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法律的悖論(簽章版)
-
>
中華人民共和國憲法
-
>
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
-
>
私人財富保護、傳承與工具
-
>
再審洞穴奇案
-
>
法醫追兇:破譯犯罪現場的156個冷知識
-
>
法醫追兇:偵破罪案的214個冷知識
完美的防范(法律風險管理及合規管理的解決方案第2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301320099
- 條形碼:9787301320099 ; 978-7-301-32009-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完美的防范(法律風險管理及合規管理的解決方案第2版) 本書特色
本書不僅提出了深入的思考、系統的理解和實用的解決方案,還提供了切實可行的實務操作方法。
完美的防范(法律風險管理及合規管理的解決方案第2版) 內容簡介
法律風險管理、合規管理,雖然管理目標和管理依據各有側重,但其主要的理念、工作內容、工作方法卻是高度重疊,管理的成效也是殊途同歸。本書的目的,是結合相關的規則要求、實際案例,以及實際工作經驗,為法律風險管理、合規管理的實施和實務操作提供切實可行的解決方案。 任何一個主體都無時無刻不處于某種具體的規則環境之中,當其行為與規則要求不符,便存在基于規則而承擔某種不利后果的可能性。由于兩個領域的風險、管理都是基于規則,因此接近可以合稱為規則風險、規則風險管理。 規則風險管理涉及對相關規則的識別、解讀以及對風險主體各類行為性質、方式的甄別、歸納,從而以主體、環境、行為三個維度去評價其規則風險,并通過一定的方法衡量出輕重緩急,再結合資源、目標等為需要優先處理的風險設計解決方案。而這些活動的工作內容、工作程序等,正是本書結合實例探討的內容。 本書的理念,是將規則風險管理落實到企業等社會組織內的制度、流程、文本管理,以較低的成本、很高的效率實現全體系、常態化的管理。為此,內容安排上詳述了風險識別、風險評估、方案設計、方案執行等環節的操作,可為執業律師以及企業的法務人員、管理人員的相關操作提供行之有效的操作方案,并為相關領域的深入研究打下理論體系基礎。為適應2021年1月1日起《民法典》、新司法解釋體系等構成的新規則環境,本書已進行了全面的內容調整。
完美的防范(法律風險管理及合規管理的解決方案第2版) 目錄
目錄
**章法律風險及合規風險概述
本章提示
**節風險及其相關內容
一、風險的概念及原理
(一)風險的基本概念
(二)風險的作用原理
(三)風險的相近概念
二、風險的特征與分類
(一)風險的特征
(二)依據風險性質的分類
(三)依據主觀標準的分類
三、風險的度量
(一)風險研究的具體領域
(二)風險的度量方法
四、風險的應對措施
(一)風險控制的難點
(二)風險的應對環節
第二節法律風險的概念與要素
一、法律——秩序與代價
(一)法律是基本社會秩序
(二)法律時常滯后于社會發展
(三)秩序需要付出代價
二、法律風險的概念及要素
(一)法規中提及的法律風險
(二)法律風險的應有概念
(三)法律風險的三要素
三、法律風險與其他風險
(一)其他風險均涉及法律風險
(二)其他風險可轉為法律風險
(三)法律風險是*終解決方式
四、法律風險的四大種類
(一)刑事責任風險
(二)行政責任風險
(三)民事責任風險
(四)權益喪失風險
五、法律風險的不同階段
(一)法律風險因素
(二)法律風險形成
(三)法律風險事件
(四)法律風險后果
第三節合規風險及其中國化
一、“合規”在美國的發起
(一)《反海外腐敗法》
(二)《針對組織機構的聯邦量刑指南》
(三)《公司合規管理程序評價》
二、合規領域的國際發展
(一)英國和法國的相關立法
(二)國際組織的相關規則
三、中國合規領域的發展
(一)中國“合規”的啟動
(二)中國語境下的合規
(三)合規風險與法律風險
第四節法律風險與合規風險
一、兩類風險的共同點
(一)基于人為規則產生
(二)發生具有隨機性
(三)風險后果難以確定
二、兩類風險的不同點
(一)判斷依據不同
(二)風險后果不同(三)事件起因不同
(四)主動程度不同
三、兩類風險的預見性問題
(一)風險事件的可預見度
(二)風險后果的可預見度
(三)可預見性與控制成本的平衡
第五節風險主體解析
一、法人風險主體
(一)法人風險主體的法定類別
(二)法人風險主體的風險類別
(三)法人風險主體的風險特征
二、非法人組織風險主體
(一)非法人組織的法律定位
(二)非法人組織的法定類型
(三)非法人組織的風險特征
三、自然人風險主體
(一)自然人主體的法律適用
(二)自然人主體的風險特征
第六節風險行為解析
一、各類主體的風險行為
(一)組織風險主體的行為
(二)自然人風險主體的行為
(三)組織與自然人的行為區分
二、風險主體的行為資格
(一)組織合法成立的依據
(二)組織相關活動的許可
(三)行為的資格或資質
三、風險主體的行為分類
(一)普遍性的基本行為
(二)行業性的專業行為
(三)個別性的特定行為
第七節風險環境解析
一、風險環境中的規則要素
(一)規則的完備程度(二)規則的執行情況
(三)群體的規則意識
二、風險環境中的幾類規則
(一)對于規則的各種表述
(二)“合規”中的四類規則
三、風險環境中的法律規則
(一)法律規則及其層級
(二)其他強制性規范
第八節風險后果解析
一、刑事責任風險后果
(一)刑事風險的主體及處罰原則
(二)單位刑事責任風險的種類
(三)個人刑事責任風險的種類
二、民事責任風險后果
(一)違約責任風險
(二)侵權責任風險
(三)其他責任風險
(四)承擔民事責任的方式
三、行政責任風險后果
(一)行政法律的種類
(二)行政處罰法律風險后果
(三)行政處分法律風險后果
四、權益喪失風險后果
(一)單方權益喪失風險的來源
(二)單方權益喪失的風險后果
五、違規的其他風險后果
(一)直接利益損失
(二)間接利益損失
第九節從法律風險管理到合規管理
一、法律風險管理的由來
(一)國內的法律風險管理概念
(二)國內的法律風險管理探索
(三)與法律顧問工作的主要差異
二、企業的法律風險管理實踐
(一)法律風險管理的特點
(二)企業實施法律風險管理的動機
(三)法律風險管理帶給企業的變化
三、從法律風險管理到合規管理
(一)合規管理的發展變化
(二)法律風險管理與合規管理
(三)合規管理的可能缺陷
第二章盡職調查與風險識別
本章提示
**節項目實施的環節及原則
一、對風險管理的相關表述
(一)COSO對風險管理的表述
(二)全面風險管理方面的表述
(三)合規風險管理方面的表述
二、對合規管理步驟的概括
(一)盡職調查
(二)風險識別
(三)風險評估
(四)方案設計
(五)宣貫執行
(六)循環改進
三、對合規管理原則的總結
(一)對合規管理原則的相關表述
(二)風險管理的相關原則
(三)對合規管理原則的總結
第二節從管理要求看風險點
一、合規管理《指南》中的風險要點
(一)《指南》中的合規義務識別
(二)對《指南》效力性的解讀
二、合規管理《指引》中的風險要點
(一)合規管理職責風險
(二)合規管理重點風險
(三)合規管理運行風險
(四)合規管理保障風險
三、全面風險管理中的風險要點
(一)收集風險管理初始信息
(二)進行風險識別
(三)制定風險管理策略
(四)風險管理解決方案
(五)風險管理的監督與改進
(六)風險管理組織體系
(七)風險管理信息系統
(八)風險管理文化
第三節常見風險與規則調研
一、風險項目盡職調查的特點
(一)工作目標不同
(二)調查重點不同
(三)核查方式不同
(四)調查依據不同
二、企業常見風險概覽
(一)普遍性的基本風險
(二)行業性的專業風險
(三)個別性的特定風險
三、盡職調查前的規則調研
(一)調查提綱基于規則調研
(二)相關規則法律調研實例
第四節盡職調查的清單及方法
一、盡職調查清單的內容
(一)專項盡職調查清單
(二)全面盡職調查清單
二、盡職調查的常用方法
(一)調取資料
(二)問卷調查
(三)座談訪談
(四)實地察看
(五)取證核實
三、調查的啟動及工作原則
(一)盡職調查的啟動
(二)盡職調查的工作原則
第五節項目組及項目實施
一、項目組的構成及要求
(一)企業內部參與人員
(二)企業外部參與人員
(三)專業外的能力要求
二、項目的內部、外部相關方
(一)項目的內部相關方
(二)項目的外部相關方
三、項目的實施管理
(一)常見的工作事項
(二)至關重要的文檔管理
(三)需要強調的工作接口
第六節信息處理與思維工具
一、信息的種類與理解
(一)企業基本信息
(二)項目相關信息
(三)企業所涉規則
(四)其他所需信息
二、資料的判讀和整理
(一)資料的可能缺陷
(二)資料的常規整理
(三)資料中的風險類別
三、以邏輯工具提高嚴謹度
(一)概念劃分原理中的概念
(二)按劃分規則劃分概念
四、從價值鏈理解企業運營
(一)基本活動
(二)輔助活動
(三)價值活動的類型
第七節風險識別的原理與方法
一、對風險識別的辨析
(一)關于風險識別的表述
(二)風險識別的應有定義
二、規則調研與風險識別
(一)不同層級的識別清單
(二)規則調研與識別清單
三、風險識別的原則與方法
(一)風險識別的原則
(二)常見的風險識別思路
(三)通過比對識別風險
四、兩個層面的風險識別
(一)管理要求的風險識別
(二)具體事務的風險識別
第八節制度與流程的風險識別
一、指引或標準中的相關表述
(一)風險管理方面的表述
(二)合規管理方面的表述
二、衡量制度風險的尺度
(一)合法合規的尺度
(二)輔助的衡量尺度
三、制度體系的流程風險識別
(一)關于流程的相關理論
(二)流程類風險的識別
第九節風險清單的確定
一、風險清單的內容要求
(一)法律風險管理的風險清單
(二)管理會計應用指引中的清單
二、風險清單的設計制作
(一)制作風險清單的原則
(二)風險清單的結構設計
(三)清單**的告知內容
第三章風險的評估與報告
本章提示
**節規則風險評估概述
一、風險損失與管理缺陷
(一)常見的風險管理缺陷
(二)主觀認識上的管理缺陷
(三)資源投入上的管理缺陷
二、風險評估的定義與方法
(一)風險評估的一般定義
(二)風險評估的技術方法
(三)風險評估的工作方法
三、評估視角下的風險分類
(一)可預見性與可預防性
(二)制度性風險與非制度性風險
第二節評估的技術方法與表述方式
一、需要注意的企業動因
(一)推動整體變革
(二)解決具體問題
二、常用的分析工具
(一)過程分析類技術方法
(二)原因分析類技術方法
(三)結果分析類技術方法
(四)系統分析類技術方法
三、常用的表述工具
(一)數據分析展示表格
(二)數據分析展示圖形(Chart)
第三節風險評估的維度設定
一、對評估維度的相關表述
(一)全面風險管理的坐標圖法
(二)合規管理指引中的表述
(三)操作風險管理指引中的表述
(四)法律風險管理指南中的表述
二、風險評估的基本維度
(一)理論上的風險后果
(二)不利后果的損害程度
(三)風險事件的發生概率
三、維度的設定及操作
(一)具體維度的確定
(二)風險分析的定性與定量
第四節評估時的風險點賦值
一、對賦值的理解和應用
(一)賦值量化的優勢
(二)可借鑒的賦值方法
二、為風險點賦值的依據
(一)損失程度的賦值
(二)發生概率的賦值
(三)其他維度的賦值
三、風險點賦值的實際操作
(一)賦值的操作方式
(二)賦值的實際過程
第五節風險評估的模型與計算
一、風險評估的計算種類
(一)風險程度的度量
(二)其他專業計算
(三)常規的統計分析
二、權重設置及風險計算
(一)維度的權重設置
(二)評估值的計算
三、計算結果的修正與分級
(一)對計算結果的修正
(二)計算結果的排序與分級
第六節合同風險的識別與評估
一、合同事務的風險領域
(一)相關的表述或要求
(二)合同風險的范圍及深度
二、合同文本風險的評估
(一)文本缺陷及由來
(二)文本風險的評估角度
三、合同管理風險的評估
(一)風險管理的規則環境
(二)風險管理的評估角度
四、合同風險評估的操作
(一)風險評估的準備
(二)風險評估的實施
第七節決策風險的識別與評估
一、決策風險與決策要素
(一)決策風險的相關規定
(二)決策風險的相關指引
(三)決策要素及相關風險
二、各決策要素涉及的風險
(一)決策主體風險
(二)決策客體風險
(三)決策信息風險
(四)決策路徑風險
(五)決策結果風險
第八節管理者個人風險的識別與評估
一、管理者的職責及要求
(一)風險管理中的管理者職責
(二)合規管理中的管理者職責
二、管理者的刑事責任風險
(一)管理者刑事責任的特征
(二)管理者刑事責任的種類
三、管理者的行政責任風險
(一)基于行政法律的行政責任
(二)基于其他法律的類似責任
四、管理者的民事責任風險
(一)基于法律規定的民事責任
(二)基于各類約定的民事責任
(三)基于規章制度的民事責任
五、管理者的其他責任風險
(一)按公務人員處分
(二)按非公務人員處分
第九節評估報告的原理與操作
一、評估報告的要求與功能
(一)評估報告的各類要求
(二)評估報告的基本功能
二、評估報告的結構安排
(一)評估報告的結構原理
(二)評估報告的**內容
三、評估報告的語言表述
(一)評估報告的內容安排
(二)評估報告的表述技巧
四、提交報告的注意事項
(一)正式提交的文本準備
(二)提交報告的注意事項
第四章風險應對與方案設計
本章提示
**節管理制度體系基本原理
一、制度的內容及管理目標
(一)制度的應有內容
(二)制度化管理的目標
二、制度中的要素平衡
(一)制度的成本與收益
(二)制度的剛性與柔性
(三)制度的個體與整體
(四)制度的并列與分層
(五)制度的穩定與調整
三、制度的決定性因素和要素
(一)決定制度的各類因素
(二)管理制度的應有質量
第二節風險應對策略辨析
一、風險應對策略的理解
(一)風險周期與應對時機
(二)事前、事中和事后管理
(三)風險三要素與應對策略
二、決策層面的風險應對
(一)完全承受風險
(二)部分承受風險
(三)完全不承受風險
三、操作層面的風險應對
(一)以合法化的方式降低風險
(二)以分散化的方式降低風險
(三)以分擔規則降低風險
四、風險管理體系及環境風險應對
(一)以風險管理體系應對風險
(二)通過改變風險環境應對風險
第三節可借鑒的風險管理思路
一、制度化管理的理念與要素
(一)制度化管理的相關理論
(二)COSO的風險管理方案
二、全面風險管理的制度及方案
(一)全面風險管理的制度要求
(二)全面風險管理的應對要點
三、法律風險管理的要素及方案
(一)法律風險管理的基本要素
(二)制度等相關解決方案
四、合規風險管理的要素及方案
(一)合規管理指引中的要素及方法
(二)合規管理體系指南中的要素與方案
第四節方案設計與企業狀況
一、企業管理目標的確定
(一)管理目標的識別
(二)需要實現的管理目標
(三)常見的項目需求類型
二、解決方案的調整范圍
(一)解決方案的基本調整范圍
(二)管理目標的進一步甄別
(三)管理活動的相關方
三、解決方案與企業狀況
(一)企業的管理基礎
(二)企業的需求傾向
四、解決方案的設計過程
(一)基礎資料與基本思路
(二)工作內容及工作流程
第五節解決方案中的制度設計
一、規章制度的幾類缺陷
(一)一般性制度缺陷
(二)合法合規性缺陷
二、理解制度的應有質量
(一)企業基本制度
(二)企業管理制度
(三)企業業務規范
(四)企業技術規范
(五)個人行為規范
三、從框架設計到嵌入制度
(一)管理機制與制度框架
(二)內容重組與制度再造
第六節解決方案中的流程設計
一、流程圖的原理與應用
(一)流程圖的功能原理
(二)流程圖的繪制規范
二、流程優化的方式方法
(一)流程的規范化
(二)流程的優化
三、風險管理流程的設計
(一)流程深度甚于長度
(二)具體流程的設計
(三)流程中的技術問題
第七節解決方案中的文本設計
一、文本體系與風險管理
(一)文本解決方案與標準化
(二)適合標準化的文本
二、文本標準化的實施過程
(一)基本定位與體系設計
(二)文本設計的操作過程
三、合同文本的設計質量
(一)合同文本的內在質量
(二)合同文本的外在質量
四、表單等文本的設計
(一)常用表單的文本設計
(二)產品說明類文本設計
第八節組織風險管理的設計思路
一、組織管理風險及解決思路
(一)組織管理風險原理
(二)常見組織管理風險狀況
(三)組織管理風險的解決思路
二、企業決策風險及解決思路
(一)常見決策風險類型
(二)決策風險的合法合規性管理
第九節非企業組織的風險管理
一、非企業組織的基本特征
(一)非企業組織的范圍
(二)非企業組織的風險特征
二、非企業組織的經營風險
(一)事業單位的經營風險
(二)社會團體的經營風險
(三)捐助法人的經營風險
(四)民辦非企業單位的經營風險
三、機關法人的特有風險
(一)基本活動風險
(二)行政機關風險
(三)行政訴訟風險
四、其他特別法人的風險
(一)經濟組織法人風險
(二)基層群眾性自治組織法人風險
第五章風險管理的實施與提高
本章提示
**節解決方案的宣貫與培訓
第二節風險管理執行力的提高
第三節解決方案的循環改進
第四節風險管理中的文字表述
第五節體系設計的合同管理實踐
主題詞
索引
完美的防范(法律風險管理及合規管理的解決方案第2版) 節選
內容提要 法律風險、合規風險的內涵和外延如何、在整個風險大家族中的地位如何,以及中國本土企業如何實施有效的法律風險管理、合規管理,都是長期以來耳熟能詳卻又語焉不詳的話題。而這些,正是本書所要比較和探討的內容。 法律風險和合規風險都是基于規則的存在而產生的風險,因而可合稱為規則風險。其中的法律風險是根本,因為法律更具強制性。而合規風險則是在法律風險的基礎之上增加了其他規則方面的風險。二者的共同點是都可以通過主體、行為、環境的分析而確定具體的風險,完全可以一并討論。 本書內容分為五章,按照從基礎到應用以循序漸進的順序討論了法律風險及合規風險概述、盡職調查與風險識別、風險的評估與報告、風險應對與方案設計、風險管理的實施與提高五大主題。為便于閱讀和查找所需內容,還設立了詳細、精確的目錄。 作為對法律風險管理和合規管理的經驗總結和規則解讀,本書定位的讀者群是執業律師、從事法律風險管理或合規管理工作的企業管理人員、企業法務人員、國有企業主管部門,以及從事相關研究或有志于這兩個領域的其他讀者。因此,本書緊密結合相關法律、指引等內容,并以定義、注釋等方式為這兩個領域的研究和實踐提供思路。 本書僅保留了**版的基本理論框架,更像一部全新的作品。本書在全面揚棄前版內容而重新撰寫的過程中,不僅加入了合規管理的內容,還引用了幾乎所有相關的法律、指引、標準,以及相關的企業管理知識、方法等,并結合實際操作以更凝練、更實用的方式加以解讀,使內容更切題,也更具可操作性。
完美的防范(法律風險管理及合規管理的解決方案第2版) 作者簡介
吳江水,1986年畢業于上海華東政法學院后就職于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自1993年起從事律師工作。中華全國律師協會企業法律顧問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律師教育委員會委員,中華全國律師協會編全國律師執業基礎培訓指定教材《律師執業基本技能》副主編及“合同業務基本技能”編作者。 2005年年底首次出版《完美的合同——合同的基本原理及審查與修改》,2010年重寫后出版《完美的合同——合同的基本原理及審查與修改》增訂版(印刷26次)及《完美的防范——法律風險管理中的識別、評估及解決方案》第一版(印刷15次)。 曾于2004年起在浙江大學研讀工商管理,極力倡導法律事務管理與企業管理的有機結合,尤其是安全、效率、成本的平衡。長期從事合同原理及應用、法律風險管理與合規管理理論及實踐的深度研究與實務操作,并為企業提供了大量的解決方案和業務培訓。深受客戶好評,并給企業帶來明顯變化。 中華全國律師協會《律師辦理合同審查業務操作指引》《律師承辦食品安全法律風險管理業務操作指引》《律師承辦企業法律顧問業務操作指引》撰寫人,法律風險管理網(http://www.legal-risk.cn/)創辦人。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經典常談
- >
煙與鏡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姑媽的寶刀
- >
推拿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