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法治:維多利亞時代的法學家戴雪:Albert Venn Dicey, Victorian jurist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6011890
- 條形碼:9787576011890 ; 978-7-5760-1189-0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法治:維多利亞時代的法學家戴雪:Albert Venn Dicey, Victorian jurist 本書特色
《法治:維多利亞時代的法學家戴雪》以時間為經線將19世紀英國著名法學家、憲法研究學者阿爾伯特??戴雪戴雪的一生緩緩道來,作者以細膩的筆觸高度概括了戴雪生平的著述成就和學術思想。 我們可以看到,作者對戴雪生平著述的介紹和記敘,是將其放在一個具體的語境中來進行的。也就是說,戴雪的每一部著作和每一篇文章,都既有著特定的生活或工作背景,又有著具體的寫作意圖和明確目標。這一點對于了解戴雪眾多的政治寫作而言尤為重要。 此外,本書還有一個特點,那就是作者利用了大量之前未曾受到關注的書信文獻,讓戴雪及其通信對象本人發聲。 總之,這本書既具可讀性,亦具學術性,是傳記作品中難得的佳作。
法治:維多利亞時代的法學家戴雪:Albert Venn Dicey, Victorian jurist 內容簡介
本書是關于19世紀英國著名法學家、憲法研究學者阿爾伯特·戴雪一生學術歷程的個人傳記。作者借助之前尚未有研究者涉獵的**手資料,尤其是戴雪與他人的通信和1891年之后其有關愛爾蘭問題的筆記,細致地描述了戴雪并不平凡的一生,并從法學、政治、歷史和國際關系等側面系統地揭示了戴雪的學術思想,為我們了解戴雪的生平、著作及其時代提供了一個獨特的切入點,同時也為我們揭示了19世紀英國法學家在視角和思維方面的廣泛學識和古典修養。
法治:維多利亞時代的法學家戴雪:Albert Venn Dicey, Victorian jurist 目錄
序言
**章 貝利奧爾學院的歲月:1835年至1861年
第二章 壯志未酬:1861年至1882年
第三章 瓦伊納教席的復興:1882年至1909年
第四章 憲法專家:《憲法》
第五章 政治專家:《憲法》
第六章 戴雪與愛爾蘭:一個聯合主義者的形成
第七章 一個聯合主義者的時期:1887年至1898年
第八章 作為史學家的法學家:《法律與輿論》
第九章 英格蘭的衰落:1899年至1914年
第十章 再度為聯合而斗爭
第十一章 戰爭的影響:1914年至1918年
第十二章 *后時光:1918年至1922年
第十三章 結論
參考文獻
索引
法治:維多利亞時代的法學家戴雪:Albert Venn Dicey, Victorian jurist 節選
阿爾伯特·維恩·戴雪出生于這樣一個家族:祖輩里**個有名氣的人是托馬斯·戴雪,約1660年生于萊斯特郡,一個熟練工人,沒有突出的成就。將近17世紀末的時候,托馬斯與一個叫薩頓(Sutton)的倫敦人建立了利益伙伴關系,合伙生產一些專利藥物,主要是“達菲酊”(Daffy’s Elixir),由藥販子在鄉下兜售。托馬斯讓他的兩個兒子,威廉和克盧爾(Cluer)去印刷行業當學徒,哥哥威廉判斷,這些流動小販兜售藥品時,完全可以攜帶報紙。1718年在圣艾夫斯一次失敗的出版冒險之后,威廉·戴雪協助創辦了《北安普頓水星報》(Northampton Mercury),**次出版的時間是1720年5月2日。這份報紙構成了戴雪家族財富的基礎,直到19世紀都是如此。 18世紀初,戴雪家族還開創了發行小冊子的先例,出版廉價的文學讀物;這些書在受教育者中間產生了潛在影響,同時也寄希望于能夠提升窮人階層的道德水準。小冊子事宜由克盧爾·戴雪專門負責,他管理出版事務,并讓版式具有吸引力,以滿足日漸增多的讀者需求。戴雪一家主宰這一行業長達半個世紀,一大批人起而效仿。出版事業的成功,讓戴雪家族興旺起來,從上個世紀的不為人知而變成眾所周知。 整個18世紀,戴雪家族的報紙世代相傳,直至阿爾伯特的祖父托馬斯·戴雪,他在1776年接手管理。到1792年,托馬斯已經擁有了大量財富,足以讓他買下北安普敦郡中靠近拉特沃思的克雷布魯克莊園(Claybrook Hall)。1807年,托馬斯·愛德華·戴雪在父親去世之后,開始掌管《水星報》,但他在1811年從劍橋大學畢業之后才親自管理。他一直擔任報紙編輯,直至1858年去世。1814年,托馬斯娶詹姆斯·斯蒂芬的女兒安妮·瑪麗為妻,這一步將戴雪家族帶入克拉彭福音派的圈子。這一聯姻讓兩大強有力的運動聯合起來,它們在19世紀的英格蘭達到影響力的頂峰,那就是丈夫的政治自由主義和妻子的福音派熱情。這個結合使得戴雪一家成為了典型的維多利亞思想貴族。戴雪一家通過婚姻進入了像維恩和斯蒂芬這樣著名的福音派家庭的世界;阿爾伯特·戴雪的中間名就是取自福音教領袖約翰·維恩的名字。 阿爾伯特·維恩·戴雪于1835年2月4日在克雷布魯克莊園出生,在四兄弟中排行第三。家庭傳統認為,終身折磨戴雪的肌無力,源于他早產時的產科失誤。因為他不能完全控制自己的身體活動,所以經常會表現得有點滑稽。但在他漫長的一生中,多數時候都身體健康,而且早在孩童時代就學會了盡量節省他有限的力量。戴雪成年后,高而瘦削,現存的照片上流露出一種憂郁、幾近令人生畏的氣質。由于年輕時身體狀況不穩定,戴雪的童年比多數孩子都更沉悶,就像是表兄約翰·維恩所證實的:“作為男孩兒,我沒有你的那種分寸感和歷史尊嚴感。”成年后,戴雪變得健談,很有天賦,他的口號是輕率好過遲鈍,這是他讀大學時得到的一條忠告。自幼兒時期開始,他父母對于教育價值的信念,以及對他身體狀況的考慮,完全將他引向了智識生活的道路。 戴雪在晚年回憶道,打記事起,他的記憶里就沒有人們想象的那種與福音派教育相關的憂郁。他留下的一張畫像描繪了一個家庭中的幾個男孩,他們接受了充滿慈愛與歡笑的嚴格教育。他在17歲之前,接受的都是家庭教育,主要在母親的保護下進行。在特地為他安排的這一緊湊的教育體系中,頻繁的歐陸之旅是他受到的唯一外界影響。據戴雪說,他的父母從其福音派背景中繼承了對公立學校的“嚴重懷疑”。在他父母看來,到19世紀40年代,公立學校的教育體制仍然存在缺陷,弊遠大于利,因此,戴雪的父母選擇在家里教育他們所有的孩子。戴雪從不反感這種庇護式的教育,因為他還經常證實與父母建立親密關系的益處。家人的朋友也對戴雪的教育產生了影響,尤其是表姐妹薩拉·斯蒂芬(Sarah Stephen)和卡羅琳·愛米利婭·史蒂芬(Caroline Emilia Stephen)。朋友和親戚給了這個年輕人一個獨特的機會來參與他父母的智識生活,而且他們讓戴雪從小就開始關注政治事務。
法治:維多利亞時代的法學家戴雪:Albert Venn Dicey, Victorian jurist 作者簡介
理查德·A.科斯格羅夫(Richard A. Cosgrove),美國亞利桑那大學歷史系榮休教授,英國法律史和憲法史專家,在該領域出版了5本著作,包括《法治:維多利亞時代的法學家戴雪》(The Rule of Law: Albert Venn Dicey, Victorian Jurist,1980),《法律學者:從布萊克斯通到哈特之間的英國法理學》(Scholars of the Law: English Jurisprudence from Blackstone to Hart, 1996)等。 譯者簡介: 何永紅,法學博士,西南政法大學行政法學院副教授,英國劍橋大學訪問學者。主要從事法理學、憲法學研究,著有《戴雪憲法理論研究》,譯有《英國憲法研究導論》(《英憲精義》全新譯本,商務印書館2020年版)等,主持完成國家社科基金項目《憲法慣例規范研究》,代表性論文為《政治憲法論的英國淵源及其誤讀》《中國憲法慣例問題辨析》和《公共性與憲法研究——戴雪意圖考》。 丁于芳,英語語言文學學士,法學碩士,西南政法大學地方立法研究院研究人員。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李白與唐代文化
- >
煙與鏡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
- >
二體千字文
- >
姑媽的寶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