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超超臨界發電技術及裝備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74357
- 條形碼:9787030674357 ; 978-7-03-067435-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超超臨界發電技術及裝備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從事超超臨界發電機組鍋爐、汽輪機及熱力系統的設計、運行和維護人員,高等院校相關專業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本書可作為從事超超臨界發電機組鍋爐、汽輪機及熱力系統的設計、運行和維護人員的技術參考書,也可以作為高等院校相關專業高年級本科生、研究生的專業教材。
超超臨界發電技術及裝備 內容簡介
本書首先介紹了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的應用開發情況和發展趨勢。隨后重點闡述超超臨界燃煤鍋爐技術,包括我國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超超臨界鍋爐的設計技術和百萬容量等級超超臨界塔式布置螺旋管圈、П型布置螺旋管圈和П型布置垂直管圈典型鍋爐,水冷壁水動力特性與壁溫計算,優選的低NOx燃燒技術,新型耐熱鋼在焊接、冷熱成型、熱處理工藝等關鍵技術;重點闡述超超臨界汽輪機技術,主要包括超超臨界汽輪機的主要系統、部件及結構特點,超超臨界汽輪機防汽流激振技術,優選通流設計技術、末級長葉片設計制造技術、高溫耐熱不銹鋼鑄造、鍛造及熱處理技術,1000MW超超臨界汽輪機關鍵設計技術等。除此之外,介紹了超超臨界發電廠熱力系統,主要包括一次再熱中間系統、二次再熱中間系統及優選的超超臨界空冷機組系統。
超超臨界發電技術及裝備 目錄
前言
第1章 超超臨界發電技術的發展和現狀 1
1.1 超超臨界發電技術發展歷程 1
1.1.1 超超臨界發電技術的特點和機組性能 1
1.1.2 主要發達國家超臨界和超超臨界發電技術發展歷程 3
1.1.3 我國超臨界和超超臨界發電技術發展歷程 5
1.2 我國超超臨界發電技術現狀及特點 7
1.2.1 我國超超臨界發電技術的現狀 7
1.2.2 我國現有超超臨界燃煤發電技術的特點 8
第2章 超超臨界燃煤鍋爐技術 11
2.1 超超臨界鍋爐的技術特點 11
2.1.1 超超臨界鍋爐的特點 12
2.1.2 超超臨界鍋爐技術參數 13
2.1.3 超超臨界鍋爐的運行方式 17
2.2 超超臨界鍋爐的典型爐型與受熱面布置 18
2.2.1 超超臨界鍋爐爐型 18
2.2.2 超超臨界鍋爐受熱面布置 20
2.3 超超臨界鍋爐的汽水系統 26
2.3.1 螺旋管圈水冷壁 26
2.3.2 垂直管圈水冷壁 33
2.3.3 過熱器和再熱器 40
2.4 超超臨界鍋爐的燃燒系統 45
2.4.1 切向燃燒技術 45
2.4.2 低NOx同軸燃燒技術 51
2.4.3 對沖燃燒技術 55
2.4.4 制粉系統選型與燃燒器的匹配 58
2.5 超超臨界鍋爐的材料性能和制造工藝 59
2.5.1 超超臨界鍋爐水冷壁、過熱器、再熱器和集箱的材料選用 59
2.5.2 HR3C金屬材料性能和制造工藝 62
2.5.3 超級304金屬材料性能和制造工藝 66
2.5.4 TP347金屬材料性能和制造工藝 70
2.5.5 T23金屬材料性能和制造工藝 73
2.5.6 P92金屬材料性能和制造工藝 76
2.5.7 兩級中間再熱620℃超超臨界鍋爐材料及工藝 79
第3章 超超臨界汽輪機技術 86
3.1 超超臨界汽輪機的發展與技術特點 86
3.1.1 超超臨界汽輪機的發展 86
3.1.2 超超臨界汽輪機的特點 89
3.2 超超臨界汽輪機的結構特點 91
3.2.1 葉片 91
3.2.2 轉子 99
3.2.3 汽缸 105
3.2.4 汽封 112
3.2.5 滑銷系統 119
3.3 超超臨界汽輪機調節系統 123
3.3.1 超超臨界汽輪機的配汽方式 123
3.3.2 超超臨界汽輪機的進汽閥門 133
3.3.3 超超臨界汽輪機的DEH系統 136
3.4 超超臨界汽輪機的關鍵技術 137
3.4.1 防固體顆粒侵蝕 137
3.4.2 防汽流激振 143
3.4.3 超超臨界汽輪機冷卻 146
3.5 超超臨界汽輪機的材料 153
3.5.1 高溫高壓部件材料 154
3.5.2 高溫緊固件材料 157
3.5.3 高溫汽封用彈簧片材料 157
3.5.4 超超臨界汽輪機高溫鑄鋼件用12Cr鋼 161
3.5.5 高中壓轉子用12Cr鋼 162
3.5.6 620℃超超臨界汽輪機改良新材料及工藝 167
3.6 典型的超超臨界汽輪機 171
3.6.1 典型的1000MW超超臨界汽輪機 171
3.6.2 典型的1000MW超超臨界空冷汽輪機 185
3.6.3 二次再熱超超臨界汽輪機 188
3.6.4 高效寬負荷超超臨界汽輪機 196
第4章 超超臨界發電廠熱力系統 202
4.1 主蒸汽與再熱蒸汽系統 204
4.1.1 發電廠常用的主蒸汽系統 204
4.1.2 再熱蒸汽系統 206
4.1.3 雙管主蒸汽系統的溫度偏差和壓力偏差 206
4.1.4 超超臨界機組主蒸汽及再熱蒸汽系統 208
4.2 超超臨界一次中間再熱機組系統 209
4.2.1 典型熱力系統主要設計原則 209
4.2.2 主要輔機配備特點 216
4.2.3 材料選擇 217
4.3 超超臨界二次中間再熱機組系統 220
4.3.1 參數優化選擇 222
4.3.2 回熱系統優化 223
4.3.3 二次再熱機組熱力系統主要設計原則及特點 224
4.3.4 二次再熱鍋爐 227
4.3.5 二次再熱汽輪機 230
4.3.6 一次再熱機組及二次再熱機組經濟性比較 230
4.4 超超臨界空冷機組系統 232
4.4.1 國內外研究現狀 233
4.4.2 超超臨界直接空冷機組特點 234
4.4.3 超超臨界空冷機組系統經濟性影響因素 235
4.4.4 直接空冷系統氣象和環境影響因素 236
4.4.5 直接空冷系統機組凝結水處理系統優化 237
4.4.6 空冷系統度夏、防凍、防風關鍵技術 240
4.4.7 給水泵驅動方式及其系統優化 245
第5章 超超臨界機組啟動與運行技術 250
5.1 超超臨界機組啟動技術 250
5.1.1 超超臨界鍋爐啟動技術 250
5.1.2 超超臨界汽輪機啟動技術 258
5.1.3 超超臨界機組動態特性及控制技術 266
5.2 超超臨界機組運行技術 272
5.2.1 超超臨界鍋爐運行技術 272
5.2.2 超超臨界汽輪機組高效寬負荷運行技術 283
5.2.3 超超臨界機組的運行優化技術 286
5.3 超超臨界機組維護考核技術 294
5.3.1 超超臨界機組主要維護技術 294
5.3.2 超超臨界機組的高溫部件監測考核技術 301
第6章 超超臨界發電技術展望 303
6.1 700℃超超臨界機組技術發展方向 303
6.1.1 機組概況 303
6.1.2 700℃超超臨界發電關鍵技術 304
6.1.3 更高參數超超臨界發電技術 305
6.2 1000MW高效寬負荷超超臨界機組開發 309
6.2.1 高效寬負荷率的超超臨界燃煤鍋爐關鍵技術 310
6.2.2 高效寬負荷率的超超臨界汽輪機關鍵技術 320
6.2.3 高效寬負荷率的超超臨界機組系統集成技術 336
6.3 超超臨界機組靈活性應用發展方向 337
6.3.1 低負荷運行安全性 337
6.3.2 供熱機組熱電解耦 339
6.3.3 機組變負荷快速響應 341
參考文獻 346
- >
姑媽的寶刀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史學評論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