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聽孩子的話
-
>
兒童教育心理學
-
>
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學習沒有那么難(全3冊)
-
>
(文學)洛克菲勒寫給兒子的38封信
-
>
紀實文學:那些家長
-
>
特別狠心特別愛.猶太媽媽德財商教育
重建親子關系:從依戀到獨立的養育真經 版權信息
- ISBN:9787121407932
- 條形碼:9787121407932 ; 978-7-121-40793-2
- 裝幀:一般輕型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重建親子關系:從依戀到獨立的養育真經 本書特色
適讀人群 :大眾讀者,家長,教育領域從業人士。◎ 影響萬千家庭的知名教育專家解琪老師全新作品 ◎ 通過大量真實案例指導家長重建安全型的親子依戀關系,為孩子未來的幸福大廈打下愛的根基 ◎ 俞敏洪傾情作序,大象公會黃章晉,佟新、林思恩、沈奕斐、陳默、劉文利等教育心理學家聯袂薦讀
重建親子關系:從依戀到獨立的養育真經 內容簡介
為什么現代家庭中的親子關系越來越疏離?為什么孩子的心靈離父母越來越遠,行為變得越來越叛逆?一切的本質都源于親子關系被破壞、依戀關系被斷離,而導致這一切的原因是父母不當的教養方式。父母從成人的角度親手斬斷了與孩子間的依戀關系,導致親子關系被破壞。每個孩子從出生起,都會對自己的父母產生一種天然的依戀關系,這種依戀關系是一種安全型依戀關系,也是日后構建親子關系、孩子健康成長的基礎。然而在孩子的成長過程中,父母不當的教養方式卻破壞了這種安全型依戀關系,甚至使孩子對父母形成了焦慮型、回避型、紊亂型等不安全的依戀關系,嚴重影響了孩子的身心發育。本書可以幫助父母與孩子重新構建健康、和諧的親子關系,讓父母能真正洞悉孩子成長過程中的內心需求,從而改善自己的教養方式,讓孩子在一種安全型依戀關系下健康成長,走向獨立。
重建親子關系:從依戀到獨立的養育真經 目錄
推薦序一 俞敏洪:優秀的家庭教育是給孩子全面成長的天空
推薦序二 佟新:教育是為了讓孩子能夠自由飛翔
自序 安全型的依戀才是*好的愛
**章 依戀關系決定親子關系的質量
1?母子情深:好關系比金子還珍貴 / 003
2?“我都是為了你好”:中國式親密關系 / 008
3?不黏媽媽的孩子真的好嗎? / 014
4?受傷的孩子:被切斷的情感連接 / 019
5?“我愛你,但是與你無關”:安全型依戀的建立 / 023
第二章 親子修煉:重建親子關系的五大通道
1?信任:好關系源于彼此的信任 / 031
2?欣賞:相信你的孩子是獨特的 / 035
3?尊重:愛他,就如他所是 / 040
4?接納:發自內心地接受孩子本來的模樣 / 046
5?合作:默契的合作可以打開秘密花園之門 / 050
第三章 原生家庭:讓人既愛又恨的依戀系統
1?“都是你的錯”:對婚姻不幸福的誤解 / 058
2?紊亂的婚姻養育出紊亂的孩子 / 061
3?阻礙親密關系的四個“怪獸” / 065
4?拆破合謀:重建親密關系的四項修煉 / 070
5?角色定位:不同階段父母的角色轉變 / 074
6?即使分手,也請少給孩子一點傷害 / 080
第四章 親子誤會:孩子問題行為背后的心理動機
1?“冰山理論”:你對孩子的誤會有多少 / 087
2?“明知故犯”說臟話、說狠話――尋求關注 / 093
3?突然變得固執、任性――爭奪權力 / 096
4?發脾氣,出現攻擊行為――向父母求助 / 100
5?某些方面能力不足――依賴心理作祟 / 104
6?膽小、懦弱,被欺負也不敢吭聲――缺乏安全感 / 108
7?互相比較――來自“同伴壓力” / 112
第五章 重構關系:親子關系勝過高明的教養技巧
1?糟糕的關系源于控制、焦慮與奪權 / 119
2?處理孩子負面感受的三種溝通方式 / 124
3?刺猬法則:重構恰當的親子邊界 / 128
4?從“糟糕陪伴”到“走心陪伴” / 132
5?從“隱性爸爸”到“顯性爸爸” / 137
6?好關系是青春期的重生密碼 / 141
第六章 親子學習:好父母是“園丁”而不是“木匠”
1?孩子的“起跑線”到底在哪兒? / 150
2?磨蹭、拖延其實是孩子的天性 / 154
3?堅持這一點,讓孩子愛學習 / 158
4?教孩子管理時間不等于教孩子聽話 / 163
5?考前一個月幫孩子達到*佳狀態 / 167
6?高考后困惑家長的問題,可以提前解決 / 172
第七章 家庭序位:“都挺好”的序位讓孩子受益終生
1?什么樣的家庭序位才能“都挺好”? / 179
2?相敬如賓是婆媳*好的相處方式 / 183
3?用正確的姿態面對“隔代教養” / 188
4?長幼有序,才能手足情深 / 192
5?重組家庭如何升溫親子關系? / 198
重建親子關系:從依戀到獨立的養育真經 節選
安全型的依戀才是*好的愛 孩子從出生那一天開始,就與養育者之間形成一種獨特的、區別于其他情感的親子依戀。我們把孩子與養育者之間的這種關系稱為安全型依戀關系。這種感情會伴隨孩子的一生,而且會影響孩子日后的人格發展、社會關系、情感控制等。 我在做《解琪有約》家庭教育欄目的過程中,接觸到大量的家長和孩子,同時也接觸到各種各樣的親子關系問題。我發現,大部分家長都不知道該如何與孩子溝通。孩子與同學、朋友、老師都相處融洽,唯獨跟父母溝通困難,這也導致親子關系越來越緊張,有些甚至達到了水火不容的地步。明明小時候都是聽話的小乖乖,是摟著爸爸媽媽脖子撒嬌的小可愛,為什么越長大反而越不聽話、越不懂事了呢?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先給你們講個故事。傳說在西班牙的一個小鎮上,有一天,爸爸喬治和他的兒子帕克發生了激烈的爭吵,帕克一氣之下離家出走了。喬治發現后,既傷心又擔心,同時也意識到沒有什么比自己的兒子更重要,他想要馬上找回帕克。于是,喬治就趕緊到附近的一個知名購物中心去張貼尋人啟事,并在尋人啟事上寫道:“回家吧,帕克,我愛你!我每天都在這里等你!” 第二天,喬治一大早就來到購物中心,想看看兒子帕克是不是已經在那里了,結果發現,購物中心門口站著7個名叫帕克的孩子。原來,這些孩子都是離家出走的,他們都希望自己的父母能召喚自己回家。 這個故事說明什么問題呢? 孩子其實并不是真的要忤逆父母,與父母對著干,相反,每個孩子都與父母有著一種依戀關系,這種關系不管遇到什么困境都不會改變。可是,孩子為什么還會離家出走?或者是與父母頂嘴、叛逆、任性,出現各種各樣的問題行為呢? 原因就在于父母的教養方式破壞了與孩子之間的依戀關系,使孩子對父母陷入一種不安全的依戀關系中,如焦慮型依戀、回避型依戀和紊亂型依戀等。在這些不安全的依戀關系中,孩子就會表現出各種各樣的問題行為,讓父母頭疼不已。 那么,我們要怎樣幫助孩子遠離不安全的依戀關系,形成安全型依戀呢?這也是我創作這本書的初衷。 在本書中,我通過自己的個人經歷和經驗,以及做過的大量咨詢個案,向大家闡明:到底什么樣的關系才是安全型依戀關系?這種關系對于孩子的成長具有哪些積極的影響?我們明明很愛孩子,卻走不進孩子的內心,原因在哪里?我們要怎樣做,才能真正“看見”孩子、讀懂孩子,弄清孩子問題行為背后的心理動機,修復與孩子的親子關系?如果孩子不夠優秀,我們能否真心地尊重他、接納他、信任他?《親密關系——通往靈魂的橋梁》一書的作者克里斯多福·孟曾說:“開始和維持一段親密關系背后的真正動機,其實在于需求。”對于孩子同樣如此。我們口口聲聲說自己愛孩子,一切都是為了孩子,給予孩子*好的物質生活,但這所謂的“愛”真的是孩子需要的嗎?孩子到底需要怎樣的愛呢?…… 我想,這些應該都是家長們非常渴望獲得答案的問題。在這本書中,我會一一嘗試給予解答。 有人說,幸福的人的一生都在被童年治愈,而不幸福的人的一生都在治愈童年。可以說,與孩子構建安全型依戀關系,就是孩子生命前幾年里*重要的議題,它不僅決定了你與孩子日后的親子關系,還決定了孩子是否能從父母這里獲得充足的安全感、自信心,逐漸從對你的依賴走向身心的獨立,從而勇敢地面對自己的人生。 父母給予孩子的愛與付出,是孩子童年*寶貴的養分;父母與孩子之間構建起的安全型依戀關系,則是孩子成長過程中*安全、*有力的堡壘。希望通過這本書,我們能夠實現一個共同的愿望,那就是給予孩子*寶貴的成長養分,讓他們在父母安全、有力的支持下,堅定、自信地邁向自己的人生。
重建親子關系:從依戀到獨立的養育真經 作者簡介
新東方教育科技集團市場營銷部和家庭教育研究指導中心總經理,曾任新東方蘇州學校副校長,蘇州市致公黨社會服務委員會主任,蘇州市民辦教育協會副會長,中國家庭教育學會宣傳教育委員會副秘書長,中國青少年研究會家庭教育高級指導師,喜馬拉雅《解琪有約》欄目主播,TEDx演講嘉賓,北京衛視《音樂大師課》第五季特邀嘉賓。解琪專注教育工作十余年,在課堂教育及家庭教育方面擁有深厚的經驗與心得。尤其在家庭教育方面用心耕耘,并憑借個人影響力與眾多教育機構、公立學校建立了廣泛的公益講座合作,為千萬關心孩子教育與身心成長的家庭奉獻了眾多有特色、高質量的家庭教育指導。
- >
唐代進士錄
- >
經典常談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隨園食單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自卑與超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