實情。但是,為了幼兒園,她不能不這么做。 一向做事果敢執著的譚竹青,狠了狠心,勸兒媳婦說:“孩子啊,媽做出這個決定,對不住你啊。你嫁到我們宋家,讓你受苦啦。說實話,拆房子,媽的心里也不好受啊。可是,一邊是我們自己的小家,一邊是居民眼巴巴盼著的幼兒園,哪個輕哪個重,媽得掂量好啊。誰讓媽是主任呢?”她拉著兒媳婦的手說,“幼兒園的圖紙,設計得挺好的,不能改了。媽也想好了,我和你爸可以打地鋪,睡地上。等以后咱們家條件好了,媽一定幫你換一個大一點兒的房子。行不行?” 兒媳婦看著一夜之間就添了許多白發的婆婆,能說什么呢?她懂婆婆,一個能把自己一個月的工資都拿出去捐給別人治病的婆婆,一個把家里所有積蓄都拿出來辦如意小吃部的婆婆,一個走百家門、知百家情、解百家難、暖百家心的婆婆,一個為社區的老百姓做了那么多實事好事的婆婆。她能說什么呢?賢惠善良的兒媳婦抹抹眼淚,點了點頭。 譚竹青動情地、緊緊地擁抱著兒媳婦。 施工的日子到了,施工隊進駐,準備先拆譚竹青家的房子。陰沉已久的天空忽然降起了大雨,又急又密的雨滴從天而降,落在地上,落在人們的身上。譚竹青一家、施工人員,還有社的居民,都站在雨中。 “拆呀!”譚竹青說。 可施工隊的工人站在雨中,沒有人肯上前。 譚竹青走上前去,她踩著泥水,抓起一把鎬頭,來到房前,高高地舉起,向著自己家的房子,用力刨去…… 大雨如注。 在場的人默默地站著,淚水夾雜著雨水,順著臉頰落下來。 幼兒園終于建起來了。那是一幢漂亮的大房子,寬敞、明亮,里面的設施一應俱全。 譚竹青的家,卻變小了。她和家人克服了很多困難,七口人蝸居在不足十五平方米的小房子里,一住,就是十年。
中華先鋒人物故事匯:譚竹青“小巷總理” 作者簡介
閆耀明,兒童文學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會員,遼寧省作協全委會委員,遼寧省兒童文學學會理事。在《兒童文學》《東方少年》等期刊發表作品百余萬字。主要作品有長篇兒童小說《白星星》《天藍得像一頁童話》、短篇小說集《太陽花》《天使的聲音》等。作品曾獲冰心兒童文學新作獎、冰心兒童圖書獎等。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月亮虎
- >
山海經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