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重慶歷史地圖集
-
>
飛虎隊隊員眼中的中國:昆明 四川 杭州 上海(明信片)
-
>
威尼斯書
-
>
一聽說那島上有貓,我就出發了:日本貓島旅行筆記
-
>
中國分省系列地圖冊:江蘇(2016年全新版)
-
>
生命的邊緣-站在珠穆朗瑪峰之巔
-
>
不一樣的云南
江淮行 皖水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6180441
- 條形碼:9787546180441 ; 978-7-5461-804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江淮行 皖水 本書特色
《安徽文化旅游叢書·江淮行》,分《皖山》《皖水》《皖人》《皖文》4冊,是首部系統介紹安徽山水人文的旅游叢書。全省30多位作家、40多位攝影家參與編寫,其間數易其稿,既集中展示了安徽的名山勝水、璀璨人文、風土民俗,又以全新的視角去解讀那些共生共榮的自然之美、相依相存的人文之美,并深入挖掘諸多藏在深山人未識的絕美風光。
江淮行 皖水 內容簡介
《皖水(江淮行)》一書是安徽文化旅游叢書之一。它精心選取了很能代表安徽各個地方特色的100條江河湖水,如新安江、東淝河、巢湖、太平湖、宣城宛陵湖、淮北南湖、桃花潭、九龍瀑等,多方面地展現了安徽豐富的水資源旅游。
江淮行 皖水 目錄
長江(安徽段):八百里皖江薈錦繡
淮河(安徽段):淮水東流千古事
新安江:山水畫廊點墨徽州
皖河:古皖之源
練江:碧水如練江如鏡
漳河:穿山越嶺詩意生
閶江:洪嶺聳秀一江開
水陽江:詩意水墨畫卷
秋浦河:流淌詩歌的河
堯渡河:靜美閑適有傳說
青弋江:勝水映秀色
大通河:九華山下水婀娜
裕溪河:溝通古今一濡須
峨溪河:盈盈碧流煙柳翠
淠史杭:紅色土地上流淌的史詩
豐樂河:水上長廊秀古鎮
東淝河:淝水之戰發生地
南淝河:肥水東流無盡期
潁河:千里白練系皖北
渦河:老莊河畔曾沉吟
石梁河:汴水西道今勝昔
濉河:灘水清憐紅鯉肥
湖光曼妙
巢湖:中國第五大淡水湖
八里河:水上農民公園
萬佛湖:百里秀色山水圖
豐樂湖:群峰中“天池”
太平湖:黃山情侶
升金湖:中國鶴湖
花亭湖:千重山色萬頃波
天井湖:天井浮碧波
岱山湖:流水稻花拂云煙
焦崗湖:映日荷花別樣紅
戀子湖:碧水澄澈戀子意
佛子嶺水庫:水利壯舉澤錦繡
梅山水庫:治淮杰作添秀色
磨子潭水庫:群山綿亙碧水悠
響洪甸水庫:清茶秀水兩相宜
白蓮崖水庫:滿眼風光多閃爍
搖鈴秀水:秀水可搖鈴
鱷魚湖:揚子鱷保護基地
天子湖:石佛山下水如鏡
泊湖:候鳥棲息銀魚躍
武昌湖:雷池遺韻化清波
嬉子湖:孩童嬉戲漁家樂
白蕩湖:碧波蕩漾映青山
陳瑤湖:疑似瑤池落人間
菜子湖:龍山鳳水候鳥飛
虎洞湖:流光溢彩景致秀
豐源湖:大別山“人間天河”
別山湖:煙鎖霧罩水碧透
洞天湖:山水相依有洞天
瓦埠湖:河湖一體魚鮮蟹肥
高塘湖:桑田滄海神韻添
女山湖:天工造化鑿瑤池
四方湖:賞荷垂釣處
沱湖:一網晨曲一湖星光
石龍湖:蘆葦搖曳鳥飛翔
城水相依
宣城宛陵湖:雙橋落彩虹
池州清溪河:詩韻飄逸風悠悠
池州平天湖:地可平天水如練
安慶菱湖:虹橋柳岸聽菱歌
銅陵翠湖:銅都懷抱一翡翠
蕪湖鏡湖:滿堤煙柳水可鑒
合肥天鵝湖:城市港灣嬉沙灘
合肥包河:水映包公清廉名
馬鞍山雨山湖:柳岸花堤映鋼城
淮南龍湖:百里煤城漾碧波
蚌埠龍子湖:一水映三山
潁州西湖:未覺杭潁誰雌雄
淮北南湖:相城“掌上明珠”
飛瀑流韻
桃花潭:一潭碧波半潭詩
夏霖九天銀瀑:皖東南神奇瀑布群
九龍瀑:九龍九潭一瀑九折
九華天池:勝地佛山頂平湖
彩虹瀑:彩虹掛前川
水墨汀溪:北緯30°的水墨畫
陶辛水韻:青蝦游弋溝渠連
月亮灣:滿目青山一潭碧水
青龍灣:“一級空氣一級水”
儲家灘:波光瀲滟暮色美
九龍池:山滿清光水滿池
白水灣:水宕四級從天降
披雪瀑:瀑布睛飛“雪”
濮塘:古樹清泉野趣多
白鷺洲:洲襯水水映洲
水碧流溫
黃山溫泉:享譽千年絕天下
湯池溫泉:“獨此沸如蒸”
半湯溫泉:冷熱合流九福地
天悅灣溫泉:睡佛山下禪泉涌
香泉溫泉:熱氣蒸騰水飄香
陡沙河溫泉:干畝竹海萬山泉
湯王溫泉:中醫藥養生勝地
浪遏飛舟
徽水河漂流:俯仰穿梭意淋漓
夾溪河漂流:黃山**漂
怪潭漂流:碧水無弦萬古情
佛緣谷漂流:激情伴禪意
白馬潭漂流:浪如奔馬排如箭
九曲河漂流:九曲回轉峽谷幽
天水澗漂流:臥龍飲澗天上來
霍山大峽谷漂流:峽谷舞斑斕
江淮行 皖水 節選
《江淮行·皖水》: “你從雪山走來,春潮是你的風采。你向東海奔去,驚濤是你的氣概。”長江,以雄偉的氣概,不遠萬里從青藏高原流向東海。流經安徽段的400余千米長江,串連著眾多河流與城市。秋浦河、裕溪河、青弋江、皖河、水陽江、滁河分別從江淮丘陵和皖南山區流入滔滔長江;與長江相通的還有巢湖、升金湖、南漪湖等湖泊。其中蕪湖、安慶被列入長江十大港口。安慶石化、銅陵有色金屬公司、裕溪口現代化煤碼頭及馬鞍山鋼鐵公司等大中型工礦企業得益于長江水運的優勢,蜚聲遐邇。 長江流域安徽段沃野千里,雨水充沛,氣候適宜,物產豐富。沿岸風光無不充滿詩情畫意,乘坐游輪,游歷八百里皖江,感受自然與人文的魅力,會涌起浩蕩激情。 從九江順流而下進入宿松地段,江水便稍向東北方向流去。但見一座孤峰獨聳,屹立江心。山不算高,獨立江中,尤顯突兀,故名小孤山。山上古跡處處,留有許多文人墨寶。 宿松縣為八百里皖江門戶,漢代為松滋縣。境內自然風光旖旎,其中石蓮洞國家森林公園像養在深閨無人識的美女,靜靜地等在那里。 過宿松乘船順江北去,望江、東至、大渡口、安慶、裕溪口、馬鞍山市這一段江水是偏向北流。 長江大堤未修筑之前,望江境內一片水域,江湖相連,是為雷池。成語“不越雷池一步”來源于此。 當人們遠遠地看到一座塔尖時就知道快到安慶了。塔名振風塔,是安慶這座城市的標志建筑,被譽為“萬里長江**塔”。歷經400多年風雨,如今雄姿依舊。塔高60米,塔身是七層八角樓閣式的建筑,矗立迎江寺中,登塔遠眺,長江帆影盡收眼底。月圓之夜,泛舟江上,波光粼粼,塔影倒映江中,“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間”,天上人間幾無分別。 華燈初上,安慶的江邊逐漸熱鬧起來。游客前來觀賞江景,市民載歌載舞。 江水路過池州在銅陵大通直接轉向北,這一段江面有點復雜,江西岸是三官山,東岸天門山,夾岸青山,江水流急。清朝文豪劉大櫆有詩句形容:“大江風急峭帆喧,帆影江聲萬馬奔。”兩山呈南北走向,江水也順著山勢向北再向南,拐了180度的大彎,又向北流,像一個放平了的“3”字。河道里的江心洲也隨河道在水流轉彎處出現。“3”字收筆處就是銅都——銅陵。 銅陵是長江安徽段南岸的一顆璀璨的明珠。銅陵以銅得名,新中國**爐銅水、**塊銅錠都出自銅陵。銅陵境內,湖泊河流密布,天井湖、菜子湖、楓沙湖、白蕩湖,星羅棋布,湖水清澈見底,湖面上漁帆點點。 如果有幸,可以在這一段江面上看到江豚。長江江豚是全球唯一的江豚淡水亞種,在地球上生存超過2500萬年,主要分布在長江干流及通江湖泊當中。因為樣子看起來像是始終在微笑,這長江孕育的小精靈便有“微笑天使”的美譽。 長江在蕪湖段繼續向北,經馬鞍山市,只見“兩岸青山相對出,孤帆一片日邊來”,山勢陡峭,江面變窄,水流湍急。馬鞍山市因山似馬鞍而得名。山“瘦削”而“姿秀”,其間有“小洞曲通,連貫不一”。 馬鞍山市境內,沿江而望,山巒連綿。依次為望夫山、赤壁山、薛公山、寶積山、采石山。江邊有石突出于水稱為磯,長江邊的斗米磯、連石磯、人頭磯、采石磯、望夫磯、慈老磯,大大小小數不清。山與磯形成了獨特的景觀,真所謂“岸壁峻絕,風濤洶涌”。 望夫磯與許許多多的望夫石一樣,被賦予美好愛情傳說,江水至此依舊風高浪急,行船困難,大自然的神奇力量仿佛是永恒的。 西楚霸王項羽兵敗垓下,凄別虞姬后逃到和州(今和縣),自覺無顏見江東父老,自刎江邊。江水滔滔,往事悠悠。 ……
- >
史學評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莉莉和章魚
- >
巴金-再思錄
- >
朝聞道
- >
經典常談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有舍有得是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