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考研英語背單詞20個詞根詞綴
-
>
西班牙語詞根寶典
-
>
美國K-12原版語文課本--初中·下(全12冊)
-
>
流浪地球劉慈欣
-
>
西南聯大英文課 輕讀禮盒版
-
>
英語大書蟲世界經典名譯典藏書系:中國人的精神 (英漢對照)(精選權威版本)
-
>
許淵沖譯唐詩三百首:漢文·英語
火山下 版權信息
- ISBN:9787568295987
- 條形碼:9787568295987 ; 978-7-5682-9598-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火山下 本書特色
這是一本在20世紀英語文學史上舉足輕重的文學巨著:在1998年蘭登書屋評選的20世紀100部*好的小說中,該書名列前茅;《紐約時報》稱該書是“本世紀(20世紀)*杰出的小說之一”;《洛杉磯時報》稱“這部杰作是本世紀*重要的十部小說之一”;《紐約時報》著名的書評家阿爾弗雷德·卡贊稱“本書無疑是當代*有創新精神和創造力的小說之一。“沒有愛就無法生存”,本書探究了死亡與愛情這一永恒的主題;同時又對殖民主義、對戰爭以及對納粹進行了無情的鞭撻,體現了作者強烈的人道主義精神。
火山下 內容簡介
《火山下》是馬爾科姆·勞瑞的一部半自傳小說。故事發生在1938年亡靈節,地點處于一座活火山下的山谷中。主人公杰弗里·費爾明是一位英國領事,長期政治失意和婚姻失敗,是他只能憑借一杯杯酒來逃避現實,并逃避身邊的關愛。這一天,他的妻子伊芙回到鎮上,試圖挽回婚姻。與此同時,同父異母的弟弟休和兒時好友勞埃爾也都出現,各人千絲萬縷的過往交織在一起,融入到熱帶空氣中的炎熱和沉悶之中。沉迷于過去,在希望和絕望當中動搖,結果充滿各種不幸,*后只能聽到伊芙在喃喃自語:“沒有愛,怎么生存?古典悲劇的架構,意識流的寫作手法,以及現代文學意義上的暗喻,讓這部作品成為20世紀的經典小說之一。
火山下 節選
兩條山脈由北向南貫穿墨西哥全境。山脈之間,山谷與高地眾多,其中一個山谷海拔6000英尺,兩側各有一座火山,瓜華那華克鎮(Quahuanahuac)就坐落在這個山谷里。小鎮位于北回歸線以南,更確切地說,位于北緯19度地帶。該緯線以西是太平洋上的勒維拉格吉多群島(Rivillagigedo);再往西是夏威夷*南端;以東是位于大西洋海岸的祖科斯港(Tzucox),與尤卡坦半島上英屬洪都拉斯毗鄰;再向東是位于孟加拉灣的印度加戈納特鎮(Juggernaut)。 小鎮的城墻建在山上,修建得很高;鎮上的街巷曲曲折折、斷斷續續,道路蜿蜒。一條寬闊的美式公路由北進入小鎮,便淹沒在城鎮的街巷之中,出了小鎮就變成了羊腸小道。瓜華那華克鎮上有18座教堂、57家酒吧、一個高爾夫球場,至少有400個公共或私人泳池,泳池的水由山上的水源源不斷地補給著。鎮上還有很多豪華旅館。 出了小鎮,可見一座山,山略高于小鎮。密林賭場酒店就在這座山上,靠近火車站。酒店遠離公路主干道,被眾多花園和露臺環繞。站在露臺上嘹望四野,視野開闊。酒店雖修建得富麗堂皇、宛如宮殿,卻難掩衰敗之象。這里已不再是賭場,在酒店的酒吧里,連擲骰子、喝酒都成了禁忌活動。酒店里縈繞著那些家破人亡的賭徒的鬼魂。氣派的奧林匹克大游泳池里也不見游泳的人——跳板形影相吊,上面空無一人;回力球場雜草叢生,已然廢棄;兩個網球場只在旺季時才會開放。 1939年11月亡靈節這天,將近日落時分,兩個身穿白色法蘭絨運動裝的男子坐在酒店的大露臺上喝著茴香酒。二人打完網球又打了會兒臺球。他們的防水網球拍已經裹上了防水套,歪斜著放在球拍夾中:醫生的球拍是三角形的,另一個男子的球拍是正方形的。送葬的隊伍走出公墓,沿著酒店后方的山坡徐徐走來。隊伍越走越近,二人耳邊傳來了哀慟的挽歌。他們回頭看那些送葬的人,過了一會兒,哀悼隊伍漸行漸遠,只能借著他們手中的燭光才能看到,燭光在遠處的秸稈堆之間搖曳。阿圖羅·迪亞茲·維吉爾醫生(ArturoDiazVirgn)把手里的茴香酒瓶塞給了同伴M.雅克·勞埃爾先生(M.JacquesLaruelle),他向前探了探身子,神情專注。 在他們下方稍稍靠右的地方便是寧靜祥和的小鎮。此時的小鎮沐浴在紅色的晚霞中。小鎮的投影猶如眾多幻象那樣,在空寂的血色泳池中消散、彌漫。從二人坐的位置靜觀小鎮,小鎮是那樣平靜。只有像M.勞埃爾先生現在那樣靜心聆聽,才能聽到遠處那個飄忽、混亂的聲音。那聲音雖然獨特,卻似乎與哀悼者微弱的低語聲、鈴聲融為一體,它像歌聲那樣起伏不定。他們還聽到了有節奏的踏步聲,從哀悼儀式傳來的響聲和慟哭聲已然持續了一整天。 雅克·勞埃爾先生又倒了一杯茴香酒,這種酒總讓他感覺像在喝苦艾酒。喝完了酒,他的臉上泛著潮紅,拿著酒瓶的手微微顫抖。酒瓶上的商標是一個花花綠綠的魔鬼,兇神惡煞地向他揮舞著干草叉。 “我本想勸他離開這兒,去醒醒酒的。”維吉爾醫生說了個法語單詞,不過這個詞他說得磕磕巴巴的,索性又換成了英語,“可那天我在舞會上也覺得很難受。真的,那滋味兒別提有多難受了,我都快撐不住了,可我畢竟是個醫生,還得裝出一副安然無恙的樣子。你還記得吧?那天我們也打網球了。對了,我在領事家的花園里看到了他,就派了個孩子去他家,告訴他如果他愿意來我家坐一會兒,我會不勝感激的。如果他來不了,而且還沒醉得昏死過去,就請他給我寫個便條。”勞埃爾先生聽了,并沒有言語,只是笑了笑。 “可是他們已經走了。”醫生接著說,“對了,那天我還想問你來著,你在他家是否看到過他。” “阿圖羅,你來電話的時候,他在我家呢。” “我知道。只是那天晚上我們都喝得酩酊大醉,我還以為領事只是和我一樣,覺得不舒服而已。”維吉爾醫生邊說邊搖了搖頭,“不只是身體上的不舒服,還有一部分是靈魂上的。你那位朋友真可憐,千金散盡,卻接連遭受悲慘境遇的打擊。” P1-3
火山下 作者簡介
馬爾科姆·勞瑞(Malcolm Lowry),(1909-1957)英國詩人和小說家,1909年生于英格蘭柴郡;在就讀劍橋大學之前,他花了一年的時間出國游歷,這成了他的第一本小說《在海外》(1933年)的靈感來源。從1934年開始,他先后到法國、美國、墨西哥、加拿大等地,或者流浪或者定居,最后回到英國去世。勞瑞作品頗豐,但生前只有少量作品出版。其中創作于1947年的《火山下》成為經典小說,被各種語言轉譯,并多次被拍成電影。因為《火山下》寫作于加拿大,所以1976年加拿大拍攝了勞瑞的紀錄片,并在勞瑞寫作地方,每年舉辦“火山下”藝術節,進行紀念。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自卑與超越
- >
唐代進士錄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我與地壇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