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一個陌生女人的來信:茨威格短篇小說集
-
>
女人的勝利
-
>
崇禎皇帝【全三冊】
-
>
地下室手記
-
>
雪國
-
>
云邊有個小賣部(聲畫光影套裝)
-
>
播火記
E.M.福斯特作品系列: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版權信息
- ISBN:9787020160181
- 條形碼:9787020160181 ; 978-7-02-016018-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E.M.福斯特作品系列: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本書特色
為紀念英國著名小說家E.M.福斯特逝世五十周年,我們特別推出了這套“E.M.福斯特作品系列”,收錄了他的6部作品,包括長篇代表作《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看得見風景的房間》《霍華德莊園》《印度之行》,短篇代表作《天國的公共馬車:E.M.福斯特短篇小說集》,以及著名的文學論著《小說面面觀》。 作為多次被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的偉大作家,福斯特擁有獨特而深邃的洞察力,他運用英國文學傳統諷刺手法,將具有象征意義的哲理融入到精巧嚴整的情節中,這使得他的作品既有*佳的可讀性,又有深刻的藝術性。
E.M.福斯特作品系列: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內容簡介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是福斯特很重要的長篇代表作之一,也是他很為優美、清新的自由愛情宣言,在有名的蘭登書屋“現代文庫”評出的“20世紀100部很好英文小說”名單中位列第79名。 小說講述的是出身英國書香之家的中產階級淑女露西和英國青年喬治之間的愛情故事。兩人在佛羅倫薩旅行時相遇,并一見鐘情,卻因英國的傳統習俗經歷了許多波折。露西始終處于男權思想對她的控制、壓迫與她的女性自我意識覺醒、反抗的沖突中。很終,她沖破傳統,有情人終成眷屬。 《看得見風景的房間》是福斯特“意大利小說”中的一部,贊揚了覺醒女性對愛情和自由生活的勇敢追求和熱切向往,深刻揭露了英國中上階層的傲慢與偏見。
E.M.福斯特作品系列: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目錄
目錄
總序 1
**部 / 1
**章 / 3
第二章 / 16
第三章 / 32
第四章 / 43
第五章 / 50
第六章 / 63
第七章 / 75
第二部 / 87
第八章 / 89
第九章 / 104
第十章 / 118
第十一章 / 127
第十二章 / 133
第十三章 / 144
第十四章 / 153
第十五章 / 160
第十六章 / 175
第十七章 / 184
第十八章 / 191
第十九章 / 208
第二十章 / 225
譯后記 / 231
E.M.福斯特作品系列: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節選
總序 英國作家愛德華??摩根??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0)一向是文學界的寵兒,有關研究著述可謂汗牛充棟,所以本文首先主要從閱讀的角度對這套叢書做個簡單的介紹。 文學作品的直接閱讀無疑非常重要。會讀書的人都知道,看作品以有感為上,有所啟迪更佳,可以一直讀到舒心快意,能與有識者共賞古今世界文學經典之瑰麗,品味螻蟻人類勤奮思考之精華。這套叢書所選的書目就都是福斯特的代表作,從中可見“這一位”所貢獻的瑰麗與精華:長篇小說《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Where Angels Fear to Tread,1905),《看得見風景的房間》(A Room with a View,1908),《霍華德莊園》(Howards End,1910),《印度之行》(A Passage to India,1924);文學評論《小說面面觀》(Aspects of the Novel,1927);《天國的公共馬車:E.M.福斯特短篇小說集》(《天國的公共馬車及其他故事》[The Celestial Omnibus and other stories,1911]和《永恒的瞬間及其他故事》[The Eternal Moment and other stories,1928]這兩部短篇小說集的合集)。作品時間跨度為從1905年到1928年,這正是福斯特的創作巔峰時期。 ...... 綜合以上各種考慮,這套叢書在投入重譯之初,我們就對參與這項工作的各位譯者提出了明確的要求,希望我們能竭盡全力,以愛惜羽毛的謹慎,鍛造不后悔的硬作。 我們還提出了兩個需要特別注意的問題。**個就是注意與前譯的關系。為不斷提高譯作質量,后譯對前譯有所參照是難以避免的,但是我們要求,必須特別注意防止侵權。如與前譯過于貼近,一般要求再改;如確有借鑒,必須予以說明。然而我們也發現,有些地方,從初譯、修訂到審校,經三四個人之手,*后竟然還是與某種前譯撞車,這只能說是所見趨同,巧了,因為那大概的確就是*妥帖的譯法。對這種情況如何看,還有待翻譯界和出版界共同探討。讀者如果在這個方面發現問題,歡迎提出。 第二個需要特別注意之處,是福斯特的語言風格及其表達。語言風格的再現始終是翻譯的一個難點,我們只能盡力而為。眾所周知,善用反諷,表達講究機智巧妙(有時甚至給人以賣弄聰明之感),這是英國文學中的一種傳統,福斯特是這種傳統的繼承者和推進者,因此我們注意了盡量保留這類表達方式的多層含義。作為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典型的英國紳士,雖然在用詞甚至標點上也有一些自己的習慣,福斯特的語言基本上還是中規中矩的,這對翻譯來說是福音,因為相對而言減少了難度。考慮到原文的時代特點,我們希望譯文流暢可讀,但不過度活泛現代。那個時期英語的一個特點是句子偏長,福斯特的語言也是如此,但結構也不是非常復雜。我們的把握是:對偏長的句子適當截斷以便于理解,同時注意緊湊,不使其過于散亂。我們希望譯作語言首先是不能給讀者造成理解障礙,其次要能給讀者以閱讀的愉悅,此外還要讓人感覺這是福斯特而不是其他人在說話。 總體來看,這套叢書其中的幾本,譯者認為糾正了前譯中的一些錯譯,也就是說,我們的譯本在翻譯的準確程度上有所提高。細節之外,我們還尤其注意了整部作品的內在連貫,包括前后通達和風格的一致。至于美學意義上的評價,我們等待時間的檢驗,并且始終歡迎各種角度的批評和討論。 衷心感謝叢書譯者和出版社眾多編輯的辛勤付出。 感謝愛??摩??福斯特賦予我們的文學盛宴。 楊曉榮 2020年11月16日于南京茶亭 譯后記 翻譯是一件苦樂參半的差事,文學翻譯尤其如此。 翻譯的過程是一個折磨人的痛苦過程,但每次遇到某個絞盡腦汁的片段,在不斷推敲反復琢磨之后,忽然獲得靈感,覓得合適的文字,那一瞬間的愉悅也是難以言喻的。 ...... 就拿小說中不時提到的鋼琴來說吧!女主角露西是個喜歡彈鋼琴的女孩,她的朋友畢比先生說她:“彈得一手好鋼琴,生活卻波瀾不驚(……)我覺得,總有一天,她的生活也會像她的音樂一樣精彩,她內心的密封艙將會打開,音樂與生活將合二為一。到那個時候,我們就可以看到一個好到極點的露西,或者壞到極點的露西。”用露西自己的話說,她“只要坐到鋼琴旁,就會忘掉所有的煩惱”。是的,坐在鋼琴前沉浸于音樂中的露西與平時生活中聽話順從的那個女孩子是完全不一樣的。在音樂的世界里,她是自由的,她不再迎合他人,她成為了真正的自己。因此,露西彈鋼琴的場景在書中多達幾十處。其中有一個描述鋼琴彈奏的句子,作者應該是信手拈來,可作為外行人,我在翻譯時雖經幾度更改,總感覺很別扭,*后還是請了一位擅長鋼琴彈奏的朋友來幫忙體悟那個具體的動作,才終于找到了舒適的表達。 在2020年春節這一個特殊的時期,在因疫情而被隔離的那一段無助的日子里,對譯稿做了*后一次修改。這是一種特別的陪伴,這是一段特別的記憶。 因為是重譯,不時有一種戰戰兢兢、如履薄冰的感覺。唯有多多查閱,多多思索,多多請教,希望盡量減少錯譯誤譯之處,但是,翻譯終歸是一門“遺憾的藝術”,我們明白,錯譯誤譯一定依然不少,還請讀者朋友們不吝指正。 吳曉妹 2020年11月于上海松江
E.M.福斯特作品系列:看得見風景的房間 作者簡介
E.M.福斯特(Edward Morgan Forster,1879—1970),英國著名小說家、散文家和批評家,著名的人道主義者。他曾十三次被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并有五部小說作品被改編為電影;他不但被公認為二十世紀最偉大的小說家之一,同時又是擁有最大讀者群的作家之一。 E.M.福斯特主要作品有長篇小說《天使不敢涉足的地方》(1905)、《最漫長的旅程》(1907)、《看得見風景的房間》(1908)、《霍華德莊園》(1910)、《莫瑞斯》(創作于1913—1914年,1971年作者逝世后出版)、《印度之行》(1924),兩部短篇小說集《天國公共馬車》(1911)和《永恒的瞬間》(1928),后合為《福斯特短篇小說集》(1947),以及廣受好評的小說評論專著《小說面面觀》(1927,原為在劍橋大學的系列演講)。上海譯文出版社的“E. M. 福斯特文集”囊括了這位文學巨匠上述所有的重要作品。
- >
唐代進士錄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自卑與超越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月亮虎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