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清明上河圖深度游(精)/口袋里的國寶系列叢書 版權信息
- ISBN:9787531489566
- 條形碼:9787531489566 ; 978-7-5314-8956-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清明上河圖深度游(精)/口袋里的國寶系列叢書 本書特色
本書以十二講的形式將您帶進北宋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卷里,完成一趟北宋汴京之旅。作者力求以新的觀察視角和研究方法帶您分段走進北宋汴京郊外和街巷的每一個角落,探訪那里的店鋪、酒肆、茶館、腳店、衙署、城樓、碼頭、醫鋪、車行,甚至鉆到橋洞、船艙和官宅里面,里里外外看個究竟,結合卷尾元、明文人的跋文,您一定會對北宋的政治統治和社會現象有一個全新的發現和深刻的感受……來吧,請您參加這次九百年的歷史性穿越!
清明上河圖深度游(精)/口袋里的國寶系列叢書 內容簡介
本書作者用導覽的方式,以獨特的觀察視角帶您走進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卷中的世界,作者在十二講里分七個自然段娓娓道來,所揭開的一系列細節讓您感受到當時的社會生活,無論是上船查看貨物、進店細賞物品和登樓觀賞建筑,還是宏觀比較、俯瞰全圖和藝術賞析,都會讓您沉浸在當時的政治、經濟、科技和文化藝術的氛圍里,在縱橫連貫中給您帶來別樣的心靈啟迪和深刻的思想感悟。
清明上河圖深度游(精)/口袋里的國寶系列叢書 目錄
第壹講
介紹你認識張擇端
第貳講
張擇端的學畫道路
第叁講
穿越前的功課
第肆講
占柳前后見清明
第伍講
運河左右(上)——艙底露隱秘
第陸講
運河兩岸(下)——街頭有商機
第柒講
拱橋上下爆險情
第捌講
城門口外真悠閑
第玖講
平橋城門太糾結
第拾講
鬧市繁華顯不平
第拾壹講
結尾思索多疑問
第拾貳講
再讀張擇端
作者簡介
清明上河圖深度游(精)/口袋里的國寶系列叢書 節選
《清明上河圖深度游/口袋里的國寶系列叢書》: 《清明上河圖》上沒有畫家的簽名,通過金代張著的跋文(圖1-1)知道這幅畫的作者是張擇端。僅僅知道他是北宋的翰林畫家,山東東武人,他擅長畫界畫,不過呢,都說他的生平“不可考”。其實,金代張著的這段跋文基本告知了張擇端的生平事略,張擇端的《清明上河圖》卷,更是真實地反映了他生活在開封城的所經所歷、所見所聞,結合其他相關文獻和歷史文化背景,細細咀嚼每一個字詞,可以獲得許多過去我們不知道的信息,如可以探知張擇端的家庭背景和他在汴京的進取經歷,另有許多長期爭論不休的歷史疑案可以在里面找到答案。我們就一字一句地消化這八十五個字的跋文: “翰林張擇端” 跋文首先稱他是“翰林”,這是唐宋人對在御用機構翰林院里供職官員的簡稱,也是尊稱,并不是說張擇端是翰林院里的學士。在北宋,以“翰林”兩個字打頭的機構有好幾個,*大的是翰林學士院,負責給皇帝起草詔書和其他公文。此外,在內侍省下面設有翰林院,其下有翰林天文院、翰林醫官院、翰林御書院、翰林書藝局和翰林圖畫院,據《宋史》記載,宋太宗在至道三年(997)六月,“詔翰林寫先帝常服及絳紗袍、通天冠御容二……”根據畫御容盼陛質,這個“翰林”不會是翰林學士院里的文官,一定是翰林圖畫院里的畫家。早在雍熙元年(984),宋太宗趙光義在內侍省的下面設立了翰林圖畫院,宋太宗下詔畫御容的活兒,屬于極為特殊的肖像畫專業。那些專業性很強的肖像畫家、界面家、祟不是待詔,沒有線索可以證明。不過我們知道,進翰耕焉畫院要經過嚴格的繪畫考試,在徽宗朝,趙估就是主考官,那么張擇端肯定是通過了這個考試,那是很不容易考上的。 “字正道” 張氏名為“擇端”,字“正道”,通過他的名和字就可知道他的家庭背景。“擇端”出白《孟子·離券下》:“去尹之他,端人也,其取友必端矣。”在《禮記·燕義》里面也有這么一句話:“上必明正道以道民。”意思是說國君應該將治國的正確道理告知老百姓。張擇端的名和字深刻地烙下了儒家思想的印記,可知他的父輩和他本人對儒家的道德觀念是相當尊崇的。 “東武人也” “東武”就是現在的山東諸城(圖1-2),它是一個有四千多年歷史的古城。南城即東武縣城,春秋時為魯之諸邑。秦始皇二十六年(前221),置瑯琊郡,歷史上曾多次為州郡治。西漢呂后七年(前181),置東武縣,因境內有東武山,故得名。元封五年(前106),瑯琊郡移治東武,境內各縣皆屬瑯琊郡。隋開皇十八年(598),取縣西南三十里故漢諸縣為名,改東武縣為諸城縣,一直沿用至今,現諸教畫家等,都集中在翰林圖畫院里供職。許多人說張擇端是翰林圖畫院里的待詔,待詔是宋代畫院里*高的職位,享受九品官的待遇。他是城市屬山東濰坊市。東武系密州的一部分,它距離孔子的故里非常近,孔子的得意門生、女婿公冶長,開創了諸城的儒學根底。此后,在諸城涌現了許多儒家思想的傳人,如傳《易》者有孫虞、王同等,傳《詩》者有王扶等,傳今文《尚書》者有伏氏子孫、殷崇等,傳古文《尚書》者有王橫等,傳《禮》者有徐良等,傳《春秋》者有王中、貢禹等,傳《論語》者有王卿、貢禹等,*關鍵的是東漢末年,鄭玄主修經學,兼綜今古文《尚書》,終成一代宗師,形成了早期密州文化注重經學的基本特性。此后,一直到北宋,密州代代不乏儒學經師。白春秋至兩漢,密州文化以儒家思想為核心,在東漢末年,成為經學重鎮。在此基礎上,于北宋形成了尊崇儒家經學、積極入仕的密州文化。可以說,自漢代起,這里是儒家經學思想非常重要的發源地和中心,所謂“經學”就是指如何解釋儒家經典著作里的字句并傳達他們的思想,是儒學中的專門學問。經學在北宋諸城影響了許多士子的人生,經學傳人通過科舉考試入朝為官,他們對文學或藝術的雅好超越了前人,如經學家、翰林侍講學士楊安圍,龍圖閣待制趙粹中,左丞趙挺之,太學生、金石學家趙明誠等都是出自諸城,他們成功地選擇了科舉入仕的道路,對張擇端必然會產生導向作用。 此外,諸城出土了大量的東;炳像石,刻繪了世俗百姓在節日里的宰殺和烹飪活動,卡發富生活情趣。可見表現世俗生活是當地悠久的繪畫傳統。蘇軾在熙寧七年到九年(1074-1076)間,曾任密州太守,轄管諸城,他在當地建了一個超然臺,作有《超然臺記》,蘇軾在此形成了豪放詞派,他的《江城子·密州出獵》《水調歌頭》《明月幾時有》等文學靈感就都是來自這里。蘇軾的詞句,給密州文化注入了文學的魅力。 ……
清明上河圖深度游(精)/口袋里的國寶系列叢書 作者簡介
余輝,1959年出生于北京,祖籍浙江淳安。1983年在南京師范大學美術系獲學士學位,1987年考入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系,就讀于薄松年教授門下,1990年獲碩士學位,同年赴故宮博物院從事書畫陳列與研究工作。現為故宮博物院研究室主任、研究館員,中國藝術研究院博士生導師,全國政協委員、文史與學習委員會委員,國家文物鑒定委員會委員。 著作有《張萱·周昉》《藍瑛》(臺灣錦繡出版社1995,1996),《形神兼備。中國人物畫》(吉林美術出版社,1999),《畫史解疑》(臺北東大圖書公司,2000),《畫里江山猶勝——百年藝術家族之趙宋家族》(臺北石頭出版公司,2008),《畫馬兩千年》(上海書畫出版社,2014),《故宮藏畫的故事》(故宮出版社,2014),《秀骨清像——魏晉南北朝人物畫》(故宮出版社,2015)。2009年獲首屆“中國美術·理論獎”。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朝聞道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山海經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推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