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遇見詩經 版權信息
- ISBN:9787224140064
- 條形碼:9787224140064 ; 978-7-224-14006-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遇見詩經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文學《詩經》是一條河。伴隨著青荇流過的歲月,我們或許能觸摸到那些女子的萬千心事,感覺到貴族和不同職業者的苦樂憂喜,體悟到公務員和士兵們的生死悲歡,領略到那個時代穿越千載的偉美無垠。通透講述“風”“雅”“頌”,讀懂《詩經》中的人間五味、世情百態。
遇見詩經 內容簡介
本書圍繞中國先秦時期的詩歌總集 —— 《詩經》, 用現代人的視角解讀《詩經》中的故人與故事, 先秦時期人的情感與生活。該書內容包括: 青荇流過的歲月 ; 有顏有錢卻不一定擁有完美的愛情 ; 誰的青春沒有一次偷偷的約會等。
遇見詩經 目錄
第二章 有顏有錢卻不一定擁有完美的愛情——泛彼柏舟,亦泛其流。耿耿不寐,如有隱憂
第三章 誰的青春沒有一次偷偷的約會——將仲子兮,無逾我墻,無折我樹桑
第四章 單戀是我一個人的秘密——有關一人,傷如之何?寤寐無為,涕泗滂沱
第五章 結婚這件很重要的事兒——綢繆柬薪,三星在天。今夕何夕,見此良人
第六章 公主和王子在一起后并沒有很浪漫——言念君子,溫其如玉。在其板屋,亂我心曲
第七章 公務員們真的很忙——嘒彼小星,三五在東。肅肅宵征,夙夜在公
第八章 貴族衣食住行那些事兒——呦呦鹿鳴,食野之蘋。我有嘉賓,鼓瑟吹笙
第九章 詩經時代的國家安全體系——死生契闊,與子成說。執子之手,與子偕老
第十章 盤點詩經職業TOPl0——載玄載黃,我朱孔陽,為公子裳
遇見詩經 節選
古代有種叫作“雎鳩”的水鳥。這種鳥的脾性,有點像人們熟知的鴛鴦,出雙入對,恩恩愛愛,十分專一。雎鳩的叫聲很美,連綿不斷卻節奏分明,富有韻味。如果幾只鳥一起鳴叫,聽上去是一片“關關”的音律。 正因為雎鳩對愛情堅貞、專一,而且叫聲動聽,所以許多人一聽到雎鳩的鳴叫,便會產生對愛情的期待和遐想。特別是那些春心萌動的男子,在水邊聽到“關關”的鳴聲,難免想起自己心上人,便悠然生出好多惆悵和煩惱來。 《詩經》開卷之作《國風·周南·關雎》,描寫的就是這樣的情景。 關關雎鳩,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參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輾轉反側。 參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參差荇菜,左右筆之。窈窕淑女,鐘鼓樂之。 (《國風·周南·關雎》) 一個年輕俊美、顏值很高的美男子,行走在奔流不息的河邊,聽見了沙洲上雎鳩充滿了柔情和誘惑的鳴聲,心里一片溫暖。這個時候,他想起心中苦苦思念的那位姑娘。她是那么美麗,那么賢惠,哪個男子會不喜歡呢? 清清的河水中長滿了青荇,油油地在水底招搖。人們劃著小船,一下飄到左邊,一下蕩到右邊,不停地采摘著。青荇可以采摘,但心目中那位“窈窕淑女”,什么時候才能到他的身邊來? 我們的主人公陷入了苦惱的深淵。他睡著時想她,醒著時想她,到后來竟為情所困,“輾轉反側”難以入眠。 這位美男子情商很高,雖然思念這么深長,相思如此強烈,但他沒有憂郁,沒有消沉,更沒有就此退縮。 在愛情上,他是一個愈挫愈勇的人。他想了許多辦法,去獲取心上人的歡喜。 首先,他拿了琴瑟去姑娘面前演奏,“琴瑟友之”,用音樂表達自己的心跡和友好。 其次,把動作搞得更大一些,“鐘鼓樂之”,敲鑼打鼓逗得她開心,使她快樂。 他成功了嗎?我想,*后應該是成功了,這么一個“膽大心細臉皮厚”的人,終會以不屈不撓的追求俘獲“窈窕淑女”的芳心,收獲一段美好、圓滿的愛情! 這場情事能取得這樣完美的結局,除了單純的情感因素外,一些外在因素也不可忽略。假如,這位美男子是個窮光蛋,能成嗎?假如,這位美男子是位粗俗的傖父猛男,能成嗎? 答案不言自明。從詩中看,這位美男子分明是個有錢、有文化、有地位的貴族。 就拿詩里的“琴”和“瑟”來說,整本《詩經》中,“琴”僅出現七次,“瑟”出現十次,非常非常少。說明這兩種樂器當時并不多見,大概只有豪門貴族才用得起,可見“琴…‘瑟”在當時的稀罕。甚至連用于朝廷、諸侯宴會的《大雅》,用于宗廟祭祀的《頌》里都沒有出現這兩個字。當然,也許它們在現場出現過,記錄的人沒寫到詩里。 這就是說,這位美男子的家族很可能是高門大族,而且不是一般的高門大族,而是居于社會金字塔尖的人物。按照古代門當戶對的婚姻理念,能被這樣出身的男子看上的女子,應該也只有同出貴族的女子,才能與之相配。 正因為如此,有人猜測,這首詩描寫的不是普通人的愛情,而是周文王姬昌與文王妃太姒的相戀。詩里的“君子”是周文王,“淑女”指文王的妃子太姒。 周文王是歷史上著名的明君,我們也比較熟悉。他在位時,對政事很是勤勉,注意發展生產,老百姓的生活比較安寧,尤其是拜傳奇人物姜子牙為軍師,廣羅天下人才,建立了不朽功業。而太姒沒有文王名聲那么大,但《詩經》《史記》《列女傳》等古籍里也留下了她的身影。 相傳她是大禹的后代,出生在莘國。《詩經》中的《大雅.大明》里稱她是“大邦之子,倪天之妹”,說明她是莘國國君的女兒,出身高貴,并且十分漂亮。更重要的是,她是一位真正的“淑女”.“仁而明道”。 據說,文王在渭水邊一見太姒,便心神俱散,無法忘懷,特別特別喜歡。于是乎,“窈窕淑女,君子好逑”,經過一番“你追我趕”,兩人終成美滿姻緣。 迎娶太姒這樣的貴族女子,場面不能小氣。 于是文王拿出了帝王的氣魄。渭水太寬了,他干脆就在水面上“造舟為梁”——造了很多船連在一起,構成一座浮橋。自己則以帝王之身,“親迎于渭”,場面既隆重又盛大。在這樣的場面上,肯定是“琴瑟”“鐘鼓”齊鳴,歡樂、熱鬧至極。 太姒她成為文王的妃子之后,認真履行自己的職責,兢兢業業操持家務,從不曾有一絲松懈。對婆婆十分孝順,也經常回娘家看望自己的父母。 她的生育能力強,為文王生下十個兒子,其中第二個兒子就是著名的周武王姬發。她對兒子管教得也很嚴,從小到大,孩子們都沒做過什么壞事。《大雅·思齊》說“大姒嗣徽音,則百斯男”,就是在明明白白告訴我們,太姒繼承和發揚了優良傳統,又生下了很多孩子,這是興盛王室的根基。 按照這樣的說法,“窈窕淑女”才是詩里的真正主角。太姒這么賢德,歌頌、懷念她理所應當。《周頌·灉》里,周武王在祭祀父親文王時,不忘敬祀母親太姒,詩的*后一句是“
遇見詩經 作者簡介
侯泰而,1974年生,侗族,湖南溆浦人,先后就學于湖南黔陽師范學校、廣西師范大學、浙江大學,文學博士,在《人民日報》《中國青年報》《中華讀書報》《意林》《百家講壇》等報刊發表散文、隨筆等約百萬字,著有《多面的現代性訴求》《好爸爸是個“故事機”》等書。現居北京。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月亮虎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經典常談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