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大宋景德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7554502
- 條形碼:9787507554502 ; 978-7-5075-5450-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宋景德 本書特色
澶淵之盟、章獻報恩、景德置鎮……眾多歷史事件涵蓋其中,三條主線貫穿全書,帶你回到富庶興旺、繁榮昌盛的大宋“咸平之治”。 一幅展現北宋前期風云變幻的恢弘畫卷; 一場大宋版王子與灰姑娘的愛情傳奇; 一座景德鎮瓷業發展的歷史豐碑。
大宋景德 內容簡介
《大宋景德》是一部展現北宋前期風云變幻的歷史畫卷式的長篇小說。 作品以勵精圖治、奮發有為的大宋皇帝趙恒為主線,通過跌宕起伏的情節,敘述了他分別作為韓王、襄王、壽王和皇太子的經歷。趙恒與宰相呂端一起,粉碎政變,登上皇位一統天下。發展文化,振興經濟,宋遼大戰,澶淵之盟,泰山封禪……一幕幕故事被揭開,情節扣人心弦。 很動人的是趙恒與民女劉娥的生死愛戀。汴京碼頭邂逅,戲臺重逢,明月軒結緣,新宋門被逐,紫云別苑棲身,盈月殿承恩……一場大宋版王子與灰姑娘的愛情傳奇貫穿全書。小說在劉娥冊后大典中收篇,宣告了這一神圣愛情的很后勝利。 作品的另一條主線,圍繞著景德鎮瓷業的發展而展開。這一時期,浮梁昌南大力發展瓷業生產,北宋影青瓷被意外發明;通過參加御瓷評選及瓷業生產方式的變革,影青瓷引起了朝廷乃至皇帝的重視;趙恒親自以景德年號賜名昌南,在景德元年置鎮。在作者的優美文筆中,昌江、古碼頭、浮梁縣城、瑤里、東河以及饒南、湖田、湘湖等窯址的山水風光盡入眼底,景德鎮特有的制瓷工藝也得到展示。 《大宋景德》中塑造了霍老伯、娟娟、洪柱、香妹、上官云林等在陶瓷發展中的平凡人物,還寫了胡舜智、張功措等主政浮梁的縣官,讓他們與趙恒、劉娥、呂端、寇準、張耆、陳堯叟、楊延昭、錢惟演、晏殊們一起,聳立起垂范后世、富庶興旺、繁榮昌盛的“咸平之治”。
大宋景德 目錄
第 一 章 隋堤下鞍接兄長 汴京上岸遇韓王 /001
第 二 章 霍老瓷行誠待客 兄妹外城欲租房 /009
第 三 章 君臣朝堂議北伐 主仆汴京尋路人 /019
第 四 章 皇家狩獵武藝高 王室救人身手強 /026
第 五 章 遼主太后渡難關 元休劉娥喜結緣 /037
第 六 章 兄妹棲身韓王府 小娥臨帖明月軒 /046
第 七 章 縣令搭船下昌江 都頭擒拿黑衫幫 /050
第 八 章 劉娥琵琶奏《楚漢》 元休古箏覓知音 /057
第 九 章 楊億金殿顯文采 劉娥駿馬展英姿 /061
第 十 章 元佐瘋疾傷侍衛 趙炅頒詔定王妃 /069
第十一章 潘府歡喜嫁女兒 韓王誓難舍初戀 /076
第十二章 楚王縱火遭謫貶 皇上王府探兒傷 /083
第十三章 雍熙北伐三路軍 浮梁重整官瓷廠 /093
第十四章 王妃大鬧明月軒 楊業報國雁門關 /099
第十五章 潘美告狀崇政殿 劉娥被逐新宋門 /106
第 十 六 章 張耆農家救人命 韓王淚崩灑雪天 /112
第 十 七 章 紫云別苑獲新生 大相國寺沐佛光 /118
第 十 八 章 元禧救女納張氏 劉娥別苑會英才 /124
第 十 九 章 父皇喜識昌南瓷 娟娟巧成影青釉 /131
第 二 十 章 狀元父子承圣恩 襄王書法得真傳 /140
第二十一章 趙炅悲慟哭愛子 元侃刑場挽救人 /146
第二十二章 小柱娟娟喜制釉 別苑群英臨《閣帖》 /152
第二十三章 元侃監軍征川蜀 劉娥千里任參軍 /160
第二十四章 大軍智取青城山 活捉李順凱歌還 /169
第二十五章 皇上立儲問寇準 元侃上任主賑災 /176
第二十六章 御瓷甄選冠影青 火攻章府擒兇犯 /185
第二十七章 專業制釉定寺前 陶瓷尋根登涌山 /196
第二十八章 善待李母繼遷穩 天下昌南瓷器新 /201
第二十九章 皇儲趙恒謁太廟 大事盡可托呂端 /208
第 三 十 章 宰相智擒王繼恩 趙恒登基金鑾殿 /211
第三十一章 新帝慟哭送太宗 劉娥慈悲領綺霞 /216
第三十二章 美人喜進盈月殿 永福慈寧兩請安 /221
第三十三章 廣西打井災病除 昌南考察瓷業興 /227
第三十四章 皇后宰相皆清廉 減稅免賦解民憂 /236
第三十五章 六郎澆冰保遂城 趙恒雪天親出征 /241
第三十六章 大姐駙馬皆誠服 皇子齊誦《勸學詩》 /249
第三十七章 黃河治水宴功臣 占城新稻香朝堂 /256
第三十八章 閱罷牡丹看龍門 少林寺僧保明君 /264
第三十九章 望都繼忠陷敵陣 痛失愛子再點兵 /271
第 四 十 章 改元景德任宰相 知白臨川識晏殊 /277
第四十一章 奉詔千里送御瓷 生擒劫匪救香妹 /284
第四十二章 瓷工游歷開封城 皇上命名景德鎮 /290
第四十三章 遼軍南下頻戰報 郭后病重囑劉娥 /297
第四十四章 張耆請命率先行 趙恒披掛再出征 /305
第四十五章 渡河駕臨澶州城 張瑰射殺蕭達凜 /313
第四十六章 旗幡倒懸遼營悲 帥印閃亮宋軍振 /319
第四十七章 遼軍襲橋再失利 蕭綽決意要求和 /326
第四十八章 兩使交涉終成書 宋遼澶州喜會盟 /331
第四十九章 花燈萬盞鬧元宵 君臣歡喜游汴京 /340
第 五 十 章 三千英才會科考 皇上喜頒景德瓷 /346
第五十一章 寇準罷相知陜州 郭后駕崩留遺囑 /352
第五十二章 楊億拒擬立后詔 暴雨疾摧趙安仁 /361
第五十三章 趙恒再題海棠詩 惟玉智獻借腹計 /367
第五十四章 皇城門上天書降 泰山封禪國運昌 /376
第五十五章 趙恒臨幸李綺霞 牽手登高卜玉簪 /384
第五十六章 娟娟千里送觀音 將軍山寺代報恩 /389
第五十七章 初夏趙禎喜降生 貶逐妄議杜才人 /394
第五十八章 《冊府元龜》慶功宴 西昆酬唱眾才情 /400
第五十九章 皇子又讀《勸學詩》 再議立后群臣擁 /405
第 六 十 章 景德瓷街慶揭牌 天子皇后喜并肩 /408
后記 /414
大宋景德 節選
**章 隋堤下鞍接兄長 汴京上岸遇韓王 宋,太平興國八年(983),汴京開封。 天地之際,一抹淡淡的城郭和綿延不絕的屋脊,仿佛展開的灰色云廊。皇城規矩方正坐北朝南,重重疊疊赭黃的飛檐翹角,鱗次櫛比,彰顯著浮華和威嚴。皇城宣德門巍然矗立,臨靠皇城的宣德門大街分別通向東西外城。作為京城主軸線的御街,寬闊平坦,自宣德門南下,穿越內城朱雀門,延伸至外城南熏門。簇擁著皇城的各色屋宇,綿亙至內城城垣處被阻隔。內城乃京城*繁華之處,是衙署、寺觀和商家集中的地方。外城縱橫的大街小巷,喧鬧的瓦子勾欄,錯落有致,密密層層,一直到被河邊的岸柳遮掩。開封“四水貫都”,相互連通,汴河自西北而東南,連接大運河、蔡河和五丈河,轉運數州漕糧,金水河供皇宮所用。城內多碼頭,一些河段成為街河相接的繁華鬧市。外城城墻是在后周柴世宗所修建的基礎上增筑的,南熏門、陳州門、新鄭門、新宋門等十四座巍峨的城樓屹立在綿亙四十余里的城墻上,和寬闊的城壕構成京城**道堅固屏障。萬千著名的開封金絲秋菊,盡管隱沒在恢宏的城市格局之中,但那沁人心肺的清香,依然彌漫在京都每個角落。 西城突兀而起的鼓樓,和東邊高聳的天清寺興慈塔,遙相呼應,直指天穹,訴說著古城的古往今來…… 開封地處中原腹地,亙古不息的黃河在北邊奔騰而過。再往西北,從黃土高原上崛起的巍巍太行與華北平原相接,太行余脈的溝溝壑壑中留下華夏始祖媧皇和伏羲的足跡。相傳黃帝出生于開封新鄭,他與炎帝阪泉之役后分治大河上下,帶著他們的子民農耕、漁獵、冶陶。四千年前,疏浚了大江大河的夏禹,在這里放下大斧和尺、繩,他的后人就將夏朝建都于此,這是開封歷史上有明確記載的**次建都。春秋鄭國在此修城儲糧,定名啟封;漢初避漢景帝劉啟名諱,更名為開封。戰國魏惠王年間曾治稱大梁;北周武帝改梁州為汴州,又稱汴梁,升為州治的開封逐漸恢復往日失落的元氣。 “隋堤柳,汴河旁,夾岸綠陰千里。龍舟鳳舸木蘭香,錦帆張。”隋煬帝楊廣攜蕭后乘坐四層的高大龍舟,帶著千條彩船,從東都洛陽而下,沿汴河穿越開封,浩浩蕩蕩,船隊見頭不見尾,千名妖嬈的宮娥和萬名民工在兩岸拉纖,燈火通明,鼓樂喧天,開封是道不盡的奢華。風云突變,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煙塵會戰于中原,隋朝終成浮云,而汴河岸柳依然。唐朝以后,自五代后梁開始,后晉、后漢、后周和大宋均定都開封。開封正式取代洛陽,成為全國政治、經濟、文化和交通中心。 堤岸上傳來急促的馬蹄聲,汴河如煙的柳枝間,掠過幾位青年策馬疾馳的身影。 “韓王,碼頭到了。”后面的藍衣青年一夾棗紅馬,趕上來輕輕說道。 韓王趙元休猛然勒住韁繩,座下蘆花駒飛蹄騰空,昂起頭來,一聲驕傲的嘶鳴喚來碼頭上眾人的注目。 趙元休足踩馬鐙,飛身下鞍,將韁繩扔給早已跟隨在身后的少年貼身隨從夏守赟。十六歲的韓王趙元休,頭戴嵌紅寶石紫金冠,清秀的臉頰已經彰顯出青年男子的英俊線條,河風吹起他繡著祥云的絳紅色長袍,身材頎長,腰間佩一把杏黃鞘長劍,映襯出王子的風流倜儻。他是當朝天子趙炅(即趙光義) 的第三子,去年封為韓王,并加同中書平章事。兄弟五人同時封王并改名以“元”字相連,他原名趙德昌,改名為趙元休。 趙元休信步走下堤來,立在右側的迎賓臺上。韓王府兩名挺拔魁梧的青年給事張耆、夏守恩趕緊跟上前來,手按佩劍,分立于韓王兩側。張耆和夏守恩、夏守赟兄弟均是為國捐軀將領的子弟,從小就被安排在趙元休身邊,實為貼身護衛。張耆和夏守恩已是王府九品給事。他們精明靈活,武藝高強,兩人均一身藍色短衣,頭戴幞巾,足下一雙黑色麂皮靴,他們的眼睛像鷹一樣犀利,不時環視四周。 率隊在此迎候的楚王府虞候孫堅實迎上前來,欲跪下向韓王行禮,被韓王攔住。 “孫虞候,免禮。”趙元休問道,“楚王幾時可到?” “稟報韓王,約未時末或申時初刻,楚王的船就可到達碼頭。”孫堅實恭恭敬敬答道。 趙元休點點頭,側光映照著他年輕英氣朗朗的臉頰,他微微轉過臉來,凝視著東南方汴河下游,黑寶石般清澈的瞳仁里閃爍著真誠和純情。 他與楚王趙元佐為一母所生,他九歲時母親李妃去世,僅長他三歲的大哥元佐對他百般呵護。大哥為父皇所看重,擅長騎射,從小就跟著父皇征戰沙場,大哥與父皇一樣,他們都是元休心中的英雄。大哥元佐這次是奉旨前往淮河一帶安撫災民的,已經一月有余,今日將返回京城,元休是一定要來碼頭迎接的。 想起了大哥,趙元休的眼眶里有點濕潤,一瞬間,汴河里舟船上的風帆仿佛化作無數獵獵旌旗,飄拂著的重重煙柳化為滾滾煙塵……
大宋景德 作者簡介
詹明榮,南昌大學漢語言文學本科畢業,中國藝術研究院研究生院美術學訪問學者。作家,美術家,陶藝家。歷任樂平市委宣傳部副部長、樂平報社總編輯,景德鎮市文聯副主席,景德鎮市人大教科文衛委副主任(正縣級)。著有散文集《藍色月華》、小說集《蓮湖維納斯》等,主編《燦爛的文明——景德鎮陶瓷歷史文化論壇論文匯編》,擔任《碧水藍天-中國瓷都》攝影報告文學集副主編、撰稿。江西90年代文學作品選、江西現當代散文選評分別收錄其散文《藍色的月華》《遠方的廊橋》。對其散文、小說的評論《詩畫中的愛情詠嘆調》《視覺與心靈的雙重清洗》,分別發表在《文藝報》《中國藝術報》(評論版)。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隨園食單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