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理想文獻社會(文學理論的超學科研究維度) 版權信息
- ISBN:9787010229027
- 條形碼:9787010229027 ; 978-7-01-022902-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理想文獻社會(文學理論的超學科研究維度) 內容簡介
本書在傳統語言、審美、文化及語言、形象、意蘊等維度的基礎上,嘗試從理論價值觀念、文本話語系統、社會生活方式三個維度,通過對作為結構形式、形象系統、意識形態方面的理想價值觀念,作為話語元素、層級、喻指方面的文本話語系統,作為作家、讀者、教師、編輯的生活方式的系統闡述,重新梳理和建構了文學理論體系,并以對文學理論自身存在的問題及困惑作了較為全面、客觀、透徹的歸納和總結,使文學理論不再是強硬觀點的武斷界定、已有框架的頑強維持和真實問題的刻意掩蓋,而成為現有觀點的客觀羅列、已有結構的重新調整和自身問題的完整呈現。
理想文獻社會(文學理論的超學科研究維度) 目錄
上篇 文學作為理想價值觀念
章 文學作為結構形式
節 文學作為語言及形式
第二節 文學作為文本及結構
第二章 文學作為形象系統
節 形象及其形象思維特征
第二節 形象及其抽象思維方法
第三章 文學作為意識形態
節 文學物因素與意識形態的兩極性
第二節 文學物因素與意識形態的雙重性
小結 文學理想的處境與理論闡釋的困惑
中篇 文學作為文獻文本系統
第四章 文學作為文本話語的要素性
節 文本話語背景的出場與隱退
第二節 文本話語場景的突顯與隱藏
第三節 文本話語意旨的單一與歧義
第五章 文學作為文本話語的層級性
節 文本抒情話語的情境、物境和意境
第二節 文本敘事話語的扁平型、扁圓型和渾圓型
第三節 文本表象話語的物理表象、心理表象和主題表象
第六章 文學作為文本話語的喻指性
節 文本話語的換喻性
第二節 文本話語的提喻性
第三節 文本話語的隱喻性
小結 文學文本的含混與話語分析的缺憾
下篇 文學作為社會生活方式
第七章 文學作為作家的生活方式
節 言語與立言
第二節 知覺與立象
第三節 思想與盡意
第八章 文學作為讀者的生活方式
節 大眾與消費
第二節 專家與鑒賞
第三節 大師與批評
第九章 文學作為教師的生活方式
節 生存與職業
第二節 生活與事業
第三節 生命與功業
第十章 文學作為編輯的生活方式
節 口頭傳播與反覆回增
第二節 書面傳播與感染營造
第三節 數字傳播與技術斷言
小結 文學生活的邊界與未來展望的迷茫
結語
參考書目
后記
理想文獻社會(文學理論的超學科研究維度) 作者簡介
郭昭第,1966年11月生,甘肅西和人。現任天水師范學院文學與文化傳播學院院長、教授、碩士生導師,甘肅省高校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隴東南民間文藝研究中心主任,文藝學省級重點學科、文學理論省級精品課程、文藝理論省級教學團隊負責人,甘肅省基礎教育課程教材專家工作委員會專家,甘肅省美學學會常務理事,中華美學學會會員。主持或參與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等6項,已出版《中國智慧美學論要》等專著和教材14部,在《中學語文教學》等期刊發表教學和學術論文60余篇。教學和科研成果獲地廳級以上獎勵22項。2010年被聘為甘肅省領軍人才,2013年被評為甘肅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理論界人才。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莉莉和章魚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經典常談
- >
山海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