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PLC控制系統組建與調試(基于S7-1200)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8432134
- 條形碼:9787518432134 ; 978-7-5184-321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PLC控制系統組建與調試(基于S7-1200) 本書特色
《PLC控制系統組建與調試(基于S7-1200)》是根據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及相關專業崗位能力要求編寫的理實一體化教材,以西門子公司全新的全集成自動化產品S7-1200系列小型PLC為例,以項目帶動學習PLC在邏輯控制、順序控制和人機界面等方面的應用技術。
PLC控制系統組建與調試(基于S7-1200) 內容簡介
本書是根據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教學及相關專業崗位能力要求編寫的理實一體化教材。以西門子公司全集成自動化產品S7-1200系列小型PLC為例,以項目帶動學習PLC在邏輯控制、順序控制和人機界面等方面的應用技術。本書按照從簡單到復雜的規律,開發了8個項目。通過項目由簡入繁,層層遞進的方式進行編寫,打破傳統教學的組織方式,具有較強的實踐性和實用性,其項目采用從單一到綜合,層層遞進的方式進行編寫,也符合學生的認知規律,旨在使學習者能夠很快掌握機電一體化技術、電氣自動化技術及相關專業崗位所需的知識、技能和職業素質。
PLC控制系統組建與調試(基于S7-1200) 目錄
目錄
總體項目描述
項目1 創建博途項目
1.1 初識S7-1200 PLC及TIA Portal
1.2 博途軟件的安裝與授權
1.3 快速創建新項目
1.4 博途軟件界面
項目2 項目硬件組態
2.1 S7-1200 PLC系統的硬件組成
2.2 S7-1200 PLC系統的硬件組態
項目3 PLC地址訪問
3.1 PLC數據存儲器地址概述
3.2 操作數尋址方式
3.3 創建PLC變量表
3.4 數據塊的應用
項目4 循環組織塊創建及組態
4.1 循環組織塊創建
4.2程序設計
4.3 程序塊編譯與下載
4.4 項目運行及調試
項目5 FC程序塊的創建及應用
5.1 創建FC程序塊
5.2 FC接口參數申明
5.3 FC程序塊的應用
項目6 FB程序塊的創建及應用
6.1 創建FB程序塊
6.2 FB接口參數申明
6.3 創建LAD程序
6.4 背景數據塊及FB程序塊調用
項目7 中斷組織塊的組態及應用
7.1 中斷組織塊的類型
7.2 中斷組織塊的優先級
7.3 中斷組織塊的執行
7.4 中斷組織塊的創建
項目8 觸摸屏組態
8.1 人機界面的認識
8.2 西門子KTP700觸摸屏
8.3 KTP精簡面板組態方法
8.4 項目運行與調試
參考文獻
PLC控制系統組建與調試(基于S7-1200) 節選
項目1 創建博途項目 【任務描述】 任務一:創建加工中心刀具庫選擇控制博途項目 TIA(全稱Totally Integrated Automation) Portal(中文名為博途)是西門子?業自動化集團發布的一款全新的全集成自動化平臺,是未來西門子全集成自動化系列所有用于工程、編程和調試自動化設備和驅動系統的基礎。借助該全新的工程技術軟件平臺,用戶能夠快速、直觀地開發和調試自動化系統。本任務主要目的是認識博途軟件,正確進行軟件的安裝和授權,建立加工中心刀具庫選擇控制的博途項目,設置項目的基本信息。 任務二:認識TIA Portal視圖 TIA Portal視圖是一種圖形化的界面,方便使用者直觀、快速進行自動化系統的開發和調試。對項目進行語言設置,在線訪問CPU,熟悉視圖的分區和作用,快速使用幫助功能,保存項目等。熟悉博途界面能更高效的進行項目開發,對于初學者尤其重要。 【任務能力目標】 1)了解PLC 的產生與發展。 2)了解西門子集成自動化和產品體系。 3)了解西門子PLC 的發展歷程。 4)了解S7-1200 PLC的特點及性能指標。 5)了解博途軟件的特點和版本。 6)掌握博途軟件的安裝及授權方法。 7)掌握博途軟件項目創建的方法。 8)了解博途視圖的界面與功能。 【完成任務的計劃決策】 西門子SIMATIC S7-1200是一款緊湊型、模塊化的PLC,可完成簡單邏輯控制、高級邏輯控制、HMI組態和網絡通信等任務。對于需要網絡通信功能和單屏或多屏HMI的自動化系統,具有易于設計和實施的優點,是中小型自動化系統的完美解決方案。S7-1200 PLC的組態、編程及調試等工作是在西門子博途軟件中完成的,TIA博途是西門子自動化與驅動集團推出的*新組態平臺,與早期的Step 7軟件相比,博途將各種設備組態編程軟件集成在一起,一次安裝就包含了全部所需組建,簡化了系統集成的難度。TIA博途軟件操作簡單,易于學習,同時還具備繼承性,適合新、老用戶使用。 機床及數控加工中心擁有大量的邏輯運算實現機床的保護、順序動作等控制功能,現代數控機床及加工中心一次加工要完成多種動作并用到多把刀具,刀庫控制系統就是完成加工過程中換刀的動作,是一個典型的小型PLC控制系統,任務一從博途軟件安裝入手,了解PLC的發展和應用,學習S7-1200 PLC和博途軟件的基本知識,掌握TIA軟件的安裝、授權,*終完成刀庫控制系統項目的創建,為后續課程學習打下基礎。 TIA博途軟件在自動化項目中可以使用兩種不同的視圖: Portal視圖或者項目視圖。在任務二中了解和學習兩種視圖的功能,Portal視圖是面向任務的視圖,而項目視圖是項目各組件的視圖,可以使用切換按鈕在兩種視圖間進行切換。在項目初期,可以選擇面向任務的 Portal 視圖簡化用戶操作,也可以選擇一個項目視圖快速訪問所有相關工具。Portal 視圖以一種直觀的方式進行工程組態。不論是控制器編程、設計HMI畫面還是組態網絡連接,TIA 博途的直觀界面都可以幫助使用者實現事倍功半;在項目視圖中,每款軟件編輯器的布局和瀏覽風格都相同,從硬件配置、邏輯編程到HMI畫面設計,所有編輯器的操作都相似,可大大節省用戶學習和使用的時間和成本。 【實施過程】 1.1 初識S7-1200 PLC及TIA Portal 1.1.1 PLC概述 1)PLC的定義 可編程序邏輯控制器(Programable Logic Controller)簡稱PLC,是在繼電器控制技術和計算機技術的基礎上開發出來的,并逐漸發展成為以微處理器為核心,將自動化技術、計算機技術、通信技術融為一體的新型工業控制裝置。PLC控制取代傳統繼電器控制裝置以來,得到了快速發展,在世界各地得到了廣泛應用。PLC控制是通過用戶程序來實現其控制功能,PLC采用微電子技術,內部的開關動作均由無觸點的半導體電路來完成。具有連線少,體積小,壽命長,可靠性高,運行速度快的特點,并且能夠隨時顯示給操作人員,及時監視控制程序的執行狀況,為現場調試和維護提供便利,是現代工業自動化生產制造的基本控制設備。 1968年美國通用汽車公司提出取代繼電器控制裝置的要求。1969年,美國數字設備公司研制出了**臺可編程序控制器PDP—14 ,在美國通用汽車公司的生產線上試用成功,首次采用程序化的手段應用于電氣控制,這是**代可編程序控制器。 1969年,美國研制出世界**臺PDP-14。 1971年,日本研制出**臺DCS-8。 1973年,德國研制出**臺PLC。 1974年,中國研制出**臺PLC。 國際電工委員會(IEC)于1987年頒布了可編程序控制器標準草案第三稿。在草案中對可編程序控制器定義如下:“可編程序控制器是一種數字運算操作的電子系統,專為在工業環境下應用而設計。它采用可編程序的存儲器,用來在其內部存儲、執行邏輯運算、順序控制、定時、計數和算術運算等操作的指令,并通過數字式和模擬式的輸入和輸出,控制各種類型的機械或生產過程。可編程序控制器及其有關外圍設備,都應按易于與工業系統聯成一個整體,易于擴充其功能的原則設計”。 2)PLC的發展階段 PLC誕生以來,它的發展經歷了五個重要時期: **個時期:從1969年到20世紀70年代初期。主要特點:CPU由中、小規模數字集成電路組成,存儲器為磁芯存儲器;控制功能比較簡單,能完成定時、計數及邏輯控制。有多個廠商推出一些產品,但產品沒有形成系列化,應用的范圍不是很廣泛,還僅僅是繼電器控制的替代產?。 第二個時期:20世紀70年代末期。主要特點:采用CPU微處理器,存儲器也采用了半導體存儲器,不僅使整機的體積減小,而且數據處理能力獲得很大提高,增加了數據運算、傳送、比較等功能,實現了對模擬量的控制,軟件上開發出自診斷程序,使PLC的可靠性進一步提高。這一時期的產品已初步實現了系列化,PLC的應用范圍在迅速擴大。 第三個時期:20世紀70年代末期到20世紀80年代中期。主要特點:由于大規模集成電路的發展,PLC開始采用8位和16位微處理器,使數據處理能力和速度大大提高,PLC開始具有了一定的通信能力,為實現PLC分散控制、集中管理奠定了重要基礎,軟件上開發出了面向過程的梯形圖語言及助記符語言,為PLC的普及提供了必要條件。在這一時期,發達的工業化國家在多種工業控制領域開始應用PLC控制。 第四個時期:20世紀80年代中期到20世紀90年代中期。主要特點:超大規模集成電路促使PLC完全計算機化,CPU已經開始采用32位微處理器;數學運算、數據處理能力大大提高,增加了運動控制、模擬量PID控制等,聯網通信能力進一步加強,PLC功能在不斷增加的同時,體積在減小,可靠性更高。在此期間,國際電工委員會(IEC)頒布了PLC標準,使PLC向標準化、系列化發展。 第五個時期:20世紀90年代中期至今。主要特點:PLC使用16位和32位微處理器,運算速度更快、功能更強,具有更強的數值運算、函數運算和大批量數據處理能力,出現了智能化模塊,可以實現對各種復雜系統的控制,編程語言除了傳統的梯形圖、助記符語言之外,還增加了高級編程語言。 近年來PLC發展迅速,PLC集三電(電控、電儀、電傳)為一體、性能價格比高、可靠性高的特點,已成為自動化工程的核心設備。 PLC成為具備計算機功能的一種通用工業控制裝置,其使用量高居首位。 PLC成為現代工業自動化的三大技術支柱(PLC、機器人、CAD/CAM)之一。就全世界自動化市場的過去、現在和可以預見的未來而言,PLC仍然處于一種核心地位。在*近出現在美國、歐洲和國內有關探討PLC發展的論文中,這個結論是眾口一詞的,盡管對PLC的未來發展有著許多不同的意見。 現在,世界上有200多家PLC生產廠家,400多品種的PLC產品,按地域可分成美國、歐洲、和日本等三個流派產品,各流派PLC產品都各具特色。其中,美國是PLC生產大國,有100多家PLC廠商,著名的有A-B公司、通用電氣(GE)公司、莫迪康(MODICON)公司。歐洲PLC產品主要制造商有德國的西門子(SIEMENS)公司、AEG公司、法國的TE公司。日本有許多PLC制造商,如三菱、歐姆龍、松下、富士等,韓國的三星(SAMSUNG)、LG等,這些生產廠家的產品占有80%以上的PLC市場份額。 3)PLC的發展趨勢 隨著PLC應用領域日益擴大,PLC技術及其產品結構都在不斷改進,功能日益強大,性價比越來越高。
PLC控制系統組建與調試(基于S7-1200) 作者簡介
王賽,就職于宜賓職業技術學院,電氣自動化方向副教授,從事電氣、機電專業核心課程教學工作,主持四川省省級在線開放課程1門,主持四川省級教改課題2項,獲得四川省教學成果獎2項(1項主持,1項參與),公開發表論文20余篇。承擔《PLC控制系統組裝與調試》、《人機界面(HMI)控制系統設計、安裝與調試》等專業核心課程的教學和實習任務。全面主持課程建設,主持課程資源建設,實現課程信息化改革。
- >
莉莉和章魚
- >
山海經
- >
巴金-再思錄
- >
大紅狗在馬戲團-大紅狗克里弗-助人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推拿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