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文化場域中的性別建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59078
- 條形碼:9787520359078 ; 978-7-5203-5907-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文化場域中的性別建構 內容簡介
中國現存的性別問題其實是一個歷史問題,是幾千年來傳統文化中性別不平等意識根深蒂固的無意識殘留對現代社會的持續影響。本文運用社會性別理論,通過研究先秦意識形態對女性氣質的設定,來探索和分析中國傳統文化中“理想女性”的內涵及其對當代中國的影響。
文化場域中的性別建構 目錄
**章 中國傳統“女性氣質”的源頭建構
**節 從《論語》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氣質觀
一 先秦儒家文化的人文特征
二 《論語》中體現的理想人格氣質觀
三 《論語》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理想人格氣質觀的影響
第二節 先秦社會對理想女性氣質的建構
一 對建構理想女性氣質的歷史需求
二 對女性的社會規訓與理想女性氣質的內化
三 理想女性氣質是理想人格氣質的一種缺失
第三節 理想的反面:又一重建構
一 性別文化對女性氣質的負面描述:妒卑狹淺
二 客觀環境與話語建構:對女性氣質的負面描述及其產生的原因
三 女性氣質的負面建構及對兩性的雙重束縛
第四節 先秦女性對“理想”女性氣質的突破
一 女性對理想女性氣質的突圍
二 “熬成婆”——向理想人格氣質的努力回歸
三 對男權的強烈依附
第二章 大眾傳媒女性身份建構及其解構策略
**節 性別與大眾媒介的關系
一 社會性別理論
二 媒介與性別
第二節 大眾媒介對女性性別身份的建構
一 女性在媒介中的形象顯現——“被歪曲
二 女性在媒介中的權力地位——“被窺視”
第三節 女性對性別身份的抵抗與顛覆
一 女性的抵抗何以可能
二 女性的抵抗方式
三 女性的抵抗領域與策略
結語
第三章 當代中國電視廣告中的女性形象
**節 電視廣告與女性形象
一 電視廣告女性形象
二 “她”的故事:“他者”的故事
三 消費文化語境
第二節 當代中國電視廣告中的女性形象:解構抑或建構?
一 女性形象之一:對于傳統女性形象的解構
二 女性形象之二:建構——女性形象的他者“陷阱
第三節 意義的生成:“他者”女性形象形成原因
一 顯性原因:媒介機制與話語權
二 隱性原因:經濟聯姻
……
第四章 女性身份、歷史、話語的博物館再現
第五章 被建構的女性:“米脂婆姨”形象析
第六章 從女性人類學角度看中國內衣文化
第七章 電視親子節目的性別分析
第八章 網絡吐槽視頻的性別分析
參考文獻
**節 從《論語》看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理想人格氣質觀
一 先秦儒家文化的人文特征
二 《論語》中體現的理想人格氣質觀
三 《論語》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理想人格氣質觀的影響
第二節 先秦社會對理想女性氣質的建構
一 對建構理想女性氣質的歷史需求
二 對女性的社會規訓與理想女性氣質的內化
三 理想女性氣質是理想人格氣質的一種缺失
第三節 理想的反面:又一重建構
一 性別文化對女性氣質的負面描述:妒卑狹淺
二 客觀環境與話語建構:對女性氣質的負面描述及其產生的原因
三 女性氣質的負面建構及對兩性的雙重束縛
第四節 先秦女性對“理想”女性氣質的突破
一 女性對理想女性氣質的突圍
二 “熬成婆”——向理想人格氣質的努力回歸
三 對男權的強烈依附
第二章 大眾傳媒女性身份建構及其解構策略
**節 性別與大眾媒介的關系
一 社會性別理論
二 媒介與性別
第二節 大眾媒介對女性性別身份的建構
一 女性在媒介中的形象顯現——“被歪曲
二 女性在媒介中的權力地位——“被窺視”
第三節 女性對性別身份的抵抗與顛覆
一 女性的抵抗何以可能
二 女性的抵抗方式
三 女性的抵抗領域與策略
結語
第三章 當代中國電視廣告中的女性形象
**節 電視廣告與女性形象
一 電視廣告女性形象
二 “她”的故事:“他者”的故事
三 消費文化語境
第二節 當代中國電視廣告中的女性形象:解構抑或建構?
一 女性形象之一:對于傳統女性形象的解構
二 女性形象之二:建構——女性形象的他者“陷阱
第三節 意義的生成:“他者”女性形象形成原因
一 顯性原因:媒介機制與話語權
二 隱性原因:經濟聯姻
……
第四章 女性身份、歷史、話語的博物館再現
第五章 被建構的女性:“米脂婆姨”形象析
第六章 從女性人類學角度看中國內衣文化
第七章 電視親子節目的性別分析
第八章 網絡吐槽視頻的性別分析
參考文獻
展開全部
文化場域中的性別建構 作者簡介
屈雅君,女,1954年出生,陜西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曾任陜西師范大學女性研究中心主任、婦女文化博物館館長;曾任中國婦女研究會理事、陜西省婦女理論婚姻家庭研究會副會長、中國當代文學研究會女性文學委員會委員、陜西省文藝評論家協會理事;自20世紀90年代起從事女性主義理論、女性文學批評、性別文化研究。出版學術著作《閱讀織物上的歷史——中華嫁衣文化調查》《中國文學:關于女性的敘事》、譯著《他者女人的窺鏡》;發表學術論文《關于女性主義文學批評學科建設的若干問題》《女性文學批評本土化過程中的語境差異》《社會性別辨義》《論“十七年”中國大陸電影的“半邊天”敘事》《從“半邊天”到“新淑女”——消費時代的女性觀》等。
書友推薦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回憶愛瑪儂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推拿
- >
煙與鏡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月亮與六便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