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蜜蜂的寓言:私人的惡德,公眾的利益
-
>
世界貿(mào)易戰(zhàn)簡史
-
>
日本的凱恩斯:高橋是清傳:從足輕到藏相
-
>
近代天津工業(yè)與企業(yè)制度
-
>
貨幣之語
-
>
眉山金融論劍
-
>
圖解資本論
每個人的經(jīng)濟學 版權(quán)信息
- ISBN:9787559647047
- 條形碼:9787559647047 ; 978-7-5596-4704-7
- 裝幀:簡裝本
- 冊數(shù):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每個人的經(jīng)濟學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
★知名學者劉瑜直呼:“郭凱是我zui喜愛的經(jīng)濟學作者。”知名經(jīng)濟學家周其仁推薦、知名經(jīng)濟學家姚洋做序推薦。
★講經(jīng)濟學不難
用小故事講透經(jīng)濟學大道理,難!
沒有數(shù)學公式,全是故事,難上加難! ★8大關(guān)鍵議題(收入分配、稅收、房地產(chǎn)、匯率、貨幣政策、經(jīng)濟政策、發(fā)展模式、從世界看中國)+50個趣味故事+北大、哈佛、IMF、央行經(jīng)歷=中國經(jīng)濟深度解析 ★本書虛構(gòu)了一個普通的小人物“王二”
他一會兒是佃農(nóng),一會兒是進城的打工仔,一會兒搖身一變成了寫字樓里的小白領(lǐng)……
總之,他是中國普羅大眾中的一員
從王二是賣糧還是存糧的故事里,可以弄明白人民幣升值會讓我們的財富增加還是縮水
從王二分粥的故事,可以了解社會資源該如何分配
從王二做包子的故事里,可以知曉影響你我的五險一金的負擔是否合理
從王二兌酒的故事里,可以讀懂很多經(jīng)濟學家都解釋不清楚的匯率機制……
小到超市購物,大到買房置業(yè)
50個小故事講透日常生活中的經(jīng)濟學原理
讀懂王二,就讀懂了經(jīng)濟學,讀懂了中國
每個人的經(jīng)濟學 內(nèi)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用有趣故事講透深奧經(jīng)濟學原理的書。不同于一般經(jīng)濟學書籍動輒使用復雜的數(shù)據(jù)和深奧的公式, 作者郭凱虛構(gòu)了一個普通的小人物“王二”, 他一會兒是佃農(nóng), 一會兒是進城的打工仔, 一會兒又搖身一變成了小企業(yè)老板或?qū)懽謽抢锏男“最I(lǐng)……王二買火車票, 賣糧, 買地, 蓋房子, 裝修, 記賬, 打工, 開公司, 上五險一金, 去香港打醬油……總之, 他是中國普通大眾中的一員, 透過王二時而平淡、時而光怪陸離的故事, 作者把中國重大的經(jīng)濟問題信手拈來, 把本來深奧的經(jīng)濟學原理活靈活現(xiàn)地呈現(xiàn)給讀者。
每個人的經(jīng)濟學 目錄
推薦序
第 1 章 如何看待收入分配不均
第 2 章 該不該對月餅征稅
第 3 章 房地產(chǎn)那些事
第 4 章 是否給匯率松松綁
第 5 章 貨幣政策的難題
第 6 章 經(jīng)濟政策的誤解和真相
第 7 章 發(fā)展模式之爭
第 8 章 在世界的舞臺上
后記
每個人的經(jīng)濟學 節(jié)選
**章 如何看待收入分配不均 導言 收入分配問題,也許是當下中國面臨的*重大的政治和經(jīng)濟問題。收入分配的不均,正在社會生活的每一個方面體現(xiàn)其在人群中產(chǎn)生的張力。 比如說,過去每到春運時節(jié),火車票價該不該漲就成了一個話題,因為春運要乘火車回家的人多,春運期間的火車票一票難求。現(xiàn)在雖然也許春運的火車票不再那么緊張了,但類似的問題還是處處存在的,比如說在一些大城市機動車的車牌是不是應該價高者得?醫(yī)療資源是不是應該價高者得?優(yōu)質(zhì)教育資源呢?總而言之,只要存在供不應求,是否應該漲價就是一個問題。對于任何一個了解經(jīng)濟學的人而言,供需產(chǎn)生矛盾的時候通過價格來調(diào)節(jié)是再自然不過的事情了。春運期間,要回家的人多,火車運力少,要平衡這種缺口,選擇車票漲價似乎是很自然的。這也是不少經(jīng)濟學家——很多是非常有名而且充滿了善意——所支持的方式。《王二施粥和春節(jié)火車票(稀缺資源)的分配》就問了一個問題:如果僧多粥少,而且所有的人都在挨餓,是不是出價*高的人吃飽肚子、出不起錢的人繼續(xù)挨餓就是合理的?雖然,這樣來做類比很自然地會讓人覺得我更傾向于不提火車票價,我想要表達的真實意思沒有那么“民粹”(對了,民粹也是我極力反對的)。我只是在善意地提醒:不是簡單地用價格把供需弄平衡就完事了,座位分配給誰同樣重要。 《富人吃肉和收入分配不均》則在一個更大的層面上擴展了供需不平衡的事情。貧富差距不是簡單的“你走你的陽關(guān)道,我走我的獨木橋”,也不是簡單的“富人錦衣玉食,窮人饑寒交迫”,大家不相往來就是了。一些人甚至覺得,如果中國人能不“仇富”,事情就簡單了。“仇富”確實沒必要,這點我下面還要談,但是貧富差距的一個結(jié)果就是,富人會擠出窮人,不是用刀用槍,不是橫行霸道,而是通過*簡單的市場機制:價格。請不要誤解,我完全沒有反市場或者反對用價格分配資源的傾向,我只是在說,貧富差距正在用各種方式形成張力,其中就體現(xiàn)在價格上。這件事情的危害在于,當人們對這些張力無法容忍的時候,他們就會去反對他們*直接能看到的東西:價格。這樣可能會造成很多改革的倒退。我在《一碗水端平和收入分配差距難題》里就說了一個很具體的擔心:我們的不少收入分配差距不是因為市場經(jīng)濟的結(jié)果,而恰恰是因為我們還不夠市場經(jīng)濟。比如說,文章里提到,我們的利率是管制的,匯率也是。這些看起來對所有人都一樣的政策,在無形中其實偏袒了一部分人,同時讓另外一部分人受損。因此,解決這些問題的方式,不應該是加大政府的角色,人為地去再分配,而應該是加大市場化改革的力度,在這里就是利率和匯率的改革。 《王二的財路和收入不平等的治理》試圖消除一種過于簡單的看法:中國的貧富差距拉大都是貪官、奸商和官商勾結(jié)導致的,收入差距拉大本身一定就是壞事。這種簡單的看法作為茶余飯后的牢騷話可能無所謂,但如果演化成“仇富”和反對市場,那可能就有害了。一個成功的社會必須有成功的人,必須給成功的人應得的回報。 中國的市場化進程中,一個必然的結(jié)果就是有些人成功了,有些人不那么成功,這樣的收入分配差距拉大是自然的。但是,中國的市場化進程又不是那么徹底,所以才有了貪官、奸商和官商勾結(jié)這些事情。這也拉大了收入分配差距,這種拉大是不應該發(fā)生的。這篇文章想要更加強調(diào)的一點是,這兩種力量可能發(fā)生在同一批人身上。換句話說,中國的成功者或者富人,其財富里可能既有其應得的部分,也有其不應得的部分。因此,簡單的“仇富”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強力的再分配不是,去區(qū)分好人、壞人也不是,因為黑白分明的好人和壞人很少。應該消除的是不合理致富的土壤和環(huán)境,而不是富人或者收入分配差距。 《王二的水井和中國的油價》看起來講的是油價,但和收入分配是密切相關(guān)的。社會上對油價上漲存在普遍的反感,認為這是壓榨老百姓,把錢轉(zhuǎn)移給已經(jīng)很有錢的石油公司,因為很多人看到的只是石油公司的巨額利潤。其實,石油公司的利潤中是有不同部分和來源的,這些利潤有些是合理的,有些則不合理,不能混為一談。這篇文章想要說的是,你不能把合理的利潤給擠掉,而是應該保留合理的利潤。成品油價隨著原油價格上漲和下調(diào),恰恰是屬于合理的部分。而且,更高的油價還有利于環(huán)保。僅僅是看到石油公司利潤高而反對油價上漲,雖然也許能起到減少利潤的效果,但這種做法本身沒有觸及問題的根源,而且還會讓正確的改革發(fā)生倒退。 王二施粥和春節(jié)火車票
(稀缺資源)的分配 某地發(fā)洪水了,道路被阻斷,里面的人出不去,外面的人也進不來。不久,就有不少人斷炊了。王二是個開糧店的,所以手里有點糧。王二決定開始施粥行善,解決災民一時的困難。王二面臨的問題很現(xiàn)實也很嚴峻:有1000個人需要吃飯,但是王二只有100個人的糧食。 王二為此事感到很苦惱,100個人的糧食分給1000個人,給誰還是不給誰?王二的兒子學過一點入門的經(jīng)濟學,覺得此事很容易。他說:“爸,需求曲線向下傾斜,價格越高,需求越少。*好的方式是,你不應該施粥,而是應該賣粥,賣給出價*高的那100個人。這樣事情不就簡單了?大家也不用排隊,也不用打架,你也不用擔心分給誰不分給誰,看不見的手都替你搞定了,人家亞當·斯密幾百年前就把這件事情想通了。你看,還是學點經(jīng)濟學有用吧?” 王二覺得此事不妥,說:“你這不是讓我去賺黑心錢嗎?而且,這樣一來,*后粥不都讓那些家里富裕的買去了,窮人不就只能挨餓?” 兒子的回答很簡單:“爸,你怎么就想不明白?你不賣高價,人拿去了之后,照樣能轉(zhuǎn)手高價賣出去,*后還不是一樣?這就叫黃牛。再說,你賣粥的價格公開透明,又沒有公開歧視窮人。窮人要是真餓了,一樣也會愿意出高價;不出高價,說明人還沒有餓到非吃不可的地步。你不用覺得有什么不安的。” 王二還是覺得不妥,說:“我還是先來先得,免費施粥吧。這樣,我覺得更公平一點。” 王二的兒子立刻說:“爸,這一點也不公平!憑什么先來的就是*需要喝粥的?先來的都是那些時間*不值錢的。而且,這樣會造成很大的浪費。很多人都要排上一晚的隊,這不是浪費時間嗎?*后,你還是不能阻止人拿到粥之后再轉(zhuǎn)手賣掉,*后粥不是還會落在愿意出高價的人手里?你想違背經(jīng)濟規(guī)律,*后解決不了問題,還增加了麻煩。” 王二說:“麻煩就麻煩吧。我覺得先來先得更合理,你別多說了。” 過去每年到了春運時節(jié),火車票該不該漲價就成了一個熱門問題。這其實是一個有代表性的問題,不僅限于火車票,更適用于所有的稀缺資源應該不應該漲價,比如說醫(yī)療和教育。需要看明白的是,火車票價問題實際上是有限的火車運力如何在人群中分配的問題。有1000個人想坐火車回家,鐵路系統(tǒng)只能提供800個座位,誰上車誰不上車就成了一個頭疼的問題。事實上,給定供不應求這個基本的矛盾,火車票的分配是不存在“完美”的解決方案的,因為無論怎么解決,*后都會有200個人不能坐火車回家。任何覺得自己有絕妙方案解決車票問題的人恐怕都得虛心承認,其實不存在絕妙的方案。 面對供不應求的情況,*經(jīng)典的解決方案,在絕大多數(shù)情況下也是正確的解決方案,就是提價。物以稀為貴,火車票稀,所以貴,這是一個很簡單的道理。所以,那些主張?zhí)醿r的建議是完全有其合理的一面的。 但我們必須意識到的是,火車票提價是有分配后果的。這里面有兩層不同含義的分配后果。如果整個人群的收入都是完全一樣的,唯一不同的只是他們坐火車回家過年的意愿,那通過提價,可以有效地讓那些*想坐火車的人*終買到票,這樣的分配后果恐怕無可厚非。問題是,我們的人群收入不完全一樣:有些人很有錢,有些人一般有錢,有些人沒什么錢。在我們很輕松地提出通過價格手段擠出200人的時候,我們必須意識到,這被擠出的200人不會是一個隨機的群體。因此,**層次的分配含義是,通過提價,我們擠出的是不是恰恰是社會里的弱勢群體?這就是王二所擔心的,如果他讓價高者得,會不會*后沒粥吃的都是窮人? 還有就是,即便是那些可以*終買到票的人,提價之后,他們都必須付更多的錢才能回家。因此,提價的另一個分配含義就是,乘客要給鐵路總公司交更多的錢。和王二一樣,鐵路總公司確實得回答是不是在賺黑心錢的問題。 因此,反對火車票提價的人也是有理由的,而且他們的理由沒有在任何意義上比支持提價的人更弱。 有人會說,等等,反對提價的理由似乎適用于任何商品。難道說任何時候提價都得考慮分配后果?從某種程度上說確實如此。這也是通貨膨脹是經(jīng)濟面臨的一個大敵的原因之一。不是所有人都在通脹的時候受損,通脹對低收入群體的影響更大,所以通脹往往會有嚴重的政治后果。但應對通脹的辦法當然不應該是限制提價,而是從根源上消除通脹,比如說收緊貨幣。
回到春運火車票的問題,春運火車票至少有四點使得它很特殊,使得它不同于一般的商品。 一是春運回家的需求是一種彈性很小的需求。雖然說春運是一種剛性需求恐怕過分了,剛性需求是指人們會不惜一切代價都要回家,但一般人大概都會同意,春節(jié)團聚對絕大多數(shù)中國人很重要,因此不會因為票貴一點就不回家。這意味著,如果通過提價來抑制客流,那價格必須提得很高才可能奏效,這就加劇了前面提到的分配問題。 二是春節(jié)回家是一個非此即彼的選擇:回家或者不回家。房子也是必需品,但房子貴了,你還可以選擇買得小一點,住得遠一點,而不是完全沒有房子住。回家不一樣,你不能選擇回一半家,只能是回或者不回。因此,火車票提價和水價提價的后果是不一樣的。水價提價的結(jié)果是所有人可能都會少用一點水,*后達到節(jié)水的目的。火車票提價的結(jié)果是硬硬地用價格擠出200人,而不是說1000個人每個人少坐20%,這還是加劇了前面的分配問題。 三是鐵路的供給是不對價格敏感的,不論短期還是長期。正常的商品,如果供不應求,價格上漲,很快供給就會上來,然后把價格拉下去,因此價格的上漲是一個正確的價格信號,可以拉動供給。但是,鐵路是個壟斷部門,鐵路運力的增長恐怕和價格沒有關(guān)系,全是按照計劃來的。 四是春運票價的水平并不直接影響經(jīng)濟效率。水價定低了,會造成水的浪費;電價定低了,會造成電的浪費;春運票價定低了,不會造成運力的浪費——沒有人會因為火車票便宜就多坐幾次火車的。
歸根結(jié)底,春運票價的辯論不只是一個價格問題的辯論,更是一個分配問題的辯論。我在后文第三章《房地產(chǎn)的那些事兒》里花了很大的篇幅想要指出的一點也是,房價也有著類似的特征——不僅僅是價格問題,更是分配問題。 用非價格手段解決分配問題往往會有各種負面的影響,就像王二的兒子列出的那些理由一樣,我本人在絕大多數(shù)時候也是反對這些做法的。照顧低收入群體的*好做法當然是想辦法提高他們的收入,而不是壓低菜價、水價和電價,還有火車票價。但是,給定我們的分配現(xiàn)實,給定我們還沒有給低收入群體和民工群體發(fā)放火車票補貼,給定我們火車的運力不可能在短期內(nèi)發(fā)生大的改善,給定政府確實還掌握著車票的定價權(quán),火車票不提價或者少提價可以是一個折中方案。我喜歡這個結(jié)果嗎?一點也不。提價會帶來更好的結(jié)果嗎?我覺得非常不一定。 不同的人對王二和王二兒子的看法可能有不同的認可程度,但是清楚一點很重要:他們看重的東西都不是可以輕易置之不理的。雙方都應該尊重對方的觀點。
每個人的經(jīng)濟學 作者簡介
哈佛大學經(jīng)濟學博士,專注于中國和新興市場國家問題的研究,專業(yè)方向為國際金融和中國經(jīng)濟,曾為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經(jīng)濟學家,現(xiàn)任中國人民銀行國際司副司長,專業(yè)背景過硬。他有多年在網(wǎng)絡上寫作經(jīng)濟學科普專欄的經(jīng)歷,善于用普通人聽得懂的語言講透高深的經(jīng)濟學邏輯。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羅庸西南聯(lián)大授課錄
- >
我與地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史學評論
- >
姑媽的寶刀
- >
龍榆生:詞曲概論/大家小書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