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新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精裝)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54654
- 條形碼:9787020154654 ; 978-7-02-015465-4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精裝) 內容簡介
為慶祝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70周年,全面展現中華民族的文化創造能力和文學發展水平,深入揭示新中國70年來的偉大歷程、輝煌成就和寶貴經驗,激勵人們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而不懈奮斗,我們策劃出版了這套“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叢書。為將該叢書打造成思想精深、藝術精湛、制作精良的精品叢書,我們成立了叢書評審專家委員會,成員均為密切關注和深刻了解我國長篇小說創作動態的資深評論家。委員會從歷史評價、專家意見和讀者喜好等方面對新中國成立70年來眾多優秀長篇小說進行綜合評定,從中選出70部描寫我國人民生活圖景、展現我國社會全方位變革、反映社會現實和人民主體地位、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謳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精品力作。這些作品,大多為曾獲中宣部“五個一工程”獎、“茅盾文學獎”等重大***獎項的長篇小說,政治性、思想性和藝術性高度統一,代表了中國文壇70年間長篇小說創作發展的高成就。 我們致力于“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作為追求”的使命任務,通過這套叢書的出版,在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闡釋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的同時,倡導精品閱讀,帶領和推動未來的中國文學原創出版。
新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精裝) 目錄
我們致力于“把提高作品的精神高度、文化內涵、藝術價值作為追求”的使命任務,通過這套叢書的出版,在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聲音、闡釋中國精神、展現中國風貌的同時,倡導精品閱讀,引領和推動未來的中國文學原創出版。
新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精裝) 節選
《抉擇/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 市長李高成接到中陽紡織集團公司工人要鬧事的消息時,已經是凌晨四點了。中陽紡織集團公司的總經理郭中姚在電話里對他說,他們整整做了一晚上的工作也沒有說服工人們。有兩個副總經理在做工作時,都幾乎挨了打。連離休在家的黨委書記范立剛也受到了工人的圍攻,有兩個賴小子還趁機把范書記家陽臺上的玻璃給砸了。公司保安處連經濟民警算上一共出動了百十來號人也沒能頂住事,整個亂成一鍋粥了。公司宿舍區這會兒至少聚集了有三四千人,有幾個領頭的說了,他們明天一早就集體到市委門口請愿。總公司接送工人的大轎車聚集了足有二十多輛!聽說還有人正在聯系外單位的車,要是聯系不下,就用大卡車接送,而廠里的大卡車至少有四十多輛!要真讓這么多人出去了,不用說別的,只這六七十輛車聚集在市委門口就能把整個市區鬧翻了天! 剛剛睡下不到兩個小時的市長李高成頓時睡意全無,他披上衣服有些發愣地坐在床上,一時也想不出究竟該怎么辦。 中陽紡織集團公司是一個有兩萬多工人的大公司。它的前身中陽紡織廠是華北地區*大的紡織廠之一。中陽紡織廠的廠齡比共和國的年齡大一倍還多。據說是在慈禧太后手里興建起來的,在當時的中國北方可算是*大*先進的一個紡織廠。爾后風風雨雨幾十年,不管是軍閥混戰時期,抗日戰爭時期,還是解放戰爭時期,也不管是在清政府手里,舊軍閥手里,還是在日本人手里,中陽紡織廠始終都非常興旺發達,經營有方,運轉良好,資金雄厚,盈利可觀,一直是當時政府的支柱產業。雖然也有不盡如人意的時候,但從來都挺得過來,而且基本上沒有發生過什么大的停工停產事件和大的工人鬧事的情況。 解放后,中陽紡織廠經公私合營*后由政府全面接管,經過了較大規模的技術更新和改造,曾一度大顯風采,著實轟轟烈烈、紅紅火火了一番,為中華人民共和國初期的工業建設,尤其是為當地的經濟建設立下了汗馬功勞和豐功偉績。1958年“大躍進”時期,中陽紡織廠大力擴廠,使當時的工人人數幾乎翻了一番,八千多工人一躍為一萬五千多。當時省里的領導明確指示,中陽紡織廠不僅在規模上,而且在人數的增長和數量上都要成為北方**。于是,中陽紡織廠一下子陷入了**次前所未有的困境。由于缺錢,缺技術,尤其是由于同蘇聯斷交,極度短缺由蘇聯援助的機器零件,使工廠的生產幾乎全線癱瘓和崩潰。緊接著便是三年困難時期,直到1964年以后,才好不容易緩過勁來,但紅火了沒幾天,“文革”便開始了。廠里打打鬧鬧,車間開開停停,一直到了1978年之后,才開始全面整頓,技術和設備改造也重新開動,生產秩序和生產規模也才得以真正恢復。 1978年到1984年之間可以說是中陽紡織廠*發達、*繁榮、*興盛、發展*快的一個時期。廠里的工人由一萬五千多發展到兩萬多,織布機由八千臺發展到一萬五千臺,設備能力由五十萬紗錠發展到八十萬紗錠,年產值由一億一千萬元發展到接近兩億元!年利潤由二千八百萬發展到七千多萬! 1985年,中陽紡織廠正式改名為中陽紡織集團公司,下屬二十多個分廠,與此同時,雄心勃勃的中陽紡織集團公司還兼并了三個即將倒閉的工廠,救活了兩個已瀕臨破產的企業。這是中陽紡織廠的歷史上任何一個階段都無法比擬的,它給國家的貢獻也一樣是不容置疑的。 中陽紡織集團公司在1985年后開始走下坡路,到1986年以后,由盈利走向虧損。國家利稅制度的深化改革,糧棉價格的全面放開,鄉鎮企業的迅速崛起,市場經濟的進一步確立,國營大型企業的管理不善以及自身包袱越背越沉等等諸多原因,致使中陽紡織集團公司陷入越來越無法自拔的困境。截至1995年年底,除去外欠的款項,中陽紡織集團公司累計虧損和負債額已達到四億五千萬元人民幣!而*近的虧損和負債額還沒有結算出來,預計總外債額將接近六億元!從1995年2月份開始,公司便已發不出一份工資。到1995年7月份為止,離退休工人和干部每人每月二百元的生活費也全部停發。從1993年1月份開始,公司的一些分廠便開始停產。1994年底,公司的大部分分廠分公司基本上都處于停產狀態。1995年10月份,搖搖欲墜的中陽紡織集團公司終于垮了下來,公司全線停產,往日紅紅火火、震耳欲聾的中紡公司,頃刻間一片死寂。 這么大的一個國營大型企業,停工停產,加上離退休職工,近三萬工人干部沒有事情可做,而如今年關在即,再過幾天就是春節,公司的職工們已經十多個月沒領到工資了,天寒地凍,沒吃沒喝的,物價又是這樣的高,想想怎么會不出事! ……
新書--新中國70年70部長篇小說典藏:(精裝) 作者簡介
張平(1954-),當代作家,山西新絳人。長篇小說《抉擇》獲第五屆茅盾文學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山海經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朝聞道
- >
我與地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