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論中國
-
>
中共中央在西柏坡
-
>
同盟的真相:美國如何秘密統治日本
-
>
中國歷代政治得失
-
>
中國共產黨的一百年
-
>
習近平談治國理政 第四卷
-
>
在慶祝中國共產主義青年團成立100周年大會上的講話
新時代黨課就該這樣上(黨政) 版權信息
- ISBN:9787505133709
- 條形碼:9787505133709 ; 978-7-5051-3370-9
- 裝幀:平裝-膠訂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時代黨課就該這樣上(黨政) 本書特色
1.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上好新時代黨課的參考讀物
本書是為滿足廣大黨員干部理論武裝的需要,更好地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提高黨課和黨員教育的質量,書中分別對理想信念、歷史使命、歷史方位、指導思想、基本路線、“四個自信”、戰略布局、總體布局、黨的建設、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等核心內容進行了系統闡述,是全體黨員干部上好黨課、武裝頭腦的重要學習參考資料。
2.既有理論又有具體方法,將“高大上”的理論與“接地氣”的話語結合起來,進一步增強了吸引力、感染力
本書闡明了新時代黨課應該講什么、學什么、怎樣上、怎樣學,學習導航以習近平總書記講話為主并提供學習的重點;知識鏈接向讀者提供相關案例、小知識等內容;圖解圖示以各種黨務工作的基本流程圖為主;延伸閱讀選擇須掌握的重點內容相關著作,以拓展思路、增加閱讀興趣;既有理論又有具體方法,對基層黨組織更好地上好“三會一課”制度、提高黨課質量的有重要參考價值
3、內容豐富、對黨員教育工作提出了具體的內容和方法
書中的重點章節,引入了故事方式的知識點鏈接,不僅有借鑒價值,也讓人感到理論也可以看得見、摸得著。本書每一講,開篇都有內容提要,為帶著目標讀書提供了路徑,而在章節之后,一一編附延伸閱讀,便于讀者對照學習。
新時代黨課就該這樣上(黨政) 內容簡介
本書根據新時代黨課及黨員教育的需要,共設計十講,分別對理想信念、歷史使命、歷史方位、指導思想、基本路線、“四個自信”、戰略布局、總體布局、黨的建設、思想方法等核心內容進行了系統闡述。十個專題切入點不同,卻又環環相扣。內容上從信念出發、到時代任務、到政黨使命;從指導思想出發、到基本路線、到發展自信,從政策解讀出發、到具體問題、到思路方法。本書語言生動、圖文并茂、形式活潑,力求在講故事中說服人,讓人愿意讀、讀得懂、讀得進,是基層黨組織更好地落實“三會一課”制度、提高黨課質量的重要學習參考用書。
新時代黨課就該這樣上(黨政) 目錄
**講 革命理想高于天——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和使命
一、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來自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
二、中國共產黨人的歷史使命就是為中華民族謀復興
三、以自我革命推動社會革命肩負起歷史使命
第二講 發展處于新的歷史方位——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進入新時代
一、深刻認識我國國情和所處歷史方位
二、社會主要矛盾已經轉化
三、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開辟了新境界
四、推動科學發展,著力解決好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
第三講 同心共筑中國夢 ——在“四個偉大”中實現歷史使命
一、準確把握“四個偉大”的科學內涵
二、“四個偉大”對于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重大意義
三、新時代如何將“四個偉大”落實到具體行動上
第四講 開辟馬克思主義中國化時代化新境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
一、為什么要堅持馬克思主義的指導地位
二、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 21 世紀馬克思主義、當代中國馬克思主義
三、發展 21 世紀馬克思主義的方法論原則
四、 把握好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世界觀和方法論
第五講 黨和國家的生命線、人民的幸福線——牢牢堅持黨的基本路線不動搖
一、我國仍處于并將長期處于社會主義初級階段
二、毫不動搖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作為興國之要
三、毫不動搖堅持“兩個基本點”
第六講 堅定“四個自信”——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
一、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不是天上掉下來的
二、鞋子合不合腳只有穿鞋的人心里*清楚
三、增強文化自信 凝聚民族力量
四、以中國式現代化全面推進中華民族偉大復興
第七講 實現偉大夢想的頂層設計——協調推進“四個全面”戰略布局
一、“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時代發展對黨和國家工作的總要求
二、“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科學的理論體系
三、“四個全面”戰略布局是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偉大事業的戰略指引
第八講 奮力譜寫社會主義現代化新篇章——統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
一、“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形成過程
二、推進“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的方法論是統籌兼顧
三、按照“五位一體”總體布局統籌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
第九講 打鐵必須自身硬——堅定不移全面從嚴治黨
一、堅持黨對一切工作的領導
二、打鐵必須自身硬
三、全面從嚴治黨永遠在路上
四、把黨的政治建設擺在首位
五、奪取反腐敗斗爭壓倒性勝利
第十講 堅持辯證唯物主義和歷史唯物主義——科學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法
一、思想方法與工作方法
二、唯物論與實事求是
三、價值論與人民立場
四、實踐論與實踐**
五、辯證法與辯證思維
六、系統論與系統方法
七、戰略思維與統攬全局
八、群眾觀點與群眾路線
后 記
新時代黨課就該這樣上(黨政) 相關資料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
初心就是信仰。中國共產黨人信仰的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就是我們的初心,即為中國人民謀幸福。那么,什么是信仰呢?信仰的本質是價值,把對價值的追問進行到極致就是信仰,即對生命價值的追問。
中國共產黨人信仰的就是馬克思主義,即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此價值追求甚至可以獻出生命。這個信仰就是由馬克思所倡導的、被共產黨人所堅守的那個靈魂:造福人民,為絕大多數人謀福利。馬克思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追求一經確立,從來沒有改變過。他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追求在中學畢業的時候就已經基本確立。馬克思生于1818 年5 月5 日。1835 年8 月,馬克思中學畢業,那一年他17 歲。馬克思寫了三篇作文,作為畢業論文。其中《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是馬克思中學考試中的一篇德語作文,無疑是馬克思的一份立志的宣言書。在這篇作文中馬克思用詩一樣優美的語言,慷慨激昂地表達了十分崇高的人生理想:“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人們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達到完美。如果一個人只為自己勞動,他也許能夠成為著名學者、大哲人、卓越詩人,然而他永遠不能成為完美無疵的偉大人物。”
“歷史承認那些為共同目標勞動因而自己變得高尚的人是偉大人物;經驗贊美那些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誨我們,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為人類犧牲了自己——有誰敢否定這類教誨呢?”
“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恒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立志選擇“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馬克思的遠大志向是什么呢?這不正是我們共產黨人一直堅守的“造福人民,為絕大多數人謀福利”這一核心價值追求嗎!
我們經常這么講,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那么,這個“一脈相承”的“脈”到底是什么?最根本的就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價值追求:造福人民,為絕大多數人謀福利。
中國共產黨人的初心就是對馬克思主義的信仰
初心就是信仰。中國共產黨人信仰的是馬克思主義,馬克思主義就是我們的初心,即為中國人民謀幸福。那么,什么是信仰呢?信仰的本質是價值,把對價值的追問進行到極致就是信仰,即對生命價值的追問。
中國共產黨人信仰的就是馬克思主義,即為中國人民謀幸福,為此價值追求甚至可以獻出生命。這個信仰就是由馬克思所倡導的、被共產黨人所堅守的那個靈魂:造福人民,為絕大多數人謀福利。馬克思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追求一經確立,從來沒有改變過。他的人生理想和價值追求在中學畢業的時候就已經基本確立。馬克思生于1818 年5 月5 日。1835 年8 月,馬克思中學畢業,那一年他17 歲。馬克思寫了三篇作文,作為畢業論文。其中《青年在選擇職業時的考慮》是馬克思中學考試中的一篇德語作文,無疑是馬克思的一份立志的宣言書。在這篇作文中馬克思用詩一樣優美的語言,慷慨激昂地表達了十分崇高的人生理想:“在選擇職業時,我們應該遵循的主要指針是人類的幸福和我們自身的完美。”“人們只有為同時代人的完美、為他們的幸福而工作,才能使自己也達到完美。如果一個人只為自己勞動,他也許能夠成為著名學者、大哲人、卓越詩人,然而他永遠不能成為完美無疵的偉大人物。”
“歷史承認那些為共同目標勞動因而自己變得高尚的人是偉大人物;經驗贊美那些為大多數人帶來幸福的人是最幸福的人;宗教本身也教誨我們,人人敬仰的理想人物,就曾為人類犧牲了自己——有誰敢否定這類教誨呢?”
“如果我們選擇了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那么,重擔就不能把我們壓倒,因為這是為大家而獻身;那時我們所感到的就不是可憐的、有限的、自私的樂趣,我們的幸福將屬于千百萬人,我們的事業將默默地、但是永恒發揮作用地存在下去,而面對我們的骨灰,高尚的人們將灑下熱淚。”
立志選擇“最能為人類福利而勞動”的職業,馬克思的遠大志向是什么呢?這不正是我們共產黨人一直堅守的“造福人民,為絕大多數人謀福利”這一核心價值追求嗎!
我們經常這么講,馬克思列寧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是一脈相承而又與時俱進的。那么,這個“一脈相承”的“脈”到底是什么?最根本的就是馬克思主義的根本價值追求:造福人民,為絕大多數人謀福利。
什么是主義呢?“主義”就是核心的價值追求。比如集體主義,就是把集體利益作為核心價值追求,一切以集體利益為中心,可以為了集體利益犧牲個人利益,認為這是理所當然,在所不惜。再如,自私自利的個人主義,就是把個人的利益作為核心價值追求,置于至高無上的地位,把個人利益作為評判是非取舍的根本標準,一切以個人利益為中心,任何情況下都不能損害個人利益,為了個人利益甚至可以損公肥私,損人利己,認為這是理所當然、天經地義。
什么是馬克思主義呢?就是把馬克思主義的創始人馬克思、恩格斯所倡導的,被共產黨人所遵循的價值觀和靈魂,即以造福人民和為絕大多數人謀福利作為核心價值追求。對于“馬克思主義”這個概念,我們往往會在不同的層次上來使用。比如說,馬克思主義分為三個組成部分,即馬克思主義哲學、馬克思主義政治經濟學和科學社會主義,這里是指馬克思主義理論體系。再比如說,我們所從事的事業是偉大的事業,因為這是造福人民的馬克思主義事業,這里是指馬克思主義的運動和實踐。還比如說,我們是堅定的馬克思主義者,這里是把這個主義當成信仰的人。無論是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體系、實踐運動還是信仰馬克思主義的人,都在貫徹著馬克思主義的核心價值追求,這就是馬克思主義的“道”。王夫之說:“道不離器。”馬克思主義的“道”,就在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運動和實踐之中。馬克思主義的根本特點在于它的實踐性,而不是空談“主義”。正如馬克思在《關于費爾巴哈的提綱》中所說的,“哲學家們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釋世界,而問題在于改變世界。”離開馬克思主義的理論、運動和實踐,這樣的“馬克思主義”只能是一個幽靈。所謂“大道之行也”,“道”是用來行的,不行就沒有“道”。
新時代黨課就該這樣上(黨政) 作者簡介
董振華,中共中央黨校(國家行政學院)哲學教研部主任、二級教授,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國務院學位委員會第八屆哲學學科評議組成員,中國辯證唯物主義研究會執行副會長、中國馬克思主義哲學史學會應用哲學研究分會會長。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回憶愛瑪儂
- >
月亮與六便士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隨園食單
- >
朝聞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