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醫入門必背歌訣
-
>
醫驗集要
-
>
尋回中醫失落的元神2:象之篇
-
>
補遺雷公炮制便覽 (一函2冊)
-
>
人體解剖學常用詞圖解(精裝)
-
>
神醫華佗(奇方妙治)
-
>
(精)河南古代醫家經驗輯
痤瘡與玫瑰痤瘡(第4版)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5922909
- 條形碼:9787565922909 ; 978-7-5659-2290-9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痤瘡與玫瑰痤瘡(第4版) 本書特色
本書是全球皮膚病學界公認的泰斗級人物、“痤瘡之父”——Kligman教授的經典代表作。Kligman教授在其一生中為皮膚科學事業做出了巨大的貢獻。他于1967年發現維A酸可以治療痤瘡,從此成為痤瘡的一線用藥;1968年提出尋常痤瘡的發病機制;他是**位指出日光照射與皺紋之間相關性的皮膚病學家,并提出了“光老化”這一術語;他還是美容皮膚科學的教父級人物,首次對“敏感性皮膚”進行了完整而客觀的定義,并于1993年提出術語“cosmeceuticals”(藥妝品或功效性護膚品)。本書于1975年首版并于1993年、2000年兩次再版。遺憾的是,Kligman教授于2010年逝世。在Kligman教授去世9年后,由其學生Plewig教授將近年來的全新進展寫進了第4版中。第4版特別命名為《Plewig&Kligman痤瘡與玫瑰痤瘡》,以紀念偉大的Kligman教授。 近10年來,國內外在痤瘡及玫瑰痤瘡研究領域取得了很大的進展,痤瘡的發病率也居高不下。在此背景下,與Kligman共同撰寫第3版的Plewig教授聯合國際上痤瘡領域的專家,于2019年6月共同推出了第4版。歷經19年再出新版,本書進行了全面更新,包括諸如發病機制、自身炎癥性痤瘡綜合征、營養對痤瘡的影響和新療法等。與舊版相比,本書增加了大量臨床和組織病理學高清圖片。近10年來,國內外均無痤瘡相關學術專著出版(譯者主譯的《痤瘡:病因與實用治療》為科普圖書)。作為痤瘡領域的經典專著和圣經,也是皮膚科醫生的必讀書,引進并翻譯本書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和學術價值,相信會受到國內皮膚科醫生,尤其是痤瘡與玫瑰痤瘡研究者的歡迎。 這本經典著作的新版共70余萬字,配圖900余幅,中文版是首次被引進中國。 其系統闡述了尋常痤瘡、痤瘡相關疾病、玫瑰痤瘡和反常性痤瘡的發病機制、診斷與治療,完整呈現了該領域的全新進展。 本書有幾大特點:一是本書依據對疾病本質的全新認識,試圖厘清導致疾病發生的核心機制,并對疾病進行更準確的命名。例如本書首次將反常性痤瘡命名為“穿掘性終毛毛囊炎”。作者認為玫瑰痤瘡的本質是皮炎,其發生機制與痤瘡完全不同,建議將該病命名為“玫瑰皮炎”。二是本書配有大量高質量精美插圖,是一本關于痤瘡和玫瑰痤瘡的臨床及組織病理學圖譜。本書對從事皮膚科臨床及科研工作的醫師和研究人員具有重要的參考價值。
痤瘡與玫瑰痤瘡(第4版) 內容簡介
本書是優選皮膚病學界認可的泰斗級人物、“痤瘡之父”Kligman教授的經典代表作。近期新版系統闡述了尋常痤瘡、痤瘡相關疾病、玫瑰痤瘡和反常性痤瘡的發病機制、診斷與治療,完整呈現了該領域的近期新進展。本書配有大量高質量精美插圖,是一本關于痤瘡和玫瑰痤瘡的臨床及組織病理學圖譜。
痤瘡與玫瑰痤瘡(第4版) 目錄
痤瘡與玫瑰痤瘡(第4版) 作者簡介
叢林,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原陸軍總醫院)皮膚科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從事皮膚科臨床工作20余年。現任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皮膚科分會痤瘡學組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皮膚病與性病預防與控制專委會科普學組委員、中國醫療保健國際交流促進會皮炎學組委員。Medical Mycology雜志、《實用皮膚病學雜志》審稿專家。擅長敏感性皮膚、痤瘡、玫瑰痤瘡等損容性皮膚病的診治,科學護膚倡導者,對醫學護膚有深入研究。主譯《痤瘡:病因與實用治療》,副主譯《敏感性皮膚綜合征》,副主編《藥妝品的真相》。創立“叢博士護膚課堂”科普公眾號。 廖勇,現任遠想集團醫學中心副總經理兼美聯體科室主任,原解放軍總醫院第七醫學中心(原陸軍總醫院)皮膚科主治醫師,醫學博士。碩士階段師從廖萬清院士,博士階段師從楊蓉婭教授,長期致力于問題皮膚和面部年輕化綜合診療方案的制訂及臨床應用(藥物、光聲電、注射及線雕技術)。國內外發表論文30余篇,其中SCI收錄論文20篇。作為主研人獲得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及北京市自然科學基金支持,并入選北京市科技新星培養計劃。任北京醫學會皮膚性病學分會青年委員、中華預防醫學會皮膚病與性病預防與控制專委會青年委員、中國非公立醫療機構協會整形與美容專委會青年委員、中國職業安全健康協會醫美與整形安全專委會全國委員。 田艷麗,副主任醫師,醫學博士,安加醫療美容聯合創始人,祛斑抗衰聯盟(WRG)創始成員。現任中國非公醫療協會整形與美容專委會青年委員會主任委員、常委,北京中西醫結合學會醫學美容專委會常委,亞洲醫學美容協會激光美容分會委員,中國整形美容協會線技術分會常委。發表國內核心期刊論文20余篇,SCI收錄5篇。主研并參與國家省部級科研項目5項。主譯《美容美塑療法圖譜》,參編、參譯《敏感肌膚保養與診療》《皮膚外科學》等學術書籍。擅長激光光電美容,美塑療法及化學換膚治療黃褐斑、痤瘡等損容性皮膚問題,面部年輕化的綜合評估,光電、注射、線雕等整合年輕化治療等。
- >
朝聞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唐代進士錄
- >
隨園食單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