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穆斯林愛國主義教程(試用本) 版權信息
- ISBN:9787801237637
- 條形碼:9787801237637 ; 978-7-80123-763-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穆斯林愛國主義教程(試用本) 內容簡介
愛國主義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是鼓舞中國人民團結奮斗的一面旗幟,是推動中華民族不斷前進的精神動力。愛國主義是人民對自己祖國非常深厚的感情,是民族精神在國家觀念上的生動體現,它在具體實踐中,與推進社會進步、促進歷史發展、維護國家統一和民族團結、維護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聯系在一起。愛國主義的內涵不僅表現在反對外族的侵略壓迫、反對分裂離間、維護本民族國家團結統一的主權和獨立上,還表現在發揚民族自信、自尊、自強、自立精神,不畏艱險、開拓進取,團結進步,推動祖國社會歷史的前進,開發祖國的物質財富、精神財富,繁榮祖國的經濟文化,熱愛自己生長的家鄉和國家,為祖國英勇獻身的大無畏精神。 進入21世紀,國際國內環境發生了新的變化,我國已進入全面建設小康社會、加快推進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構建社會主義和諧社會的發展階段。這就要求我們團結一致地迎接挑戰,充滿信心地奪取更大勝利,這是時代對全國人民的要求。高舉愛國主義旗幟,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對振興民族精神、凝聚民族力量,全面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建設事業,有著重要的現實意義和極為深遠的歷史意義。中國的繁榮富強,客觀上要求我們要尊重歷史,弘揚傳統文化,反對民族虛無主義,反對狹隘民族主義。愛國主義與社會主義在本質上是統一的,堅持愛國主義是推動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的重要動力,是中華民族能夠巍然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重要保證。在新的歷史條件下,我們加強愛國主義教育就必須進一步解放思想、更新觀念、與時俱進。在教育觀念上,要增強時代感,增強現實性和針對性。要緊扣時代脈搏,緊密結合國情,體現以人為本的理念。在當前,加強愛國主義教育要突出我國開放和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成就的教育,突出中華民族精神的教育,突出民族團結與祖國統一的教育,突出宗教與社會主義社會相適應的教育內容。同時,要結合當前時代的特點,善于開發和利用各種不同的途徑和渠道,開展愛國主義教育活動。要以國內外重大事件為契機,有針對性地開展各種愛國主義教育活動。使愛國主義教育的各個方面努力增強時代感,凸顯時代特色。 我國是一個統一的多民族國家,“天下一家”的民族整體觀念和文化傳統,民族團結和祖國統一始終是我國歷史發展的主流。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就出現各民族大融合的現象。當時的民族大融合有力地推動了南北經濟、文化交流和發展,為日后的大統一奠定了基礎。秦漢時期是我國多民族國家初步形成的時期。這一時期,在中央王朝的統轄之下,各少數民族與漢族,邊疆與中原之間的政治、經濟和文化聯系,以及各方面的交流更加密切了。 魏晉南北朝是各民族處于大紛亂的割據狀態的時期,同時也是民族大遷徙和大融合的時期。隋唐時期,我國結束了此前300多年的紛爭,重歸統一。唐朝建立后,隨著中國封建社會走向繁榮,中央政權與邊疆地區,漢族與各少數民族之間的政治、經濟、文化交流又有了空前的發展。唐朝政府采取靈活務實的民族政策,對加強中央同各少數民族地區的聯系,對于祖國的統一和邊疆的穩定都起了重要作用。宋、遼、金、夏時期,形成了宋朝和北方的遼、金、夏長期對峙的局面,但客觀上也是各民族文化的匯聚時期。元、明、清時期,實現了祖國在較長時期內的統一。特別是清朝初期,清政府結束了臺灣鄭氏王朝割據的局面,在臺灣地區設置了地方政權;在西藏地區設立了駐藏大臣,確立了活佛轉世的“金瓶掣簽”制度,使臺灣和西藏與中央政府有了更加緊密的關系。從我國形成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歷史進程來看,無論處于哪個歷史時期,中華各民族從上到下總是存在著不同形式的促進祖國統一的努力。盡管從秦漢以來2000多年間,我國也曾出現過民族方面的戰亂、暫時的分裂、割據或幾個政權同時并存的局面,但僅僅只有六七百年的時間,只占歷史的三分之一,而統一的時間則占了三分之二。這就說明,民族團結、祖國統一始終是我國發展的主流和趨向,而維護中華民族“大統一”的愛國主義思想則是維系這種趨向的強大動力和紐帶。 中國穆斯林歷來就有愛國愛教的優良傳統。中國穆斯林的愛國主義傳統是從伊斯蘭教傳人中國,形成中國穆斯林民族前后,在中國大地上逐步發展起來的。中國穆斯林的先民,不僅忠實于自己的信仰,實踐伊斯蘭教義、教律中要求的各種功修,遵主順圣,做一個合格的穆斯林。而且對中國傳統文化中的仁愛思想、尊老愛幼、和為貴的思想,講求孝悌等道德觀念,與伊斯蘭教經典中提倡的“和平”、“順從”、服從執政者以及道德修養結合起來,從而形成了中國穆斯林源遠流長的愛國主義傳統。
穆斯林愛國主義教程(試用本) 目錄
**章 伊斯蘭教倡導的愛國主義思想
**節 伊斯蘭教在中國
一、伊斯蘭教的歷史概況
二、唐宋時期的中國伊斯蘭教
三、元代的伊斯蘭教
四、明代的伊斯蘭教
五、清代以后的伊斯蘭教
第二節 經訓中諭示的愛國主義思想
第三節 中國歷代穆斯林名人的愛國主義思想
一、新疆維吾爾等族穆斯林的愛國主義思想
二、回族等族穆斯林的愛國主義思想
第二章 中國各民族穆斯林對統一的多民族國家的貢獻
**節 中國穆斯林的形成和發展
一、回族
二、維吾爾族
三、哈薩克族
四、柯爾克孜族
五、塔吉克族
六、烏茲別克族
七、塔塔爾族
八、東鄉族
九、撒拉族
十、保安族
第二節 各民族穆斯林對中國經濟發展所做出的貢獻
一、農業
二、畜牧業
三、商業
第三節 各民族穆斯林對中國科學技術所做出的貢獻
……
第三章 中國各民族穆斯林為維護祖國統一、反帝御侮所做的貢獻
第四章 中國各民族穆斯林為創建新中國所做的貢獻
第五章 建國初期各民族穆斯林愛國主義實踐
第六章 新時期各民族穆斯林的愛國主義實踐(上)
第七章 新時期各民族穆斯林的愛國主義實踐(下)
后記
穆斯林愛國主義教程(試用本) 節選
《穆斯林愛國主義教程(試用本)》: 伊斯蘭教的經訓中,反復強調穆斯林要有愛國主義的精神和思想情懷,強調愛國主義不僅是伊斯蘭教的優良傳統,也是穆斯林應盡的義務。 伊斯蘭教從創立之日起,就樹立了愛國主義的思想基礎,在這方面,先知穆罕默德為全世界的穆斯林做出了表率和榜樣。在他傳播伊斯蘭教(610-632)的一生中,不僅大力宣傳伊斯蘭教,而且教導穆斯林要熱愛家鄉、熱愛國家。他身體力行,愛麥加、愛麥地那、愛阿拉伯半島。 當年,穆圣因為傳教受到迫害,被迫離開家鄉麥加,遷往麥地那。在離開養育了自己多年的家鄉麥加時,穆圣當時滿懷深情地說:“指主發誓!的確你(麥加)是近主跟前*受喜愛的,也是我*熱愛的土地,若不是他們驅逐我,那么,我絕不會離開你。”真切地表達了穆圣對家鄉真摯的熱愛和無盡留戀,同時,穆圣曾經向真主祈禱:“主啊!求你使我們的麥地那繁榮吧!主啊!求你使我們豐衣足食吧!主啊!求你把兩倍于麥加的吉慶賜予麥地那吧!” 根據伊本·歐麥爾傳述:我們同穆圣一起旅行,途經一村莊,穆圣欲進入時念三遍:“主啊!求你在此地給我們吉祥。主啊!求你賜給我們此地的豐碩果實。求你使我們與善良的村民之間彼此友好。”從中不難看出穆圣所到之處與當地民眾和睦共處、共享幸福和美好生活的高尚情操。又據阿依舍傳述:“穆圣每臨近一城,欲進入時念:‘主啊!我向你懇求這里的吉祥與恩澤。我求你護佑,勿使這里遭受害處及各方面的不幸。主啊!求你賜給我們這里果實,求你護佑我們免遭瘟疫。求你使我們與這里的善良者彼此友愛。’”穆圣對阿拉伯的愛,對半島各地的祝福和真情溢于言表,穆圣的這些言行,為廣大穆斯林樹立真誠的熱愛家鄉、熱愛祖國之情詠觀念,發揮了強大的精神激勵作用。 伊斯蘭教始終主張,要樹立堅定的愛國主義,就必須加強團結,并大力提倡重視團結。伊斯蘭教所強調的團結,主要包括穆斯林內部的團結和穆斯林與非穆斯林的團結。《古蘭經》教導說:“你們當全體堅持真主的繩索,不要自己分裂”(3:103);穆圣也曾經強調說:“穆民與穆民,猶如結構嚴謹的建筑,彼此相聯”,穆斯林內部的團結是大家共同發展的基礎,也是建設家鄉和國家的強大精神動力,任何事業的成功如果缺少大家的協助和團結一致,就不可能實現。 同時,穆斯林所居住國家中,除了穆斯林外,還有許多非穆斯林,如果沒有穆斯林與非穆斯林的友好團結,一個國家就不會有穩定和諧的社會環境,穆斯林也不可能實現生活的幸福;因此,伊斯蘭教提倡,除了要搞好穆斯林內部的團結外,同時要搞好和加強與非穆斯林之間的團結,穆斯林要學會與非穆斯林相互尊重、相互理解、相互友善、和睦共處。《古蘭經》中說:“眾人啊!我確已從一男一女創造你們,我使你們成為許多民族和宗教,以便你們互相認識。”(49:13)這段經文教導我們:人類同出一源,都是人祖阿丹的子孫,理應互相尊重、和睦友善。同時,《古蘭經》還強調:“如果他們傾向和平,你也應當傾向和平”(8:61);“未曾為你們的宗教而對你們作戰,也未曾把你們從故鄉驅逐出境者,真主并不禁止你們憐憫他們,公平待遇他們。真主確是喜愛公平者的。”(60:8)《古蘭經》教誨穆斯林要愛好和平、熱愛和平、實踐和平、宣傳倡導和平,提倡與一切非穆斯林之間要彼此寬容、和睦共處。 對此,穆圣在著名的“辭朝”演講中也呼吁全人類要互相尊重、相互團結,他教導大家說:“人類啊!你們的主是同一個主,你的祖先是同一個祖先,你們都是阿丹的子孫,阿丹來自于泥土。阿拉伯人不比非阿拉伯人優越,非阿拉伯人不比阿拉伯人優越;紅種人不比黑種人優越,黑種人也不比紅種人優越;所不同者,只在敬畏真主和工作善美而已。” 當阿拉伯半島還沒有完全統一到伊斯蘭的旗幟下時,穆圣每臨近一城,欲進入時都要念:“主啊!我向你懇求這里的吉祥和恩澤。我求你護佑,……求你使我們與這里的善良者彼此友愛。”當時,穆圣祝福的阿拉伯半島這塊土地,生活著許多部落,有穆斯林,也有許多非穆斯林。今天,穆斯林作為中華民族大家庭中的一員,有10個民族信仰伊斯蘭教,穆斯林人口超過兩千萬,那么,作為信仰伊斯蘭教的穆斯林與大多數不信仰伊斯蘭教的非穆斯林。如何學會彼此理解、相互信任、和睦共處、團結友愛、共謀發展大計,恰恰是我們認真學習穆圣的*好時機。我們要學習穆圣的寬廣胸懷,不凡氣度,祈求真主賜給祖國吉祥與恩澤、祖國各族人民團結和睦,共同進步。 愛國主義不僅僅是口頭上的言辭,而且是體現在社會實踐中的具體行動。具體說來,愛國就是要建設美好家園。 ……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推拿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莉莉和章魚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