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公路車寶典(ZINN的公路車維修與保養秘籍)
-
>
晶體管電路設計(下)
-
>
基于個性化設計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統關鍵技術
-
>
花樣百出:貴州少數民族圖案填色
-
>
山東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術轉移與技術創新歷史叢書中國高等技術教育的蘇化(1949—1961)以北京地區為中心
-
>
鐵路機車概要.交流傳動內燃.電力機車
-
>
利維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現代政治哲學的問題與脈絡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實錄:2020:2020 版權信息
- ISBN:9787511146878
- 條形碼:9787511146878 ; 978-7-5111-4687-8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實錄:2020:2020 內容簡介
2020年是不尋常的一年,生態環境部克服疫情帶來的不利影響,創新采用線上視頻發布形式召開新聞發布會,在疫情防控的特殊時期保障新聞發布活動的正常進行。全年共舉辦12場例行新聞發布會,通報重點工作,回應熱點問題,分別圍繞水污染防治、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核安全、大氣污染防治、環境質量監測、依法加強生態環境保護、科技助力污染防治攻堅戰、深化環評改革、渤海攻堅戰、應對氣候變化、固體廢物管理、“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成就等主題,介紹相關工作,極大地促進了社會公眾了解、掌握我國生態環境保護相關政策舉措,提高了公眾環境意識,為全民共同參與生態環境保護營造了良好的輿論氛圍。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實錄2020》共分為3個部分:首部分,收錄生態環境部黃潤秋部長出席“部長通道”實錄;第二部分,收錄趙英民副部長、莊國泰副部長出席國新辦新聞發布會、政策吹風會實錄;第三部分,收錄生態環境部全年12場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 希望《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實錄2020》能夠對生態環境保護工作者、生態環境新聞工作者、關心和支持生態環境保護工作的社會各界讀者有所借鑒。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實錄:2020:2020 目錄
生態環境部部長黃潤秋在“部長通道”接受媒體采訪實錄
國新辦發布會實錄
《第二次全國污染源普查公報》發布會實錄
科技助力打贏藍天保衛戰國務院政策例行吹風會實錄
“十三五”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有關情況發布會實錄
“落實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以高水平保護促進綠色發展”新聞發布會實錄
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
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
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
3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
4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
5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
6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
7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
8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
9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
10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
11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
12月例行新聞發布會實錄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實錄:2020:2020 節選
《生態環境部新聞發布會實錄2020》: 趙英民:謝謝你。這個問題很綜合,我簡要給大家報告一下。 “十三五”期間,全國各地區、各部門認真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應該說生態環境保護的各方面工作取得了非常大的進展和成效,生態環境質量的改善,老百姓感同身受。生態環境保護的其他重點工作也取得了非常重要的進展,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安全感、幸福感極大增強。“十三五”的工作成效歸納起來有五個方面。 一是戰略部署不斷加強,全社會生態環境保護意識顯著提升。建設生態文明是中華民族永續發展的千年大計,“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寫入了黨章,“生態文明”寫入了憲法。越來越多的地方把推進生態文明建設和加強生態環境保護作為機遇和重要抓手,努力走發展經濟和保護環境的雙贏之路。企業依法治污、依法排污,保護環境的法治意識、主體意識也在加快形成,全社會關心環境、參與環保、貢獻環保的行動更加自覺。 二是污染防治攻堅戰進展順利,環境治理力度持續加大。我們深入實施《大氣污染防治行動計劃》《水污染防治行動計劃》《土壤污染防治行動計劃》(以下簡稱《大氣十條》《水十條》《土十條》)。黨中央印發了《關于全面加強生態環境保護堅決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意見》,出臺了《打贏藍天保衛戰三年行動計劃》等專項行動計劃,七大標志性戰役進展順利,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有力促進了高質量發展。剛才我已經介紹了我們“十三五”期間環境質量改善的情況。 三是生態環境保護水平不斷提高,有力推動了經濟高質量發展,強化節能提高能效,大力調整能源結構,推動綠色低碳發展。截至2019年,“十三五”期間單位GDP二氧化碳排放累計下降了18.2%,全國實現超低排放的燃煤發電機組達到8.9億千瓦,占煤電總裝機容量的86%,建成世界上*大規模的超低排放清潔煤電供應系統,光伏、風能裝機容量、發電量均居世界首位,全國清潔能源占能源消費的比重達到23.4%,京津冀地區煤炭集疏港實現了“公轉鐵”,全國鐵路貨運量同比增長7.2%。此外,我們通過強化生態保護紅線、環境質量底線、資源利用上線和生態環境準人清單硬約束,優化產業布局和結構;通過大力整頓“散亂污”企業,有效解決了市場競爭中“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為環境守法企業創造了更加公平的競爭環境;通過逐步調整提高污染物的排放標準,促進了產業技術升級和行業企業綠色發展。 四是生態文明建設頂層設計制度體系基本建立,推動形成生態環境保護“大格局”。中央生態環境保護督察等制度落地見效,全面加強“黨政同責”“一崗雙責”的領導機制。排污許可、生態環境保護綜合行政執法、生態環境損害賠償與責任追究等制度相繼出臺。生態文明建設目標評價考核、河湖長制、省以下環保機構監測監察執法垂直管理等改革加快推進。 五是積極參與全球環境治理,為世界貢獻中國智慧、中國理念、中國方案。中國率先發布《中國落實2030年可持續發展議程國別方案》,向聯合國交存了《巴黎協定》批準文書,推動達成《巴黎協定》實施細則,提前完成了中國對外承諾的2020年碳排放目標;宣布提高國家自主貢獻力度,二氧化碳排放力爭在2030年前達到峰值,2060年前實現碳中和;率先簽署和批準《生物多樣性公約》,積極籌備、承辦《生物多樣性公約》第十五次締約方大會;聯合發起“一帶一路”綠色發展國際聯盟,消耗臭氧層物質累計淘汰量占發展中國家總量的50%以上,成為全球臭氧層保護貢獻*大國家。此外,“十三五”期間,中國的塞罕壩林場建設者、浙江的“千村示范、萬村整治”工程、支付寶螞蟻森林等項目還獲得了聯合國的“地球衛士獎”。 在看到生態環境質量改善、充分肯定“十三五”取得成績的同時,我們應該清醒地認識到當前生態環境質量距離人民群眾對美好生活的期盼、距離建設美麗中國的要求還有差距,國內生態環境形勢依然嚴峻,生態環境保護結構性、根源性、趨勢性壓力總體處于高位。*突出的就是表現在“三個沒有根本改變”,即以重化工為主的產業結構、以煤為主的能源結構、以公路為主的運輸結構沒有根本改變,環境污染和生態環境保護的嚴峻形勢沒有根本改變,生態環境事件多發頻發的高風險態勢沒有根本改變。當前,國際環境正發生深刻復雜變化,風險挑戰日趨增長,單邊主義、保護主義抬頭,因此生態環境保護的工作任重道遠。 下一步,我們將把做好“十三五”收官特別是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收官作為一項重要工作,總結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成功經驗和做法。按照黨的十九大提出的“到2035年,生態環境根本好轉,美麗中國目標基本實現”的根本要求,根據即將召開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和全國人大審議的“十四五”規劃綱要要求,堅持綠色發展導向、推動綠色發展轉型,以生態環境高水平保護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增強生態環境質量改善的內生動力,堅持目標導向、結果導向,以改善生態環境質量為核心,生態保護與環境治理并重,大氣污染防治和氣候變化應對統籌,加強改革創新,強化基礎能力,科學設定“十四五”生態環境保護規劃目標、指標和重點任務,做好明年工作,為向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進軍開好局、起好步。謝謝。 ……
- >
史學評論
- >
煙與鏡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經典常談
- >
朝聞道
- >
姑媽的寶刀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
- >
莉莉和章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