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無線網絡與應用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2322696
- 條形碼:9787302322696 ; 978-7-302-32269-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無線網絡與應用技術 內容簡介
本書從介紹無線網絡技術知識開始, 詳細介紹無線網絡基礎、無線網絡標準、MAC介質訪問控制層的有關內容、無線局域網物理層、無線網絡接入技術、無線網絡的安全問題等。
無線網絡與應用技術 目錄
第1章 無線網絡基礎
1.1 無線網絡概述
1.1.1 無線局域網
1.1.2 無線網絡的發展過程
1.1.3 無線網絡技術發展的4個階段
1.1.4 3G
1.1.5 4G
1.1.6 無線城市
1.1.7 無線網格網
1.1.8 移動云計算
1.2 無線網絡的拓撲結構
1.3 無線網絡的傳輸介質
1.4 無線網絡的體系結構
1.4.1 IEEE802.1 1標準的協議體系結構
1.4.2 無線ATM技術的體系結構
1.4.3 Hiper LAN.1 技術的體系結構
1.4.4 Hiper LAN.2 技術的體系結構
1.4.5 藍牙技術的體系與體系結構
1.4.6 無線社區網的體系結構
第2章 無線網絡標準
2.1 IEEE802.1 l系列標準
2.1.1 IEEE802.1 1標準的重要技術規定
2.1.2 IEEE802.1 1家族
2.1.3 IEEE802.1 l提供的服務
2.1.4 IEEE802.1 1的具體特征
2.1.5 IEEE802.1 1拓樸結構
2.1.6 IEEE802.1 1邏輯結構
2.1.7 IEEE802.1 1任務組和工作組
2.1.8 IEEE802.1 1a標準
2.1.9 IEEE802.1 1b
2.1.10 IEEE802.1 1g標準
2.1.11 三大標準的前途與安全性
2.1.12 無線局域網標準的性能比較
2.2 無線局域網Hiper LAN.2 標準
2.2.1 Hiper LAN.2 系統特點
2.2.2 協議體系結構
2.3 IEEE802.1 5系列標準
2.3.1 IEEE802.1 5系列標準概述
2.3.2 IEEE802.1 5.3 a的UWB
2.3.3 IEEE802.1 5.4 標準
2.4 IEEE802.1 6系列標準
2.4.1 IEEE802.1 6家族
2.4.2 IEEE802.1 6的接入
2.4.3 寬帶無線接入城域網的架構和應用
2.4.4 全球微波互聯接入
2.5 IEEE802.2 0標準
2.5.1 IEEE802.2 0標準的進展
2.5.2 IEEE802.2 0標準的研究點和要求
2.5.3 IEEE802.2 0標準的系統性能指標和純IP架構
2.5.4 主要無線通信標準
2.5.5 IEEE802.2 0系統預期性能指標
2.5.6 IEEE802.2 0協議模型
2.5.7 IEEE802.2 0基于IP的協議棧
2.5.8 IEEE802.2 0與其他技術的關系
第3章 MAC介質訪問控制層
3.1 MAC功能
3.1.1 無線介質訪問
3.1.2 網絡連接
3.1.3 提供數據驗證和保密
3.2 MAC幀結構
3.3 MAC幀控制字段
3.4 MAC幀的類型
3.4.1 管理幀
3.4.2 控制幀
3.4.3 數據幀
第4章 無線局域網物理層
4.1 物理層結構組成
4.2 物理層操作原語與功能
4.2.1 物理層服務原語
4.2.2 載波監聽功能
4.2.3 傳送功能
4.2.4 接收功能
4.3 跳頻擴頻(FHSS)物理接口
4.3.1 跳頻擴頻的特性
4.3.2 FHSS物理層會聚過程
4.3.3 FHSS物理介質依賴接口子層
4.4 直序擴頻(DSSS)物理接口
4.4.1 DSSS物理層會聚過程
4.4.2 DSSS物理介質依賴的接口子層
4.5 紅外線(IR)物理接口
4.5.1 IR物理層會聚過程
4.5.2 IR物理介質依賴接口子層
第5章 無線網絡接入技術
5.1 無線接入技術
5.1.1 無線接入系統的結構
5.1.2 無線接入技術的特點
5.1.3 無線接入技術分類
5.1.4 無線接入系統的接口
5.1.5 無線接入的頻率資源
5.1.6 無線接入的頻譜劃分
5.1.7 無線電波的衰減
5.2 固定無線接入技術
5.3 無線聯網方式所使用的技術
5.3.1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SM接入技術
5.3.2 碼分多址CDMA接入技術
5.3.3 通用無線分組業務GPRS接入技術
5.3.4 寬帶WCDMA接入技術
5.3.5 分組數據交換CDPD接入技術
5.3.6 固定寬帶無線接入(MMDS/LMDS)技術
5.3.7 數字直播衛星接入技術
5.3.8 藍牙技術
5.3.9 Home RF技術
5.3.10 3G通信技術
5.3.11 4G通信技術
5.3.12 無線網絡接入技術
5.3.13 無線紅外光接入系統
第6章 無線網絡的安全問題
6.1 無線網絡中的安全缺陷
6.1.1 數據傳輸的安全缺陷
6.1.2 身份認證WEP的安全缺陷
6.1.3 SSID的安全缺陷
6.1.4 數據加密DES的安全缺陷
6.1.5 無線網絡的安全威脅
6.2 無線網絡的其他安全問題
6.2.1 無線網絡信號干擾
6.2.2 系統的兼容性
6.2.3 網絡安全
6.2.4 連接問題
6.2.5 健康危害問題
6.3 無線網絡安全性研究
6.3.1 目前已有的機制
6.3.2 分層式混合網絡
6.3.3 分層式混合網中的安全通信
6.3.4 支持安全移動性協議
6.3.5 IEEE802.1 1i安全機制進行的改進
6.3.6 中國制定的WLAN國際標準WAPI
6.4 確保無線網絡安全問題的解決方案
6.4.1 解決無線網絡安全問題的8要素
6.4.2 解決無線網絡安全問題8種做法不要有
第7章 無線網絡組網設備施工安裝技術
7.1 無線網卡安裝技術
7.1.1 無線網卡分類
7.1.2 無線網卡的接口類型
7.1.3 無線網卡的重要參數
7.1.4 無線網卡安裝技術
7.2 無線接入點安裝技術
7.2.1 無線接入點概述
7.2.2 無線AP的組網
7.2.3 無線AP的安裝技術
7.3 無線網橋
7.3.1 無線網橋的技術實現與標準
7.3.2 無線網橋的連接方式
7.3.3 遠距離多點無線網橋
7.3.4 無線網橋和無線AP的區別
7.4 無線路由器安裝技術
7.4.1 無線路由器概述
7.4.2 無線路由器的安裝技術
7.4.3 無線路由器的設置
7.5 無線交換機
7.6 無線網關安裝技術
7.7 無線調制解調器安裝技術
7.7.1 無線調制解調器概述
7.7.2 無線E1/T1調制解調器
7.7.3 無線調制解調器的傳輸信道和接口
7.7.4 無線調制解調器的安裝技術
7.8 無線天線安裝技術
7.8.1 無線天線概述
7.8.2 無線天線參數
7.8.3 無線天線類型
7.8.4 無線天線安裝技術
第8章 無線網絡組網解決方案
8.1 無線連接解決方案概述
8.1.1 無線連接的形式
8.1.2 戶外無線連接綜述
8.1.3 天線、饋線和避雷器的綜述
8.1.4 額外費用
8.2 朗訊無線聯網方案
8.2.1 IEEE802.1 1 AP-AP無線聯網方案
8.2.2 IEEE802.1 1 AP-EC無線聯網方案
8.2.3 IEEE802.1 1 無線聯網方案
8.2.4 IEEE802.1 1 兩分支網聯網方案
8.2.5 IEEE802.1 1/11M 無線聯網方案
8.2.6 IEEE802.1 1 AP-AP 2M無線聯網方案
8.3 某公司無線聯網方案
8.3.1 室內系列
8.3.2 無線組網安全性能
8.3.3 無線聯網和有線聯網的比較
8.4 網件無線網解決方案
8.4.1 臨時性現場無線網絡解決方案
8.4.2 家庭(SOHO一族)無線網絡解決方案.
8.4.3 中小型辦公室無線網絡解決方案
第9章 無線網絡故障診斷與排除
9.1 無線網絡故障診斷與排除方法
9.2 無線網橋故障現象和解決方法
9.3 無線網卡故障診斷與排除方法
9.4 無線交換機故障診斷與排除方法
9.4.1 交換機故障的分類
9.4.2 交換機故障查找排除方法
9.4.3 交換機子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9.4.4 交換機工作和使用故障診斷與排除
9.5 無線路由器故障診斷與排除方法
9.5.1 路由器故障診斷概述
9.5.2 路由器常見的故障現象
9.5.3 路由器硬件故障
第10章 無線網絡的有關問題
10.1 無線電頻率劃分和波段的命名
10.1.1 頻譜、頻帶、頻率、波段和頻段
10.1.2 無線電頻率的劃分、分配和指配
10.1.3 無線電頻率區域劃分
10.1.4 無線電頻譜頻帶(頻段)劃分
10.2 無線電頻率管制規定、劃分規定和要求
10.2.1 無線電頻率管制規定
10.2.2 我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
10.2.3 我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范圍
10.2.4 *大雜散域發射功率限值要求
10.2.5 固定業務參考測量帶寬規定值
10.2.6 衛星業務涉及的頻段
10.3 頻譜管理
10.3.1 頻譜管理的重要性
10.3.2 無線電管理體系
10.3.3 頻譜管理職責
10.3.4 無線電頻率管理原則
10.3.5 頻譜管理主要內容
10.4 無線接入系統使用頻率的有關問題
10.4.1 3400MHz~3600MHz頻段無線接入
10.4.2 2.4 GHz頻段有關問題
10.4.3 5.8 GHz頻段主要技術指標
10.4.4 800MHz CDMA系統基站和直放機雜散發射限值與900MHz頻段GSM系統鄰頻共用設臺要求
10.4.5 800/900MHz頻段射頻識別(RFID)技術
10.5 三網融合的問題
10.6 有線網絡與無線網絡的比較
10.7 無線產品的選擇原則
10.8 無線網絡產品的選擇要素
10.9 有線網絡與無線網絡連接
10.10 手機上網
10.11 HiperLAN/2的協議結構
附錄A 詞匯與縮略語
附錄B NETGEAR實驗
附錄C VPN上機實驗
1.1 無線網絡概述
1.1.1 無線局域網
1.1.2 無線網絡的發展過程
1.1.3 無線網絡技術發展的4個階段
1.1.4 3G
1.1.5 4G
1.1.6 無線城市
1.1.7 無線網格網
1.1.8 移動云計算
1.2 無線網絡的拓撲結構
1.3 無線網絡的傳輸介質
1.4 無線網絡的體系結構
1.4.1 IEEE802.1 1標準的協議體系結構
1.4.2 無線ATM技術的體系結構
1.4.3 Hiper LAN.1 技術的體系結構
1.4.4 Hiper LAN.2 技術的體系結構
1.4.5 藍牙技術的體系與體系結構
1.4.6 無線社區網的體系結構
第2章 無線網絡標準
2.1 IEEE802.1 l系列標準
2.1.1 IEEE802.1 1標準的重要技術規定
2.1.2 IEEE802.1 1家族
2.1.3 IEEE802.1 l提供的服務
2.1.4 IEEE802.1 1的具體特征
2.1.5 IEEE802.1 1拓樸結構
2.1.6 IEEE802.1 1邏輯結構
2.1.7 IEEE802.1 1任務組和工作組
2.1.8 IEEE802.1 1a標準
2.1.9 IEEE802.1 1b
2.1.10 IEEE802.1 1g標準
2.1.11 三大標準的前途與安全性
2.1.12 無線局域網標準的性能比較
2.2 無線局域網Hiper LAN.2 標準
2.2.1 Hiper LAN.2 系統特點
2.2.2 協議體系結構
2.3 IEEE802.1 5系列標準
2.3.1 IEEE802.1 5系列標準概述
2.3.2 IEEE802.1 5.3 a的UWB
2.3.3 IEEE802.1 5.4 標準
2.4 IEEE802.1 6系列標準
2.4.1 IEEE802.1 6家族
2.4.2 IEEE802.1 6的接入
2.4.3 寬帶無線接入城域網的架構和應用
2.4.4 全球微波互聯接入
2.5 IEEE802.2 0標準
2.5.1 IEEE802.2 0標準的進展
2.5.2 IEEE802.2 0標準的研究點和要求
2.5.3 IEEE802.2 0標準的系統性能指標和純IP架構
2.5.4 主要無線通信標準
2.5.5 IEEE802.2 0系統預期性能指標
2.5.6 IEEE802.2 0協議模型
2.5.7 IEEE802.2 0基于IP的協議棧
2.5.8 IEEE802.2 0與其他技術的關系
第3章 MAC介質訪問控制層
3.1 MAC功能
3.1.1 無線介質訪問
3.1.2 網絡連接
3.1.3 提供數據驗證和保密
3.2 MAC幀結構
3.3 MAC幀控制字段
3.4 MAC幀的類型
3.4.1 管理幀
3.4.2 控制幀
3.4.3 數據幀
第4章 無線局域網物理層
4.1 物理層結構組成
4.2 物理層操作原語與功能
4.2.1 物理層服務原語
4.2.2 載波監聽功能
4.2.3 傳送功能
4.2.4 接收功能
4.3 跳頻擴頻(FHSS)物理接口
4.3.1 跳頻擴頻的特性
4.3.2 FHSS物理層會聚過程
4.3.3 FHSS物理介質依賴接口子層
4.4 直序擴頻(DSSS)物理接口
4.4.1 DSSS物理層會聚過程
4.4.2 DSSS物理介質依賴的接口子層
4.5 紅外線(IR)物理接口
4.5.1 IR物理層會聚過程
4.5.2 IR物理介質依賴接口子層
第5章 無線網絡接入技術
5.1 無線接入技術
5.1.1 無線接入系統的結構
5.1.2 無線接入技術的特點
5.1.3 無線接入技術分類
5.1.4 無線接入系統的接口
5.1.5 無線接入的頻率資源
5.1.6 無線接入的頻譜劃分
5.1.7 無線電波的衰減
5.2 固定無線接入技術
5.3 無線聯網方式所使用的技術
5.3.1 全球移動通信系統GSM接入技術
5.3.2 碼分多址CDMA接入技術
5.3.3 通用無線分組業務GPRS接入技術
5.3.4 寬帶WCDMA接入技術
5.3.5 分組數據交換CDPD接入技術
5.3.6 固定寬帶無線接入(MMDS/LMDS)技術
5.3.7 數字直播衛星接入技術
5.3.8 藍牙技術
5.3.9 Home RF技術
5.3.10 3G通信技術
5.3.11 4G通信技術
5.3.12 無線網絡接入技術
5.3.13 無線紅外光接入系統
第6章 無線網絡的安全問題
6.1 無線網絡中的安全缺陷
6.1.1 數據傳輸的安全缺陷
6.1.2 身份認證WEP的安全缺陷
6.1.3 SSID的安全缺陷
6.1.4 數據加密DES的安全缺陷
6.1.5 無線網絡的安全威脅
6.2 無線網絡的其他安全問題
6.2.1 無線網絡信號干擾
6.2.2 系統的兼容性
6.2.3 網絡安全
6.2.4 連接問題
6.2.5 健康危害問題
6.3 無線網絡安全性研究
6.3.1 目前已有的機制
6.3.2 分層式混合網絡
6.3.3 分層式混合網中的安全通信
6.3.4 支持安全移動性協議
6.3.5 IEEE802.1 1i安全機制進行的改進
6.3.6 中國制定的WLAN國際標準WAPI
6.4 確保無線網絡安全問題的解決方案
6.4.1 解決無線網絡安全問題的8要素
6.4.2 解決無線網絡安全問題8種做法不要有
第7章 無線網絡組網設備施工安裝技術
7.1 無線網卡安裝技術
7.1.1 無線網卡分類
7.1.2 無線網卡的接口類型
7.1.3 無線網卡的重要參數
7.1.4 無線網卡安裝技術
7.2 無線接入點安裝技術
7.2.1 無線接入點概述
7.2.2 無線AP的組網
7.2.3 無線AP的安裝技術
7.3 無線網橋
7.3.1 無線網橋的技術實現與標準
7.3.2 無線網橋的連接方式
7.3.3 遠距離多點無線網橋
7.3.4 無線網橋和無線AP的區別
7.4 無線路由器安裝技術
7.4.1 無線路由器概述
7.4.2 無線路由器的安裝技術
7.4.3 無線路由器的設置
7.5 無線交換機
7.6 無線網關安裝技術
7.7 無線調制解調器安裝技術
7.7.1 無線調制解調器概述
7.7.2 無線E1/T1調制解調器
7.7.3 無線調制解調器的傳輸信道和接口
7.7.4 無線調制解調器的安裝技術
7.8 無線天線安裝技術
7.8.1 無線天線概述
7.8.2 無線天線參數
7.8.3 無線天線類型
7.8.4 無線天線安裝技術
第8章 無線網絡組網解決方案
8.1 無線連接解決方案概述
8.1.1 無線連接的形式
8.1.2 戶外無線連接綜述
8.1.3 天線、饋線和避雷器的綜述
8.1.4 額外費用
8.2 朗訊無線聯網方案
8.2.1 IEEE802.1 1 AP-AP無線聯網方案
8.2.2 IEEE802.1 1 AP-EC無線聯網方案
8.2.3 IEEE802.1 1 無線聯網方案
8.2.4 IEEE802.1 1 兩分支網聯網方案
8.2.5 IEEE802.1 1/11M 無線聯網方案
8.2.6 IEEE802.1 1 AP-AP 2M無線聯網方案
8.3 某公司無線聯網方案
8.3.1 室內系列
8.3.2 無線組網安全性能
8.3.3 無線聯網和有線聯網的比較
8.4 網件無線網解決方案
8.4.1 臨時性現場無線網絡解決方案
8.4.2 家庭(SOHO一族)無線網絡解決方案.
8.4.3 中小型辦公室無線網絡解決方案
第9章 無線網絡故障診斷與排除
9.1 無線網絡故障診斷與排除方法
9.2 無線網橋故障現象和解決方法
9.3 無線網卡故障診斷與排除方法
9.4 無線交換機故障診斷與排除方法
9.4.1 交換機故障的分類
9.4.2 交換機故障查找排除方法
9.4.3 交換機子系統故障診斷與排除
9.4.4 交換機工作和使用故障診斷與排除
9.5 無線路由器故障診斷與排除方法
9.5.1 路由器故障診斷概述
9.5.2 路由器常見的故障現象
9.5.3 路由器硬件故障
第10章 無線網絡的有關問題
10.1 無線電頻率劃分和波段的命名
10.1.1 頻譜、頻帶、頻率、波段和頻段
10.1.2 無線電頻率的劃分、分配和指配
10.1.3 無線電頻率區域劃分
10.1.4 無線電頻譜頻帶(頻段)劃分
10.2 無線電頻率管制規定、劃分規定和要求
10.2.1 無線電頻率管制規定
10.2.2 我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規定
10.2.3 我國無線電頻率劃分范圍
10.2.4 *大雜散域發射功率限值要求
10.2.5 固定業務參考測量帶寬規定值
10.2.6 衛星業務涉及的頻段
10.3 頻譜管理
10.3.1 頻譜管理的重要性
10.3.2 無線電管理體系
10.3.3 頻譜管理職責
10.3.4 無線電頻率管理原則
10.3.5 頻譜管理主要內容
10.4 無線接入系統使用頻率的有關問題
10.4.1 3400MHz~3600MHz頻段無線接入
10.4.2 2.4 GHz頻段有關問題
10.4.3 5.8 GHz頻段主要技術指標
10.4.4 800MHz CDMA系統基站和直放機雜散發射限值與900MHz頻段GSM系統鄰頻共用設臺要求
10.4.5 800/900MHz頻段射頻識別(RFID)技術
10.5 三網融合的問題
10.6 有線網絡與無線網絡的比較
10.7 無線產品的選擇原則
10.8 無線網絡產品的選擇要素
10.9 有線網絡與無線網絡連接
10.10 手機上網
10.11 HiperLAN/2的協議結構
附錄A 詞匯與縮略語
附錄B NETGEAR實驗
附錄C VPN上機實驗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自卑與超越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煙與鏡
- >
月亮虎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