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張景岳醫論醫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7853030
- 條形碼:9787547853030 ; 978-7-5478-5303-0
- 裝幀:70g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張景岳醫論醫案 本書特色
張景岳學術思想之總結 張景岳為明代杰出醫學家,著有《類經》《景岳全書》等,為溫補學派代表人物。張景岳的學術思想受李東垣、薛立齋的影響較大,崇尚溫補脾腎,反對劉完素寒涼攻伐及朱丹溪“陽常有余,陰常不足”之論,提出“陽非有余,陰常不足”之說,其學術思想對后世影響極大。張景岳是我國歷史上一位卓具創新精神的杰出醫學家,在制方用藥方面, 景岳創八陣之說, 自制新方, 屢見奇效, 其中如左歸丸、右歸丸、濟川煎、玉女煎、兩儀膏等著名方劑, 至今仍為臨床醫生所喜用。張氏自云:“ 復創新方八陣, 此其中有心得焉, 有經驗焉, 有補古之未備焉! 洵非自詡之辭。
張景岳醫論醫案 內容簡介
本書稿擬通過對張景岳存世著作中有關醫話、醫案內容, 進行發掘、分類、總結, 結合筆者臨床實踐進行闡述發揮, 有助于讀者理解張景岳學術思想, 為臨床服務, 促進越醫文化的傳承與傳播。醫話內容涉及攝生、陰陽、藏象、脈色、藏象、方藥、論治、疾病、針刺、會通等方面。醫案內容涉及傷寒、眩證、不寐、中毒、嘔吐、腫脹、痞滿、腰痛、喉痹、吐血、衄血等方面。
張景岳醫論醫案 目錄
一、攝生
1.保生重命,當愛陽氣
2.理為萬象,歸于一心
3.先天之強者不可恃,后天之弱者當知慎
4.天年
5.先天定數不可違,后天參贊有權
6.人道本乎天道,天心即是人心
7.何以能生,惟此陽氣
8.天癸既至,精之將盛
9.用水火必察其利病
10.胃氣安五臟,肝邪侵五臟
11.保嬰之法
12.人以陰陽而榮養一身
13.精能生氣,氣能生神
14.與天和者,樂天之時
15.養氣當從呼吸
16.氣散不聚,精逐氣亡
17.內外俱有養
18.君子之自強不息,安時處順
19.日去則死,日來則生
20.陽中有陰,陰中有陽
21.天德不露,故日藏德
22.獨陽不生,獨陰不成
23.陰根于陽,陽根于陰
24.能順陰陽之性
25.陰陽和者生
26.禍始于微,危因于易
27.養心之道
28.惟智者不以人欲害其天真
29.后天責在吾心
30.表里相稱者壽
31.陰以配陽,形以寓氣
32.酒其性熱其質寒
33.隨世為法,因時致宜
34.生氣通天之道
35.人生所賴,惟精與神
36.味厚所以補精,安靜所以養氣
37.人之虛損,有先后天不足之分
38.百病皆生于氣
39.設能善養此心而居處安靜
40.根本者,即真陰也
41.人有道德則心和
42.神志不定,先從目始
43.形者神之體
44.陽氣為神,陽盛則神全
45.天年論
46.中興論
47.保天吟
二、陰陽
1.天下之病,皆不出陰陽
2.診病施治,先審陰陽
3.熱極亡陰,寒極亡陽
4.從陽以引陰,從陰以引陽
5.陽邪化熱傷氣,陰邪化寒傷形
6.氣味有陰陽
7.變易之數,即升降之數
……
下篇 醫案
附篇 簡易方
張景岳醫論醫案 作者簡介
沈欽榮,第六批全國老中醫藥專家學術經驗繼承工作指導老師,紹興市中醫院主任醫師,碩士生導師,紹興市中醫藥文化研究所副所長。其主持的《越醫文化研究》項目列入紹興市哲學社會科學研究“十一五”規劃2010年度重點課題(編號115276)。2009年11月,省文化廳公布沈欽榮為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越醫文化項目傳承人。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姑媽的寶刀
- >
史學評論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月亮虎
- >
回憶愛瑪儂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