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道德經說什么
-
>
電商勇氣三部曲:被討厭的勇氣+幸福的勇氣+不完美的勇氣2
-
>
新時期宗教工作與管理
-
>
帛書道德經
-
>
傳習錄
-
>
齊奧朗作品·苦論
-
>
無障礙閱讀典藏版:莊子全書
克麗奧眼中的科學 科學編史學初論(第3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95928
- 條形碼:9787100195928 ; 978-7-100-19592-8
- 裝幀:7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克麗奧眼中的科學 科學編史學初論(第3版) 內容簡介
本書系國內部科學編史學研究專著,內容涉及諸如科學史學史、歷史的輝格解釋與科學史、科學史與科學哲學的關系、科學革命、地方性知識與科學史等諸多理論問題。多年來曾被多所高校的科學史、科學哲學等相關專業研究生用作教材或教學參考書。此次出版的第三版,作者增加了“考據與科學史”(第6章)、“地方性知識與科學史”(6章),重寫了“科學史的客觀性與相對主義”(第7章)并在其中補充了大量新內容。此外,對于原書的其他章節也進行了一些內容和文字的修訂。
克麗奧眼中的科學 科學編史學初論(第3版) 目錄
導言 何為科學編史學
一 編史學
二 科學史
三 科學編史學
四 對于科學編史學的某些偏見
五 科學編史學的“用處”
**章 科學史的歷史概述
一 對討論范圍的限定
二 科學史的起源
三 科學史的早期發展
四 從學科史到綜合科學史
五 獨立的科學史學科的形成
六 庫恩的重要性
第二章 內史與外史
一 背景
二 內史與外史
三 內史與外史的關系之爭
四 科學知識社會學對“內史”與“外史”之劃分的消解
第三章 科學史的功能
一 克拉的總結
二 對科學史之功能的進一步歸并
三 進一步的分析討論
第四章 歷史的輝格解釋與科學史
一 概念的提出
二 歷史的輝格解釋與科學史
三 問題與爭論
四 與人類學之“主位”和“客位”的比較
五 小結
第五章 科學哲學與科學史
一 “權宜的婚姻”
二 歷史的回顧
三 科學哲學家對科學史的關注
四 法國傳統
五 科學史家的態度
六 科學哲學與科學史的關系
七 “劃界問題”與科學觀
第六章 考據與科學史
一 考據與歷史學
二 史料與史學
三 考據與科學史
……
第七章 科學史的客觀性與相對主義
第八章 科學史中的“科學革命”
第九章 女性主義與科學史
第十章 科學史研究中的計量方法
第十一章 格/群分析理論與科學史研究
第十二章 科學史研究中的傳記方法(Ⅰ):一般傳記
第十三章 科學史研究中的傳記方法(Ⅱ):心理傳記
第十四章 科學史研究中的傳記方法(Ⅲ):集體傳記
第十五章 科學史教學
第十六章 地方性知識與科學史
附錄 李約瑟與李約瑟問題
克麗奧眼中的科學 科學編史學初論(第3版) 節選
《克麗奧眼中的科學——科學編史學初論(第三版 清華科史哲叢書)》: “愛丁堡學派”自稱其學科為“科學知識社會學”,主要是為了與早期迪爾凱姆、曼海姆等人建立的“知識社會學”,以及當時占主流地位的默頓學派的“科學社會學”相區別。在曼海姆的知識社會學中,對數學和自然科學知識是不能做社會學的分析的,因為它們只受內在的純邏輯因素的決定,它們的歷史發展在很大程度上取決于內在的因素。在默頓的科學社會學中,科學是一種有條理的、客觀合理的知識體系,是一種制度化了的社會活動,科學的發展及其速度會受到社會歷史因素的影響,科學家必須堅持普遍性、共有性、無私利性等社會規范的約束。而科學知識社會學則首先不贊成曼海姆將自然科學排除在社會學分析之外的做法,他們認為獨立于環境或超文化的所謂的理性范式是不存在的,因而對科學知識進行社會學的分析不但可行而且必須,布魯爾對數學和邏輯學進行的社會學分析便充分說明了這一點。由此也可以看到,SSK與默頓的科學社會學*重要的區別在于,它進一步將科學知識的內容納入社會學分析的范疇。在SSK看來,科學知識并非由科學家“發現”的客觀事實組成,它們不是對外在自然界的客觀反映和合理表達,而是科學家在實驗室里制造出來的局域知識。通過各種修辭學手段,人們將這種局域知識說成是普遍真理。科學知識實際上負載了科學家的認識和社會利益,它往往是由特定的社會因素塑造出來的。它與其他任何知識一樣,也是社會建構的產物。 SSK與傳統知識社會學、科學社會學的上述區別直接反映在其相關的科學史研究上,表現為對“內外史”的不同側重和消解。傳統知識社會學在自然科學史領域仍然堅持的是“內史”傳統,科學社會學雖然開始重視“外史”研究,但正如有的學者所說,時至今日它只討論科學的社會規范、社會分層、社會影響、獎勵體系、科學計量學等,而不進入認識論領域去探討科學知識本身;在其看來,研究科學知識的生產環境和研究科學知識的內容本身是兩回事,后者超出了社會學家的探索范圍。可見,傳統的科學觀在科學社會學那里仍沒有被打破,科學“內史”與“外史”的劃分依然存在,二者的界線依然十分清晰。但SSK堅持應當把所有的知識,包括科學知識,都當作調查研究的對象,主張科學知識本身必須作為一種社會產品來理解,科學探索過程直到其內核在利益上和建制上都是社會化的。這樣一來,因為連科學知識的內容本身都是社會建構的產物,獨立于社會因素影響之外的、那種純粹的所謂科學“內史”便不復存在,原來被認為是“內史”的內容實際上也受到了社會因素無孔不入的影響,從而,“內史”與“外史”的界線相應地也就被消解了。正如巴恩斯所說,柏拉圖主義對于科學而言是內在的還是外在的,柯瓦雷本人的觀點也含糊不清。又如布魯爾就開爾文勛爵對進化論的批判事件進行分析時所指出的那樣,該事件表明了社會過程是內在于科學的,因而也不存在將社會學的分析局限在對科學的外部影響上的問題。 SSK關于科學史的內在說明和外在說明問題也有直接的分析。其重要代表人物布魯爾在對“知識自主性”進行批判時,就對科學自身的邏輯、理性說明和外在的社會學、心理學說明之間的關系問題進行過討論。他指出,以往學者一般將科學的行為或信仰分為兩種類型:對或錯、真或假、理性或非理性,并往往援引社會學或心理學的原因來說明這些劃分中的后者,對于前者而言,則認為這些正確的、真的、理性的科學之所以如此發展,其原因就在于邏輯、理性和真理性本身,即它是自我說明的。更為重要的是,人們往往認為這種內在的說明,比外在的社會學和心理學的說明更加具有優先性。實際上,布魯爾所要批判的這種觀點代表著SSK理論出現之前,科學哲學和科學史領域的某種介乎于傳統實證主義和社會建構主義之間的過渡性科學編史學思想。其中,拉卡托斯可以被看成是一位較具代表性的人物。一方面,他將科學史看成是在某種關于科學進步的合理性理論或科學發現的邏輯理論框架下的“合理重建”,是對其相應的科學哲學原則的某種史學例證和解釋。也就是說,科學史是某種“重建”的過程,而非科學發展歷史的實證主義記錄或者某種具有邏輯必然性的歷史。另一方面,拉卡托斯又認為科學史的合理重建屬于一種內部歷史,其完全由科學發現的邏輯來說明,只有當實際的歷史與這種“合理重建”出現出入時,才需要對為什么會產生這一出入提供外部歷史的經驗說明。 ……
克麗奧眼中的科學 科學編史學初論(第3版) 作者簡介
劉兵,現為清華大學科學史系教授、博士生導師。出版有《超導物理學簡史》等16種專著、《劉兵自選集》等10種個人文集、《超導史話》等6種科普著作、《正直者的困境》等8種譯著,主編《科學大師傳記叢書》等多套叢書,發表學術論文300余篇,其他報刊文章400余篇。
- >
自卑與超越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史學評論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經典常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