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全國計算機等級考試最新真考題庫模擬考場及詳解·二級MSOffice高級應用
-
>
決戰行測5000題(言語理解與表達)
-
>
軟件性能測試.分析與調優實踐之路
-
>
第一行代碼Android
-
>
JAVA持續交付
-
>
EXCEL最強教科書(完全版)(全彩印刷)
-
>
深度學習
IPv6網絡部署實戰 版權信息
- ISBN:9787115557131
- 條形碼:9787115557131 ; 978-7-115-55713-1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IPv6網絡部署實戰 本書特色
1.直擊IPv6路由、過渡、多出口、管理和安全等熱點技術; 2.通過76個實驗全面提升你對IPv6理論的理解和實踐能力; 3.提供量身定制的IPv6實驗環境; 4.僅通過一臺計算機,可以完成本書涉及的所有實驗。本書提供了一個綜合的網絡實驗環境,便于讀者通過“做中學”的方式深入領會網絡管理技術的精髓。讀者僅通過一臺計算機便可虛擬出多臺計算機、路由器、交換機、防火墻和認證計費等設備,并能將它們完美地結合在一起,以完成本書涉及的幾乎所有服務器、路由器、交換機、防火墻和認證計費的實驗配置及測試。本書的76個實驗涵蓋了IPv6網絡中的焦點問題和熱門應用,包括IPv6相關的地址配置、DNS配置、VLAN和路由配置、過渡技術、網絡安全、IPv6多出口配置、實名認證、智能網管系統配置和故障排除等。本書既可作為網絡管理和維護人員用來管理和部署IPv6的自學和參考用書,也可作為高等院校計算機網絡相關專業的教材和參考書,還可作為社會培訓機構IPv6領域的培訓用書。
IPv6網絡部署實戰 內容簡介
本書是一本凸顯IPv6實用性的技術圖書, 借助于EVE-NG這款網絡模擬工具對IPv6原理以及應用進行了詳細介紹, 確保讀者在掌握IPv6理論知識的同時, 能夠通過書中大量的實驗 (依托于EVE-NG模擬工具) 來徹底掌握IPv6的具體部署和實施。全書共分為11章, 提供了76個實驗, 這76個實驗針對的都是IPv6網絡中的焦點問題和熱門應用, 其中包括IPv6相關的地址配置、DNS配置、VLAN和路由配置、過渡技術、網絡安全、IPv6多出口配置、實名認證、智能網管系統配置和故障排除等。
IPv6網絡部署實戰 目錄
第 1章 緒論 1
1.1 IPv4局限性 2
1.1.1 地址枯竭 2
1.1.2 地址分配不均 3
1.1.3 骨干路由表巨大 3
1.1.4 NAT破壞了端到端通信模型 3
1.1.5 QoS問題和安全性問題 4
1.2 IPv6發展歷程及現狀 4
1.3 IPv6的特性 6
1.4 總結 8
第 2章 EVE-NG 9
2.1 EVE-NG簡介 9
2.1.1 EVE-NG的版本 9
2.1.2 EVE-NG的安裝方式 10
2.1.3 計算機的硬件要求 10
2.1.4 安裝VMware Workstation 10
2.2 EVE-NG部署 11
2.2.1 導入EVE-NG虛擬機 11
2.2.2 VMware Workstation中的
網絡類型 14
2.2.3 EVE-NG登錄方式 17
2.2.4 EVE-NG導入vSphere ESXi
主機 19
2.3 EVE-NG管理 21
2.3.1 EVE-NG調優 21
2.3.2 性能測試 23
2.3.3 EVE-NG主界面 27
2.3.4 實驗主界面 29
實驗2-1 IPv4路由和交換綜合實驗 36
實驗2-2 防火墻配置 41
實驗2-3 EVE-NG磁盤清理 45
第3章 IPv6基礎 47
3.1 IPv6地址表示方法 47
3.1.1 首選格式 47
3.1.2 壓縮格式 48
實驗3-1 驗證IPv6地址的合法性 48
3.1.3 內嵌IPv4地址的IPv6地址格式 50
實驗3-2 配置內嵌IPv4地址格式的IPv6地址 51
3.1.4 子網前綴和接口ID 52
實驗3-3 設置不同的前綴長度生成不同的路由表 52
實驗3-4 驗證基于EUI-64格式的接口ID 53
3.2 IPv6地址分類 56
3.2.1 單播地址 56
實驗3-5 增加和修改鏈路本地單播地址 57
實驗3-6 數據包捕獲演示 58
3.2.2 任播地址 61
實驗3-7 一個簡單的任播地址實驗 62
3.2.3 組播地址 64
實驗3-8 路由器上常用的IPv6地址 65
實驗3-9 抓包分析組播報文 66
3.2.4 未指定地址和本地環回地址 67
3.3 ICMPv6 68
3.3.1 ICMPv6差錯報文 68
3.3.2 ICMPv6消息報文 69
實驗3-10 常用的IPv6診斷工具 70
3.3.3 PMTU(路徑MTU) 73
實驗3-11 演示PMTU的使用和IPv6分段擴展報頭 73
3.4 NDP 75
3.4.1 NDP簡介 75
3.4.2 NDP常用報文格式 76
3.4.3 默認路由自動發現 79
實驗3-12 網關欺騙防范 80
3.4.4 地址解析過程及鄰居表 86
實驗3-13 查看鄰居表 86
3.4.5 路由重定向 87
3.5 IPv6層次化地址規劃 88
第4章 IPv6地址配置方法 90
4.1 節點及路由器常用的IPv6地址 90
4.1.1 節點常用的IPv6地址 90
4.1.2 路由器常用的IPv6地址 91
4.2 DAD 91
實驗4-1 IPv6地址沖突的解決 92
4.3 手動配置IPv6地址 94
實驗4-2 禁止系統地址自動配置功能 95
4.4 地址自動配置機制及過程 98
4.5 SLAAC 99
實驗4-3 SLAAC實驗配置 102
4.6 有狀態DHCPv6 104
4.6.1 DUID和IAID 105
4.6.2 DHCPv6常見報文類型 107
4.6.3 DHCPv6地址分配流程 107
實驗4-4 路由器做DHCPv6服務器分配 108
實驗4-5 用Windows做DHCPv6服務器 113
4.7 無狀態DHCPv6 120
4.8 DHCPv6-PD 120
實驗4-6 DHCPv6-PD實驗 122
4.9 IPv6地址的多樣性和優選配置 127
實驗4-7 不同類型IPv6地址的優先和選擇 127
第5章 DNS 132
5.1 DNS基礎 132
5.1.1 域名的層次結構 133
5.1.2 域名空間 133
5.1.3 域名服務器 134
5.1.4 域名解析過程 135
5.1.5 常見資源記錄 136
5.2 IPv6域名服務 138
5.2.1 DNS過渡 138
5.2.2 正向IPv6域名解析 138
5.2.3 反向IPv6域名解析 139
5.2.4 IPv6域名軟件 139
5.2.5 IPv6公共DNS 140
5.3 BIND軟件 141
5.3.1 BIND與IPv6 141
實驗5-1 在CentOS 7下安裝配置BIND雙棧解析服務 141
5.3.2 BIND中的IPv6資源記錄 148
5.3.3 BIND的IPv6反向資源記錄PTR 148
實驗5-2 配置BIND IPv6本地域解析服務 148
5.3.4 ACL與IPv6動態域名 153
實驗5-3 配置BIND IPv6動態域名和智能解析 154
5.3.5 IPv6域名轉發與子域委派 157
5.4 Windows Server DNS域名服務 160
實驗5-4 Windows Server 2016 IPv6 DNS配置 160
實驗5-5 配置DNS轉發 167
實驗5-6 巧用DNS實驗域名封殺 168
實驗5-7 DNS委派 168
5.5 IPv4/IPv6網絡訪問優先配置 171
實驗5-8 調整雙棧計算機IPv4和IPv6的優先 173
第6章 IPv6路由技術 176
6.1 路由基礎 176
6.1.1 路由原理 176
6.1.2 路由協議 177
6.2 直連路由 178
6.3 靜態路由 179
6.3.1 常規靜態路由 179
實驗6-1 配置靜態路由 181
6.3.2 浮動靜態路由 184
實驗6-2 配置浮動靜態路由 184
6.3.3 靜態路由優缺點 189
6.4 默認路由 190
實驗6-3 配置默認路由 190
6.5 動態路由協議 192
6.5.1 靜態路由與動態路由的比較 192
6.5.2 距離矢量和鏈路狀態路由協議 192
6.5.3 常見的動態路由協議 196
6.6 RIPng 197
實驗6-4 配置IPv6 RIPng 197
6.7 OSPFv3 200
實驗6-5 配置OSPFv3 201
6.8 路由選路 203
6.8.1 管理距離 203
6.8.2 路由選路原則 204
實驗6-6 活用靜態路由助力網絡安全 206
第7章 IPv6安全 211
7.1 IPv6安全綜述 211
7.2 IPv6主機安全 213
7.2.1 IPv6主機服務端口查詢 213
7.2.2 關閉IPv6主機的數據包轉發 214
7.2.3 主機ICMPv6安全策略 214
7.2.4 關閉不必要的隧道 215
7.2.5 主機設置防火墻 216
實驗7-1 Windows防火墻策略設置 218
實驗7-2 CentOS 7.3防火墻策略設置 225
7.3 IPv6局域網安全 227
7.3.1 組播問題 227
7.3.2 局域網掃描問題 228
7.3.3 NDP相關攻擊及防護 228
實驗7-3 非法RA報文的檢測及防范 231
7.3.4 IPv6地址欺騙及防范 235
實驗7-4 應用URPF防止IPv6源地址欺騙 236
7.3.5 DHCPv6安全威脅及防范 238
7.4 IPv6網絡互聯安全 240
7.4.1 IPv6路由協議安全 240
實驗7-5 OSPFv3的加密和認證 241
7.4.2 IPv6路由過濾 245
實驗7-6 IPv6路由過濾 246
7.4.3 IPv6訪問控制列表 251
實驗7-7 應用IPv6 ACL限制網絡訪問 252
7.5 網絡設備安全 257
實驗7-8 對路由器的遠程訪問進行安全加固 257
第8章 IPv6網絡過渡技術 261
8.1 IPv6網絡過渡技術簡介 261
8.1.1 IPv6過渡的障礙 261
8.1.2 IPv6發展的各個階段 262
8.1.3 IPv4和IPv6互通問題 262
8.1.4 IPv6過渡技術概述 263
8.2 雙棧技術 264
實驗8-1 配置IPv6雙棧 264
8.3 隧道技術 272
8.3.1 GRE隧道 272
實驗8-2 GRE隧道互連IPv6孤島 273
實驗8-3 GRE隧道互連IPv4孤島 276
實驗8-4 IPv4客戶端使用PPTP VPN隧道訪問IPv6網絡 278
實驗8-5 IPv6客戶端使用L2TP VPN訪問IPv4網絡 290
8.3.2 IPv6 in IPv4手動隧道 292
8.3.3 6to4隧道 293
實驗8-6 6to4隧道配置 294
8.3.4 ISATAP隧道 297
實驗8-7 ISATAP隧道配置 298
8.3.5 Teredo隧道 300
實驗8-8 Teredo隧道配置 301
8.3.6 其他隧道技術 306
8.3.7 隧道技術對比 306
8.4 協議轉換技術 307
8.4.1 NAT-PT轉換技術 307
實驗8-9 靜態NAT-PT配置 307
實驗8-10 動態NAT/NAPT-PT配置 309
實驗8-11 防火墻上的NAPT-PT配置 311
8.4.2 NAT64/DNS64轉換技術 313
實驗8-12 NAT64配置 313
實驗8-13 DNS64配置 315
8.4.3 其他轉換技術 316
8.5 過渡技術選擇 317
第9章 IPv6應用過渡 318
9.1 遠程登錄服務 318
9.1.1 遠程登錄的主要方式 318
9.1.2 IPv6網絡中的Telnet服務 320
實驗9-1 在CentOS 7系統上配置Telnet雙棧管理登錄 320
9.1.3 IPv6網絡中的SSH服務 323
實驗9-2 在CentOS 7系統上配置SSH雙棧管理登錄 323
9.1.4 IPv6網絡下的遠程桌面服務 326
實驗9-3 在Windows Server 2016上配置雙棧遠程桌面登錄 327
9.2 Web應用服務 331
9.2.1 常用的Web服務器 331
9.2.2 IPv6環境下的Web服務配置 332
實驗9-4 在CentOS 7下配置Apache IPv6/IPv4雙棧虛擬主機 332
實驗9-5 在CentOS 7下配置Tomcat IPv6/IPv4雙棧虛擬主機 337
實驗9-6 在CentOS 7下配置Nginx IPv6/IPv4雙棧虛擬主機 340
實驗9-7 在Windows Server 2016下配置IPv6/IPv4雙棧虛擬主機 343
9.3 FTP應用服務 345
實驗9-8 在CentOS 7下安裝配置vsftpd FTP雙棧服務 346
實驗9-9 在Windows Server 2016下配置IPv6 FTP雙棧服務 351
9.4 數據庫應用服務 354
實驗9-10 在CentOS 7下安裝配置MySQL數據庫雙棧服務 355
9.5 反向代理技術 358
實驗9-11 基于Linux的Nginx IPv6反向代理 360
實驗9-12 基于Windows的Nginx IPv6反向代理 365
第 10章 IPv6多出口和實名認證 370
10.1 IPv6多出口 370
10.1.1 IPv6多出口的必要性 370
10.1.2 IPv6多出口的復雜性 371
10.1.3 RFC6724解讀 373
實驗10-1 利用前綴策略表調整地址優先 376
實驗10-2 IPv6多出口解決方案一(配單運營商IPv6地址+NAT66) 382
實驗10-3 IPv6多出口解決方案二(配多運營商IPv6地址+NAT66冗災) 390
實驗10-4 IPv6多出口解決方案三(配多運營商IPv6地址,禁用NAT66) 391
10.2 IPv6實名認證 399
10.2.1 認證簡介 400
10.2.2 認證場景 401
實驗10-5 純IPv6單一前綴認證 402
實驗10-6 IPv6多前綴聯動IPv4認證 406
第 11章 IPv6智能網絡管理系統(Zabbix) 411
11.1 網管系統簡介 411
11.2 Zabbix服務器的IPv6網絡配置 412
11.3 Zabbix網管系統的安裝 414
11.4 監控Zabbix主機 422
11.4.1 Linux下的Zabbix agent安裝 422
11.4.2 Windows下的Zabbix agent安裝 424
11.4.3 添加Zabbix agent主機 425
11.5 SNMP管理 430
11.5.1 配置SNMP 430
11.5.2 添加SNMP設備 431
11.5.3 添加ICMP設備 434
11.5.4 繪制網絡拓撲 434
11.5.5 添加私有MIB 442
11.6 設置告警 444
11.7 主機自動發現 450
11.8 網絡設備配置自動備份 452
11.9 Web網站監控 456
IPv6網絡部署實戰 作者簡介
崔北亮,現任職于南京工業大學信息中心,副主任,高級工程師,從事網絡方面的教學和研究工作20多年。2000年取得微軟MCSE認證,2006年取得思科R&S CCIE認證,2007年取得銳捷RCSI講師認證,2008年通過思科Security CCIE筆試,2016年取得VMware VCP認證。 徐斌,現任職于南京鐵道職業技術學院信息管理中心,副主任,高級工程師,長期從事學校信息化建設和計算機網絡教學工作。 丁勇,現任職南京科技職業學院信息技術中心,主要研究方向為信息化管理、網絡技術、軟件技術;負責學校信息化項目的規劃、建設、管理和應用。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朝花夕拾
- >
【精裝繪本】畫給孩子的中國神話
- >
推拿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
- >
新文學天穹兩巨星--魯迅與胡適/紅燭學術叢書(紅燭學術叢書)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裝共3冊
- >
二體千字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