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一掃
關注中圖網
官方微博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廣東華僑史論文集 版權信息
- ISBN:9787218146300
- 條形碼:9787218146300 ; 978-7-218-14630-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廣東華僑史論文集 內容簡介
本書是“回顧與展望:廣東華僑史研究學術研討會”上發表的部分論文的結集出版。收入本書的論文主要分為:1.移民史研究,2.僑鄉與海外移民研究,3.華僑華人社團研究,4.僑鄉研究,5.文學與報刊研究。這些論文基本上使用了歷史的視角和歷史研究的方法。華僑史研究是華僑華人研究的基礎,但隨著學界風氣的轉變,有關華僑華人史的研究明顯地被削弱了。而在華僑華人研究中,地方僑史的研究難度更大,資料更稀缺,內容更加難以系統化。出版此書,能深化廣東華僑史研究,加強廣東華僑華人學術活動交流。
廣東華僑史論文集 目錄
晚清契約華工移民蘇里南——以荷蘭文檔案為中心
鄭藻如與中美洛案交涉
清末民國時期梅州人“下南洋”——以梅城攀桂坊張家圍張楚賢家族僑批為例
僑鄉社會資本與近代華僑家庭的跨國生存策略——以陳以琳家族書信為例的探討
澳大利亞高要籍新移民研究——以回龍籍新移民為中心
毛里求斯華人社會與國內政治關系初探
新中國成立前后緬甸華僑的政治分化考察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華裔青年激進左派團體的興與衰
論移民在祖籍國社會發展中的地位——美國華裔與印度裔移民比較研究
二戰后新馬粵籍華僑華人社團收入來源變化研究
辛亥革命前粵籍新馬華僑華人的報業實踐
東南亞客家華僑精神與物質生產的方式——兼論作為媒介交流的客家文化(文學)在海外傳播與影響
當東方遇見西方:美國中餐牌文獻與粵籍華人文學中餐敘事的文化意涵比較研究
袁霓和印華文學及其研究述略
清末民國廣東五邑僑鄉女子教育初探
1950-1966年臺山僑刊向海外傳播的僑鄉社會形象分析
廣東僑捐興學活動研究(1978-2000年)
開放、流動與多元:潮州彩塘僑鄉的新變化
鄭藻如與中美洛案交涉
清末民國時期梅州人“下南洋”——以梅城攀桂坊張家圍張楚賢家族僑批為例
僑鄉社會資本與近代華僑家庭的跨國生存策略——以陳以琳家族書信為例的探討
澳大利亞高要籍新移民研究——以回龍籍新移民為中心
毛里求斯華人社會與國內政治關系初探
新中國成立前后緬甸華僑的政治分化考察
二十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華裔青年激進左派團體的興與衰
論移民在祖籍國社會發展中的地位——美國華裔與印度裔移民比較研究
二戰后新馬粵籍華僑華人社團收入來源變化研究
辛亥革命前粵籍新馬華僑華人的報業實踐
東南亞客家華僑精神與物質生產的方式——兼論作為媒介交流的客家文化(文學)在海外傳播與影響
當東方遇見西方:美國中餐牌文獻與粵籍華人文學中餐敘事的文化意涵比較研究
袁霓和印華文學及其研究述略
清末民國廣東五邑僑鄉女子教育初探
1950-1966年臺山僑刊向海外傳播的僑鄉社會形象分析
廣東僑捐興學活動研究(1978-2000年)
開放、流動與多元:潮州彩塘僑鄉的新變化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回憶愛瑪儂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月亮與六便士
- >
唐代進士錄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