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裝備建設科學性、針對性、前瞻性理論探索與實踐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8123296
- 條形碼:9787118123296 ; 978-7-118-12329-6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裝備建設科學性、針對性、前瞻性理論探索與實踐 內容簡介
本書首先介紹裝備建設的科學性、針對性、前瞻性的概念內涵,對國外保持裝備建設科學性、針對性、前瞻性的主要做法和啟示進行系統梳理和總結,得出有益的借鑒和參考。此外,還重點對我軍裝備建設的成就進行梳理和總結,對國內外軍事強國武器裝備技術發展進行了展望。
裝備建設科學性、針對性、前瞻性理論探索與實踐 目錄
第二章 國外保持裝備建設科學性、針對性、前瞻性的主要做法及啟示
第三章 國內裝備建設科學性、針對性、前瞻性的做法和啟示
第四章 國內高技術和高端產品研發的先進理念、做法和啟示
第五章 加強裝備建設科學性、針對性、前瞻性的對策建議
第六章 世界軍事強國武器裝備與發展展望
第七章 世界軍事技術發展展望
第八章 21世紀具有科學性、針對性、前瞻性的武器裝備掃描
第九章 21世紀引領和對裝備建設產生重要影響的軍事戰略和作戰概念
第十章 協同創新及主要國家開展國防科技協同創新的做法
第十一章 21世紀局部戰爭中橫空出世、聲名鵲起的幾種新型裝備
第十二章 新中國40年裝備建設重大事件記錄
第十三章 高度警惕和防止誤入"科技迷霧
第十四章 以“能打仗、打勝仗”標準推進裝備建設
第十五章 歷史的叩問
第十六章 大國重器強國柱石
后記
參考文獻
裝備建設科學性、針對性、前瞻性理論探索與實踐 節選
《裝備建設科學性、針對性、前瞻性理論探索與實踐》: 四、面對科技迷霧的思考 科技迷霧是科技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具有天然的模糊性、欺騙性。一旦被國家和組織用來作為競爭和博弈的手段,其后果是嚴重的、不可估計的。當今世界正面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以往單純以西方為主導的國際體系和格局正在發生改變。同時,這也是一個科技迅猛發展、科技迷霧叢生的時代,大國競爭和博弈將更加激烈。在裝備建設和國防科技發展的重大決策中,更需要透過現象看本質,提高對科技迷霧的辨識力,保持良好的戰略定力,遵循裝備建設的客觀規律,從源頭抓起,從根本人手,綜合施策,為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中華民族崛起提供強大國防科技支撐。 (一)提高對科技迷霧危害性的認識 孫子日:不戰而屈人之兵,善之善者也。科技迷霧,可以兵不血刃而取得競爭的主動權。以科技迷霧遲滯對方的發展,無論從經濟上、道義上,還是從戰略上看,都比發動一場戰爭容易和劃算。雖然制造科技迷霧屬于欺詐行為,不體面也不光彩。但為了實現戰略目的,有些國家,戰爭尚可以“莫須有”之名發動,又怎能保證“科技迷霧”不成為其險惡用心的選項?中國是一個負責任的大國,中華民族是一個光明磊落的民族,我們愛好和平、致力于和平發展。但是中國也有句古話: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無。生于憂患,死于安樂。在和平發展的進程中,必須居安思危,看到樹欲靜而風不止,時代在變,但美國視我為其稱霸世界的*大障礙,阻止我中華民族崛起的圖謀永遠不會改變。在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科技迷霧”將是必須用到的*有殺傷力的武器。對此,我們必須給予高度重視,未雨綢繆。 (二)強化科技戰略管理 戰略上的“迷霧”還須從戰略上來應對。科技迷霧表面上影響的是判斷力,實際上干擾的是戰略定力,以達到*終削弱綜合競爭力的目的。科技戰略管理是科技發展管理的*高層次。加強科技戰略管理就是要站在科技發展全局的高度,遵循科技發展規律,瞄準世界科技前沿,科學制定科技發展的總體規劃、發展政策。在這里,必須學會從政治的高度審視科技問題,依據本國實際統籌科技資源,構建科技創新體系,探索協同創新模式,對具有緊迫戰略需求的重大領域科學布局,形成強大的戰略科技力量,搶占新時代的科技制高點。做到你有千變萬化,我有一定之規,以不變對萬變,牢牢把握科技發展的大方向和主動權。國防科技作為科技的重要組成部分,更是如此,必須從頂層上、戰略上來考量。 (三)加強基礎科學研究 兵來將擋,水來土掩。技術上的“陷阱”要通過技術來破解。基礎研究是開展科學研究的基礎,是技術創新和發展的源頭。一個國家的基礎研究能力和水平將決定一個國家的科技實力,同時也是提升技術預警能力和防止技術突襲的有效和唯一手段。必須加強基礎研究,實現前瞻性基礎研究、引領性原創成果、顛覆性技術的重大突破;要增加技術敏感性和敏銳性,不為浮云遮望眼,對新興領域科技加強跟蹤研究,善于發現新機理,找出新規律,抓住新的技術增長點,夯實見微知著、窺一斑而知全豹的本領,提高技術預警和防止技術突襲能力。 (四)重視教育和提高全民的科學素養 科學知識是辨識科學迷霧的重要武器,沒有科學知識的民族是沒有辨識力的,而沒有辨識力的民族是沒有希望的。然而,科學知識的獲取又是枯燥的、艱苦的,要從學校教育人手,從青少年抓起,要科學設置教育課程,讓科學家進教材、進課堂、做榜樣、立標桿,積極營造學科學、愛科學的氛圍;同時,必須加強全民的科技知識普及教育,強化全民的科技素養,培養全民的科學思維,在全社會培育崇尚科學、尊重科學的土壤,讓崇尚科學成為時代的主旋律,尊重科學成為民族精神,培養和造就一批具有國際視野和戰略思維,又有專業精神的科技精英。 (五)開展對重大迷霧問題研究并及時公布結果 假亦真來真亦假,謠言止于智者。解鈴還須系鈴人,科技迷霧還需要科技的力量去驅散。要組織國家專業力量,及時對一些影響科技發展方向、關系國計民生、容易引起三觀奇變的重大現實問題進行研究。要建立權威發聲平臺,及時公布研究結果,以正視聽。要加強媒體的管理,提高主流媒體的公信力,建立責任追究機制,嚴懲不負責任的媒體:要重視媒體人的職業道德建設,善于講好中國故事,傳播中國正義之音。堅決禁止炒作,杜絕道聽途說、以訛傳訛。送宇宙一方清澈,還地球一片藍天,給世人一個清醒。 ……
裝備建設科學性、針對性、前瞻性理論探索與實踐 作者簡介
趙國安,海軍研究院研究員,主持多項軍內科研試驗任務,從事海軍武器裝備與軍事技術等方面的研究。發表學術論文40余篇,SCI、EI檢索18篇,授權國家專利7項。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姑媽的寶刀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