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上海花園動植物指南
-
>
世界鳥類百科圖鑒:亞洲鳥類/歐洲鳥類/非洲鳥類/澳洲鳥類(全五冊)
-
>
科壇趣話:科學、科學家與科學家精神
-
>
愛因斯坦在路上:科學偶像的旅行日記
-
>
不可思議的科學史
-
>
動物生活史
-
>
影響世界的中國植物(全新修訂版)
你應該知道的生理學常識:身體的奧妙 版權信息
- ISBN:9787544784276
- 條形碼:9787544784276 ; 978-7-5447-8427-6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你應該知道的生理學常識:身體的奧妙 本書特色
講透人體九大系統的原理,做自己的醫生和生理顧問! 掌握生理學常識,掃除日常病隱患! 讀完就能貫通全身,對自己的身體了如指掌! 作者歷任陽明大學生理研究所所長,韋恩州立大學、奧克蘭大學客座教授,致力于科研科普數十載! 中科院上海生理研究所前所長、中國生理學會前副理事長梅鎮彤誠意推薦!
你應該知道的生理學常識:身體的奧妙 內容簡介
人為什么要睡覺?我們的夢境是彩色的嗎? 為什么人不可能一直憋氣?打嗝又是怎么回事? 高血壓的成因為何?應該如何控制和治療? 答案都包含在這座人體生理學的知識寶庫中。 潘震澤教授通過解答日常生活中的生理現象和健康疑惑,將專業、硬核的生理學知識串聯成一堂生動、系統的通識課程,讀完后你不僅會對人類的各種生理現象豁然開朗,并且能系統地掌握人體各大系統的基本知識,還將打開一扇通往身體奧秘和生命奇觀的大門。
你應該知道的生理學常識:身體的奧妙 目錄
**章 人體生理的奧秘
**節 生命的道理——什么是生理學?
第二節 軀體的智慧——恒定的力量
第二章 分子生理學
**節 遺傳的秘密——什么是基因?
第二節 你不可不知的蛋白質
第三章 神經生理學
**節 人體*后的未知領域——讓人之所以為人的大腦
第二節 生物電的奧秘——什么是細胞膜電位?
第三節 生物鐘與生理周期
第四節 神經系統病變
第四章 感覺系統
**節 你的感覺從何而來?感覺與知覺有何不同?
第五章 內分泌系統
**節 內分泌腺體——什么是激素?
第二節 心理影響生理——神經內分泌學
第六章 循環系統
**節 人體*重要的運輸管線——心血管系統
第二節 血壓以及影響血壓的因子
第七章 呼吸系統
**節 吸氣與呼氣的奧秘——你還有“氣”嗎?
第二節 通氣與循環——心肺本是一家人?
第八章 泌尿系統
**節 人體的下水道——過濾器、蓄水池與排水管
第九章 消化系統
**節 進食、消化、吸收與排泄——人之大欲
第二節 消化系統的神經與內分泌管理
第十章 生殖系統
**節 性別決定
第二節 生殖系統的調控:青春期及女性生殖周期
第三節 乳房的美麗與哀愁
第十一章 免疫系統
**節 身體的防御機制
第十二章 生理和疾病的關系
**節 生理與病理
第二節 癌癥的前世與今生
補充閱讀 小議養生
人名總表
專業術語表
你應該知道的生理學常識:身體的奧妙 節選
問:為什么父母都很矮,卻會生出比他們高的孩子? 答:身高體型會受遺傳影響,幾乎是常識,也是人類擇偶與動物育種的根據之一;找對象挑高個子,屬于*常見的“改良品種”舉動。 人類擁有23對染色體,每一對當中的兩條染色體結構相同,分別來自父母雙方,稱為同源染色體;因此人體細胞中每個基因都成對存在,稱為對偶基因(唯一的例外是位于性染色體上的基因,因為多數X染色體上的基因,Y染色體沒有)。一般而言,子女會表現出父母當中之一的特征,有時還可能出現隔代的特征;那是因為有些祖父母的基因傳給子代又傳給了孫代,但在父母身上表現不明顯,卻在孫輩身上突顯出來。 然而人體許多特征,都不只是受單一基因的控制,所以不屬于單純的顯性或隱性特征,而屬于多基因(polygenic)甚至多因子(multifactorial)所控制的特征,身高就是個明顯的例子。 人類23對染色體上擁有兩萬多對左右基因,每對基因都可能有顯性+顯性、隱性+隱性,以及顯性+隱性三種組合的基因型。如果某個特征有兩個基因參與控制,其基因型就有九種組合,三個基因則有27種。因此,有越多基因參與的人體特征,其基因排列組合的數目會呈指數級增長,表現出來的特征變異也就越繁復。所以,子女的身高與父母有所不同,是常態,而非特例。 除了先天決定的基因組成外,身高還受到營養、疾病、寄生蟲、藥物以及壓力等環境因子影響,所以又稱為多因子控制特征。就算基因組成相同或類似的兩個人,如在不同的環境中成長,身高也可能有所不同。近幾世紀來,多數人類社會的平均身高與平均壽命都不斷增加,顯然是由營養、醫藥及公衛等方面的進步所造成,而不見得是基因出現了改變。 人從小到大,有三個快速生長期:一在娘胎,一在嬰幼兒期,另一個則是青春期。這三個階段,都受到不同的激素及生長因子控制;這些激素與生長因子,都是基因產物,這也是基因影響身高的直接作用方式。 以控制生長的激素而言,由腦垂體分泌的生長激素、甲狀腺分泌的甲狀腺素、胰臟分泌的胰島素,以及性腺分泌的男女性激素等,是*重要的一些;少了任何一種,身體都無法生長完全。 以生長激素為例,幼年期分泌過多或過少,會分別造成巨人癥與侏儒癥;成年后分泌過多則造成肢端肥大癥。嬰幼兒甲狀腺素分泌不足(包括在娘胎時),會導致呆小癥,不但長不高,智力發展也受損。青春期間性腺激素的大量分泌,會讓青少年出現一段快速成長期,個頭突然拔高;但性腺激素也會讓大腿骨及小腿骨增長的生長板閉合,導致增長中止。因此,早發育的青少年反而長不高,理由就在此。 *后,充足的睡眠有助身體生長也是公認的事實;除了人在睡眠時身體能量消耗低,多余能量可用于生長外,還有另一個可能的因素,就是睡眠會刺激生長激素的分泌,因此睡眠對生長具有雙重的好處。成長中的青少年不應經常熬夜,是有道理的。 …… 問:疫苗功過知多少? 答:人類社會曾出現奪命無數的流行疫疾,史不絕書。年過半百人士想必都記得,幼時天花、小兒麻痹、霍亂、日本腦炎等傳染病大流行,造成人心惶惶,近年只有新冠疫情差堪比擬。至于白喉、破傷風、百日咳、會厭炎等致命性傳染病,早已不再是現代人的共同記憶,這自然要拜防疫成功所賜。 人類在20世紀取得對傳染病的勝利,有幾個里程碑:病原菌的發現與了解、公共衛生的建立、病媒的控制、隔離檢疫的措施、抗生素的發現,以及疫苗接種等都是,其中疫苗接種的功效尤為卓著。以1977年已被根除的天花為例,現代人大都已經遺忘天花的高傳染性(幾乎無人幸免)、高致死率(高達1/3,歷史上總計約有五億人死于天花),以及可怕的后遺癥(眼盲、麻子等)。但自1798年英國人琴納發明種痘以來,歷經許多猜疑反對,人類終于消除了這個惡疾。 疫苗接種的原理,是借重人體本身的免疫系統,讓體內負責抵抗外侮的淋巴細胞先行接觸殺死或減弱的病原菌或其毒素,形成記憶型淋巴細胞,可讓身體在碰上真正的病原菌入侵時,能迅速且有效地反擊,不讓病原菌有落腳為害的機會。但這種保護功能并非百分之百有效,對高度傳染性病原菌而言,接種率要在90%以上才能達到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這也是要求全面接種的理由。 在疫苗接種的普及與成功之余,也出現過一些由接種造成傷害的個案報道;甚至有人刻意強調疫苗的副作用,而放大其風險。反對疫苗人士*常持的理由包括:接種的時間太早、疫苗種類太多、間隔時間太密,以及疫苗里含有害成分等,似乎言之成理,但也都經不起學理檢驗,且缺乏證據支持。 話說人體免疫系統是少數在胚胎發育期就接近成熟的系統,因為新生兒從通過母親產道那一刻起,就得面對數以千萬計的微生物環伺的世界。新生兒原本無菌的胃腸道在出生后幾天,就有數以兆計的細菌進駐(皮膚、上呼吸道、外生殖器亦然),每個細菌都帶有數千種可引起免疫反應的成分;再加上種類同樣繁多的病毒,新生兒的免疫系統根本不會在乎多幾種由細菌或病毒蛋白制作而成的疫苗。因此,在新生兒體內來自母體的抗體消失,以及還沒接觸致命性病原菌之前注射疫苗,是絕對必要的預防措施。 至于疫苗里的其他成分,有培養微生物過程中的殘余物(雞蛋白與牛血清)、有為防止其他細菌或病毒污染的殺菌劑(甲醛、抗生素與目前已停用的硫柳汞)、有加強免疫反應的物質(鋁鹽),其含量都不比人體本身或環境中的含量高,不至于引起中毒。雖說這些物質的使用都超過半世紀,也一再有研究證實其安全性,但還是有人昧于事實,信口開河。 問題是從小圈子生活起家的人類,通常只看重個案,對大數字并無多少概念;同時人腦也習慣于在前后發生的事之間建立因果聯系,以符合熟悉的模式。像動輒數以百萬人次計的疫苗接種,難免有人在接種過后罹患某些疾病;除非該事件的發生率與未接種族群的自然發生率相比有統計的顯著差異,否則不能徑行認定與疫苗接種有關,尤其是在缺少學理證據的支持的時候。 2011年8月底,隸屬美國國家學會的醫學研究院發表了長達六百多頁的報告,那是由某個特別委員會針對八種疫苗的副作用,分析了超過一萬兩千多篇的期刊論文,花了三年時間才完成的大工程;其主要結論是,疫苗接種與自閉癥、糖尿病、面癱、氣喘等病癥無關。該研究的目的,就是為了平息近年來美國許多反疫苗人士所引發的爭議,這些反疫苗人士的言論,讓許多父母心生疑慮,延遲甚或不讓自己的小孩接種疫苗,反而造成許多傳染病的流行,危害到公共衛生。 比起其他藥物來,疫苗的研發與質量管理更加嚴格費時,也更容易挨告(任何真假征候都可以與之扯上關系);此事攸關公共衛生,政府是必須支持的,否則如果沒有私人藥廠愿意冒風險投資,到時受害的可是一般大眾。
你應該知道的生理學常識:身體的奧妙 作者簡介
潘震澤,臺灣大學動物系碩士,美國韋恩州立大學生理學博士,曾任陽明大學生理學研究所所長,韋恩州立大學、奧克蘭大學客座教授。現旅居美國,從事科普寫作與翻譯。著有《身體簡史》《身體的奧秘》《生活無處不科學》等,譯有《人體生理學》《潘多拉的種子》等。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詩經-先民的歌唱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自卑與超越
- >
山海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