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zhàn)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diào)優(yōu)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xù)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從零開始(附光盤AutoCAD2010中文版建筑制圖基礎(chǔ)培訓教程)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115226341
- 條形碼:9787115226341 ; 978-7-115-22634-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從零開始(附光盤AutoCAD2010中文版建筑制圖基礎(chǔ)培訓教程) 本書特色
經(jīng)典系列全新升級 實現(xiàn)基本功能與典型實例的完 美結(jié)合 提供操作流程示意圖,直觀、明確、簡潔,幫助讀者理解。 光盤中提供素材、視頻和教學用PPT課件
從零開始(附光盤AutoCAD2010中文版建筑制圖基礎(chǔ)培訓教程) 內(nèi)容簡介
本書從初學者的角度出發(fā),系統(tǒng)地介紹了AutoCAD的基本操作方法,繪制二維、三維圖形的方法以及作圖的實用技巧等內(nèi)容。 全書共13講,其中講到第7講主要介紹了AutoCAD的基本操作方法、參數(shù)化繪圖、用AutoCAD繪制一般建筑圖形及書寫文字和標注尺寸的方法,第8講到1講通過具體實例講解了繪制建筑施工圖、結(jié)構(gòu)施工圖、軸測圖以及打印圖形的方法與技巧,2講到3講詳細介紹了繪制和編輯三維圖形的方法。 本書頗具特色之處是將所有課后作業(yè)的繪制過程都錄制成了視頻,并配有全程語音講解,收錄在本書所附光盤中,可作為讀者學習時的參考和向?qū)А? 本書內(nèi)容系統(tǒng)、完整,實用性較強,可供各類建筑制圖培訓班作為教材使用,也可作為相關(guān)工程技術(shù)人員及高等院校相關(guān)專業(yè)學生的自學用書。
從零開始(附光盤AutoCAD2010中文版建筑制圖基礎(chǔ)培訓教程) 目錄
第 1講 AutoCAD繪圖環(huán)境及基本操作 1
1.1 功能講解——了解用戶界面及學習基本操作 1
1.1.1 AutoCAD用戶界面 1
1.1.2 新建及保存圖形 3
1.1.3 調(diào)用命令 5
1.1.4 選擇對象的常用方法 5
1.1.5 刪除對象 7
1.1.6 撤銷和重復命令 7
1.1.7 取消已執(zhí)行的操作 7
1.1.8 快速縮放及移動圖形 7
1.1.9 利用矩形窗口放大視圖及返回上一次的顯示 8
1.1.10 將圖形全部顯示在窗口中 8
1.1.11 設(shè)定繪圖區(qū)域的大小 8
1.2 范例解析——設(shè)定繪圖區(qū)域的大小 9
1.3 功能講解——設(shè)置圖層、線型、線寬及顏色 10
1.3.1 創(chuàng)建及設(shè)置建筑圖的圖層 10
1.3.2 修改對象的顏色、線型及線寬 12
1.3.3 控制圖層狀態(tài) 14
1.3.4 修改非連續(xù)線型的外觀 15
1.4 范例解析——創(chuàng)建及設(shè)置圖層 16
1.5 功能講解——輸入坐標及對象捕捉 16
1.5.1 輸入點的坐標畫線 16
1.5.2 使用對象捕捉精 確畫線 17
1.5.3 利用正交模式輔助畫線 21
1.6 范例解析——輸入點的坐標及使用對象捕捉畫線 21
1.7 課堂實訓——點的坐標及對象捕捉練習 23
1.8 綜合案例——設(shè)定繪圖區(qū)域大小、創(chuàng)建圖層及畫線 23
1.9 課后作業(yè) 26
第 2講 繪制線段、平行線及圓 27
2.1 功能講解——畫線輔助工具、平行線及編輯線條 27
2.1.1 結(jié)合極軸追蹤、對象捕捉及自動追蹤功能畫線 27
2.1.2 用OFFSET命令繪制平行線 28
2.1.3 延伸線條及剪斷線條 29
2.1.4 打斷線段及改變線段長度 32
2.2 范例解析——使用LINE、OFFSET及TRIM等命令繪制平面圖 33
2.3 功能講解——畫斜線、切線、圓及圓弧連接 35
2.3.1 利用角度覆蓋方式畫垂線及傾斜線段 35
2.3.2 用XLINE命令畫任意角度斜線 35
2.3.3 畫切線 36
2.3.4 畫圓及圓弧連接 37
2.4 范例解析——繪制斜線、切線及圓弧連接 38
2.5 課堂實訓——繪制切線及圓弧連接關(guān)系 40
2.6 綜合案例——繪制建筑立面圖 41
2.7 課后作業(yè) 42
第3講 繪制多線、多段線、陣列及鏡像對象 44
3.1 功能講解——繪制多線、多段線及射線 44
3.1.1 多線樣式及繪制多線 44
3.1.2 編輯多線 47
3.1.3 創(chuàng)建及編輯多段線 48
3.1.4 繪制射線 50
3.1.5 分解多線及多段線 51
3.2 范例解析——使用LINE、MLINE及PLINE命令繪圖 51
3.3 功能講解——移動、復制、陣列及鏡像對象 53
3.3.1 移動及復制對象 53
3.3.2 旋轉(zhuǎn)對象 55
3.3.3 陣列對象及鏡像對象 56
3.4 范例解析——繪制墻面展開圖 59
3.5 課堂實訓——繪制大廳天花板圖 60
3.6 綜合案例——繪制住宅樓標準層平面圖 61
3.7 課后作業(yè) 63
第4講 繪制多邊形、橢圓及填充剖面圖案 65
4.1 功能講解——倒角、繪制多邊形及橢圓 65
4.1.1 倒圓角和倒斜角 65
4.1.2 繪制矩形、正多邊形 67
4.1.3 繪制橢圓 69
4.2 范例解析——繪制裝飾圖案 70
4.3 功能講解——繪制波浪線及填充剖面圖案 71
4.3.1 繪制波浪線 71
4.3.2 徒手畫線 71
4.3.3 繪制云狀線 72
4.3.4 填充剖面圖案 73
4.3.5 編輯填充圖案 75
4.4 范例解析——繪制植物及填充圖案 76
4.5 課堂實訓——使用POLYGON和ELLIPSE命令繪圖 77
4.6 綜合實例——繪制矩形、橢圓及填充剖面圖案 78
4.7 課后作業(yè) 79
第5講 圖塊、圓點、編輯及顯示圖形 81
5.1 功能講解——圖塊、點對象、圓環(huán)及面域 81
5.1.1 創(chuàng)建及插入圖塊 81
5.1.2 等分點及測量點 83
5.1.3 繪制圓環(huán)及圓點 84
5.1.4 繪制實心多邊形 85
5.1.5 面域造型 86
5.2 范例解析——創(chuàng)建圓點、實心矩形及沿曲線均布對象 88
5.3 功能講解——修改對象大小、形狀及對齊對象 90
5.3.1 拉伸圖形對象 90
5.3.2 按比例縮放對象 91
5.3.3 對齊實體 92
5.4 范例解析——編輯原有圖形形成新圖形 93
5.5 功能講解——關(guān)鍵點編輯、修改圖元屬性及顯示控制 93
5.5.1 關(guān)鍵點編輯方式 93
5.5.2 用PROPERTIES命令改變對象屬性 97
5.5.3 對象特性匹配 98
5.5.4 控制圖形顯示的命令按鈕 99
5.5.5 鷹眼窗口 100
5.5.6 命名視圖 101
5.5.7 平鋪視口 103
5.6 范例解析——利用關(guān)鍵點編輯方式繪圖 104
5.7 課堂實訓——利用拉伸、對齊等命令繪圖 105
5.8 綜合案例——繪制圓點、實心矩形等對象構(gòu)成的圖形 105
5.9 課后作業(yè) 106
第6講 參數(shù)化繪圖 108
6.1 功能講解——幾何約束 108
6.1.1 添加幾何約束 108
6.1.2 編輯幾何約束 110
6.1.3 修改已添加幾何約束的對象 111
6.2 功能講解——尺寸約束 111
6.2.1 添加尺寸約束 111
6.2.2 編輯尺寸約束 113
6.2.3 用戶變量及方程式 114
6.3 范例解析——參數(shù)化繪圖的一般步驟 116
6.4 課堂實訓——添加幾何約束及尺寸約束 118
6.5 綜合案例——利用參數(shù)化功能繪圖 119
6.6 課后作業(yè) 122
第7講 書寫文字及標注尺寸 123
7.1 功能講解——書寫文字及創(chuàng)建表格對象 124
7.1.1 創(chuàng)建國標文字樣式 124
7.1.2 單行文字 126
7.1.3 多行文字 128
7.1.4 編輯文字 132
7.1.5 創(chuàng)建及編輯表格對象 133
7.2 范例解析——填寫標題欄 138
7.3 功能講解——標注尺寸的方法 138
7.3.1 創(chuàng)建國標尺寸樣式 138
7.3.2 標注水平、豎直及傾斜方向的尺寸 140
7.3.3 創(chuàng)建對齊尺寸 141
7.3.4 創(chuàng)建連續(xù)型及基線型尺寸 142
7.3.5 使用角度尺寸樣式簇標注角度 143
7.3.6 利用尺寸樣式覆蓋方式標注直徑及半徑尺寸 144
7.3.7 編輯尺寸標注 145
7.4 范例解析 147
7.4.1 插入圖框及標注1︰100的建筑平面圖 147
7.4.2 標注不同繪圖比例的剖面圖 148
7.5 課堂實訓——標注樓梯間詳圖 149
7.6 綜合案例——標注別墅首層平面圖 150
7.7 課后作業(yè) 151
第8講 建筑施工圖 153
8.1 范例解析——繪制建筑總平面圖 153
8.1.1 用AutoCAD繪制總平面圖的步驟 154
8.1.2 總平面圖繪制實例 154
8.2 范例解析——繪制建筑平面圖 155
8.2.1 用AutoCAD繪制平面圖的步驟 155
8.2.2 平面圖繪制實例 156
8.3 范例解析——繪制建筑立面圖 158
8.3.1 用AutoCAD繪制立面圖的步驟 158
8.3.2 立面圖繪制實例 158
8.4 范例解析——繪制建筑剖面圖 160
8.4.1 用AutoCAD繪制剖面圖的步驟 161
8.4.2 剖面圖繪制實例 161
8.5 范例解析——繪制建筑施工詳圖 162
8.6 綜合案例——繪制小住宅平面圖 164
第9講 結(jié)構(gòu)施工圖 166
9.1 范例解析——基礎(chǔ)平面圖 166
9.1.1 繪制基礎(chǔ)平面圖的步驟 166
9.1.2 基礎(chǔ)平面圖繪制實例 167
9.2 范例解析——結(jié)構(gòu)平面圖 167
9.2.1 繪制結(jié)構(gòu)平面圖的步驟 168
9.2.2 結(jié)構(gòu)平面圖繪制實例 168
9.3 范例解析——鋼筋混凝土構(gòu)件圖 169
9.3.1 繪制鋼筋混凝土構(gòu)件圖的步驟 169
9.3.2 鋼筋混凝土構(gòu)件圖繪制實例 170
9.4 綜合案例——繪制小住宅結(jié)構(gòu)平面圖 171
第 10講 軸測圖 172
10.1 功能講解——在軸測投影模式下作圖 172
10.1.1 在軸測模式下畫直線 172
10.1.2 在軸測面內(nèi)畫平行線 174
10.1.3 軸測模式下繪制角的方法 175
10.1.4 繪制圓的軸測投影 175
10.2 范例解析——繪制組合體軸測圖 176
10.3 功能講解——在軸測圖中書寫文字及標注尺寸 177
10.3.1 添加文字 177
10.3.2 標注尺寸 179
10.4 功能講解——繪制正面斜等測投影圖 181
10.5 范例解析——繪制送風管道斜等測圖 182
10.6 課后作業(yè) 182
第 11講 打印圖形及創(chuàng)建虛擬圖紙 184
11.1 功能講解——設(shè)置打印參數(shù) 184
11.1.1 選擇打印設(shè)備 185
11.1.2 使用打印樣式 185
11.1.3 選擇圖紙幅面 186
11.1.4 設(shè)定打印區(qū)域 187
11.1.5 設(shè)定打印比例 188
11.1.6 調(diào)整圖形打印方向和位置 189
11.1.7 預覽打印效果 189
11.1.8 保存打印設(shè)置 189
11.2 范例解析 190
11.2.1 打印單張圖紙 190
11.2.2 將多張圖紙布置在一起打印 191
11.3 功能講解——使用虛擬圖紙 193
第 12講 三維繪圖 196
12.1 功能講解——三維繪圖基礎(chǔ) 196
12.1.1 三維建模空間 197
12.1.2 用標準視點觀察3D模型 197
12.1.3 三維動態(tài)觀察 198
12.1.4 視覺樣式 199
12.1.5 快速建立平面視圖 200
12.1.6 平行投影模式及透視投影模式 201
12.1.7 用戶坐標系及動態(tài)用戶坐標系 201
12.2 功能講解——基本立體、由二維對象形成實體或曲面 202
12.2.1 三維基本立體 202
12.2.2 多段體 203
12.2.3 將二維對象拉伸成實體或曲面 204
12.2.4 旋轉(zhuǎn)二維對象形成實體或曲面 206
12.3 功能講解——掃掠、放樣及切割實體 207
12.3.1 通過掃掠創(chuàng)建實體或曲面 207
12.3.2 通過放樣創(chuàng)建實體或曲面 208
12.3.3 創(chuàng)建平面 210
12.3.4 加厚曲面形成實體 210
12.3.5 利用平面或曲面切割實體 210
12.3.6 與實體顯示有關(guān)的系統(tǒng)變量 211
12.4 范例解析——利用布爾運算構(gòu)建實體模型 212
12.5 課堂實訓——創(chuàng)建木桌 214
12.6 綜合案例——創(chuàng)建組合體實體模型 217
12.7 課后作業(yè) 218
第 13講 編輯三維圖形 220
13.1 功能講解——調(diào)整三維模型位置及陣列、鏡像三維對象 220
13.1.1 三維移動 220
13.1.2 三維旋轉(zhuǎn) 221
13.1.3 3D陣列 223
13.1.4 3D鏡像 224
13.1.5 3D對齊 225
13.2 功能講解——編輯實體的面和體 225
13.2.1 拉伸面 226
13.2.2 旋轉(zhuǎn)面 227
13.2.3 壓印 228
13.2.4 抽殼 228
13.2.5 倒圓角及倒斜角 229
13.3 范例解析——編輯實體表面形成新特征 230
13.4 課堂實訓——創(chuàng)建彎管實體模型 231
13.5 綜合案例——創(chuàng)建組合體實體模型 232
13.6 課后作業(yè) 234
- >
回憶愛瑪儂
- >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詩經(jīng)-先民的歌唱
¥14.5¥39.8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山海經(jīng)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莉莉和章魚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