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圖網小程序
一鍵登錄
更方便
本類五星書更多>
-
>
闖進數學世界――探秘歷史名題
-
>
中醫基礎理論
-
>
當代中國政府與政治(新編21世紀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
>
高校軍事課教程
-
>
思想道德與法治(2021年版)
-
>
毛澤東思想和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概論(2021年版)
-
>
中醫內科學·全國中醫藥行業高等教育“十四五”規劃教材
煤化學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2161079
- 條形碼:9787122161079 ; 978-7-122-16107-9
- 裝幀:暫無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煤化學 內容簡介
本書系統地敘述了煤的特征和生成、巖相組成與應用、一般性質、工藝性質、分類和評價、化學結構、化學方法的研究及綜合利用等,并附有實驗部分。本書為高等院校應用型本科化學工程與工藝(煤化工方向)礦物加工工程、資源勘查工程、應用化學等專業的教學用書,也可作為從事能源、煤燃燒、炭素材料、煤基化學品、煤田地質、采煤、選煤、煤質化驗和環境保護等有關管理、研究、設計、技術開發和生產技術人員的參考書。
煤化學 目錄
**章緒論1
一、我國的能源概況及煤炭資源1
二、我國煤炭的綜合利用情況3
三、煤利用存在的環境問題4
四、煤化學的發展5
五、煤化學的內容、特點及研究方法7
第二章煤的特征和生成8
**節煤的種類和特征8
一、煤的種類8
二、腐殖煤的外表特征8
第二節煤的生成11
一、成煤的原始物質11
二、成煤的主要時期和主要煤田15
三、腐殖煤的生成過程17
復習思考題22
第三章煤的巖相組成與應用23
**節宏觀煤巖組成23
一、宏觀煤巖成分23
二、宏觀煤巖類型24
第二節煤的顯微組分25
一、煤的有機顯微組分25
二、煤的無機顯微組分28
三、煤巖顯微組分的分類與命名29
第三節煤巖學的研究方法33
一、煤巖顯微組分的分離和富集33
二、煤巖分析樣品制備方法34
三、煤巖顯微組分的反射率36
第四節煤巖學的應用40
一、煤巖學在煤田地質方面的應用40
二、煤巖學在選煤中的應用41
三、煤巖學在煤質評價和煤分類中的應用…41
四、煤巖學在煉焦配煤與預測焦炭質量
方面的應用43
第五節煤炭顯微組分在煉焦中的變化48
一、光學各向同性組織和光學各向異性
組織49
二、焦炭光學組織的鏡下特征49
三、焦炭光學組織的命名和分類50
四、煤巖顯微組分與焦炭光學組織的
關系52
五、影響焦炭光學組織組成的因素52
六、焦炭光學組織的應用54
復習思考題55
第四章煤的一般性質56
**節煤的工業分析和元素分析56
一、煤的工業分析56
二、煤的元素分析70
三、分析結果的表示方法與基準換算80
第二節煤的物理性質和物理化學性質83
一、煤的密度84
二、煤的空間結構和表面性質88
三、煤的機械性質91
四、煤的熱性質94
五、煤的電性質與磁性質97
六、煤的光學性質99
七、煤的其他物理性質100
復習思考題102
第五章煤的工藝性質103
**節煤的熱解103
一、煤熱解過程的特征103
二、煤的差熱分析104
三、煤的熱重分析105
四、煤在熱解過程中的化學反應106
五、影響煤熱解的因素109
第二節煤的黏結與成焦機理112
一、溶劑抽提理論112
二、物理黏結理論112
三、傳氫理論112
四、膠質體理論113
五、中間相理論115
第三節煤的黏結性(結焦性)指標116
一、膠質層指數(GB/T 479—2000)117
二、奧亞膨脹度(GB/T 5450—1997)119
三、基氏流動度121
四、羅加指數(GB/T 5449—1997)122
五、黏結指數(GB/T 5447—1997)123
六、坩堝膨脹序數(GB/T 5448—
1997)124
七、葛金指數(GB/T 1341—2007)125
第四節煤炭氣化和燃燒的工藝性質126
一、煤的反應性126
二、煤的結渣性127
三、煤的燃點127
四、煤灰的黏度128
第五節煤的鋁甑低溫干餾試驗129
第六節煤的可選性129
一、煤的可選性曲線130
二、可選性標準134
第七節煤的發熱量135
一、煤發熱量的測定135
二、利用經驗公式計算煤的發熱量138
三、煤的發熱量與煤質的關系139
四、煤的發熱量等級140
復習思考題140
第六章煤的分類和煤質評價142
**節煤的分類指標142
一、反映煤化程度的指標142
二、反映煤黏結性、結焦性的指標143
第二節中國煤炭分類143
一、中國煤炭分類方案143
二、中國煤炭分類標準145
三、中國煤炭編碼系統150
四、中國煤層煤分類152
五、各種煤的特性及用途155
第三節國際煤分類157
一、硬煤的國際分類159
二、褐煤的國際分類(ISO 2950—
1974)159
三、*新國際煤分類標準(ISO 11760:
2005)160
第四節煤質評價164
一、煤質評價的階段與任務164
二、煤質評價的內容165
三、煤質評價方法166
復習思考題167
第七章煤有機質的化學結構169
**節煤的化學結構169
一、煤的基本結構單元169
二、煤中低分子化合物174
第二節物理方法研究煤174
一、紅外光譜對煤結構的研究174
二、X射線衍射對煤結構的研究177
三、核磁共振對煤結構的研究179
第三節物理化學方法研究煤181
一、煤溶劑抽提法的分類181
二、煤的抽提率與溶劑性質的關系182
三、煤的溶劑抽提183
第四節統計結構解析法對煤結構的
研究187
一、統計結構解析法的原理187
二、煤化學結構的統計解析法研究189
第五節煤的結構模型191
一、煤的大分子結構模型191
二、煤的分子間結構模型196
三、煤結構的綜合模型198
第六節煤分子結構的近代概念198
復習思考題199
第八章化學方法研究煤200
**節煤中的官能團分析200
一、含氧官能團200
二、煤中的含硫和含氮官能團201
第二節煤的高真空熱分解202
第三節煤的加氫203
一、煤加氫液化的反應及原理204
二、煤的深度加氫與輕度加氫208
第四節煤的氧化210
一、煤的氧化階段210
二、煤的輕度氧化211
三、煤的深度氧化212
第五節煤的其他化學反應214
一、煤的鹵化反應215
二、煤的磺化反應216
三、煤的水解217
復習思考題218
第九章煤的綜合利用219
**節煤的燃燒和氣化219
一、煤的燃燒219
二、煤的氣化223
第二節煤的液化226
一、方法簡介226
二、直接加氫液化(DCL)227
三、煤的間接液化(ICL)228
第三節煤制化學品和高碳物料230
一、煤液體與煤制高聚物230
二、煤制塑料231
三、煤制潔凈燃料232
四、煤制高碳物料234
五、煤制活性材料235
第四節石煤和煤矸石的利用237
一、石煤237
二、煤矸石238
復習思考題240
附錄241
實驗一煤的工業分析測定241
實驗二煤的元素分析250
實驗三煤中全硫含量的測定259
實驗四煙煤膠質層指數的測定262
實驗五煙煤黏結指數的測定269
實驗六煤的發熱量測定271
參考文獻278
一、我國的能源概況及煤炭資源1
二、我國煤炭的綜合利用情況3
三、煤利用存在的環境問題4
四、煤化學的發展5
五、煤化學的內容、特點及研究方法7
第二章煤的特征和生成8
**節煤的種類和特征8
一、煤的種類8
二、腐殖煤的外表特征8
第二節煤的生成11
一、成煤的原始物質11
二、成煤的主要時期和主要煤田15
三、腐殖煤的生成過程17
復習思考題22
第三章煤的巖相組成與應用23
**節宏觀煤巖組成23
一、宏觀煤巖成分23
二、宏觀煤巖類型24
第二節煤的顯微組分25
一、煤的有機顯微組分25
二、煤的無機顯微組分28
三、煤巖顯微組分的分類與命名29
第三節煤巖學的研究方法33
一、煤巖顯微組分的分離和富集33
二、煤巖分析樣品制備方法34
三、煤巖顯微組分的反射率36
第四節煤巖學的應用40
一、煤巖學在煤田地質方面的應用40
二、煤巖學在選煤中的應用41
三、煤巖學在煤質評價和煤分類中的應用…41
四、煤巖學在煉焦配煤與預測焦炭質量
方面的應用43
第五節煤炭顯微組分在煉焦中的變化48
一、光學各向同性組織和光學各向異性
組織49
二、焦炭光學組織的鏡下特征49
三、焦炭光學組織的命名和分類50
四、煤巖顯微組分與焦炭光學組織的
關系52
五、影響焦炭光學組織組成的因素52
六、焦炭光學組織的應用54
復習思考題55
第四章煤的一般性質56
**節煤的工業分析和元素分析56
一、煤的工業分析56
二、煤的元素分析70
三、分析結果的表示方法與基準換算80
第二節煤的物理性質和物理化學性質83
一、煤的密度84
二、煤的空間結構和表面性質88
三、煤的機械性質91
四、煤的熱性質94
五、煤的電性質與磁性質97
六、煤的光學性質99
七、煤的其他物理性質100
復習思考題102
第五章煤的工藝性質103
**節煤的熱解103
一、煤熱解過程的特征103
二、煤的差熱分析104
三、煤的熱重分析105
四、煤在熱解過程中的化學反應106
五、影響煤熱解的因素109
第二節煤的黏結與成焦機理112
一、溶劑抽提理論112
二、物理黏結理論112
三、傳氫理論112
四、膠質體理論113
五、中間相理論115
第三節煤的黏結性(結焦性)指標116
一、膠質層指數(GB/T 479—2000)117
二、奧亞膨脹度(GB/T 5450—1997)119
三、基氏流動度121
四、羅加指數(GB/T 5449—1997)122
五、黏結指數(GB/T 5447—1997)123
六、坩堝膨脹序數(GB/T 5448—
1997)124
七、葛金指數(GB/T 1341—2007)125
第四節煤炭氣化和燃燒的工藝性質126
一、煤的反應性126
二、煤的結渣性127
三、煤的燃點127
四、煤灰的黏度128
第五節煤的鋁甑低溫干餾試驗129
第六節煤的可選性129
一、煤的可選性曲線130
二、可選性標準134
第七節煤的發熱量135
一、煤發熱量的測定135
二、利用經驗公式計算煤的發熱量138
三、煤的發熱量與煤質的關系139
四、煤的發熱量等級140
復習思考題140
第六章煤的分類和煤質評價142
**節煤的分類指標142
一、反映煤化程度的指標142
二、反映煤黏結性、結焦性的指標143
第二節中國煤炭分類143
一、中國煤炭分類方案143
二、中國煤炭分類標準145
三、中國煤炭編碼系統150
四、中國煤層煤分類152
五、各種煤的特性及用途155
第三節國際煤分類157
一、硬煤的國際分類159
二、褐煤的國際分類(ISO 2950—
1974)159
三、*新國際煤分類標準(ISO 11760:
2005)160
第四節煤質評價164
一、煤質評價的階段與任務164
二、煤質評價的內容165
三、煤質評價方法166
復習思考題167
第七章煤有機質的化學結構169
**節煤的化學結構169
一、煤的基本結構單元169
二、煤中低分子化合物174
第二節物理方法研究煤174
一、紅外光譜對煤結構的研究174
二、X射線衍射對煤結構的研究177
三、核磁共振對煤結構的研究179
第三節物理化學方法研究煤181
一、煤溶劑抽提法的分類181
二、煤的抽提率與溶劑性質的關系182
三、煤的溶劑抽提183
第四節統計結構解析法對煤結構的
研究187
一、統計結構解析法的原理187
二、煤化學結構的統計解析法研究189
第五節煤的結構模型191
一、煤的大分子結構模型191
二、煤的分子間結構模型196
三、煤結構的綜合模型198
第六節煤分子結構的近代概念198
復習思考題199
第八章化學方法研究煤200
**節煤中的官能團分析200
一、含氧官能團200
二、煤中的含硫和含氮官能團201
第二節煤的高真空熱分解202
第三節煤的加氫203
一、煤加氫液化的反應及原理204
二、煤的深度加氫與輕度加氫208
第四節煤的氧化210
一、煤的氧化階段210
二、煤的輕度氧化211
三、煤的深度氧化212
第五節煤的其他化學反應214
一、煤的鹵化反應215
二、煤的磺化反應216
三、煤的水解217
復習思考題218
第九章煤的綜合利用219
**節煤的燃燒和氣化219
一、煤的燃燒219
二、煤的氣化223
第二節煤的液化226
一、方法簡介226
二、直接加氫液化(DCL)227
三、煤的間接液化(ICL)228
第三節煤制化學品和高碳物料230
一、煤液體與煤制高聚物230
二、煤制塑料231
三、煤制潔凈燃料232
四、煤制高碳物料234
五、煤制活性材料235
第四節石煤和煤矸石的利用237
一、石煤237
二、煤矸石238
復習思考題240
附錄241
實驗一煤的工業分析測定241
實驗二煤的元素分析250
實驗三煤中全硫含量的測定259
實驗四煙煤膠質層指數的測定262
實驗五煙煤黏結指數的測定269
實驗六煤的發熱量測定271
參考文獻278
展開全部
書友推薦
- >
推拿
- >
莉莉和章魚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月亮與六便士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我與地壇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本類暢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