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高效學與教:破解關于教學的迷思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661662
- 條形碼:9787565661662 ; 978-7-5656-6166-2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高效學與教:破解關于教學的迷思 本書特色
學習是一場旅行。對學生而言,學校教育是其一生中所受教育的關鍵部分,可決定他們和他們將來的孩子在未來生活中的機遇和幸福程度。學校的教學質量是我們保證青少年享有高質量教學服務的重要因素。
高效學與教:破解關于教學的迷思 內容簡介
本書獨立于任何特定的教育系統,尋求解決具有普遍重要性的教學問題。不管在何地,與誰合作,世界各地教育的相似之處遠遠大于差異。教師、學生、學習場所、課程設置、資源、領導力和社區環境是共同的因素,但他們組合的方式卻有很大不同。 本書每章不僅詳盡地提供參考資料來源,而且給出補充推薦書目,便于感興趣的老師們深挖研究。除此之外,每一章節作者都指出一個認知誤區。在教學中,有許多未經證實但流傳廣泛的認知誤區。在作者看來,這些錯誤的觀點是阻礙我們為學生提供優質教育的絆腳石。 閱讀中,每位讀者都會將自己已有的知識、理解和技能代入其中,而本書提供的材料又將進一步啟發讀者反思實踐。通過與本書互動,讀者將在實踐中發展新知識、新技能,達成全新的理解。
高效學與教:破解關于教學的迷思 目錄
**章提高教學水平/001
第二章教師的力量/012
第三章我們需要怎樣的學習者?/024
第四章我們需要怎樣的教學?/046
第五章我們需要怎樣的教學計劃?/065
第六章我們需要怎樣的評價?/085
第七章我們如何通過談話和提問來發展學習?/113
第八章我們如何滿足個人需求?/134
第九章外語學習者有哪些需求?我們如何滿足?/164
第十章應該教什么課程?/189
第十一章如何有效地使用資源?/223
第十二章成為*好的教師/242
活動的反饋/282
附錄1教學政策/293
附錄2可讀性/296
參考文獻/298
高效學與教:破解關于教學的迷思 節選
**章提高教學水平 本章綱要 本章介紹了本書的理論基礎、結構安排以及安排的合理性。本書內容靈活性和交互性強,建議將其作為反思和提高教學的催化劑使用,而不是當作理論經典去死記硬背;谧髡叩慕虒W和管理經驗,本章將讓讀者了解因地制宜開展工作的重要性,并有助于讀者認識到教師的力量和責任,以及教師在幫助他人的道路上成就自己的重要性。 預期收獲 讀者將: ●愿意閱讀本書 ●認識到提高教學技能和教學知識的重要性 ●了解本書結構 ●認識到承擔責任和因地制宜開展工作的重要性 認知誤區:教師在完成職前培訓后,便做好了教學的充分準備。 引言 學習是一場旅行。對學生而言,學校教育是其一生中所受教育的關鍵部分,可決定他們和他們將來的孩子在未來生活中的機遇和幸福程度。學校的教學質量是我們(付費的專業教育共同體)保證青少年享有高質量教學服務的重要因素。我希望本書為我們*重要的國際人力資源——青少年的發展提供有益的參照、指導方針和激勵機制。 人是社會的產物,對社會的反映不一。作為教師,我們在努力積累知識和提高技能。我希望在職業生涯各階段的教師和負責教師專業發展的人士,都能或多或少運用本書中的一些對于讀者而言已經熟悉的、部分所知的或者嶄新的理念,以提高教學質量和學習效果。 作為教師,我們需得樹立終身學習的理念并身體力行之,成為學習的榜樣。如果一位從教20年的教師還在重復其**年的工作方式,這會是非常遺憾的事情——教師竟然把**年的工作經歷重復了20次。學習對我們每個人都很重要,力爭優秀是我們的職業承諾。沒有這種道德感,我們怎能真正地站在學生面前鼓勵他們發揮*大潛能?學生會深刻地體會到偽善感。在世界各地,關于成功教學的知識在不同體系和不同國家,以不同的速度增長。無可爭辯的是,教師是影響學生學習的關鍵因素。教師作為學生終身學習的榜樣,能夠而且應該持續不斷地學習知識。 我沒有特別的能力可以幫助你快速地改變工作方法,提高教學成果,我也不能保證你成功。如果你希望這是一本關于教學方法的指導用書,期望一旦你一絲不茍地遵循之,就會給你的課堂帶來完美的蛻變,那么你不需要繼續閱讀本書。教育和生活遠比這復雜。相反,我將讀者和書籍視為伙伴關系。在這種關系中,讀者與思想互動,創造知識,并將其熟練地應用在自己的教學情境中。我是英國人,也是一個提醒自己不可以將思想原封不動地從一個國家引入另一個國家的人。*近幾年我在世界各地工作,看到了思想如何通過文化傳譯的方式進行傳播。我看到了在一些國家較有成效的方法,在另一些國家卻不發揮作用。在一些國家能夠貫徹的理念,在另一個國家卻遭夭折。我曾經在20多個國家工作過,如美國、加拿大和一些非洲、加勒比海地區的國家,我在中國、泰國、黎巴嫩、迪拜和牙買加等國家的工作時間相對較長。 鑒于我們都是經驗的產物,而我們的知識、技能、態度和信念源于這些因素的相互作用。秉著公開透明的精神,我需要簡要地介紹我的背景。正如小說家馬龍·詹姆斯所言,“履歷是我們的第三位家長”。我的履歷又塑造了我的身份、經歷和寫作內容。 首先,我一直是一名教師。在40多年的職業生涯中,我有幸在不同的學校工作。我教過嬰兒課程,也教過面向準大學生的高級課程。我在特殊學校和主流學校工作過,也曾在三個大學兼職。我曾在不同的學校擔任校長,在英國的一個郡擔任過資深督導和學校改革官員。在英國國家教學與領導學院成立不久后,我加入了該組織并擔任助理主任,在那里我度過了五年美好的時光。在過去的12年中,我的工作與在英國工作的方式有所不同,我參與了不同國家和不同國際組織的有關教學或領導力的多個教育項目。在此期間,我還參與一些考核工作,一年之后重返領導崗位,確保自己依然能夠做到言行一致。 我對教育有兩種熱情(這里暫且不提我對體育運動的癡迷),一是領導力,二是促進有效學習的教學。這本書主要關注后者。我講過成千上萬次課,有些成功了,有些則不太成功。我還有幸在20多個國家觀摩2500節課,發現教師的投入、技能、知識和調動學生的能力至關重要。優秀的教師通常能夠綜合臨場發揮和適應環境的技能,使課堂充滿活力并與現實生活息息相關,這就是教學的藝術。優秀教師還擁有高度結構化的技能——教育科學或教學法儲備。為使學生獲得持久而長遠的成功和積極成果,這兩者都是必要的。 無論在哪所學校,影響教學效果優劣的關鍵因素具有相似性,它們反復出現在我的腦海: ●教師個人的推動力和影響力 ●教師和學生們對學業成績的期望 ●教師的自我期待和進步的內驅力 ●嚴格要求所有教師實施某種特定教學方法,有時效果可能適得其反 ●要讓某種新的教學手段或技術發揮預期效果,必須先讓教師充分參與到該技術的吸收、應用、操練和改進過程中 ●教學設計和教學實施需要因地制宜 ●對改善學校狀況的研究認識有限 ●出現干擾因素,使大家無法聚焦于提供*好的教與學 ●教師孤軍奮戰,既得不到發展的支持,也得不到進步的挑戰 ●教師獲得的專業發展資源和質量差異巨大 ●師生們都要理解快樂和有效學習之間的聯系 我相信循證實踐,但研究者的工作通常被嚴重低估。我的證據來自兩方面。一方面,源于我作為一名教師、觀摩者、評價者、顧問、教練或領導的直接經驗和對他們的反思。另一方面,源于現有的教育研究。我力求將兩者盡可能地結合起來。本書獨立于任何特定的教育系統,尋求解決具有普遍重要性的教學問題。不管在何地,與誰合作,我震驚地發現世界各地教育的相似之處遠遠大于差異。教師、學生、學習場所、課程設置、資源、領導力和社區環境是共同的因素,但他們組合的方式卻有很大不同。不管是教有特殊教育要求的嬰幼兒還是教大學生,我必須思考我的教學內容、支持學習的方法、有效利用時間、合理使用教學資源、科學地教學和學習評價等問題。
高效學與教:破解關于教學的迷思 作者簡介
羅賓.艾菲爾德,頂思學術顧問,倫敦大學UCLIOE學術顧問。英國利茲大學教育學博士,擁有豐富的學校管理經驗,先后擔任英國三所(公立和國際)學校的校長,兼任英國Lancaster教育局資深顧問。 曾任英國國家教學和領導學院(原英國教育部教學署)副院長,負責英國范圍內所有校長的職業資格認證課程。作為國際化教學的專家,近年來為世界各地的學校、教育集團提供教育管理、創新發展方面的咨詢,其中包括中國的國際化幼兒園和中小學。
- >
我與地壇
- >
史學評論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煙與鏡
- >
巴金-再思錄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