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百年孤獨(2025版)
-
>
易中天“品讀中國”系列(珍藏版全四冊)
-
>
心歸何處
-
>
(精裝)羅馬三巨頭
-
>
野菊花
-
>
梁啟超家書
-
>
我的父親母親:民國大家筆下的父母
百年中外文學學術交流史論(全2冊) 版權信息
- ISBN:9787570110575
- 條形碼:9787570110575 ; 978-7-5701-1057-5
- 裝幀:一般膠版紙
- 冊數:暫無
- 重量:暫無
- 所屬分類:>
百年中外文學學術交流史論(全2冊) 本書特色
本書集合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熟悉中外文學理論而具有傳統文化素養的中外學術交流的親歷者、推動者與探討者,一些國際學術交流活動的組織者與參與者。他們分別從事比較文學、文學翻譯與中外文學研究,富有跨文化、跨學科研究的豐富成果,從20世紀后期便陸續出版過《20世紀國外中國文學研究》等一批與此課題相關的有影響的研究著述。
百年中外文學學術交流史論(全2冊) 內容簡介
《百年中外文學學術交流史論(套裝上下卷)》分為六編,分別為“制度、觀念與方法”“學人、著作與刊物”“事件、交游與研究”“翻譯、出版與傳播”“新時期、新學人與新方法”“國際中國文學研究”,力圖以全面、獨特、新穎的角度對20世紀中外文學學術交流進行系統梳理與闡釋。 《百年中外文學學術交流史論(套裝上下卷)》注重實證,挖掘、剖析中外學人學術交往、學術思想碰撞而被長期掩蔽的事實真相,對20世紀百年中外學術思想主潮整體把握,講求國際境界與中國風骨的統一,事理相彰,問題集中于影響文學學術交流深度的諸多因素。宏觀微觀兼顧、大節細節相照,希望為這一嶄新課題提供非常基礎的資源與思考。從內部到外部,從自身到他者,從雙邊到多邊,試圖在掘學術交流之文墓、揭學術交流之文幕的路上,邁出堅實的一步。為了盡可能對中國文學學術吸收東西學術精髓與走向世界的歷史經驗加以系統考察與科學總結,對于今后中外學術交流與中華學術的對外傳播提出一點建設性意見。 《百年中外文學學術交流史論(套裝上下卷)》集合了20世紀80年代以來熟悉中外文學理論而具有傳統文化素養的中外學術交流的親歷者、推動者與探討者,一些國際學術交流活動的組織者與參與者。他們分別從事比較文學、文學翻譯與中外文學研究,富有跨文化、跨學科研究的豐富成果,從20世紀后期便陸續出版過《20世紀國外中國文學研究》等一批與此課題相關的有影響的研究著述。
百年中外文學學術交流史論(全2冊) 目錄
緒論
上卷
**編 制度、觀念與方法
**章 大學制度與現代中國小說的興起
**節 小說進入大學課堂以前
第二節 小說科的具體活動
第三節 課堂上的魯迅
第四節 課程、演講與著作
附錄 作為講義的《苦悶的象征》
第二章 社會歷史方法與中外文學學術交流
**節 社會歷史方法在20世紀中國文學研究中的引進與稱雄
第二節 “社會主義現實主義”——20世紀中國文學學術社會歷史方法探源
第三節 蘇聯模式社會歷史方法在20世紀中國文學學術中的延異
第三章 科學方法論與現代中國文學研究
**節 “文學”與“方法論”
第二節 “方法論熱”隱含的危機
第四章 現代中國文學史中的“進化論”
**節 進化論與胡適的文學史觀
第二節 進化論與鄭振鐸的文學史觀
第三節 進化論與劉大杰的文學史觀
第二編 學人、著作與刊物
**章 姚永樸《文學研究法》與現代中國文學理論的邏輯起點
第二章 王國維與狩野直喜相近的學術選擇
**節 王國維對狩野直喜的激勵
第二節 狩野直喜對王國維戲曲研究的完善和拓展
第三節 不同學術角度的殊途同歸
第三章 胡適對杜威學說的接受與選擇
**節 杜威的中國傳人
第二節 小說作為文學
第三節 考證作為方法
第四節 小說如何考證
第四章 魯迅與鹽谷溫的學術淵源與歧見
……
第三編 事件、交游與研究
第四編 翻譯、出版與傳播
下卷
第五編 新時期、新學人與新方法
**章 中西文學交流新腳步(1978-2000)
**節 新時期以來中國大陸海外“留學熱”
第二節 中國比較文學的海外互動
第二章 西方文學批評方法的引進
**節 “西學東漸”與人文社科翻譯
第二節 80年代西方理論批評方法的引進
第三章 在美臺灣學者與中國比較文學
**節 80年代以來的在美臺灣學者概況
第二節 在美臺灣學者的文學研究
第三節 在美臺灣學者對中國比較文學的貢獻
第四章 葉嘉瑩及其門人的漢學貢獻
**節 葉嘉瑩詩詞研究的學術成就及貢獻
第二節 弘揚漢學于加拿大的嘉陵弟子
第五章 哈佛大學與中國比較文學
**節 哈佛與中國現代比較文學“前傳”
第二節 新時期留學哈佛的文學博士
第三節 哈佛訪學的樂黛云
第四節 哈佛燕京學社與中國文學學術交流
第六編 國際中國文學研究
**章 文化互讀探路者的知與行
**節 季羨林的“交流動力論”
第二節 加藤周一的“雜種文化論”
第三節 陳舜臣的“中華思想論”
第四節 中西進的“非純粹性論”
第五節 川本皓嗣的“東亞詩學論”
第六節 馬駿的“和習論”
第二章 國際中國文學研究的點與線
**節 漢學(中國學)的孵化與破殼
第二節 國際中國古代文學研究中的考證與比較
第三節 國際詩經學研究
第四節 《文館詞林》的回歸與研究
第五節 文學學術交流中翻譯之位相
第六節 中國文學研究國際互動與合作
第三章 亞漢文學的分與聚
**節 亞漢文學與漢文化興衰隆替的啟示
第二節 漢文學國別研究
第三節 日本詩話:轉世與復活
……
附表
參考文獻
后記
百年中外文學學術交流史論(全2冊) 作者簡介
王曉平,天津師范大學文學院教授、國際中國學研究中心主任、博士生導師、學術帶頭人,日本萬葉古代研究所客座研究員,日本帝冢山學院大學國際理解研究所客座研究院。發表論文百七十余篇,出版著作20余部。
- >
伊索寓言-世界文學名著典藏-全譯本
- >
山海經
- >
伯納黛特,你要去哪(2021新版)
- >
企鵝口袋書系列·偉大的思想20:論自然選擇(英漢雙語)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 >
煙與鏡
- >
名家帶你讀魯迅:故事新編
- >
人文閱讀與收藏·良友文學叢書:一天的工作