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比較文學闡釋學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379793
- 條形碼:9787520379793 ; 978-7-5203-7979-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比較文學闡釋學研究 本書特色
本書選取當代法國著名比較文學家弗朗索瓦·于連為主要研究對象,重點分析他的比較文學研究方法論,并從于連研究方法的各種爭議論辯之中提出了“比較文學闡釋學”的主要觀點,并且在前六章以于連為著力點,從“理論與方法”角度全面論述比較文學闡釋學的發(fā)生緣起、創(chuàng)新路徑、闡釋限度和研究領域等問題,在后六章從“實踐與典范”角度具體闡發(fā)“迂回”“裸體”“時間”等六個范疇在中西跨文明語境中的闡釋變異。既有充分的理論基礎和話語體系,又有豐富的實踐案例和結構呼應。
比較文學闡釋學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選取當代法國著名比較文學家弗朗索瓦·于連為主要研究對象, 重點分析他的比較文學研究方法論, 并從于連研究方法的各種爭議論辯之中提出了“比較文學闡釋學”的主要觀點, 并且在前六章以于連為著力點, 從“理論與方法”角度全面論述比較文學闡釋學的發(fā)生緣起、創(chuàng)新路徑、闡釋限度和研究領域等問題, 在后六章從“實踐與典范”角度具體闡發(fā)“迂回”“裸體”“時間”等六個范疇在中西跨文明語境中的闡釋變異。既有充分的理論基礎和話語體系, 又有豐富的實踐案例和結構呼應。既融合了中國比較文學“闡發(fā)研究”“強制闡釋”等話語資源, 又吸收了國際比較文學的前沿思想和*新觀點, 具有較強的創(chuàng)新意識, 也具有一定的學科理論價值。
比較文學闡釋學研究 目錄
**節(jié) 為什么要研究比較文學闡釋學
第二節(jié) 什么是比較文學闡釋學
第三節(jié) 比較文學闡釋學的實踐意義
第二章 比較文學闡釋學的創(chuàng)新路徑
**節(jié) 西方文化詩學的跨文明訴求
第二節(jié) 中國文論思想的中國化闡釋
第三節(jié) 比較文學研究的差異性趨向
第三章 于連的比較文學闡釋學研究
**節(jié) 中國與西方:“迂回與進入”的跨文明對視
第二節(jié) 差異與無關:“間距與之間”的可比性論域
第三節(jié) 互補與對話:“不比較的比較”及闡釋變異
第四章 “迂回”的跨文明闡釋變異
**節(jié) 迂回是什么以及為什么需要迂回
第二節(jié) 間接的迂回何以提供進入的可能
第三節(jié) 言意之辯與意義進入的策略模式
第五章 “中庸”的跨文明闡釋變異
**節(jié) 依經(jīng)立義:變通與中國文論話語的生成機制
第二節(jié) 不勉而中:中庸與中國文論話語的運思規(guī)則
第三節(jié) 唯道集虛:虛空與中國文論話語的智慧形式
第六章 “良知”的跨文明闡釋變異
**節(jié) 良知與道德:中西詩學話語的召喚結構
第二節(jié) 仁道與法治:中西詩學話語的倫理規(guī)則
第三節(jié) 天道與人道:中西詩學話語的終極視域
第七章 “裸體”的跨文明闡釋變異
**節(jié) 中西語境中裸體的意義關聯(lián)場域
第二節(jié) 中國的身體觀與裸體的不可能性
第三節(jié) 西方的形式觀與裸體的本質會通
第八章 “原道”的跨文明闡釋變異
**節(jié) 中西語境之下的本體論與文學
第二節(jié) 道作為中國文學本體的優(yōu)先性
第三節(jié) 道與中國文論的意義生成方式
參考文獻
后記
比較文學闡釋學研究 作者簡介
王超(1981-),2009年畢業(yè)于四川大學比較文學與世界文學專業(yè)(本碩博均免試保送),師從曹順慶教授,F(xiàn)為海南師范大學文學院副教授。在《文藝研究》等刊物發(fā)表論文30余篇(其中CSSCI約20篇)。《弗朗索瓦·于連研究》獲評“四川省優(yōu)秀博士論文”,并參加“全國百篇優(yōu)秀博士論文”評選。獨立主持“比較文學變異學研究”等3個省級項目,參與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比較文學變異學理論研究”。參編The Variation Theory of Comparative Literature等5部著作。主講課程《比較文學》獲海南省教學大賽第一名、全國三等獎。
- >
經(jīng)典常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qū):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朝聞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唐代進士錄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回憶愛瑪儂
- >
山海經(jī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