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中國民族地區生態文明高質量發展研究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567413
- 條形碼:9787511567413 ; 978-7-5115-6741-3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中國民族地區生態文明高質量發展研究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部研究生態文明與民族地區發展的學術著作。書稿從文化產業旅游融合發展的視角切入,以浙江景寧畬族自治縣、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和甘南迭部藏族自治縣為例,從以下幾個方面展開論述:一、生態文明與民族地區全面小康;二、生態文明旅游區及其系統優化;三、生態文明與精準扶貧機制創新;四,生態文明與水利旅游融合發展;五、文化產業旅游融合體創新研究;六、生態文明與精準扶貧模式創新。本書稿試圖為促進民族地區科學發展、增進民族團結和推進社會和諧,提供可資借鑒的有效路徑和方式。
中國民族地區生態文明高質量發展研究 目錄
**節 民族地區全面小康“景寧模式”
第二節 景寧全國畬族文化總部的探索與實踐
第三節 景寧全域旅游發展戰略研究
第二章 生態文明旅游區及其系統優化
**節 大力推進國家東部生態文明旅游區
第二節 開創生態旅游新局面,譜寫生態文明新篇章
第三節 拓展產業生態旅游,推進區域生態文明
第三章 生態文明與精準扶貧機制創新
**節 從“輸血”扶貧到“造血”發展
第二節 異地開發生態補償“金磐經驗”探討
第三節 “綠色長征”臘子口試驗區發展戰略思考
第四節 關于將甘南藏族自治州設立為“青藏高原國家級生態文明建設示范區”的建議
第五節 關于創建浙江民族發展干部學院的建議
第四章 生態文明與水利旅游融合發展
**節 創建國家水利公園,推進水生態文明城市
第二節 水生態文明城市的幾個理論問題
第三節 浙江水利風景區發展模式創新研究
第四節 景寧畬鄉綠廊水利風景區發展實證
第五節 康美河湖公園的概念與實踐探索
第五章 文化產業旅游融合體創新研究
**節 麗水蓮都文化產業旅游融合發展研究
第二節 關于加快發展馬仙故里民俗文化旅游的建議
第三節 全國少數民族工藝博覽城研究
第六章 生態文明與精準扶貧模式創新
**節 全產業鏈協同創新精準扶貧黔西南模式研究
第二節 論黔西南精準扶貧協同創新的若干重大問題
第三節 基于全產業鏈協同創新的民族地區精準扶貧模式
第四節 云和縣霧溪畬族自治鄉生態產品價值實現機制典型示范創建實施方案
后記
中國民族地區生態文明高質量發展研究 作者簡介
張躍西(1964—),生態學博士,旅游管理專業教授,碩士生導師,浙江省新世紀151人才。浙江省一流學科“工商管理(旅游管理學)”方向負責人,浙江外國語學院民進支部主委、現代服務業研究中心副主任。政協金華市第四屆委員會委員、金華市第五屆人大常委會委員、金華職業技術學院旅游與酒店管理學院原院長。中國未來研究會旅游分會副會長、浙江省區劃地名學會副會長,浙江省生態學會旅游生態專業委員會主任。水利部水利風景區專家委員會委員,農業部休閑農業與鄉村旅游專家委員會委員。主要研究方向:文化總部、養生旅游與區域發展戰略。參與國家自然基金項目兩項、主持省部級研究課題《生態旅游與浙江省區域發展戰略》《地名文化國際傳播機制創新及規范化》等8項、主持并完成《全國畬族文化總部發展規劃》《浙江省地名文化遺產保護總體規劃》《浙江省水利風景區建設規劃》等橫向項目50多項。發表學術論文70余篇。合作主編并在北京大學出版社出版《浙江現象與旅游創新》系列叢書一套(共九本250萬字);出版著作教材《新概念旅游學》《旅游危機管理》和《產業生態旅游理論與實踐探索》等8部。曾獲民進中央參政議政成果三等獎。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巴金-再思錄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我從未如此眷戀人間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月亮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