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清通鑒(全四冊)(精裝)
-
>
明通鑒(全三冊)(精裝)
-
>
跨太平洋的華人改良與革命 1898-1918
-
>
天有二日(簽名鈐印特裝本)
-
>
歐洲至暗時刻(1878-1923):一戰為何爆發及戰后如何重建
-
>
(精裝)奧托·馮· 俾斯麥與德意志帝國建立
-
>
華文全球史:中國文脈
中世紀歐洲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4384215
- 條形碼:9787514384215 ; 978-7-5143-8421-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世紀歐洲 本書特色
★《中世紀歐洲》堪稱一部極簡歐洲文明發端史。在西羅馬帝國所在地,如今的法國、西班牙和意大利,歐洲這個經濟、社會、文化和政治的實體,具有了初步的形態。 ★考古發現、古典文獻、建筑以及各種文物真跡(珍寶、壁畫)、復原圖、畫作、地圖、戰役示意圖……《中世紀歐洲》通過諸多真實可查的實物和檔案,讓讀者了解中世紀歐洲錯綜復雜的歷史細節,全方位還原這段歷史的風云變幻。 ★基督教在構建中世紀歐洲經濟、文化和政治的過程中,起到了不可忽視的作用。它塑造了這段歷史的政治、經濟、倫理、藝術和時代氣質。基督教間接保存了古希臘和古羅馬文明。許多民族融入歐洲文明,是從其皈依基督教開始的。 ★《中世紀歐洲》按時間線(王朝)和地域(王國)線對歷史進行梳理,旁及同時代伊斯蘭文明和其他文明,將中世紀歐洲置于大視野中進行考察,開拓讀者的歷史格局。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史——美國國家地理學會有史以來規模宏大、前所未有的一次歷史叢書項目。100多年歷史文化內容的培育與積累!30種圖書的叢書規模前所未有,經過時間考驗的歷史內容的精髓。 ★劍橋大學和牛津大學等國際頂級學府中的歷史學家組成了編委,前沿、權威的歷史解讀和闡釋。真正以全球化視野觀照人類歷史與文明!編委分別來自:劍橋大學、牛津大學、巴黎高等社會科學學院、斯坦福大學等高等學府與研究機構。 ★ 極具視覺沖擊效果,擁有豐富的地圖、繪圖和歷史圖像資源——共計5000幅珍貴四色歷史圖片,來自世界著名博物館和美國國家地理學會賴以成名的圖片庫——大英博物館;盧浮宮博物館;艾爾米塔什博物館;佛洛倫薩烏菲茲美術館;梵蒂岡美術館;溫莎城堡皇家藏品;華盛頓美國國會大廈;哈佛藝術博物館;羅馬卡比托利歐博物館;耶路撒冷以色列博物館;圣彼得堡冬宮的赫米蒂奇博物館;墨西哥國立人類學博物館…… ★本書裝幀為四色精裝,雙封面采用燙金及燙銀工藝,高端大氣,極富典藏價值!
中世紀歐洲 內容簡介
本書重現了奠定當今歐洲格局的文明孕育和形成的歷史。查理·馬特、矮子丕平、查理大帝等關鍵人物,對歐洲核心版圖確立有著重大意義,而基督教則塑造了這段歷史的政治、經濟、倫理、藝術和時代氣質。 本書通過考古發現、古典文獻、建筑以及各種文物真跡(珍寶、壁畫)、復原圖等原始資料,讓讀者了解中世紀歐洲錯綜復雜的歷史細節,并將中世紀歐洲置于大視野中進行考察,論及這一時期從西羅馬帝國覆滅到拜占庭帝國鞏固,以及薩珊波斯帝國終結,期間伊斯蘭教誕生等重大歷史事件。并旁及古港拉文納的歷史、西哥特藝術,以及海上戰狼維京人的文明等內容。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史 美國國家地理全球史系列,是美國國家地理學會出品的,規模宏大的一組歷史叢書項目,是其100多年歷史文化內容的培育與積累,共有30種圖書。本套叢書內容由考古學家、歷史學家、語言學家、地理學家、制圖家、攝影師、插畫家和編輯組成的多學科團隊精心創制。立足于歷史與文明的思索,以時間軸展開對世界各地文明及人類歷史發展變量的解讀和記錄。本系列書目如下—— 《*初的法老》《埃及帝國》《古埃及的終結》《美索不達米亞文明》《近東的王國和帝國》《希臘的起源》《古典希臘》《雅典的陷落》《亞歷山大帝國》《羅馬:從王政到共和》《羅馬:征服地中海》 《羅馬共和國的終結》《羅馬帝國的崛起》《羅馬帝國:黃金時代》《羅馬帝國:羅馬的陷落》《拜占庭的輝煌》《中世紀歐洲》《伊斯蘭的擴張》《基督教王國和十字軍東征》《通往東方的新路線》《中世紀的終結》《征服美洲》《文藝復興》《土耳其、俄羅斯帝國與明代中國》《絕對君權》 《探險的時代》《啟蒙運動》《法國大革命與拿破侖》《19世紀的世界》《世界大戰》
中世紀歐洲 目錄
概述
國王的回歸
西羅馬帝國式微之際,經歷了*混亂的時期。自從國家宣布撤退駐扎在特定地點的羅馬軍團之后,激烈的戰爭一觸即發。當時士兵駐留原地,且不再需要對公共機構履行軍事義務,他們為了反抗企圖控制軍團的當地權貴,發動了戰爭。
檔案:拉文納, 西羅馬帝國的偉大首都
拉文納,西羅馬帝國的首都,是唯一一座能令君士坦丁堡黯然失色的都市。它一開始是東哥特王國首都,之后又成為拜占庭的總督轄區。
群雄割據
“蠻族”王國在羅馬教會的支持下建立了政權,這標志著歐洲分裂的開始。西羅馬帝國盛行拉丁文化,同時受到日耳曼人生活習慣的微妙影響。東羅馬帝國占主導地位的是拜占庭文化,也就是希臘文化。草原民族繼承發揚了這種文化。東、西羅馬帝國孕育了“中歐”,這里是未來幾個世紀風云變幻的中心。
檔案:西哥特藝術
西哥特人創造了精美絕倫的藝術風格,體現在5 世紀至9 世紀的建筑、雕塑、浮雕和金銀制品中。
在兩個時代之間
阿拉伯人在全世界的征服擴展到東部的印度尼西亞和西部的摩洛哥。同時,斯拉夫民族也開始了大遷徙。隨著草原游牧民族在歐洲進行的軍事活動,歐洲不知不覺形成了一種新的文化和語言,與歐洲長期存在的拉丁、日耳曼文化和語言平分秋色。
加洛林王朝
加洛林帝國在查理大帝的統治下聲名大振。他開創了將萊茵河周圍的奧斯特拉西亞王國和紐斯特里亞王國聯合起來的領土管理模式。邊境體系在新的政治和管理機制中至關重要。作為皇帝,查理大帝渴望將歐洲變成一個統一的政治實體,他在歐洲歷史上留下了深刻的烙印。
嚴酷的考驗
9 世紀中葉,歐洲經歷了*后的考驗:諾曼人開始在海岸上興風作浪,掠奪沿岸城市和修道院。不久,東方的馬扎爾人加入了這個游牧民族的行列。諾曼人融入歐洲大陸是一個重要的政治和宗教事件,對歐洲大陸身份的構建有著重要意義。
檔案:維京人, 海上戰狼
維京人創造了一個從793 年持續至1103 年的文明。他們的影響范圍從俄羅斯到加拿大,遍及整個北半球,在歐洲的形成過程中扮演重要角色。
王國的輝煌
10 世紀并非金革之世。相反,在農業經濟發展和各個王國形成的基礎上,歐洲經歷了一場真正的復興。各個王國與神圣羅馬帝國日益增長的勢力相互制衡—后者為奧托一世戰勝馬扎爾人后所建立。這種文化和政治上的繁榮賦予了歐洲面對新千年及其可能帶來的恐懼所需的勇氣。
附錄
千年的歐洲
時間對照表:歐洲, 伊斯蘭世界及其他文明
王朝列表
中世紀歐洲 節選
矮子丕平的革命 751 年,矮子丕平取得教皇的首肯,攻打紐斯特里亞王國不幸的墨洛溫國王希爾德里克三世(Childéric Ⅲ)。教皇對意大利的倫巴第勢力很憂慮。的確,倫巴第人剛剛征服了拉文納,并篡奪了舊帝國的權力。矮子丕平以極富象征意味的手段結束了克洛維*后一個后裔希爾德里克三世的統治:剪掉了他的辮子,將他剃度,將他和他的兒子一起關進修道院。 隨后,矮子丕平由“法蘭克王國”(regnum francorum)的權貴階級集會推選為國王,并由當時*著名的傳教士圣博尼法斯(Boniface /Wynfrith)加冕,出席儀式的還有法蘭克主教。就這樣,矮子丕平成了民眾口中和歷史上的國王丕平三世(Pépin Ⅲ)。他當時37 歲。他的合法妻子,孩子們的母親,綽號“大腳貝特”的貝特拉達(Bertrade),經國王和教皇同意成為王后。革命到此結束。 矮子丕平罷免了國君,可能因此冒犯了基督教團體。為此,他邀請匝加利亞的繼任者教皇斯德望二世來幫助他。754 年秋末,一位羅馬教皇踏入外高盧的領地,這是有史以來**次。他冒著暴風雪和濃霧,穿越了海濱阿爾卑斯省。不過,斯德望二世抵達高盧后,很快發現自己身處一片基督教的土地,教堂、隱修院和修道院隨處可見,人們在其間傳授基督的教義。斯德望二世對途中所見所聞感到欣慰。他拜見丕平。丕平對這位德高望重的教皇心生景仰之情,這位未來的君主竟為教皇當起了馬夫,親自牽引教皇的坐騎。丕平此舉,成了擁護教宗崇高地位的范例。在此艱難時期,教皇的權威地位得以恢復。斯德望二世因此對丕平感激不盡。 在圣但尼大教堂,教皇斯德望二世為丕平及其子查理(Charles)和卡洛曼加冕,確認了二人作為法蘭克國王的身份,使他們成為羅馬的貴族。教皇還嚴令禁止推選丕平家族以外的人為國王,違者將被逐出教會。羅馬教皇的決議鞏固了新王朝政權。矮子丕平為了感謝教皇,派兵攻打意大利,(755 年)在仙尼斯峰狹道的堡壘擊敗了倫巴第國王艾斯杜爾夫。不過,這次勝利只是部分的勝利,或者說是偽裝的失敗。不久,艾斯杜爾夫包圍了羅馬,兩年后,法蘭克人的國王丕平返回意大利,圍攻帕維亞,*終,艾斯杜爾夫國王投降。 一個新的理念開始在法蘭克人心中萌芽,并在整個拉丁基督教世界流傳開來:丕平是由上帝指派來穩定混亂的秩序,令世界重返光明的人。史官用“修正”(correctio)一詞形容這一使命,因為這恰恰是對歷史進程的修正。這就是為什么丕平欣然承認了《君士坦丁的捐贈》(Donation de Constantin)的真實性,盡管它是一份偽造的文件。在這篇驚人的宣言中,君士坦丁大帝(Constantin le Grand)將其對羅馬、意大利和西方的控制權贈予教皇圣思維一世(Sylvestre Ⅰer,314—335 年在位):“我們認為是時候轉贈我們的帝國……既然神的皇帝建立了祭司的等級制度和基督教的首都,那么就不應當由世俗的皇帝行使權力。我們將羅馬以及意大利和西部地區的所有省市,交予教皇和他的繼任者統治,這些地區將服從他的管理。” 從這時起,教皇站在加洛林國王一邊,以捍衛羅馬的土地利益。東羅馬皇帝的抗議無濟于事。拜占庭派來的使者來到矮子丕平在帕維亞的營地前,卻被毫不留情地打發走,沒人聽取他們的訴求。就這樣,意大利的命運被永遠封印了。矮子丕平橫掃倫巴第大區,把占據的領地獻給教皇,包括拉文納和其他總督轄區,以及“五城督區”(Pentapolis),即里米尼和安科納之間的沿海地帶。自此之后很長時間,拜占庭的管轄僅限于對威尼斯以及駐守東羅馬的將領和族群的地產。對于已經歸屬意大利帝國的領地,拜占庭只不過是一陣遙遠的回聲罷了。
中世紀歐洲 作者簡介
美國國家地理學會 (National Geographic Society) 1888年1月13日,于美國華盛頓的宇宙俱樂部成立,同年10月,新成立的學會創辦了自己的會刊,這便是如今享譽全球的美國《國家地理》雜志。此外美國國家地理學會還擁有國家地理頻道等包含電影、電視節目、圖書、網站等一系列跨媒體品牌,如今學會現已經成為全球大的非盈利的教育與科學機構。 本叢書顧問編委: 彼得 柏克(Peter Burke):英國著名歷史學家,劍橋大學文化史榮譽教授。 約翰 艾略特爵士(Sir John H. Elliott):英國著名歷史學家,牛津大學榮譽教授、牛津奧里爾學院榮譽院士、劍橋大學三一學院榮譽院士。 其余編委都為來自全球著名學府的歷史學等相關學科專家。
- >
史學評論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巴金-再思錄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