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類心靈
-
>
氣候文明史
-
>
南極100天
-
>
考研數學專題練1200題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發明與發現
-
>
神農架疊層石:10多億年前遠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聲音簡史
新型研發機構研究——學理分析與治理體系 版權信息
- ISBN:9787030660107
- 條形碼:9787030660107 ; 978-7-03-066010-7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新型研發機構研究——學理分析與治理體系 內容簡介
本書從理論探討角度, 緊緊圍繞新型研發機構的本質特征與高質量發展這一重大的現實問題, 探索了新型研發機構的學術邏輯、內在機理與治理體系, 為其未來持續發展提供理論支撐, 有助于各級決策管理部門和公眾進一步了解新型研發機構存在的學術機理、治理模式及其職能使命, 幫助讀者對新型研發機構存在的深層邏輯及內在機理有深刻理解, 對其未來的發展方向有準確的判斷。
新型研發機構研究——學理分析與治理體系 目錄
第1章 新型研發機構的產生發展 1
1.1 產生背景 2
1.2 發展歷程 16
第2章 新型研發機構的相關理論 40
2.1 ST理論 40
2.2 知識創造理論 46
2.3 創新生態系統理論 50
2.4 三螺旋創新理論 56
2.5 開放式創新理論 61
2.6 社會網絡分析理論 63
第3章 新型研發機構的基本概念 68
3.1 新型研發機構的內涵 68
3.2 新型研發機構的定義 70
3.3 新型研發機構的特征 74
3.4 新型研發機構的功能 80
第4章 新型研發機構的形成內因 87
4.1 接通創新價值鏈的客觀需求 87
4.2 克服知識碎片化的內在需求 95
4.3 實現產學研合作的外在需求 99
4.4 本章小結 105
第5章 新型研發機構的戰略定位 106
5.1 新型研發機構與傳統研發機構的區別 106
5.2 創新支撐體系的演變歷程 111
5.3 當今創新體系面臨的困境 113
5.4 未來“3+1”創新支撐體系的構建 119
5.5 新型研發機構的角色定位 127
5.6 本章小結 130
第6章 新型研發機構的類別特征 131
6.1 基于建設主體的分類及其特征分析 132
6.2 基于創新價值鏈功能的分類及其特征分析 142
第7章 新型研發機構的治理模式 151
7.1 傳統科研院所治理模式的發展與弊端 152
7.2 我國科研機構治理模式的改革:建立現代科研院所制度 156
7.3 國外先進研發機構治理模式的經驗啟示 160
7.4 現代科研院所制度與新型研發機構的治理 169
7.5 本章小結 178
第8章 新型研發機構的運作機理 180
8.1 理論基礎及其依據 181
8.2 模型構建及分析 184
8.3 運作機理分析 193
8.4 新型研發機構的外部治理策略 199
8.5 本章小結 203
第9章 新型研發機構的組織模式 204
9.1 基于創新價值鏈的新型研發機構組織模式分類 204
9.2 新型研發機構組織模式實施效果比較 212
9.3 研究結論與啟示 220
9.4 本章小結 222
第10章 新型研發機構的運行機制 223
10.1 研究現狀 224
10.2 新型研發機構運行機制多案例研究 229
10.3 組內案例分析與討論 232
10.4 組間案例分析與討論 242
10.5 研究結論與啟示 245
第11章 新型研發機構的合作策略 247
11.1 合作剩余機理 247
11.2 新型研發機構各參與方的博弈分析 252
11.3 新型研發機構多主體合作選擇 256
第12章 新型研發機構的績效評價 266
12.1 研究現狀 266
12.2 基于政府視角的新型研發機構績效評價 268
12.3 基于發展視角的新型研發機構績效評價 278
12.4 本章小結 296
第13章 新型研發機構的動態管理 297
13.1 新型研發機構動態管理的界定及其意義 297
13.2 新型研發機構動態管理的現狀及問題 301
13.3 他山之石 304
13.4 完善新型研發機構動態管理體系建設的策略 307
13.5 本章小結 311
第14章 新型研發機構的成果轉化 312
14.1 科技成果與科技成果轉化 312
14.2 新型研發機構成果轉化的特征與市場機制 314
14.3 新型研發機構的成果轉化模式 317
14.4 本章小結 326
第15章 新型研發機構的法人身份 327
15.1 新型研發機構法人身份的注冊現狀 328
15.2 多樣化法人身份造成的發展困境 334
15.3 設立統一的新法人身份的必要性分析 338
15.4 設立研發機構法人身份的支撐與保障 343
15.5 本章小結 346
第16章 新型研發機構的研究展望 347
16.1 研究方法和數據收集 347
16.2 數據統計分析結果 349
16.3 知識結構分析 350
16.4 未來可能的研究方向 359
參考文獻 364
附錄1 國家層面明確新型研發機構的文件序列表 377
附錄2 代表性相關文件和文獻對新型研發機構的定義 380
附錄3 代表性的國內外學者關于創新生態系統的定義 384
附錄4 廣東省2017年新型研發機構名單 386
附錄5 廣東省2017年新型研發機構組織模式分類編碼 388
附錄6 原始數據標準化處理 395
新型研發機構研究——學理分析與治理體系 作者簡介
張光宇,二級教授,管理學博士,博士生導師,研究方向為新型研發機構和顛覆性創新、技術創新管彈和企業戰略管理。曾任廣東工業大學黨委常委、副校長、校學位評定委員會副主席、研究生院院長、人事處處長和經濟管理學院院長,兼任廣東省決策咨詢研究基地(創新理論與創新管理研究中心)和廣州市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技術創新與經濟轉型研究中心)負責人,廣東省系統工程學會榮譽理事長,廣東省科學學與科技管理研究會副理事長。同時,被聘為廣東省政府發展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員、廣州市政府決策咨詢專家、廣州市新型城市化發展咨詢專家。近年來,主持了30多項重量和省部級項目,其中包括1項國家社會科學基金特別委托項目醺大項目(子課題)、3項國家自然科學基會項目,發表學術論文100多篇,出版專著8部。同時,積極為廣東省科學技術廳、廣東省委宣傳部、廣州市科技和信息化局、廣州市生產力促進中心、廣州市花都區科技和信息化局、中山火炬區管理委員會、汕頭龍湖區人民政府等政府部門以及多個重量高新技術產業同區提供政策研究和管理咨詢服務。 獲得教育部第八屆高等學校科學研究很好成果獎(人文禮會科學)二等獎1項,獲得廣東省哲學社會科學研究成果一等獎2項、二等獎2項、二等獎2項,獲得廣東省教育教學成果獎二等獎2項。曾被評為南粵教壇新秀、南粵很好教師、廣東省師德建設優選個人、廣東工業大學十大師德標兵。
- >
中國歷史的瞬間
- >
煙與鏡
- >
莉莉和章魚
- >
羅庸西南聯大授課錄
- >
山海經
- >
巴金-再思錄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實旅程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