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魯迅全傳:苦魂三部曲-增訂版(全三冊)
-
>
大家精要- 克爾凱郭爾
-
>
尼 采
-
>
弗洛姆
-
>
大家精要- 羅素
-
>
大家精要- 錢穆
-
>
白居易:相逢何必曾相識
知行者說:深圳公益人訪談錄 版權信息
- ISBN:9787520180634
- 條形碼:9787520180634 ; 978-7-5201-8063-4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知行者說:深圳公益人訪談錄 本書特色
從本書一個個人物的故事中,我們可以看到這40年來社會組織制度環境的變化以及深圳的變遷。 首先訪談對象個人及其組織見證了深圳社會組織的重大事件。在2016年的首屆“深圳社會組織風云榜”上,評選出了深圳“十大社會組織影響力事件”,本書各位訪談對象的故事基本涵蓋了這十大事件以及其他與深圳社會組織關系密切的重要政策。其次,訪談對象以普通市民的視角,呈現出鮮活的深圳變遷。再次,讓我們看到社會組織之外,深圳其他領域非常重要的歷史故事。
知行者說:深圳公益人訪談錄 內容簡介
本書收錄了深圳經濟特區成立40年來從事社會組織工作的18位優秀代表的訪談記錄。這18位被訪談者從事社會組織工作的時間都在10年以上, 分散在深圳的各類基金會、行業協會和公益性社團等, 在整合社會資源、提供社會服務、參與社會治理等等方面做出了突出的貢獻。他們所敘述的內容不僅展現了這個城市與眾不同的的熱情和活力, 同時也從一個側面留下了深圳改革開放40年社會建設和社會發展的真實記錄。
知行者說:深圳公益人訪談錄 目錄
王振耀:深圳公益慈善界引入的金鳳凰
廖艷暉:心智障礙人士的社會化支持體系建設
余冠彬:深圳義工發展和無障礙環境建設
朱舜華:鐘表行業協會引領深圳時尚產業
李敢:關愛失獨家庭的4.0版本
羅海岳:三個賽道的公益體驗
石欣:專業民間戶外救援服務
范軍:公眾參與社會治理的方法路徑
房濤:城市慈善的先行示范
李海:蛇口誕生的兩家知名基金會
孫莉莉:公眾參與下的環境保護
竇瑞剛:公益資本推動公共服務供給側改革
李亞平:深圳社會組織等級評估的起步與完善
孫亞華:深圳社會工作推動社區服務創新
劉海軍:需求導向下的社會創新
李弘:人人公益的實現路徑
陳行甲:大病救助的民間道路
后記
知行者說:深圳公益人訪談錄 節選
《知行者說:深圳公益人訪談錄》: 在這方面,三年來深慈聯確實沒有辜負政府(主要是市民政局)的委托和期望,出色地完成了政府委托的各項工作,其中包括組織開展“深圳慈善日”、“全民慈善月”和“中華慈善日”系列活動,在打造全民慈善活動方面開創了深圳市慈善事業的新局面:連續兩年廣泛動員全市各慈善組織在慈善月期間積極開展慈善活動,展示慈善月活動成果,總結慈善月活動經驗,對全市慈善創新活動和項目、優秀慈善機構以及活力社區進行評選和大力褒揚。 正是由于深慈聯成立后出色地完成了政府交辦的各項任務,政府對它很信任,逐步把越來越多的過去由政府來承辦的項目,委托深慈聯來完成。其中就包括深圳市慈善捐贈榜編制工作和深圳慈善*高獎項“鵬城慈善獎”評審工作。 3.深慈聯在為會員服務方面做了很多開創性工作,走在全國前列 為會員服務,即為慈善行業組織服務,是我們在策劃深慈聯成立時就明確的兩大宗旨之一。深慈聯本來就是深圳市慈善行業協會組織,因此做好為慈善行業組織會員服務的工作,就是成立這個機構的宗旨,就是它的基本使命,也是它必須做好的工作。 三年來,深慈聯不辱使命,在服務會員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很多工作是開創性的,走在全國的前列。 從成立伊始,深慈聯就通過調查問卷全面且認真地開展會員需求的調研工作,在此基礎上撰寫出高質量的會員需求調查報告,將會員需求納入深慈聯的工作計劃中,以此回應會員關切的問題。與此同時,為了加強與會員的交流和學習,深慈聯從2017年開始每兩個月就進行一次會員參訪活動,深入了解會員單位運營情況,精準掌握會員單位實際需求,收集意見和建議,并對會員單位的工作經驗進行分析總結。在此基礎上,每年形成《深圳市慈善事業發展案例分析報告》,將參訪過程中發掘的優秀品牌項目和服務經驗進行總結和推廣,立體地呈現不同類型社會組織的服務特點,為慈善組織如何在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社會治理格局中發揮作用提供借鑒。 另外,深慈聯積極為會員單位搭建慈善資源對接平臺,幫助會員單位高效整合外部資源,解決問題。其中包括通過微信公眾號為會員單位招聘人才提供服務;建立“深慈聯網上服務中心”,為會員單位提供注冊登記、財務、稅務、法律等各方面的服務;成立法律、財務等專家委員會,為會員單位提供專業解決方案;同時,也為有捐贈需求的企業和有慈善項目需求的會員單位進行資源對接,促成雙方的合作;搭建行業訴求平臺,及時反映慈善組織訴求,暢通溝通渠道,維護會員權益。 還有一項重要的工作,就是從2017年開始,我就領導深慈聯團隊下大力氣做深圳市社會組織的分類工作,即不是按現在民政登記的“基金會”“社會團體”“民辦非企業單位”三大類別劃分社會組織,而是按社會組織注冊時所具備的“扶貧濟困”“災害救助”“醫護服務”“社區服務”等20多項慈善公益類型,對深圳市1萬多家社會組織進行分類。這項十分耗力和十分復雜的工作,終于在2018年上半年全部完成。在此基礎上,深慈聯完成了《深圳市慈善組織分類匯編》,以已登記或認定的慈善組織和基金會數據為基礎,按照民政部所規定的六大類業務范圍,對深圳市慈善組織進行了分類匯總,并編印成冊。 盡管這項工作目前還沒有發揮重要實效,但我相信這項工作對于深圳市慈善事業發展具有深遠的意義。一是它有利于政府和社會各界對深圳市1萬多家社會組織所具有的功能和定位有一個清晰且全面的了解和把握,從而更好地發揮社會組織在各方面的作用;二是它有利于政府在對社會組織的引領、管理和條件成熟下進行政府職能轉移,有利于政府轉型和社會進步;三是它有利于制定細分行業的社會組織(特別是慈善公益組織)的行業規范,引領和督促社會組織不斷提高自身水平;四是它有利于企業和捐贈方與慈善公益項目對接。特別值得一提的是,據我所知,這項工作迄今為J卜仍然是深慈聯領先全國的開創性工作。 ……
知行者說:深圳公益人訪談錄 作者簡介
徐宇珊,現就職于深圳市社會科學院,管理學研究員,清華大學管理學博士,美國印第安納大學訪問學者,中級社工師,青少年生涯規劃導師(中級)。出版專著《論基金會》《服務型治理:社區服務中心參與社區治理》,合著《美國公益圖譜:從傳統到現代》,在《中國行政管理》《公共管理學報》等期刊發表數十篇文章。 熱心公益,擔任深圳市婦女兒童發展基金會監事、深圳市自閉癥研究會理事、深圳市幸福雙翼家庭大學公益講師等。
- >
羅曼·羅蘭讀書隨筆-精裝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隨園食單
- >
二體千字文
- >
苦雨齋序跋文-周作人自編集
- >
朝聞道
- >
山海經
- >
中國人在烏蘇里邊疆區:歷史與人類學概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