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山西文物日歷2025年壁畫(特裝版)
-
>
老人與海
-
>
愛的教育
-
>
統編高中語文教材名師課堂教學實錄
-
>
岳飛掛帥
-
>
陽光姐姐小書房.成長寫作系列(全6冊)
-
>
名家經典:水滸傳(上下冊)
大夏書系·閱讀教育:未來閱讀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013931
- 條形碼:9787576013931 ; 978-7-5760-139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大夏書系·閱讀教育:未來閱讀 本書特色
重新定義閱讀,開啟未來閱讀新樣態 成尚榮、張俊平、李沖鋒、馮伯虎、李大市 傾力推薦 ☆基于省級課題研究,融合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進行閱讀教學創新,構建了新的閱讀教學形態與體系,對于一線教師創意教學具有很好的示范和引領作用。 ☆既有閱讀教學新視野的引領,又有好學易懂、可資借鑒的實踐示范,“未來閱讀”一本通。 ☆為一線教師尤其是青年教師開展“創意閱讀教學實踐”打開了另一扇窗,提供了很好的范例。 ☆揭示了信息技術時代閱讀與教學的未來形態,重新定義閱讀,重新定義語文課程,重新定義學習,也在重新定義未來的教育,帶給一線教師諸多教學啟發和科研啟示。 推薦篇目: 序 創造未來閱讀的格局與范式(成尚榮) P17 精塑閱讀轉型的“八種形態” P168 教師賦能未來閱讀創新 P184 信息技術時代閱讀與教學的未來形態(李沖鋒)
大夏書系·閱讀教育:未來閱讀 內容簡介
語文特級教師王金濤基于自身多年的閱讀教學實踐與課題研究,從未來閱讀的轉型變革、未來閱讀的理論架構、未來閱讀的實踐探索、未來閱讀的同行朝向等四個方面,剖析了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對于未來閱讀、未來閱讀教學所產生的深刻影響,并從數據發聲、工具賦能、場景再造、空間互聯等八個方面分享了未來閱讀的創意實踐探索。這本書揭示了信息技術時代閱讀與教學的未來形態,重新定義閱讀,重新定義語文課程,重新定義學習,也在重新定義未來的教育,能夠給一線教師諸多教學啟發和科研啟示。
大夏書系·閱讀教育:未來閱讀 目錄
CHAPTER 1
**章 未來閱讀的轉型變革
**節 未來閱讀,為未來奠基 003
第二節 影響閱讀轉型的“四個要素” 010
第三節 助推閱讀轉型的“八種思維” 014
第四節 精塑閱讀轉型的“八種形態” 017
CHAPTER 2
第二章 未來閱讀的理論架構
**節 樣本閱讀到全息閱讀的思維轉變 025
第二節 閱讀跨界與思維翻轉的范式轉換 036
第三節 思維轉型與技術升級的教學意義 046
第四節 場景應用與眾籌思維的課程價值 056
CHAPTER 3
第三章 未來閱讀的實踐探索
**節 數據發聲:建構“數據應用閱讀”新范式 071
第二節 工具助讀:分享“全唐詩”“有趣的秘密” 082
第三節 場景再造:借助“互聯網+”講好神話故事 095
第四節 空間互聯:“快樂讀書吧”的云間新樣態 104
第五節 閱讀鏈接:鏈接屬于自己的閱讀“話語圈” 112
第六節 問題清單:“問題化閱讀”的“清單革命” 122
第七節 深度閱讀:紙質書與“一屏萬卷”的博弈 131
第八節 實踐報告:技術促進閱讀轉型的行動研究 140
CHAPTER 4
第四章 未來閱讀的同行朝向
**節 未來閱讀趨向深度融合 151
第二節 學生引領未來閱讀變革 159
第三節 教師賦能未來閱讀創新 168
第四節 學校為未來閱讀而設計 174
評 論
王金濤及其《未來閱讀》的典型意義 181
信息技術時代閱讀與教學的未來形態 184
未來閱讀:信息社會發展中具有前瞻性的項目 189
后 記 未來已來,閱讀可為 195
大夏書系·閱讀教育:未來閱讀 節選
信息技術時代閱讀與教學的未來形態 李沖鋒 王金濤老師是江蘇省小學語文特級教師,多年來勤于思考、樂于探究、筆耕不輟,在教學科研方面成就斐然!段磥黹喿x》是他繼《重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新范式》(南京大學出版社2011年版)之后的又一部力作。閱讀《未來閱讀》一書,是一次開闊視野、增長知識、促發思考的愉悅的學習之旅!段磥黹喿x》這本書揭示了信息技術時代閱讀與教學的未來形態,帶給我們諸多教學啟發,也有不少科研啟示。 (一)未來閱讀挑戰未來教學 信息技術的發展對未來閱讀以及未來閱讀教學勢必產生變革性影響。《未來閱讀》這本書從信息技術對閱讀的未來影響起始,*終落腳到未來閱讀教育上,給教育教學帶來諸多啟發。 **,未來閱讀需要教師賦能。 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時代,各種“新思維”層出不窮,閱讀新形態也不斷涌現。王金濤老師臚列了“用戶思維、平臺思維、跨界思維、迭代思維、創客思維、場景思維、眾籌思維、大數據思維”等八種新思維,指出了“全息閱讀、問題閱讀、項目閱讀、泛在閱讀、跨界閱讀、創客閱讀、場景閱讀、眾籌閱讀”等八種閱讀新形態。這些新思維、閱讀新形態對教育教學提出了新要求,對教師提出了新挑戰:這些時代新思維,我們是否已經擁有?這些閱讀新形態,我們是否已經掌握?如果還沒有,我們將如何實施適應未來社會發展的閱讀教學,如何促進學生的未來閱讀?時代的發展變化,要求教師必須在信息技術與教育教學方面不斷自我賦能,不斷學習、實踐、改變。為新時代賦能、為技術發展賦能、為未來閱讀賦能、為未來教學賦能,勢在必行!唯有不斷擁抱新時代、持續接納新變化,終身學習、勇于實踐,才能應對技術發展帶來的職業挑戰,才能在不斷適應中不斷創造美好的未來。正如王金濤老師所說——“改變,迎接未來! 第二,未來閱讀需要實踐落地。 為了迎接信息技術時代的新變化,教育教學必須打破傳統的思維方式,突破固有的教學模式。這已經不再僅僅是一句口號,而必須付諸行動,變為現實?墒,如何才能做到呢?王老師對此做出了一些理論思考,提出了樣本閱讀到全息閱讀的思維轉變、閱讀跨界與思維翻轉的范式轉換、思維轉型與技術升級的教學意義、場景應用與眾籌思維的課程價值等想法。這些思考為信息技術與教學結合提供了理論支持。如果只是理論空談,那就沒有多大意思,難能可貴的是本書第三章“未來閱讀的實踐探索”舉了八個方面的實踐案例,讓我們看到了大數據、“互聯網+”等運用于教育教學的現實樣態。八個案例八種角度,向我們展示了信息技術運用于教學的廣闊空間!皵祿l聲、工具賦能、場景再造、空間互聯、閱讀鏈接、問題清單、深度閱讀、實踐報告”等八個關鍵詞,代表了信息技術應用于教育教學的八種方法,指明了八種方向。接下來,我們需要做的是,在這種八個關鍵詞所代表的方向啟發下,結合自己的教育教學,創造性地運用信息技術,開拓屬于自己的大數據、“互聯網+”時代的課堂教學。唯有在實踐中才能創造出未來。未來閱讀與未來閱讀教育不在未來時間之中,而在實踐創造之中。正如成尚榮先生所言:“未來不是等來的,而是創造出來的! 第三,未來閱讀需要價值引領。 技術的發展是一把雙刃劍,在給人們帶來便利的同時,也帶來一些難免的危害與潛在的危險。如何認識新技術的價值,如何利用好新技術,成為我們需要認真而慎重對待的問題。王老師非常清醒而清晰地說:“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時代,閱讀本身不是目的,我們真正的目的是讓每一個學生都能得到幫助,獲得*大的自由,體現*大的價值,提升閱讀的幸福指數。所以,引領未來閱讀改革方向的依然是人,我們的學生!比耸且磺猩鐣顒拥哪康,學生是一切教育活動的目的。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時代的教育,不能沉淪在大數據里、淪陷在互聯網里,更不能失控于人工智能。作為教師,在教育教學中,一定始終把人——學生放在*重要的位置,教會學生掌握信息技術工具,而不是相反——任學生被信息技術所控制。只有牢牢把握“人”的準繩、“人的發展”的尺度,教育才不至在信息技術的強大漩渦中迷失,“人”才能在信息技術發展的潮流中站立,立德樹人的教育任務才能很好地完成。 (二)未來閱讀的科研前瞻 《未來閱讀》這本書王金濤老師籌劃、研究了六七年之久,才終至出版。這是教師教學科研的一個典型案例。從王老師教學科研成功的經歷中,可以覓得一些教師教學科研的啟發。 **,基于教學,沉積厚淀。 王金濤老師的教學科研始終立足于他所從事的語文教學,專注于他感興趣的閱讀教學。他的**本書《重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新范式》聚焦閱讀教學的范式轉型,這本《未來閱讀》仍然聚焦閱讀與閱讀教學。多年來,王老師在閱讀教學領域里辛勤耕耘著、默默積累著,終至可以寫出這部頗具分量的專著。這本書的成功是厚積薄發、水到渠成的結果。這啟發我們,教師從事教學科研,要立足于自己*為熟悉的教育教學實踐,專注于自己感興趣的教學領域,靜下心來,長期耕耘,沉積厚淀,終會有所成就。 第二,是聚焦前沿,站位高端。 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信息技術廣泛而深刻地影響著時代發展與社會變革,也給教育教學帶來重大的影響。這些影響不僅僅是教學手段、方式方法等的工具性變革,更有思維方式的變革、教學范式的轉型和學習方式的革命。面對新的信息技術所帶來的沖擊、挑戰與機遇,教育教學如何面對,又將如何應對,將成為一個時代的教學問題。聚焦到語文教育上,信息技術將帶來閱讀形態的轉變與閱讀教學范式的轉型。閱讀的新時代來臨了,閱讀教學將如何面對與應對呢?這是非常值得探討的問題。王金濤老師就是對這一教學的時代問題進行探索的先行者。他敏銳地捕捉到了時代發展的信息,認識到科技發展對教育教學變革將產生的重大影響,順勢而為,聚焦到未來閱讀的研究上,致力于探究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技術對閱讀與閱讀教學的現實影響與未來推動。王老師所做的是一個前沿性課題,這種前沿性本身就具有自足的價值,體現出強烈的時代性、現實性。常言道“站得高才能看得遠”。王老師的課題研究的站位是高端的,他是站在時代發展趨勢的高度來看待閱讀而至未來閱讀的,是站在“人的發展”的教育高度來看待小學語文教學中的閱讀教學的。這種高端站位使他的研究具有了高瞻遠矚的視野與準確的研究定位。王老師的做法啟發我們,在教學科研中盡量選擇前沿性課題,高站位地展開課題研究。 第三,鍥而不舍,終有所成。 做研究需要有一股韌勁。咬住一個有價值的課題,堅定不移地鉆下去,鍥而不舍地做下去,才能成功。堅持不一定成功,但成功一定需要堅持。一定要做有難度而有價值的事情。只要有興趣、有決心,持之以恒,一定能夠做好。研究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時代的閱讀與閱讀教學,是一個很有難度的課題。一是難在“前沿”,沒有更多可資借鑒的成果,充滿不確定性;二是難在“跨界”,以語文老師的身份研究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實在是有些“跨界”。“難”不怕,只要有價值,有興趣、決心和毅力,就可以成功。六七年的時間里,王老師始終圍繞“大數據時代背景下小語閱讀范式變革”進行思考、研究,先后撰寫和發表了多篇相關論文。這本書就是在這些論文的基礎上寫成的。王老師這種抓住一個課題鍥而不舍研究下去的精神與做法,很值得學習。 《未來閱讀》一書以其高端的站位、前瞻的眼光展示了以大數據、“互聯網+”、人工智能等為代表的信息技術時代未來閱讀與未來閱讀教學的樣態,同時提供了實踐的可鑒案例與可行方法,為我們打開了一片嶄新的閱讀天地與教學空間。未來在閱讀賦能中形成,在教學創造中實現。未來閱讀,先從這本《未來閱讀》開始吧! 2020年4月26日 于上海七星海畔臥書公室 (作者系中國浦東干部學院副教授)
大夏書系·閱讀教育:未來閱讀 作者簡介
王金濤,高級教師,江蘇省小學語文特級教師,“333高層次人才培養工程”培養對象,青年崗位能手,F任教于南京市銀城小學。致力于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范式變革研究與未來閱讀實踐,在《人民教育》等刊物發表文章100多篇,多篇被《人大復印報刊資料》全文轉發,著有《重塑小學語文閱讀教學新范式》,“小學語文‘閱讀教學范式’的研究與實踐”獲2013年江蘇省教學成果獎一等獎(獨立承擔)。應邀到上海、浙江、安徽等地上課、作講座百余場。
- >
姑媽的寶刀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唐代進士錄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自卑與超越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