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漫歌 本書特色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巴勃羅·聶魯達詩歌總集 聶魯達集大成之作,包含《馬丘比丘之巔》等名篇 正版中文版,名家譯本,無刪節完整出版 獻給每一個普通人:“我只不過是個詩人,愛著你們每一個人;我來到這里只是為了歌唱,為了讓你們跟我一起歌唱。” 他的詩篇具有自然力般的作用,復蘇了一個大陸的命運與夢想。——諾貝爾文學獎授獎辭 偉大的、ZUI偉大的詩人巴勃羅·聶魯達用生花妙筆,描繪了破碎的美夢,抒發了千年的憂傷,重現了南美的輝煌。詩歌是平凡生活中的神秘能量,可以烹煮食物,點燃愛火,任人幻想。——加西亞·馬爾克斯 聶魯達的詩有無窮無盡的巨大的意象——石頭、高山、大海、土地,非常開闊的無窮大的意象。——莫言 海報:
漫歌 內容簡介
《漫歌》收錄了詩人于1938年至1949年創作的詩歌,共分為15章,描繪了美洲大陸的山川河流、草木鳥獸、風土人情,是獻給智利、美洲和全世界人民的頌歌。
漫歌 目錄
大地上的燈
馬丘比丘之巔
征服者
解放者
被背叛的沙子
亞美利加,我不是徒然地呼喚你的名字
智利漫歌
這片土地名叫胡安
愿那劈木工醒來
逃亡者
普尼塔基的鮮花
歌聲的河
獻給黑暗中的祖國的新年大合唱
大洋
我是
索引
漫歌 節選
我寫詩贊美那剛剛干涸、 鮮花初綻、花粉飄舞、遍布灰漿的土地, 我作歌稱頌那依傍著純凈的冰雪 張著白色圓形大口的連綿火山, 我忽而又談及那剛從地底深淵泄漏出來 還帶著鐵銹味的蒸氣, 我議論那無主的原野, 那滿是地衣的小花或干枯的絨草 或母馬燃燒的叢莽的原野。/石頭在石頭中,人,曾在何方? 空氣在空氣中,人,曾在何方? 時間在時間中,人,曾在何方? 難道你也是殘破的人、 空洞的鷹的碎片, 沿著今天的街道,沿著足跡, 沿著秋天枯萎的落葉, 將靈魂摧殘,直至進入墓地?/我所勘察過的黑暗已經不再屬于我。 我有著桅桿般持久的歡樂, 森林的遺產、旅途的風 以及大地的陽光下不可更改的日子。/在這里,小羊駝脫下金色的絨毛 給情侶、靈臺、母親、 國王、神父、武士作衣料。在這里,夜深時,人的雙腳和鷹的雙爪 在高高的食肉猛禽的巢穴中 一起休息,而黎明時 他們和它們以雷電的腳步踏著薄霧, 觸摸大地和巖石 直至在黑夜或死亡中將之認出。/我像你們一樣 探究過那無盡無休的命運, 并在自己的網中,在黑夜,赤條條地醒來, 變成唯一的捕獲物,囚禁于風中的魚。/ 啊,溫柔小巧的圓, 長有谷物翅膀的糧食,披著羽毛的卵, 敏銳的目光掌握著飛翔和生命的 *為純潔的身形, 多疑而玲瓏的小鳥,請在這里 在我的耳中筑巢并相助我: 我一日比一日更想成為飛鳥。/這時間、這酒杯、這土地全都屬于你: 快去征服吧,你聽,那曙光正在誕生。/被放逐了的和平重又歸來, 面包為人們共同分享, 曙光,塵世愛情的魅力, 建立在地球的四面煦風之上。
漫歌 作者簡介
巴勃羅·聶魯達,1904年出生于智利帕拉爾。20歲憑“二十首情詩”享譽全國,共著有數十部詩集。1971年獲諾貝爾文學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回憶愛瑪儂
- >
姑媽的寶刀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
- >
二體千字文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