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妙相梵容
-
>
基立爾蒙文:蒙文
-
>
我的石頭記
-
>
心靈元氣社
-
>
女性生存戰爭
-
>
縣中的孩子 中國縣域教育生態
-
>
(精)人類的明天(八品)
語法的演化 世界語言的時、體和情態 版權信息
- ISBN:9787100140256
- 條形碼:9787100140256 ; 978-7-100-14025-6
- 裝幀:60g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語法的演化 世界語言的時、體和情態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專院校語言學專業的師生、語言學研究者和愛好者本書是類型學中研究時體問題*重要的著作,也語法化研究的重要著作之一。林斯特德(Lindsted 1995)在評介該書時指出,在類型學的時體態研究領域,與科姆里(Comrie 1976)和達爾(Dahl 1985)相比,該書向前推進了一大步;在語法化領域,該書比霍珀和特勞戈特(Hopper & Traugott 1993)更有深度,并對海因等(Heine et al. 1991)的若干觀點提出了質疑;該書具有鮮明的功能主義立場,對傳統的結構主義的觀點提出了許多挑戰,因此,絕對不只是一本關于時體態的著作。該書提出的概念系統、演化路徑對當前和今后的漢語體貌研究仍然具有重要的指導意義,國內的許多學者對其中的很多概念仍然非常陌生;對許多在中國學習漢語且母語為非英語的外國留學生、研究生而言,該書相當于就是一本類型學、語法化和時體態研究的指導手冊。
語法的演化 世界語言的時、體和情態 內容簡介
本書對76種語言時體態的語法語素進行了深入細致的調查,通過跨語言的比較,概括了完成體、進行體及相關語法語素類型以及將來時和部分表示情態的語法語素的語法化路徑,深入討論了語法化理論中的一組假設,總結出語義演變的若干機制。本書還對時體態跨語言研究所涉及到的100個左右的“意義標簽”進行了詳細的定義和必要的比較。這些定義不僅保證了該研究在跨語言標注時具有較高的內部一致性,而且也為今后的時體類型學研究和語法化研究奠定了基礎,對克服時體態研究領域概念混雜的局面起到了很好的澄清作用。概括而言,本書不僅是類型學中時體研究的集大成之作,也是語法化研究的經典著作。
語法的演化 世界語言的時、體和情態 目錄
前言與致謝
縮略語列表
第1章 理論背景
1.1 引言
1.2 研究目標
1.3 語法化
1.4 語法化理論的一系列假設
1.5 檢驗假設
1.6 語義演變的機制
第2章 研究中使用的方法
2.1 取樣程序
2.2 使用二手資料的后果
2.3 編碼形式的選擇
2.4 對形式的編碼
2.5 對意義的編碼
2.6 詞匯來源
2.7 分析
第3章 完成體、完整體及相關意義
3.1 意義標簽的初步分類
3.2 相關定義
3.3 詞匯來源
3.4 完結體
3.5 完成體
3.6 結果體
3.7 結果體發展為完成體
3.8 源于動態動詞的完成體
3.9 與靜態謂詞的相互作用
3.10 老完成體
3.11 從完成體到完整體和一般過去時
3.12 源于界限標記的完整體
3.13 來自零形式的完整體
3.14 完整體與一般過去時的區別
3.15 完成體的示證用法
3.16 時間遠近的程度
3.17 形式與意義的相關性
第4章 語法化的量化分析
4.1 引言
4.2 語音弱化
4.3 自主性的消失
4.4 形態類型學
4.5 對語言類型的控制
……
第5章 進行體、未完整體、現在時和相關意義
第6章 語氣和情態
第7章 將來時
第8章 語義演變的機制
附錄A“語法范疇項目”的取樣程序
附錄B意義標簽
附錄C語言數據的來源
“語法范疇項目”參考書目
參考文獻
人名索引
語言索引
術語索引
譯后記
語法的演化 世界語言的時、體和情態 作者簡介
瓊·拜比,1976年獲美國加州洛杉磯大學博士學位,著有《形態:形式與意義的關系研究》(1985)、《音系與語言使用》(2001)、《語言、使用和認知》(2010)和《語言演變》(2015)。 里維爾·珀金斯,1980年獲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博士學位,著有《直指、語法和文化》(1992),在語言取樣及語言與文化的關系方面著有多篇論文。 威廉·帕柳卡,1982年獲紐約州立大學布法羅分校博士學位,在語音演變方面著有多篇論文,主編《語法化的視角》(1994)。
- >
巴金-再思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二體千字文
- >
史學評論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推拿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