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易戰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與企業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中國退耕還林效益評估與政策優化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52799
- 條形碼:9787030652799 ; 978-7-03-065279-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退耕還林效益評估與政策優化 內容簡介
本書基于社會經濟學、景觀生態學、地理信息學等交叉或新型學科的理論、技術和方法,在小流域、縣域、流域、區域、國家等不同尺度,立足于土地利用/植被覆蓋變化,從時間—空間維度、投入—產出比例、計劃—市場調控、承載—供需配置和宏觀—微觀層面,統籌生態、社會、經濟、資源和人文五大系統,系統梳理了中國退耕還林工程實施20年的典型試點、全面啟動、優化調整、鞏固完善、新一輪政策實施5個階段的政策變遷、主要成效及存在的主要問題,并提出相應的對策和建議。全面研究了退耕工程實施對區域人力配置、減貧脫困、民生福祉和鄉村振興等的效應,優化了退耕工程社會效益評估體系;深入探討了退耕工程實施對區域糧食產量、農業產業結構、農戶生產效率和退耕農戶收入的影響,豐富了退耕工程經濟效益評估體系;系統分析了退耕工程實施的保持水土、涵養水源、改善環境質量和碳儲量等效應,完善了退耕工程生態效益評估體系。很后,從規劃區域、實施規模、坡度選擇及補貼標準四個維度給出了未來國家退耕政策制定改進或優化的建議。
中國退耕還林效益評估與政策優化 目錄
前言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義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義
1.2 文獻綜述
1.2.1 退耕還林近20 年的研究進展
1.2.2 退耕還林社會經濟效果研究綜述
1.2.3 退耕還林生態效果研究綜述
1.2.4 退耕還林政策優化研究綜述
1.3 研究內容與方法及思路
1.3.1 研究內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術框架
1.4 主要研究結論
第2章 退耕還林工程實施的歷史淵源與現狀
2.1 退耕還林政策制定的背景和目標
2.1.1 退耕政策出臺的背景回溯
2.1.2 退耕政策制定的基本原則
2.1.3 退耕政策制定的既定目標
2.1.4 退耕工程補助標準與方式
2.1.5 小結
2.2 退耕還林工程實施的基本情況
2.2.1 退耕工程實施的階段劃分
2.2.2 退耕工程實施的造林面積
2.2.3 退耕工程實施投資及結構
2.2.4 小結
2.3 典型省份退耕還林工程實施概述
2.3.1 陜西退耕還林工程實施情況
2.3.2 四川退耕還林工程實施情況
2.3.3 甘肅退耕還林工程實施情況
2.3.4 云南退耕還林工程實施情況
2.3.5 內蒙古退耕還林工程實施情況
2.3.6 小結
2.4 退耕還林工程實施效果及存在的問題
2.4.1 退耕還林工程實施的主要成效
2.4.2 退耕還林工程實施存在的主要問題
2.4.3 小結
2.5 本章小結
第3章 退耕還林工程的社會效果評價
3.1 退耕工程實施的人力配置效應
3.1.1 退耕還林區勞動力再配置機制
3.1.2 退耕工程區勞動力配置結構的變化
3.1.3 退耕對農戶非農勞動力就業的影響
3.1.4 退耕還林工程對勞動力供需的影響
3.1.5 小結
3.2 退耕工程實施的減貧脫困效應
3.2.1 相對貧困指標體系的構建
3.2.2 能力貧困指標與模糊函數設定
3.2.3 材料搜集與數據處理
3.2.4 工程實施對精準扶貧的影響
3.2.5 小結
3.3 退耕工程實施的民生福祉效應
3.3.1 理論分析框架構建
3.3.2 材料來源與研究方法
3.3.3 工程實施對民生福祉的影響
3.3.4 小結
3.4 退耕工程實施的鄉村振興效應
3.4.1 鄉村振興的內涵
3.4.2 研究方法與材料搜集
3.4.3 工程實施對鄉村振興的影響
3.4.4 小結
3.5 本章小結
第4章 退耕還林工程的經濟效果評價
4.1 退耕還林工程實施對區域糧食生產的影響
4.1.1 研究區概況
4.1.2 模型構建與數據搜集
4.1.3 工程實施對糧食生產的影響
4.1.4 小結
4.2 退耕還林工程實施對農業產業結構的影響
4.2.1 研究區概況
4.2.2 數據獲取與研究方法
4.2.3 退耕對農業產業結構的影響
4.2.4 小結
4.3 退耕還林工程實施對農戶生產效率的影響
4.3.1 模型構建與數據搜集
4.3.2 退耕規模對農戶生產的影響
4.3.3 小結
4.4 退耕還林工程實施對退耕農戶收入的影響
4.4.1 理論分析與研究假設
4.4.2 研究方法與材料搜集
4.4.3 工程實施對農戶收入的影響
4.4.4 小結
4.5 本章小結
第5章 退耕還林工程對土地利用的影響
5.1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5.1.1 研究區概況
5.1.2 數據來源
5.1.3 研究方法
5.2 全國退耕工程區土地利用/覆被變化特征
5.2.1 全國退耕工程區土地利用/覆被變化
5.2.2 土地利用/覆被變化對退耕工程的響應
5.2.3 小結
5.3 黃土高原地區土地利用/覆被變化特征
5.3.1 退耕工程實施前后土地利用/覆被變化
5.3.2 土地利用/覆被對退耕工程實施的響應
5.3.3 小結
5.4 長江中上游地區土地利用/覆被變化特征
5.4.1 退耕工程實施前后土地利用/覆被變化
5.4.2 土地利用/覆被對退耕工程實施的響應
5.4.3 小結
5.5 本章小結
第6章 退耕還林工程對植被NDVI 變化的影響
6.1 數據來源與研究方法
6.1.1 研究區概況
6.1.2 數據來源
6.1.3 研究方法
6.2 全國退耕還林工程區植被NDVI 變化特征
6.2.1 2015 年工程區植被NDVI 空間分布特征
6.2.2 退耕工程實施前后區域植被NDVI 變化
6.2.3 工程實施植被NDVI 變化對坡度的響應
6.2.4 小結
6.3 黃土高原退耕工程實施植被NDVI 變化特征
6.3.1 2015 年區域植被NDVI 空間分布特征
6.3.2 工程實施前后區域植被NDVI 變化
6.3.3 工程實施植被NDVI 變化對坡度的響應
6.3.4 小結
6.4 長江中上游退耕工程實施植被NDVI 變化特征
6.4.1 2015 年區域植被NDVI 空間分布特征
6.4.2 工程實施前后區域植被NDVI 變化
6.4.3 工程實施植被NDVI 變化對坡度的響應
6.4.4 小結
6.5 本章小結
第7章 退耕還林工程對生態系統服務功能的影響
7.1 退
中國退耕還林效益評估與政策優化 作者簡介
姚順波,1964年5月生,湖南南縣人。先后獲得北京林業大學經濟學學士、中國政法大學法學第二學士學位,西北農林科技大學管理學博士學位。現為西北農林科技大學資源經濟與環境管理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林業經濟學會常務理事、中國林業經濟學會資源經濟與環境管理專業委員會副主任、陜西林業經濟學會副會長。長期從事林業經濟政策效果評估、資源經濟與環境管理的教學與研究工作。近10年先后主持國家林業公益性行業科研專項(201504424)、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71773091、71473195和71173175)、教育部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重大項目(14JJD790031)等。在《中國農村經濟》、《地理學報》、《地理研究》、《林業科學》和《中國人口·資源與環境》等期刊發表論文100多篇,在Land Use Polick、Forest Policy and Economics、Environmental Management等國際期刊發表論文20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朝聞道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巴金-再思錄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