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戴面具的海/去冒險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1212563
- 條形碼:9787521212563 ; 978-7-5212-1256-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戴面具的海/去冒險 本書特色
★ 去冒險,去想不到的地方解一個謎 ★ 守望童年、感恩生命,感天動地的深情大愛,直擊心靈的悲憫情懷。 《戴面具的海》從頭到尾都給讀者帶來一種撲朔迷離、似有若無、不可思議而又令人驚悚的神奇感、神秘感,可讀性非常強。它寫孩子的成長,卻別有洞天,也可以認為,此作實際上寫的是一個深邃的哲學命題。 ——著名評論家 樊發稼
戴面具的海/去冒險 內容簡介
男孩海的生活因為一副面具而改變了。 海和媽媽逛街來到一家藏飾小店,他被一副掛在柱子上的面具吸引了。看店的藏族老阿媽把面具送給了海。然而,面具戴上之后卻摘不下來了。 海只能戴著面具吃飯、上學、跳街舞、在美術課上給同學當模特、去同學家參加生日派對、去醫院看望生病的奶奶…… 海和好朋友壁虎、夏蕾生想了很多辦法試圖把面具摘下來。然而一切都是枉然,面具仿佛長在了海的臉上。 奶奶生命垂危,海多么想摘下面具讓奶奶好好看看自己呀!在奶奶的觸摸下,面具真的離開了海的臉。 摘下面具的海還是原來那個海么?
戴面具的海/去冒險 目錄
戴面具的海/去冒險 節選
一 “卓瑪” “卓瑪”的門是用很厚重的原木做的,顏色古舊,上半部裝著毛玻璃,透出屋里橘黃的光。 海和媽媽正要推門進去的時候,里面傳出了一個聲音。那聲音舒緩、沉啞,像耐心的勸慰,又像是真摯的鼓動…… 門虛掩著,這個聲音在說什么他們聽得很清楚: 走吧,人間的孩子! 與一個精靈手拉著手, 走向荒野和河流, 這個世界哭聲太多了,你不懂。 海確實不懂,說什么呢?但媽媽覺得這幾句話似曾相識,像什么時候在什么地方讀到過或是聽到過,只是這個什么時候什么地方都太遙遠了,一時想不起來。 媽媽怔了怔,猶豫了一下,還是推開了門。 門后裝了一串銅鈴,一推門,一陣丁丁當當的響聲,一股濃郁的檀香味撲面而來,然后看見的就是琳瑯滿目、稀奇古怪的飾品。“卓瑪”是一家藏飾店,媽媽只要在這一帶逛街,一定會來這家小店看看。 店不大,沒有客人,只有一個穿著藏袍的老阿媽微笑著望向他們。 就她一個人嗎?那剛才是誰在說話呢?那幾句話可不像是這位藏族老阿媽說的。一張用厚木板搭成的簡易桌子上放著一臺電視機,可能剛才老阿媽在看電視,看見他們進來就關掉了吧。 “歡迎光臨,你想要什么?”老阿媽問媽媽,她的普通話說得很生硬,這就更加能確定,剛才他們聽到的與她無關。 “隨便看看。”媽媽說,然后拿著銀的、玉的、蜜蠟的、綠松石的和其他各種材質的飾品在手指、手腕、頸項、耳垂上比試著。 一個男孩自然是不會對這些東西感興趣的。要是往常,海會問媽媽要過手機找一個角落坐下玩游戲;但這會兒,他被一個面具吸引了。 那面具掛在一根滿是樹疤的大柱子上:臉是綠色的,眉毛像兩把劍,眼睛惡狠狠地瞪得很大,鼻子皺成一團,一張大嘴鮮紅鮮紅的,嘴角還掛著一滴血。 老阿媽見海總盯著面具看,就走過去,把它取下來遞給海,微笑著示意他戴戴看。 這是什么樹的樹皮做的吧,薄薄的,很輕。系在面具上的細繩幾乎是透明的,拉了拉,彈性很好,讓人懷疑是蜘蛛吐的絲擰成的。海戴上面具,把細繩套在腦后。哈!大小正好,好像比著他的臉做的,哪兒哪兒都貼合,簡直嚴絲合縫。 老阿媽望著海滿意地點點頭,眼里閃著慈愛的光。 “哇,我要吃了你!”海張牙舞爪地撲向媽媽。 媽媽正欣賞著手腕上的一串綠松石手鏈,一點也沒被海嚇著。她用欣賞綠松石的眼光欣賞著海,說:“真不錯,挺酷的。” *終,媽媽買下了那串綠松石手鏈——她每次來“卓瑪”都不會空著手回。手鏈和媽媽身上亞麻質地的墨綠色長裙很搭,她很喜歡民族風格濃郁的衣飾,蠟染、扎染、繡片、盤扣、銀掛件、玉簪子……在媽媽身上常常能看到這些東西。 “這個,我也要。”海指指他的臉說。 “送你了。”老阿媽說。 “怎么好意思……”媽媽堅持著,“要給錢的。” 老阿媽堅決地擺擺手,笨拙地說:“不要錢,孩子,玩。”然后替他們拉開了店門。 媽媽只得牽著海走了。 一路上,海出盡了風頭,回頭率百分之百。*關注他的還是孩子,有一個小女孩被嚇得哇的一聲哭了起來,但更多的孩子被嚇笑了。特別是男孩,羨慕得不得了,還有人忍不住上前來問這是哪兒買的。海當然不會說,要是滿街的孩子都戴一個這樣的面具就無聊透了。不過,這也不可能吧,“卓瑪”好像就這一個面具。況且,不是買的,是送的。 回到家,媽媽忙著做飯。海先是照了一陣鏡子——他從來沒對鏡子這種東西有過這么濃厚的興趣,然后開始比畫動作,都是些電影電視里的英雄啊俠客啊壞蛋啊魔鬼啊常比畫的一些經典動作。 渴了,海想把面具摘下來喝水,又想看看戴著面具能不能喝,沒想到,一點問題都沒有。喝了水,海又想吃冰糕,就戴著面具吃,一切順利。海情不自禁摸摸自己臉上的面具,這真是一個讓人稱心如意的寶貝,干什么都不礙事。 丁零零——電話響了。海接了,是爸爸打來的,說他外面有應酬,吃完晚飯再回。海有些失望,他很想爸爸快點回來,看看他的面具。 “那你吃完飯要早點回,喝了酒就不要開車。”海學著媽媽的口氣說。 “臭小子!”要在以往,爸爸會笑著這樣罵他一句,但今天爸爸好像沒這個興致,只含糊地敷衍了他一句什么就掛了電話,聲音聽上去疲憊又焦躁。 一會兒,媽媽就叫海吃飯了。 戴著面具可以喝水,可以吃冰糕,海相信戴著它吃飯也是不在話下的,但媽媽肯定不答應,還是先把它摘下來吧。 海用左手的食指和拇指叉住面具的下巴,右手拉開套在后腦勺的細繩,兩只手同時向上,可是面具紋絲不動。海又試了一次,還是這樣。而且,海已經感覺不到面具和自己的臉之間存在縫隙,它們不再面具是面具、臉是臉。它們融為一體,面具長在了他的臉上——或者說,他的臉就是面具。 明白了這一點,海傻掉了。 怎么會這樣?面具摘不下來了! 如果是這樣,永遠是這樣,好玩嗎?不好玩吧?不過,也不是太糟吧?除了有點嚇人,還是蠻酷的,再說吃吃喝喝一點都不受影響。 媽媽又在催他了,海來到飯廳。 “怎么還戴著面具?快摘了。”媽媽說著,過來幫他摘面具。 跟海一樣,她也沒能把面具摘下來。 “怎么、怎么可能呢?”媽媽心慌意亂地嘟噥著,把海拉到燈光下,抱著海的頭,讓他的頭對著燈光,仔細看著面具和他臉上皮膚的重合處,一點縫隙都沒有,摸上去,只有一圈淺淺的凸痕。 媽媽跌坐在凳子上,臉色蒼白。 過了一會兒,她又沖上來,抱著海的頭如此這般地努力了一番,毫無結果。
戴面具的海/去冒險 作者簡介
彭學軍,生于湖南吉首。已出版多部長篇小說、中短篇小說集和散文集,主要作品有《你是我的妹》《腰門》《浮橋邊的湯木》《建座瓷窯送給你》等。曾獲宋慶齡兒童文學小說大獎、全國優秀兒童文學獎、陳伯吹國際兒童文學獎、中國好書獎、中宣部“五個一工程”優秀作品獎等獎項。作品被譯成英、法、日、韓等多種文字輸出國外。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姑媽的寶刀
- >
朝聞道
- >
經典常談
- >
回憶愛瑪儂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二體千字文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