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國之重器出版工程 物聯網服務平臺技術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408892
- 條形碼:9787121408892 ; 978-7-121-40889-2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國之重器出版工程 物聯網服務平臺技術 內容簡介
基于物聯網技術領域的近期新研究進展及其發展趨勢,本書對物聯網服務平臺技術的相關內容進行了全面、系統的闡述,內容涵蓋了物聯網服務平臺的關鍵支撐技術、體系架構模型,以及設備管理、連接管理、數據管理、應用使能和安全保障等核心技術問題;在此基礎上對當前具有代表性的物聯網服務平臺的技術特點進行了對比分析,并對霧計算等新興信息技術在物聯網服務環境中的應用進行了討論和展望。
國之重器出版工程 物聯網服務平臺技術 目錄
第 1章 物聯網服務平臺概述 001
1.1 物聯網服務平臺發展現狀 001
1.2 物聯網服務平臺在物聯網架構中的地位與作用 003
1.3 物聯網服務平臺功能 007
1.4 物聯網服務平臺關鍵技術 010
1.4.1 設備管理技術 010
1.4.2 連接管理技術 011
1.4.3 數據管理技術 011
1.4.4 應用使能技術 013
1.4.5 服務安全技術 013
1.5 物聯網應用 014
1.5.1 智能工業 015
1.5.2 智能農業 016
1.5.3 智能物流 016
1.5.4 智能交通 018
1.5.5 智能電網 019
1.5.6 智能環保 019
1.5.7 智能醫療 021
1.5.8 智能安防 022
1.5.9 智能家居 022
1.6 本章小結 024
第 2章 物聯網服務平臺技術基礎 025
2.1 SOA技術 025
2.1.1 SOA基本概念 025
2.1.2 SOA對服務的要求 026
2.1.3 SOA模型 027
2.1.4 面向服務 029
2.1.5 企業服務總線(ESB) 031
2.1.6 事件驅動的結構 034
2.2 Web服務技術 035
2.2.1 Web服務架構(WSA) 037
2.2.2 Web服務分析 040
2.3 云計算技術 041
2.3.1 云計算思想 041
2.3.2 云計算所帶來的計算模式變革 042
2.3.3 云計算架構 044
2.3.4 基礎設施即服務 047
2.3.5 平臺即服務 048
2.3.6 應用即服務 050
2.3.7 云計算在物聯網中的應用 051
2.4 本章小結 054
第3章 物聯網服務平臺架構 055
3.1 物聯網服務平臺的特點及面對的挑戰 055
3.2 物聯網服務平臺架構的概念模型 060
3.2.1 物聯網服務平臺架構核心概念的抽象 060
3.2.2 物聯網服務平臺架構的領域模型 063
3.3 物聯網服務平臺架構的信息模型 066
3.3.1 信息模型描述 066
3.3.2 信息的流向及其生命周期 071
3.4 物聯網服務平臺架構的功能模型 072
3.4.1 設備及應用功能模塊 073
3.4.2 通信功能 073
3.4.3 物聯網服務功能模塊 074
3.4.4 虛擬實體 076
3.4.5 物聯網服務組織功能模塊 077
3.4.6 物聯網流程管理功能模塊 078
3.4.7 管理功能模塊 079
3.4.8 安全功能模塊 080
3.5 物聯網服務平臺架構的部署 081
3.6 本章小結 082
第4章 設備管理技術 083
4.1 物聯網設備管理技術 083
4.1.1 REST架構風格 083
4.1.2 LWM2M架構 085
4.1.3 CoAP概述 086
4.1.4 CoAP交互模型 087
4.1.5 CoAP與HTTP 087
4.2 物聯網泛在設備接入與資源管理平臺 088
4.2.1 物聯網系統設備接入架構 088
4.2.2 復雜事件處理技術 095
4.2.3 數據存儲技術 097
4.2.4 數據融合技術 100
4.2.5 數據服務技術 102
4.2.6 智能接入技術 105
4.3 本章小結 106
第5章 連接管理技術 107
5.1 連接管理平臺 107
5.1.1 技術架構 109
5.1.2 中國移動的物聯網連接管理平臺 111
5.1.3 應用架構 113
5.1.4 系統部署 115
5.1.5 國外幾家典型連接管理平臺 115
5.1.6 典型連接管理平臺對比 118
5.2 連接方式管理 119
5.2.1 連接面臨的挑戰 119
5.2.2 應對策略 121
5.3 幾種連接方式的應用場景 123
5.3.1 NB-IoT連接應用場景 123
5.3.2 增強型機器類型通信連接技術 127
5.3.3 面向5G無縫連接的云無線接入網 132
5.4 連接協議管理 135
5.4.1 物聯網協議選擇 135
5.4.2 幾種物聯網連接協議的簡述 137
5.4.3 物聯網連接協議的分析與比較 143
5.5 本章小結 147
第6章 物聯網數據管理技術 148
6.1 物聯網數據 148
6.1.1 物聯網數據的特點 148
6.1.2 物聯網數據的來源 150
6.2 物聯網數據平臺 151
6.2.1 分布式數據庫 151
6.2.2 內存數據庫 153
6.2.3 結構化數據的管理技術 154
6.2.4 MySQL 數據庫管理技術 155
6.3 非結構化數據管理技術 156
6.3.1 NoSQL非結構化數據管理技術 156
6.3.2 HBase非結構化數據管理技術 157
6.3.3 Hadoop分布式文件管理技術 158
6.3.4 物聯網數據多級存儲管理技術 159
6.4 物聯網數據分發技術 163
6.4.1 發布/訂閱架構 163
6.4.2 發布/訂閱的特點 164
6.4.3 發布/訂閱相關技術 166
6.4.4 發布/訂閱通信架構 167
6.4.5 數據分發服務結構 167
6.4.6 接口定義語言(IDL) 169
6.5 本章小結 170
第7章 應用使能平臺技術 171
7.1 應用使能平臺體系架構 171
7.1.1 應用使能平臺功能組成 173
7.1.2 應用使能平臺系統組成 174
7.2 應用使能平臺的核心技術與發展趨勢 178
7.2.1 物聯網應用使能平臺的核心技術 178
7.2.2 物聯網應用使能平臺的發展趨勢 179
7.3 典型物聯網應用使能平臺 181
7.4 應用使能平臺評價標準 182
7.5 本章小結 184
第8章 物聯網服務安全技術 185
8.1 物聯網服務的安全問題 185
8.1.1 物聯網安全現狀 185
8.1.2 物聯網服務面臨的安全挑戰 187
8.2 物聯網服務安全架構 189
8.2.1 安全需求 189
8.2.2 安全系統組成 190
8.2.3 安全功能體系 192
8.2.4 物聯網服務安全防護系統設計 194
8.3 物聯網服務安全支撐技術 195
8.3.1 身份認證協議 195
8.3.2 身份認證機制 199
8.3.3 實體身份管理 201
8.3.4 密鑰管理 203
8.4 物聯網服務接入安全技術 205
8.4.1 服務訪問控制 205
8.4.2 數據傳輸機密性 207
8.4.3 數據傳輸完整性保護 208
8.5 物聯網服務平臺安全技術 209
8.6 物聯網服務數據安全技術 211
8.6.1 數據采集安全 211
8.6.2 數據共享安全 212
8.6.3 數據融合安全 212
8.6.4 數據隱私保護 213
8.6.5 邊緣計算數據處理安全 214
8.7 物聯網安全服務 216
8.7.1 分級安全管控 216
8.7.2 軟件定義安全 217
8.7.3 安全服務鏈 218
8.8 物聯網安全監測與管理 221
8.8.1 物聯網威脅感知 221
8.8.2 安全策略智能運維 230
8.8.3 威脅檢測與應急處置 231
8.9 本章小結 231
第9章 國內外物聯網服務平臺介紹 232
9.1 概述 232
9.2 通信領域的物聯網服務平臺 235
9.2.1 中國移動的OneNET 236
9.2.2 華為的OceanConnect 239
9.2.3 沃達豐的GDSP 243
9.2.4 諾基亞的IMPACT 246
9.3 互聯網領域的物聯網服務平臺 248
9.3.1 阿里的Link物聯網平臺 249
9.3.2 亞馬遜的AWS IoT平臺 251
9.4 軟件/系統服務領域的物聯網服務平臺 256
9.4.1 小米的IoT平臺 256
9.4.2 IBM的Watson IoT Platform 260
9.4.3 騰訊的QQ物聯智能平臺 264
9.4.4 微軟的Azure IoT平臺 267
9.5 垂直與創業領域的物聯網服務平臺 270
9.5.1 樹根互聯的根云平臺 271
9.5.2 GE的Predix平臺 274
9.5.3 機智云的機智云平臺 277
9.6 環境對比 280
9.7 本章小結 282
第 10章 霧計算技術 283
10.1 霧計算概念與起源 283
10.1.1 霧計算的概念 283
10.1.2 霧計算與其他近似概念的對比 285
10.1.3 霧計算的由來 287
10.2 云霧協同 288
10.2.1 云霧協同的概念 288
10.2.2 云霧協同模型下的任務分配機制 290
10.3 本章小結 292
參考文獻 293
1.1 物聯網服務平臺發展現狀 001
1.2 物聯網服務平臺在物聯網架構中的地位與作用 003
1.3 物聯網服務平臺功能 007
1.4 物聯網服務平臺關鍵技術 010
1.4.1 設備管理技術 010
1.4.2 連接管理技術 011
1.4.3 數據管理技術 011
1.4.4 應用使能技術 013
1.4.5 服務安全技術 013
1.5 物聯網應用 014
1.5.1 智能工業 015
1.5.2 智能農業 016
1.5.3 智能物流 016
1.5.4 智能交通 018
1.5.5 智能電網 019
1.5.6 智能環保 019
1.5.7 智能醫療 021
1.5.8 智能安防 022
1.5.9 智能家居 022
1.6 本章小結 024
第 2章 物聯網服務平臺技術基礎 025
2.1 SOA技術 025
2.1.1 SOA基本概念 025
2.1.2 SOA對服務的要求 026
2.1.3 SOA模型 027
2.1.4 面向服務 029
2.1.5 企業服務總線(ESB) 031
2.1.6 事件驅動的結構 034
2.2 Web服務技術 035
2.2.1 Web服務架構(WSA) 037
2.2.2 Web服務分析 040
2.3 云計算技術 041
2.3.1 云計算思想 041
2.3.2 云計算所帶來的計算模式變革 042
2.3.3 云計算架構 044
2.3.4 基礎設施即服務 047
2.3.5 平臺即服務 048
2.3.6 應用即服務 050
2.3.7 云計算在物聯網中的應用 051
2.4 本章小結 054
第3章 物聯網服務平臺架構 055
3.1 物聯網服務平臺的特點及面對的挑戰 055
3.2 物聯網服務平臺架構的概念模型 060
3.2.1 物聯網服務平臺架構核心概念的抽象 060
3.2.2 物聯網服務平臺架構的領域模型 063
3.3 物聯網服務平臺架構的信息模型 066
3.3.1 信息模型描述 066
3.3.2 信息的流向及其生命周期 071
3.4 物聯網服務平臺架構的功能模型 072
3.4.1 設備及應用功能模塊 073
3.4.2 通信功能 073
3.4.3 物聯網服務功能模塊 074
3.4.4 虛擬實體 076
3.4.5 物聯網服務組織功能模塊 077
3.4.6 物聯網流程管理功能模塊 078
3.4.7 管理功能模塊 079
3.4.8 安全功能模塊 080
3.5 物聯網服務平臺架構的部署 081
3.6 本章小結 082
第4章 設備管理技術 083
4.1 物聯網設備管理技術 083
4.1.1 REST架構風格 083
4.1.2 LWM2M架構 085
4.1.3 CoAP概述 086
4.1.4 CoAP交互模型 087
4.1.5 CoAP與HTTP 087
4.2 物聯網泛在設備接入與資源管理平臺 088
4.2.1 物聯網系統設備接入架構 088
4.2.2 復雜事件處理技術 095
4.2.3 數據存儲技術 097
4.2.4 數據融合技術 100
4.2.5 數據服務技術 102
4.2.6 智能接入技術 105
4.3 本章小結 106
第5章 連接管理技術 107
5.1 連接管理平臺 107
5.1.1 技術架構 109
5.1.2 中國移動的物聯網連接管理平臺 111
5.1.3 應用架構 113
5.1.4 系統部署 115
5.1.5 國外幾家典型連接管理平臺 115
5.1.6 典型連接管理平臺對比 118
5.2 連接方式管理 119
5.2.1 連接面臨的挑戰 119
5.2.2 應對策略 121
5.3 幾種連接方式的應用場景 123
5.3.1 NB-IoT連接應用場景 123
5.3.2 增強型機器類型通信連接技術 127
5.3.3 面向5G無縫連接的云無線接入網 132
5.4 連接協議管理 135
5.4.1 物聯網協議選擇 135
5.4.2 幾種物聯網連接協議的簡述 137
5.4.3 物聯網連接協議的分析與比較 143
5.5 本章小結 147
第6章 物聯網數據管理技術 148
6.1 物聯網數據 148
6.1.1 物聯網數據的特點 148
6.1.2 物聯網數據的來源 150
6.2 物聯網數據平臺 151
6.2.1 分布式數據庫 151
6.2.2 內存數據庫 153
6.2.3 結構化數據的管理技術 154
6.2.4 MySQL 數據庫管理技術 155
6.3 非結構化數據管理技術 156
6.3.1 NoSQL非結構化數據管理技術 156
6.3.2 HBase非結構化數據管理技術 157
6.3.3 Hadoop分布式文件管理技術 158
6.3.4 物聯網數據多級存儲管理技術 159
6.4 物聯網數據分發技術 163
6.4.1 發布/訂閱架構 163
6.4.2 發布/訂閱的特點 164
6.4.3 發布/訂閱相關技術 166
6.4.4 發布/訂閱通信架構 167
6.4.5 數據分發服務結構 167
6.4.6 接口定義語言(IDL) 169
6.5 本章小結 170
第7章 應用使能平臺技術 171
7.1 應用使能平臺體系架構 171
7.1.1 應用使能平臺功能組成 173
7.1.2 應用使能平臺系統組成 174
7.2 應用使能平臺的核心技術與發展趨勢 178
7.2.1 物聯網應用使能平臺的核心技術 178
7.2.2 物聯網應用使能平臺的發展趨勢 179
7.3 典型物聯網應用使能平臺 181
7.4 應用使能平臺評價標準 182
7.5 本章小結 184
第8章 物聯網服務安全技術 185
8.1 物聯網服務的安全問題 185
8.1.1 物聯網安全現狀 185
8.1.2 物聯網服務面臨的安全挑戰 187
8.2 物聯網服務安全架構 189
8.2.1 安全需求 189
8.2.2 安全系統組成 190
8.2.3 安全功能體系 192
8.2.4 物聯網服務安全防護系統設計 194
8.3 物聯網服務安全支撐技術 195
8.3.1 身份認證協議 195
8.3.2 身份認證機制 199
8.3.3 實體身份管理 201
8.3.4 密鑰管理 203
8.4 物聯網服務接入安全技術 205
8.4.1 服務訪問控制 205
8.4.2 數據傳輸機密性 207
8.4.3 數據傳輸完整性保護 208
8.5 物聯網服務平臺安全技術 209
8.6 物聯網服務數據安全技術 211
8.6.1 數據采集安全 211
8.6.2 數據共享安全 212
8.6.3 數據融合安全 212
8.6.4 數據隱私保護 213
8.6.5 邊緣計算數據處理安全 214
8.7 物聯網安全服務 216
8.7.1 分級安全管控 216
8.7.2 軟件定義安全 217
8.7.3 安全服務鏈 218
8.8 物聯網安全監測與管理 221
8.8.1 物聯網威脅感知 221
8.8.2 安全策略智能運維 230
8.8.3 威脅檢測與應急處置 231
8.9 本章小結 231
第9章 國內外物聯網服務平臺介紹 232
9.1 概述 232
9.2 通信領域的物聯網服務平臺 235
9.2.1 中國移動的OneNET 236
9.2.2 華為的OceanConnect 239
9.2.3 沃達豐的GDSP 243
9.2.4 諾基亞的IMPACT 246
9.3 互聯網領域的物聯網服務平臺 248
9.3.1 阿里的Link物聯網平臺 249
9.3.2 亞馬遜的AWS IoT平臺 251
9.4 軟件/系統服務領域的物聯網服務平臺 256
9.4.1 小米的IoT平臺 256
9.4.2 IBM的Watson IoT Platform 260
9.4.3 騰訊的QQ物聯智能平臺 264
9.4.4 微軟的Azure IoT平臺 267
9.5 垂直與創業領域的物聯網服務平臺 270
9.5.1 樹根互聯的根云平臺 271
9.5.2 GE的Predix平臺 274
9.5.3 機智云的機智云平臺 277
9.6 環境對比 280
9.7 本章小結 282
第 10章 霧計算技術 283
10.1 霧計算概念與起源 283
10.1.1 霧計算的概念 283
10.1.2 霧計算與其他近似概念的對比 285
10.1.3 霧計算的由來 287
10.2 云霧協同 288
10.2.1 云霧協同的概念 288
10.2.2 云霧協同模型下的任務分配機制 290
10.3 本章小結 292
參考文獻 293
展開全部
國之重器出版工程 物聯網服務平臺技術 作者簡介
郭建立,中國電子科技集團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國防重點實驗室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通信網絡總體、移動計算、物聯網、以及網絡服務等技術研究工作,作為課題負責人先后承擔973子課題1項、軍隊預研課題5項;曾獲得國防發明專利5項,發表高質量學術論文10篇。
書友推薦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回憶愛瑪儂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